《我爱穆源》是范用写给母校江苏镇江穆源小学小同学的十六封信和八篇对师友的回忆文章。在十六封信里,深情地记述了早被日本飞机炸光的校合,当时的老师、同学,大家踊跃参加的各项活动,惟其怀念之深,才能记得如此真切;我们听到的好像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出版家的回忆,而是三十年代中期那个名叫范鹤镛的小学生在向你倾谈他们学校里的人和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爱穆源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范用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我爱穆源》是范用写给母校江苏镇江穆源小学小同学的十六封信和八篇对师友的回忆文章。在十六封信里,深情地记述了早被日本飞机炸光的校合,当时的老师、同学,大家踊跃参加的各项活动,惟其怀念之深,才能记得如此真切;我们听到的好像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出版家的回忆,而是三十年代中期那个名叫范鹤镛的小学生在向你倾谈他们学校里的人和事。 内容推荐 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范用先生用一颗童心,蘸着浓浓情意,生动活泼地描画了在学校穆源的生活片段。 这是一批真情的文字。现在连广告都在标榜真情,而真正出自真情的文字多么难得!范用不事雕琢,纯用白描,前尘历历,可见可触。写沙名鹿、陈白麈两位老师,我们能体会那种感激和迷惘。 小学生、中学生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也许是一个不尽同于今天中小学校的生活。中年以上的读者从这里发现,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权利。经过岁月的筛选,记忆里往往留下更多属于真善美的东西,足以自慰,并以慰人。自然,也有些人的怀旧,怀的是他的昔日荣华,他怎样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快意,但那还是人吗,跟我们一般人适用同样的逻辑吗? 目录 我也爱穆源/丁聪 大家爱穆源/黄苗子 赤子范用/陈乐民 小学生范用/邵燕祥 我爱穆源 第一封信 我们的学校 第二封信 杨公崖老爷爷 第三封信 开学了 第四封信 美丽的教室 第五封信 亲爱的老师 第六封信 为校争光 第七封信 小小图书室 第八封信 我们爱唱歌 第九封信 远足去 第十封信 愉快的暑假 第十一封信 童子军 第十二封信 恳亲会演话剧 第十三封信 为救亡呐喊 第十四封信 同学好友 第十五封信 别了,母校! 第十六封信 我这个人 第十七、十八封信 做贺年片 第十九封信 校徽情结 老家 柴炭巷 父亲 我的小笑话 最初的梦 书店 只有一年 沙老师 姐姐 又见姐姐 一个小学生的怀念 买书结缘 考中学 江上日记——一九三七年的四天 邂逅 镇江儿童剧社座谈会记录/山风 我的外公/许双 《我的外公》读后/叶至善 通信/叶孥云 韦君宜 田桑 范用 试读章节 小学生范用 读范用先生回忆六十年前童年的书,我也想起我五十年前的童年来了。 我没想到,我们前后相差十来年,而且一南一北,但童年时代竟有那么多的相似。 那时候我们都演过独幕剧《父归》,日本菊池宽写的,他演其中的儿子,我反串女儿,可能是同一个角色(不知是他那儿的导演还是我这儿的导演改动了角色的性别)。 我们的课程表里都有“劳作”和“唱游”,我们唱过一些共同的歌,像李叔同写的“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所以后来看《城南旧事》听到旧歌难免有几分惆怅。 我们都在小学的图书馆里读了当时所能读到的许多好书,我们都遇到喜欢我们的老师领我们做起文学梦。一本《爱的教育))打动我们的心,我们也像书里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国家。 《我爱穆源》是范用写给母校江苏镇江穆源小学小同学的十六封信和八篇对师友的回忆文章。