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莫罗博士岛新人来自火星获得自由的世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为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中的一本,威尔斯是英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故事紧张,情节离奇,作者抒发幻想,影射现实,用象征或寓示的方式暗示人类社会。作品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喻意义。

本书收录了“莫罗博士岛”、“新人来自火星”、“获得自由的世界”三篇故事。

内容推荐

莫罗博士岛 莫罗博士在一个荒岛上进行一项令人毛骨悚然的实验,他将野兽改造为半人半兽的怪物。然而没有想到,怪物的兽性大发,小岛上一片恐怖。

新人来自火星 戴维斯突然发现,全球出现越来越多的异常儿童。这些儿童智力超人、身体健康,更令人吃惊的是这都是火星人在改变人类的基因,培养出一种新人。而戴维斯最后发现,自己的妻子甚至自己,其实也是新人。

获得自由的世界 全球二百个地区受到了原子弹的轰炸,战争使各国成了一片废墟,残存的各国政要痛定思痛,决定建立全球新秩序,在废墟上成立新的世界共和国。

目录

莫罗博士岛

 引子

 第一章 在救生艇里

 第二章 去往无名岛的人

 第三章 奇怪的面孔

 第四章 船上夜谈

 第五章 走投无路

 第六章 满脸兽相的水手

 第七章 上锁的门

 第八章 美洲狮的哀嚎

 第九章 林中怪物

 第十章 人的呻唤

 第十一章 追捕

 第十二章 诵唱律条

 第十三章 谈判

 第十四章 莫罗博士的解释

 第十五章 兽人的情况

 第十六章 兽人尝到了血腥味

 第十七章 灾难

 第十八章 找到了莫罗

 第十九章 蒙哥马利的“假日”

 第二十章 独陷兽人群

 第二十一章 兽人的退化

 第二十二章 单舟孤旅

新人来自火星

 第一章 约瑟夫·戴维斯先生的头脑困惑极了

 第二章 约瑟夫·戴维斯先生得知宇宙射线

 第三章 约瑟夫·戴维斯先生受到奇怪念头的折磨

 第四章 赫德曼·斯代玎大夫受到影响

 第五章 厄勒斯特·凯帕尔教授的独特解释

 第六章 伟大的优生学研究的初始阶段

 第七章 有关火星人的消息开始传遍世界

 第八章 新人如何聚集到一起

 第九章 凯帕尔教授预言人类的终结

 第十章 约瑟夫·戴维斯撕毁文稿

获得自由的世界

 序 捕捉太阳的罗网

 第一章 新的能源

 第二章 最后的战争

 第三章 战争结束

 第四章 新的阶段

 第五章 马库斯·卡里宁最后的日子

试读章节

我发现自己所在的那间舱室很小而且很乱。一个年岁不大的人坐在我的身旁,摸着我手腕的脉搏。他长着一头亚麻色头发,浓密的稻草色胡子,下嘴唇下垂。我们相互注视了一会儿,彼此没有说话。他一双灰色眼睛水汪汪的,却奇怪地缺乏神情。

这时,头顶上方一阵响动,仿佛有人在撞击铁床架,接着传来某种大动物低低的怒吼声。就在这时,那人又说话了。

他重复了一遍他的问题:

“现在感觉怎么样?”

我想当时我说我觉得没事了。我记不起自己是怎么上船的。他肯定从我脸上看出了我的疑惑,因为我当时说不出话来。

“你是从一只小救生艇上被救上来的,当时你都快饿死了。小救生艇上的名字是‘虚荣女士’号。船帮上缘有血迹。”这时我看到自己的手,瘪瘪的。看上去就像是装满松散骨架的脏兮兮的皮钱夹。我记起了船上发生的一切。

“吃点儿这个。”他递给我一杯冰镇的深红色东西。

那东西有血腥味,我顿感强壮了许多。

“你很走运,”他说,“救你的船上有医生。”他说话时像要流口水,多少有点大舌头。

“这是条什么船?”我缓缓地问道。长时间没有说过话,嗓音有些嘶哑。

“这是条往返于阿里卡港和卡亚俄港之间的小商船。我从没问过它原本是哪国制造的。我猜它准保是天生傻瓜的国度制造的。我是从阿里卡上船的乘客。船主那头笨驴——他也是这艘船的船长,叫戴维斯——弄丢了执照什么的。你知道他那种人。他给这船取名‘吐根’,真是从所有地狱般的名字中挑出来的,即使海上风平浪静,这艘船也会晃个晕天黑地的。”

