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水远山长(汉字清幽的意境)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杨振良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幽雅阅读丛书》包括中国的“瓷器”、“书法”、“国画”、“建筑”、“园林”、“家具”、“服饰”等多种,每种书都表达出独特的安逸氛围。但整套书之间,相互融合,通览过来,如江河流水,汇集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大海。

本书挑选了充满中国文化意蕴的近三十个汉字,通过对它们丰富内涵的揭示以及独具个人特色的文化诠释,写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妙趣横生的世界。

内容推荐

本书挑选了充满中国文化意蕴的近三十个汉字,通过对它们丰富内涵的揭示以及独具个人特色的文化诠释,写出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妙趣横生的世界,饱含人生哲理,读来令人受益匪浅,可谓是一部高质量的雅俗共赏的文化读物。

目录

横看成岭侧成峰——说山

菱花照面浅匀眉——说眉

水能性淡为吾友——说水

明眸流盼横波来——说眼

不畏浮云遮望眼——说云

亭亭净植水云乡——说莲

石不能言最可人——说石

百草山中第一香——说兰

野渡无人舟自横——说舟

三更有梦书当枕——说枕

春风又绿江南岸——说风

湘江竹上知何限——说竹

朱雀桥边野草花——说花

纷纷巧剪鹅毛细——说雪

数点梅花天地心——说梅

千里怀人月在峰——说月

一盏寒泉荐秋菊——说菊

映阶碧草自春色——说草

千条万缕送行色——说柳

十年一觉扬州梦——说梦

江湖夜雨十年灯——说灯

一曲瑶琴清雅韵——说琴

万金宝剑藏秋水——说剑

传灯续火不寒食——说火

照见万象知古今——说镜

含情疏雨有声诗——说雨

待得鹊桥年年渡——说桥

梨花一枝春带雨——说泪

痴情只可酬知己——说痴

白头惟有赤心存——说心

镜泉流作万重滩——说泉

绮窗寒梅著花未——说窗

器宇轩昂在须眉——说须

眼如秋水鬓如云——说发

宜春髻子怡凭阑——说髻

附录 《幽雅阅读丛书》策划人语

试读章节

万金宝剑藏秋水

——说剑

剑,在中国武侠世界里,往往是出人想象,玄之又玄的。许多稗史小说流传了千千万万的剑侠传奇,有时,剑能电漩星飞、舒卷风云;有时,却也静似凝光、藏若掩月,一把宝剑的神威,最能表现在它超乎自然的那股魔力上,因此宝剑出鞘,往往就逼射出一种浩气,一把光辉晶莹如霜的宝剑也能降魔除妖,潜藏无限的力量。

荀子曾在他的书——《性恶》篇提到古代名剑:“桓公之葱、太公之阙、文王之录、庄君之留阖闾之干将、莫邪、巨阙、辟阊,此皆古之良剑也。”《议兵》篇亦将精锐的部队比之为剑,文云:“仁人之兵,聚则成卒,散则成列,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庄子》中的《说剑》篇将剑分为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便是由剑道上加以区分,而赋予它们不同的精神风貌。

如果,诗文是文人生命的告白,那么,剑就是侠士生命张力的表现了。剑可以发挥一个剑士的性格、豪勇,而将他心灵极深的冲荡层逼而出,那种冷寒的晶莹中,使我们获得体认的将不是刀剑锋利的嗜血功能,而是倏忽之间,捕捉到迅速变化中惟妙惟肖的过程与生命的节奏。《历代名画记》曰:“开元中,将军斐曼善舞剑,道玄(吴道子)观曼舞剑,见出没神怪,既毕,挥毫益进。时又有公孙大娘亦善舞剑器,张旭见之,因之为草书。”在此,“剑器”是古代一种武舞,跳舞的女子扮上男装,空手而舞,并不是真的有刀剑在手,但催弦急管之中,“耀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无怪乎诗圣杜甫会在《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对它的节奏顿挫如此形容,而众多书法家在观舞之后,竟也由肢体语言抛出的信息,悟出肆意挥洒的规律,而酣畅于龙蛇纵横的笔意之间了。