在十六封信里,深情地记述了早被日本飞机炸光的校合,当时的老师、同学,大家踊跃参加的各项活动,惟其怀念之深,才能记得如此真切;我们听到的好像不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出版家的回忆,而是三十年代中期那个名叫范鹤镛的小学生在向你倾谈他们学校里的人和事。 这是一批真情的文字。现在连广告都在标榜真情,而真正出自真情的文字多么难得!范用不事雕琢,纯用白描,前尘历历,可见可触。写沙名鹿、陈白麈两位老师,我们能体会那种感激和迷惘。而如《姐姐》之忆蔡淑贞,从一九三七年逃难在汉口分手就断了线,至今不知道她是否还在人世,我们在这位年过七十的老人笔下,读到的依然是一个十二三岁孩子赤诚的童心。最是《只有一年》这篇长文,是一封无法投递的信,写给他称作“弟弟”的一个小学四年级同桌的同龄小女孩。这不是一般的所谓青梅竹马;一种澄澈的热情,天真的依恋,只有涉世未深,不谙世情的孩子才可能萌生和保持的纯洁的友谊,有点像《爱的教育》里近乎理想的境界。这种感情在作者心中珍藏了六十多年,没有被忧患摧毁,没有被功利污染,没有被某些观念扭曲,没有被无情的时间冲淡,真是无价了。 小学生、中学生从这本书里看到的也许是一个不尽同于今天中小学校的生活。中年以上的读者从这里发现,每个人都有怀旧的权利。经过岁月的筛选,记忆里往往留下更多属于真善美的东西,足以自慰,并以慰人。自然,也有些人的怀旧,怀的是他的昔日荣华,他怎样从别人的痛苦中寻找快意,但那还是人吗,跟我们一般人适用同样的逻辑吗? 透过范用的怀旧,我们还隐隐感到一点感时伤世的忧思。别的不说,单是附录中范用致韦君宜信提到的,今天中小学生功课负担过重甚至引起厌学轻生念头的问题,喊了多少年不得解决,想想书中写到的小学生课外活动的丰富,带给孩子们的快乐,不能不有隔世之感。因此附笔提一下,此书建议教育界的朋友包括教育行政工作者注意一读。 (《中华读书报》) 我爱穆源 近几年,故乡镇江穆源小学母校的小朋友,知道北京有个穆源的毕业生,来了几十封信,和我交朋友。 我读小朋友的信,他们的天真无邪,使我在迟暮的寂寞中,感受到一股清晨的甜爽的气息。我一一写了回信。后来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拟了十来个题目,每隔十天写一封信寄去,讲讲我在母校的生活。写这些信,仿佛时光倒流,我又回到童年,我的幸与不幸的童年。有时情不自禁,竟至于流下眼泪。这才体会冰心先生的这几句话:“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六十年前读《爱的教育》一书,夏丐尊先生在译者序言中有这样几句话:“书中叙述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多少年来,我一直憧憬这种理想世界,有个美丽的梦。 在南京从事教育工作的洪桥先生,看了我写的信,来信说:“这些回忆是很真实的,如能放手细腻地写出,该多好,在这个基础上,是不难加工写成一本别有风味的回忆录的。现在假大空的回忆文章太多了,像先生这样的求真是很少的。” 我是一个普通人,谈不上写回忆录,只是乐意给小朋友写写信。写信就是写信,把事情讲清楚,把意思和感情表达出来就行了,不是写文章。这大概就是洪桥先生说的“求真”吧。只是我信里所讲的,毕竟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旧事,怎么看也是一张发黄的褪了色的照片,它只想告诉小朋友—— 热爱生活吧!P6-10 序言 两年前,两位挚友把我写给小朋友的信,编成这本小书,由香港天地图书公司出版。我以感激的心情,把它奉献给亲爱的母校——镇江穆源小学,奉献给关心我爱护我的师长好友。 现在三联书店又在北京重印。这么一本小书,一印再印,如果多少能够给读者带来一点阅读兴趣,那就不至于糟蹋纸张。 重印本增补了近年写的几篇怀念师友之作,都是童年纪事。 封面书名几个字,是外孙女许双写的,她是《我爱穆源》读者,还给外公的文字提了点意见。 今年,纪念抗日战争、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重印这本小书,也算是个人小小的纪念。一九三七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穆源师生走上街头,宣传抗战。就在这一年,日本飞机炸毁了我的母校、我的故家,我跟千千万万同胞一样,弃家逃难,本书中的《江上日记》,就是在流亡途中写下的。 1995年8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