头顶上的声音又响起来。是一个人的声音伴随一只动物的咆哮声。接着另外一个声音断喝“该死的傻瓜!”平静下来。

“你差点儿就一命呜呼了。”那人说,“真是太悬了。不过现在我已给你打过针了。注意到胳膊疼了没有?我给你打过针了。你昏迷不醒将近30个小时。”

我思维迟缓,一群狗的吠声又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现在可以吃点东西了吧?”我问道。

“多亏我,”他说,“这会儿羊肉还在炖着呢。”

“好吧,”我放心地说道,“我就吃点儿羊肉吧。”

“但是,”他有点儿犹豫,“你知道我非常想听你讲讲船里怎么会只剩下你一个人。”

我想我看得出他的眼神里有一丝怀疑。

“讨厌的嚎叫声!”

他突然离开舱室,我听见他跟什么人大声吵了起来。我觉得那人回答他话的时候叽里咕噜的。最后好像动了手脚,可我又觉得像是听错了。后来他冲狗群吼了一嗓子便返回了舱室。

“好吧?”他刚进门便说。“你接着讲吧。”

我告诉他,我叫爱德华·普伦狄克。我告诉他我为什么喜欢上了博物学,我借此从闲适生活的无聊中得到解脱。他对这一点饶有兴趣。

“我自己搞一点科学研究——我在大学的学院里学过生物学——从蚯蚓体内取卵巢,从蜗牛身上取角质带等等。天哪!那是十年前的事了。不过你说,接着说,跟我说说那条船的情况。”

虽然我讲得再简单不过——因为我非常虚弱——但他显然对我讲述自己经历的坦率态度很满意。我的情况一讲完,他马上把话题转向博物学和他自己的生物学研究上来。他开始向我详细询问托特纳姆法院路和高尔街的情况。

“卡普拉兹还是那么繁华吗?那是个多么繁华的商店呀!”

显而易见,他曾是个普普通通的医科学生。他情不自禁地把话题又转向了音乐厅。他还给我讲了一些趣闻轶事。

“我抛弃了这一切。”他说,“那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多么令人愉快!年轻时我出了不少洋相,……21岁以前耗尽了青春时光。我敢说现在那里准变样了……我得去看看那个蠢驴厨子,看看他把你的羊肉炖成什么样了。”

头顶上又响起怒嚎声,来得突然,野性十足,吓得我毛骨惊然。

“怎么回事?”我冲他身后喊道,但门给关上了。

他回来时端着炖羊肉,羊肉的美味吊起了胃口,我一下子把野兽的叫声抛到了脑后。

一天下来,吃吃睡睡,我恢复得很快,能够从床上起来到小舱口去观看绿色的大海了。此刻,海浪努力追逐着我们我判断帆船是在顺风航行。我正看着,蒙哥马利——这是那位亚麻色头发人的名字——又回到舱室里来。我请他找几件衣服。他把自己的几件帆布衣服借给了我。他告诉我,我在小船里穿的那些衣服都扔到海里去了。他的块头大,胳膊腿长,我穿他的衣服有点肥大。

他漫不经心地对我说,船长在船长室里已喝得八成醉了。我一边穿衣服,一边向他打听这艘船的目的地。他说这条船驶往夏威夷,但中途必须让他先下船。

“在哪儿下?”我问道。

“是一个岛……我住的岛。据我所知现在它还是个无名岛。”

他的下嘴唇向下垂着,眼睛盯着我,忽然故意装出傻里傻气的样子。我猜他是在有意回避我的问题。我不便多问了。P7-9

序言

赫·乔·威尔斯与另两位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和阿诺德·贝内特并称为20世纪初英国小说家中的现实主义三杰。19世纪中叶,英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在狄更斯和萨克雷等大师手中达到了灿烂辉煌的高峰。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以后。现实主义小说依然发挥着它的批判作用,从道德、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暴露与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在运用小说抨击时弊、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中,赫·乔·威尔斯是20世纪初英国文坛上的一位杰出作家。

作为作家,威尔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获得的桂冠中有:科幻小说家、喜剧小说家、社会小说家、社会哲学家、未来预言家和人类历史学家。他的著述不仅涉及领域广阔而且产量极高,在他进行创作的53年中,平均每年两部著作。,另外还有大量报刊文章问世。

