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国际和国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分析和比较出发,从理论和应用两方面找出了关于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机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三省一区的发展及经济协作现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对“大东北”经济区的独有特色进行了挖掘;以东北和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作为切入点,构建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大东北”区域协作模式,探讨了在该协作模式下的运行机制,同时研究了协作的对策和建议。本书重点构建了符合东北特色的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的模式,并从理论层面上找到了协作的运行机制,从操作层面上找到了协作的方法和政策。
第1章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与实践综述
1.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1.2 区域经济合作的实践
1.3 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的启示
第2章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内蒙古经济协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1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必要性
2.2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可行性
第3章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3.1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2 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3 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3.4 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
第4章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分析与评价
4.1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在我国区域划分中的历史实证
4.2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的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的异同分析
4.3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资源禀赋的异同分析
4.4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4.5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现状分析
4.6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5章 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合作的模式
5.1 区域经济协作和协调发展模式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5.2 东北老工业基地与蒙东地区产业结构比较及区域协调发展模式
5.3 区域合作模式及东北三省与蒙东地区区域合作模式的选择
第6章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运行机制
6.1 区域经济协作运行机制的经验
6.2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运行机制
6.3 加强合作机制创新,努力打造东北经济共同体
第7章 东北三省与内蒙古区域经济协作的对策建议
7.1 继续深化三省一区的观念变革,奠定区域经济协作的思想基础
7.2 打破行政壁垒,建立三省一区全方位、多层次经济协作机制
7.3 以振兴规划为总纲,构筑分工明确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7.4 建立东北经济区一体化协作平台
7.5 借力东北亚区域合作,助推东北经济一体化
7.6 重视人才的外引内培,确保三省一区经济协作的人才优势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