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志》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前人《列国志传》的基础上,对照《左传》、《国语》、《史记》,以及秦、汉近二十种典籍,进行改编而成的历史小说,他在改编时力求达到“羽翼信史而不违”这一历史小说的最高标准。因此,这本《东周列国志》既贴近历史史实,又不失生动优美,实在是历史小说中的翘楚之作。
《东周列国志》所讲述的,是自西周宣王晚年闻谣轻杀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止,前后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作者以时间的推进为经,列国的斗争为纬,为我们织就了一幅诸侯争霸的历史长卷,在这幅画卷里,各路人等生动丰满,他们或施威或复仇,或杀伐或拯救,淋漓尽致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演绎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恩怨情仇。
本书采用刊于清乾隆年间的蔡元放评本为底本,进行仔细校对,力求保持原著原汁原味。
插入大量古代版画,展现历史故事情景,帮助读者理解书文。
在书中生僻字词、古代专有名词处加入注释,帮助读者阅读理解。
词曰: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
英雄五霸闹春秋,顷刻兴亡过手!
青史几行名姓,北郊无数荒丘;
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
话说周朝,自武王伐纣,即天子位,成康继之,那都是守成令主。又有周公、召公、毕公、史佚等一班贤臣辅政,真个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八传至于夷王,觐礼不明,诸侯渐渐强大。到九传厉王,暴虐无道,为国人所杀。此乃千百年民变之始,又亏周召二公同心协力,立太子靖为王,是为宣王。那一朝天子,却又英明有道,任用贤臣方叔、召虎、尹吉甫、申伯、仲山甫等,复修文、武、成、康之政,周室赫然中兴。有诗为证:
夷厉相仍政不纲,任贤图治赖宣王。
共和若没中兴主,周历安能八百长!
却说宣王虽说勤政,也到不得武王丹书受戒,户牖置铭;虽说中兴,也到不得成康时教化大行,重译献雉。至三十九年,姜戎抗命,宣王御驾亲征,败绩于千亩,车徒大损,思为再举之计,又恐军数不充,亲自料民于太原。——那太原,即今固原州,正是邻近戎狄之地。料民者,将本地户口,按籍查阅,观其人数之多少,车马粟刍之饶乏,好做准备,征调出征。——太宰仲山甫进谏不听。后人有诗云:
犬彘何须辱剑铭?隋珠弹雀总堪伤!
皇威亵尽无能报,在自将民料一场。
再说宣王在太原料民回来,离镐京不远,催趱车辇,连夜进城。忽见市上小儿数十为群,拍手作歌,其声如一。宣王乃停辇而听之。歌曰:
月将升,日将没;
糜弧箕胞,几亡周国。
宣王甚恶其语。使御者传令,尽掏众小儿来问,群儿当时惊散,止拿得长幼二人,跪于辇下。宣王问曰:“此语何人所造?”幼儿战惧不言;那年长的答曰:“非出吾等所造。三日前,有红衣小儿,到于市中,教吾等念此四句,不知何故,一时传遍,满京城小儿不约而同,不止一处为然也。”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宣王嘿然良久,叱去两儿。即召司市官吩咐传谕禁止:“若有小儿再歌此词者,连父兄同罪。”当夜回宫无话。
次日早朝,三公六卿,齐集殿下,拜舞起居毕。宣王将夜来所闻小儿之歌,述于众臣:“此语如何解说?”大宗伯召虎对曰:“厚,是山桑木名,可以为弓,故曰臣弧。箕,草名,可结之以为箭袋,故曰箕舵。据臣愚见:国家恐有弓矢之变。”太宰仲山甫奏曰:“弓矢,乃国家用武之器。王今料民太原,思欲报犬戎之仇,若兵连不解,必有亡国之患矣!”
P1-2
提到“烽火戏诸侯”、“赵氏孤儿”、“秦灭六国”等故事,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个叫做东周的时代。
东周,是一个群雄奋起、诸侯争霸的时代,它既是权利斗争的熔炉,又是文化发展的沃土。东周还是一部上场人物繁多、故事杂乱的“大戏”,为我们后世提供了大量的艺术素材,也为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题。我们这些现代人纵使遍览《春秋》、《左传》、《史记》等书都难以把握当时社会的全貌,了解诸侯争霸的历史过程。
其实要通晓东周时代历史故事,是有捷径可循的,读者不妨读一读这本《东周列国志》。评者胡宗文曾如此评价它:“虽不读《春秋》、《左》、《国》、《史记》诸书,而得窥此编,其于春秋战国间兴衰治乱、善恶邪正,无不了然在目矣”。
《东周列国志》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在前人《列国志传》的基础上,对照《左传》、《国语》、《史记》,以及秦、汉近二十种典籍,进行改编而成的历史小说,他在改编时力求达到“羽翼信史而不违”这一历史小说的最高标准。因此,这本《东周列国志》既贴近历史史实,又不失生动优美,实在是历史小说中的翘楚之作。
《东周列国志》所讲述的,是自西周宣王晚年闻谣轻杀起,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郡县制止,前后五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作者以时间的推进为经,列国的斗争为纬,为我们织就了一幅诸侯争霸的历史长卷,在这幅画卷里,各路人等生动丰满,他们或施威或复仇,或杀伐或拯救,淋漓尽致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演绎着属于那个时代的恩怨情仇。
当然,正如《三国演义》不只是一部优秀的历史小说,更是关于韬略权谋、处世之道的范本一样,这本《东周列国志》也在活灵活现地讲述历史故事的同时,带给我们很多震撼和感悟。所谓“大天大地大文章,大恶大善洗性灵”,东周就是在这战火遍野、龙争虎斗之间,展现着人性的闪光点和权利斗争的冷酷,也在悄悄地告诉后世之人,治乱兴衰的根源,到底是什么。当然,读者也许并不认同作者的观点,但在读《东周列国志》时,每位读者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与感悟。
由于《东周列国志》中有很多专有名词会妨碍到读者的阅读,编者在文中对这些词语加以注释,以利于读者理解原文。另外,为了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故事,也为了使读者的阅读过程更加轻松,编者在文中插入了大量精美的古代版画,并为它们配以精到简练的图说,以讲述插图所表现的故事梗概,并介绍其中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这些图说前后连接,以其固有的线索展现东周的时代风貌。而且,每张插图都配有编者原创的诗文,精练地概括历史故事,并阐发一些感慨,以引发读者的思路。
东周的战局,被称为“古今第一奇局”,它比三国的斗争格局更加多元,也更加精彩,却也不像南北朝时代一样乱得毫无章法,并且,东周虽是诸侯乱战的舞台,更是我国百家思想的源头。东周,对于我们现代人,就是一场壮烈而浪漫的遗梦。
请打开这本《东周列国志》,听冯梦龙把那些群雄争霸的故事慢慢道来……
本诸《左》、《史》,旁及诸书,考核甚详,搜罗极富。虽敷演不无增添,形容不无润色,而大要不敢尽违其实。凡国家之兴废存亡,行事之是非成毁,人品之好丑贞淫,一一胪列,如指诸掌。
——可观道人
读《列国志》,全要把作正史看,莫作小说一例看了。
——蔡元放
是虽不读《春秋》、《左》、《国》、《史记》诸书,而得窥此编,其于春秋战国间兴衰治乱、善恶邪正,无不了然在目矣,岂非诸家之翘楚也乎!
——胡宗文
《东周列国志》值得读一下。这本书写了很多国内斗争和国外斗争的故事,讲了很多颠覆敌对国家的故事。这是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化在上层建筑、万面的反映。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