威尔斯的出身和经历对于他的社会改良思想的形成和创作题材的选择都起过很大的影响。威尔斯在186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家庭,父亲曾当过职业棒球手,后来经商成为小店主。他母亲早年当过佣人,后来在一家乡绅宅邸当管家。在这户人家位于地下室的厨房里,威尔斯度过了童年时代的许多时日。威尔斯在回顾这段生活时说,当他从地下室狭小的气窗向外观望时,他所看到的是各色各样的鞋子与靴子,仿佛世界就是由那些代表各种社会身份的鞋子和靴子组成的。14岁时,由于父亲破产,威尔斯不得不自谋生路,先后当过药房学徒、信差、售货员和初级教师。后来他靠奖学金资助接受了高等师范教育,师从著名科学家托马斯·赫胥黎学习生物学,并取得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毕业后他当过一段时间的教师,间或从事新闻写作,给《星期六评论》等杂志投稿。威尔斯虽然有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但他的兴趣却在于写作。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时间机器》的初稿写成于学生时代,出版以后十分流行。从此威尔斯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生涯,先后创作了110多部作品,其中包括50部长篇小说。所有这些都是他发挥热烈想像、探讨社会现实和人类未来的产物。

威尔斯从青年时代起就对社会问题表现出热情和关注。1903年他加入鼓吹社会改良主义的费边社,主张通过教育和技术来改造资本主义,认为“通过有计划的社会教育方式,可以逐步改革现在的资本主义制度”。后来,威尔斯因不满于费边社的渐进式改良方式而退社,转而宣扬世界主义,幻想通过建立一个世界性的政府而达到人类大同的境界。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他热情支持进步力量,强烈谴责法西斯侵略。威尔斯曾两度访问苏联,受到列宁与斯大林的接见:访问美国时也曾与罗斯福总统晤谈。威尔斯虽然致力于社会进步事业,但思想基础是资产阶级改良主义;他虽然同情十月革命,却并不赞成无产阶级革命暴力,怀疑“社会革命一般说来是否需要”。列宁说他本质上属于资产阶级,他也乐于如此,并无异议。

威尔斯长达半个世纪的创作可按时间及作品类别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到1900年为止,作品多为“科学传奇”,即现在的科学幻想小说。第二阶段从1900年到1910年,作品主要属于社会讽刺小说一类。第三阶段主要是1910年以后,这个时期的不少作品通常被称为“阐述思想的小说”,客观实际上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而是阐述思想、宣传主张的通俗形式。

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借助他广博的自然科学知识,展开想像的翅膀,驰骋于空间与时间之中,从月球、空中、过去和未来等各个角度来观察生活,通过美人鱼、天使、巨人和外层天体上的生物的眼睛来观察人类;故事紧张,情节离奇。威尔斯用瑰丽的色彩描绘了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用科学寓言的形式谴责资本主义制度下种种荒唐、黑暗和丑恶的现象。威尔斯的科学幻想小说既有娱乐作用,又有讽刺意义;既介绍了科学技术的知识。叉起到了针砭时弊的效能。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模型,他本人也因此而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科幻小说奇才,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刚刚问世不久,评论界就将他称作英国的儒勒·凡尔纳,但他自己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凡尔纳的作品侧重强调科学发展的实际可能性,而且做出了不少令人惊羡的科学预言。而他自己的作品则是“科幻传奇”,是想像的产物,梦里感觉它是真,醒来即知全是空,其目标不在于预见科学发展的可能性。然而他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大学生,他的想像也不乏科学的依据,因此他的某些科幻作品仍不失为杰出的科学预言。

