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许多历史时期一样,中国传统中的宣纸文化在今天仍然由历史上宣纸名家的后裔们顽强地保护着。中国文化的传承在许多历史时期都是由这些文化的坚守者来完成。
传统文化之火就是如此绵延不息,伟大的中国人民以勤劳和智慧换来的造纸术让全世界真正踏入文明之旅,使世界的文化交流展现了新的篇章。同时,造纸术对中国特有的书法艺术的推进更是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首往昔,东汉时期湖南籍宦官蔡伦“用树肤、麻头及蔽布、渔网为纸”的情形宛然在眼。汉和帝元兴元年,他将成纸敬献皇帝,备受嘉奖,“自是莫不从用焉,固天下咸称‘蔡侯纸’”。《史记》的记载让人们有了蔡伦开创造纸法一说。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西汉,人们就有了以麻纤维为原料的造纸之举,后称“麻纸”。最早发现的西汉麻纸是1933年在新疆发现的“罗布淖尔纸”。1970年代在甘肃发现的“金关纸”、“马圈弯纸”和在陕西发现的“中颜村纸”,也都是西汉时期的麻纸。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的“放马滩纸”,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纸地图,也是西汉麻纸。因此,蔡伦是在西汉造纸术的基础上加以改进,逐步完善了造纸技术。随后出现以造纸名家的左伯更进一步,他所造的“左伯纸”与韦诞所造的墨并称,被称赞为“妍妙辉光”。
虽说造纸技术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不低的造价和有限的产量依然让常人望而却步。直至三国,简、牍仍是人们的书写材料。到了晋代,以桑枝茎皮为原料,所造成的纸拉力强,纸纹断如棉丝,故又有“棉纸”之称。同时,出现了用横帘、竖帘捞纸的方法,纸质薄而均匀,已经能够造出大量洁白、平滑而方正的纸张;施胶技术更让纸的强度和抗水性得到加强。随着工艺的发展,晋代还有了染色技术,称为“潢”。以黄檗为染剂,染出的纸呈黄色。这种黄纸普遍应用,上至官方文书,下至黎民书作,尤其道教经卷,范围很广。隋唐五代,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带动了造纸术进一步提高,取材也更为多样化。对造纸原料的处理又多了一道工序,先沤泡,然后用碱水蒸煮,能比较好地清除胶质。除了常用的麻纸、皮纸外,唐代还用竹料造纸。唐代名纸中,成都地区有名的薛涛纸就是因唐代名诗人薛涛使用而名世。当时纸幅较大,不便使用,她指导匠人改制,亲自实践制出彩色小幅诗笺。至今成都文物古玩市场还常常看到一些民国年间仿制的薛涛笺。硬黄纸是唐代一种艺术加工纸。以黄檗染色和蜡染砑光而成,质地坚韧,光亮透明,适于写经和响拓法帖、墨迹,可久藏,光泽莹滑。白蜡纸也是唐代一种工艺纸。在本色纸两面涂上白蜡,经砑光制成,纤维细匀,纸质较厚。白色称“白蜡纸”,黄色则称“黄蜡纸”。除此之外,还有鱼子笺、粉蜡笺、云蓝纸名世。晋唐时期的书法、绘画作品绝大多数用的就是麻纸。著名书法家王羲之、陆机等人都以麻纸挥毫,陆机的书法真迹《平复帖》就是在白麻纸上书写的,并流传至今。五代时已能生产出长二丈、宽一丈的澄心堂纸来,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澄心堂纸与李廷珪墨、龙尾砚、诸葛氏笔,合称为“南唐文房四宝”。澄心堂为南唐后主李煜读书、批阅奏章的处所,澄心堂纸就是宫廷专用纸的别名。此纸“滑如春冰密如茧”,坚洁如玉,细薄光润,质量极高,工艺很少外传。宋、清二朝都有仿澄心堂纸问世。水纹纸是唐代以来一种加工较为考究的纸品,造纸时需要在有字画的文版上进行碾磨,方可隐现各种花纹图案。五代李建中《同年帖》用的就是最早的水纹纸。
宋、元时造纸术更加走向成熟。造纸原料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麦茎纸和稻秆纸,而最值得一提的是此时发明了纸药(常用的有黄蜀葵、杨桃藤等植物汁),放入纸浆中作为飘浮剂。宋代谢公笺是因创制人谢景而命名。此纸产于四川成都,又名“十色笺”,是中国古代染色加工纸中的上品。玉版纸洁白坚厚,故又名“玉版宣”。连四纸则是以嫩竹为原料,经石灰水处理,漂白打浆,纸质精致,洁白匀细,经久不变,适于印刷碑帖、书籍等。元代值得一提的是明仁殿纸。这是一种专供宫廷内府使用的加工纸,明仁殿是皇帝看书的地方,这种纸供皇帝御用,所以又叫“明仁殿纸”。清有仿品。
明宣德年问生产的宣德贡笺前面已经提及,与“宣德炉”、“宣德瓷”齐名,有本色纸、五色粉笺、五色大帘纸和瓷青纸等品种。宣德年间始造的羊脑笺是一种很特别的纸,用羊脑和顶烟墨,窑藏之后取出涂于瓷青纸上,砑光成笺。此纸黑如漆,明如镜,用泥金写经,可历久不坏,虫不蛀,而且外观富丽堂皇。砑花笺是明清时期的一种著名的加工纸,制作考究,是把上好的上等皮纸,逐幅在刻有花纹图案的文版上砑之,其上隐现出暗纹,有山水、花鸟、鱼虫、龙凤、云纹等纹饰。梅花玉版宣是康熙年问制造的一种高级笺纸,以皮纸为原料,在其上施粉加蜡、砑光,再以泥金绘制冰梅花图案制成的笺纸,纸右下角印有“梅花玉版笺”小长方形朱记。乾隆时成为宫廷专用纸,为文房四宝中的精品。洒金银五色宣装饰性已得到极大加强,为清代名纸。这种纸是在各色粉笺纸上加涂金银粉或金银细片而成,富丽堂皇,光彩照人。多用于宫内诗词书帖、室内装潢、室内屏风、书画手卷的引首。花色品种繁多,有分单、双面洒金、银的,也有用金、银绘制各种花卉、云龙纹饰的。
明、清创造了描金、洒金银和加矾胶等技术,这又给造纸产业添色不少。
从整个中国古代纸业而言,古纸品类繁多,名纸荟萃。如果按照原料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五类:麻纸;皮纸(青檀皮、桑皮、楮皮等);竹纸;麻、竹、皮各种原料混合制浆纸;还魂纸(旧纸与新料为浆)。
古纸的精美让人折服,只可惜人们已很少展掌赏玩了!回首过去,不禁思绪万千,试想,如果没有纸张的问世,那世界文明会是什么样子呢?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