《时间机器》是威尔斯最早获得成功的一本科幻小说,也是他最出色的作品之一。这部小说“可被当作暴虐的工业化对阶级冲突作用的预言来读,而在19世纪,这种冲突已经是社会问题的火药筒”。小说展现了一幅未来世界的可怕图画。故事中的时间旅行者发明了一种飞行机器,能纵横驰骋于过去及未来的世界里。于是这个人乘上时间机器飞行到八十万年以后即公元802701年的世界去。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已分化为两种怪物,柔弱娇小的称作埃洛伊,住在颓败的宫殿中,过着幽闲优雅的生活,由于长期不劳而获而引起体力、智力的萎缩。但是,一到晚上,埃洛伊们便惶惶然挤成一团,因为居住在地下的猿猴样怪物——粗野怪戾的莫洛克每到月黑风高的夜晚便要出来捕食他们。莫洛克生活在黑暗的地下世界,在机器工场里从事劳动,养肥埃洛伊作为他们的食物。这就是威尔斯笔下八十万年以后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那位时空旅行者接着又往前飞行到几百万年以后,那时的世界已经一片荒芜,人类已经灭绝,海滩上只有白色的蝴蝶和巨大的螃蟹在乱纷纷地飞舞爬行。威尔斯通过那位时间旅行者之口明确地解释了作品的寓意:以前的剥削者经过千万年已退化堕落为脆弱的生物,丧失了劳动和自卫的能力;而被驱赶入地下的劳动者变得十分野蛮,并向以前的主人施行报复。威尔斯用当时别的作家描绘伦敦贫民区穷人的语汇描写莫洛克,暗示劳动者对剥削者的仇恨。在这部小说里,作者使“19世纪阶级斗争和人类进化相结合”,用幻想和寓言的方式预示劳动者和剥削者冲突加剧所可能造成的后果。

威尔斯的科幻小说对于现代武器的预言尤其醒目。《星际战争》描写火星人入侵地球触目惊心的情况。火星人比地球人更为发达,状似章鱼,体大如熊。他们的武器能发射出热线和黑烟,热线过处留下死亡与毁灭,黑烟起处城市顿成废墟。地球上的枪炮炸药对他们都无济于事,一艘英国装甲战舰虽然与他们英勇奋战,结果还是化为一团火焰。火星人没有生殖器官,以分裂繁殖的方式繁衍后代。他们不饮不食,也不会消化,靠把捕获的地球人的血液直接注入血管而生存。正当他们所向披靡,即将把伦敦夷为平地的时候,他们却不战自败。原来火星人对地球上的病菌没有免疫能力,因而一批一批地死去。星球大战、死光武器等等都是现代科幻小说和电影的常见题材。威尔斯的“热线”与后来发现的激光相似,他的“黑烟”也与后来用于战争的毒瓦斯相当,小说所描写的大规模杀戮场面也终于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变为现实。在他的短篇科幻小说《陆战铁甲》里,威尔斯预言了装甲坦克在战争中的运用。后来他曾长期打官司,声称是他“发明”了坦克,因此应当获得专利税。在《大空战》中,他预见到飞机将用于战争。在《获得自由的世界》中,他成了“原子弹”一词的发明者,他所描写的原子弹爆炸情景与后来的实际情形十分相似。

《莫罗博士岛》反映了作者作为专修过生物的大学生的特长。在这部小说里,莫罗博士发现,对动物施行外科手术,对动物的肢体进行移植,对动物的大脑进行改造,就可以制作出一种半人半兽、会说会读,也能从事一些劳动的兽人,从而使动物通过人工方法演变为人类。威尔斯利用他的生物学知识,从人们见多不怪的皮肤移植说到骨头移植,逐步让读者相信莫罗实验的科学性和可能性,从而使读者相信在那遥远的荒岛上确实存在过一群奇形怪状的“兽人”。按照作者的推导模式,现代读者不免会联想到后来20世纪科学的一些重要发现,如基因工程、“克隆”等。在其他的科学领域,威尔斯的一些预言也变成了现实。如在《昏睡百年》中,他幻想一种社会,在那里,印刷图书被与我们现在普遍使用的录像带类似的媒介所取代。在威尔斯的乌托邦小说里,“生态学”一词频繁出现,多年以后,这一概念才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1901年,威尔斯发表了《月球上的第一批人》,描述两个地球人驾驶飞行球体登上月球后受到月球人追捕的惊险遭遇,再次表现出作者天马行空般的丰富想像力。作者对于月球表面奇幻景色的描写与半个多世纪后人类真正登上月球时发回的彩色照片也不无相似之处。站在20世纪之末,重温这位多产作家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种种预言,回首这些预言在这个世纪的一件件辉煌成就里变为现实,反思这些预言所蕴含的对某些重大问题的深刻思索,一种令人瞠目的惊奇感油然而生——对人类的智慧,对即将过去的20世纪,也对这位声称不想预言什么的杰出的预言家。

1939年,威尔斯73岁了。在一次招待会上,他的好友欧内斯特,巴克爵士发现威尔斯独自坐在一旁,便走上前去与他寒喧,问他近来干些什么。他回答说在给自己写墓志铭,一句很短的墓志铭: “上帝将要毁灭人类——我警告过你们。”这句略带玩笑色彩的墓志铭恰好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类未来、科学未来的关注和担忧,也表明;他的科幻小说具有“警示”灾难的意义。

阅读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人们不难发现,他与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还有一点重要差异。两人的着眼点颇为不同。凡尔纳赞扬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发现与发明,用瑰丽的色彩描绘了科学发明的巨大威力与贡献。威尔斯在肯定科学技术发明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利用科学幻想的形式暴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谴责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种种黑暗与丑恶现象,抨击帝国主义战争和殖民主义掠夺的残酷性。这一点在前面提到的《时间机器》和《星际战争》里就有所反映。列宁曾将伦敦贫富悬殊的两个阶级称作“两个国家”,而威尔斯则从进化论的角度对这一观点进行了极端的表述。在他的《时间机器》一书中,由于长期的阶级分化,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竟然进化成了两类截然不同的生物,相互之间不可理喻,充满仇杀。在《星际战争》中,威尔斯将火星人入侵与殖民行径相比较,揭示了二者等量齐观的残酷无情: “不要忙着谴责火星人心黑手毒,还是先回想一下我们人类曾干过多少伤天害理、灭绝生灵的勾当,我们不仅灭绝了一些动物,如欧洲野牛和渡渡乌,而且也灭绝过低级的人类种族。塔斯玛尼亚人尽管具有人类的一切特征,还是在欧洲移民发动的历时五十年的种族灭绝战争中被屠杀得一个不剩。我们自己残酷无情,又怎么能责怪火星人争雄斗勇呢?”

有人称威尔斯是达尔文和柏拉图的结合体,柏拉图的理想国思想形成其科幻作品的社会伦理意义,而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则是其科学观的出发点,这不无道理。不过在威尔斯的科幻作品中,对人类未来和科学未来的关注是交织在一起的。在《星际战争》一书中,作者也表明了这样一种担心:认为人类也有可能进化成火星人的形象,因为人类使用大脑和手的机会最多,脑袋会发达膨胀,每个手指也会长长,形似章鱼。而由于机器人的广泛运用,交通工具的发达,人类的腿脚也有完全退化的危险。这种前景不免触目惊心,然而在这种景象的描画里却蕴含着一种象征性的警示:科学发展有其副作用,人类的特征可能遭到扭曲。

威尔斯以他丰富的想像向读者展现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远景。科学技术如能掌握在社会手里为大众谋福利,它的前景当然是可喜的。但是,威尔斯清楚地意识到,科学技术一旦落到谋取权力私利、毫无道德顾忌的人手里,就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莫罗博士岛》反映了作者的这种忧虑。莫罗博士制造出一批批的兽人,又制定了严厉的法律强迫他们服从。但是他还是以悲惨的失败而告终,自己也死于怪兽的利爪之下,他制作的兽人也都回归到兽性状态中去了。作者通过小说人物之口说,这座孤岛上野蛮惨杀的景象“正是一幅人生的缩影”,表明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生活现实的看法。小说也表明,在一个失去人性和理性的世界里,科学的成果非但不能造福人类,反而可能危害社会。这一点也反映在威尔斯另一本广泛流传的幻想作品《隐身人》中。在这本小说中,一个穷困的教师怀着巨大的狂热进行试验,发明了一种隐身术,使自己成为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超人”,对他人实行恐怖统治。最后,他在众人和社会的反对和追逐中丧生。小说既说明了充满敌视的社会环境和自私自利的动机可以使一个有才华的科学家走上堕落和毁灭的道路,也反映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某些科学发明可能被用于自私和罪恶的目的。

世界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电脑及互联网等技术的开发运用拓宽了人们获取科学技术知识的渠道,某些高技术产品及其应用工艺不再神秘莫测,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情。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威尔斯的“警告”,也要看到科学技术具有的负面作用。核武器、生化武器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巨大威胁。在新闻媒体上看到恐怖活动的报道,人们不免要设想,假如某个个人或团体掌握了某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者有关制造技术,并将其用于自私和罪恶的目的,那么,出现威尔斯墓志铭所说的情景似乎不是不可能的。可见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需要把人文科学的发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威尔斯科幻小说全集》得以在中国问世确是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1998年11月于上海外国语大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2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