相传,古代铸剑的权威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欧冶子,他曾在福建松溪县南的湛卢岭上,铸成一把“湛卢剑”,此后又在浙江龙泉的剑池湖山上,铸造纯钧、胜邪、鱼肠、巨阙等剑,每把剑皆是淬砺光寒,锋利无比,尤其是“鱼肠”一剑在民间流传《专诸刺王僚》故事中,是柄藏在鱼腹内的匕首,专诸趁着将鱼剖开的一刹那,抽出宝剑刺死王僚,而使公子光夺回政权,成为后来吴国的中兴之主阖闾。虽然鱼肠剑有人说是阖阊登基之后才命欧冶子铸造的,然而这一说法仍无法推翻深入民间、根深蒂固的英雄传奇,于是鱼肠剑便在历史的舞台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谈到铸剑,民间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吴王阖闾命干将铸剑,在冶铸的过程中,钢铁在熔炉中发生不熔化现象,干将心急如焚,却又一筹莫展,他的妻子莫邪一旁问道:“夫神物之化,须人而成,今夫子作剑,得无其人而后成乎?”干将曰:“昔吾师作冶,金铁之类不销,夫妻俱入冶炉中,然后成物。”莫邪听罢,立即跃身炉中,于是金铁熔了,两柄旷世无价的宝剑诞生,一雌一雄,雄日干将,雌日莫邪,也为这天地中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即如此,剑往往以双剑姿态出现,据说西晋时的张华与方士雷焕,发觉常有紫气见于斗牛之间,雷焕善于观气,乃说:“是宝物之精,上彻于天耳,在豫章丰城。”由是张华补雷焕为丰城令,雷焕乃掘狱基,得一石函,中有二剑,一日“龙泉”,一日“太阿”,当夜,斗牛间不复见紫气,后来二剑为两人各持一柄,不久张华的剑却无缘无故失踪,雷焕说:“灵异之物,终当化去,不永为人服也。”雌雄双剑,终当相合。这真能说是宝剑有灵了。

因此,由剑之灵,使人联想到它是能够传达威力的,也即由此,民间流传以宝剑驱除妖魔,《淮南子》一书就提及“拔剑倚户,儿不夜惊”的说法,所以不但武侠带剑,就连一般文人也有佩剑的习惯,李白不是“长啸倚天剑”,而屈原也“带长铗之陆离”吗?相传曹操还拥有“倚天”、“青虹”二剑,一世英雄,由之更看出他生命内具的飞扬性质,无怪寰宇定乎其手!

剑是一个形声字,在《说文》中指的就是人随身所携带的兵器,也有人指匕首一说的,不论其事如何,但足见当时人们佩有刀剑是极普通的事情。

而最令人能够感悟深思的剑,当数春秋时代吴国季札挂于徐君墓树前的那把剑了,生前的以心相许,绝不因死而稍有移异。你可由这剑看出中国人重情、重义,以及不惜一切,至情只酬知己的心情,虽是已离我们两千多年,然则却一点也不遥远,因为那正是我们所怀想的心灵之剑!

P101-104

序言

幽雅阅读

北京大学副校长 吴志攀

一杯清茶、一本好书,让神情安静,寻得好心情。

躁动的时代,要寻得身心安静,真不容易;加速周转的生活,要保持一副好心情,也很难。物质生活质量比以前提高了,精神生活质量呢?不一定随物质生活提高而同步增长。住房的面积大了,人的心胸不一定开阔。

保持一个好心情,不是可用钱买到的。即便有了好心情,也难以像食品那样冷藏保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高兴的方法:在北方春日温暖的阳光下,坐在山村的家门晒太阳;在城里街边的咖啡店,与朋友们相聚,天南地北聊聊;精心选一盘江南丝竹调,用高音质音响放出美妙乐曲;人都回家的周末,小孩子在忙功课,妻子边看报纸边看电视,我倒一杯清茶,看一本好书,享受幽雅阅读时光。

离家不远处,有一书店。店里的书的品位,比较适合学校教书者购买。现在的书,比我读大学时多多了;书的装帧,也比过去更讲究了;印书的用纸,比过去好像也白净了许多倍。能称得上好书者,却依然耒让人感觉到多。一般的书,是买回家的,好书是“淘”回家来的。

何谓要“淘”的好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依我之管见,书者,拿在手上,只需读过几行,便会感到平稳,心情如平静湖面上无声滑翔的白鹭,安详自在。好书者,乃人类精神的安慰剂,好心情保健的灵丹妙药。

在笔者案头上,有一本《水远山长——汉字清幽的意境》,称得上好书。它是《幽雅阅读丛书》中的一本,作者是中国台湾文人杨振良。杨先生祖籍广东平远,2004年猴年是他48岁的本命年。台湾没有经过大陆的“文革”,中国传统文化在杨先生这一代人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中一直传承下来,没有中断,不需接续。

台湾东海岸的花莲,多年前我曾到访过那里:青山绿水,花香鸟鸣。作者在如此幽静的大自然中写作,中国文字的诗之意境,词之意趣,便融入到如画的自然中去了。初读这本书的简体字书稿,意绪不觉随着文字,被带到山幽水静之中。

策划这套书的杨书澜女士邀我作序,对我来说是一个机缘,步入这套精关的丛书之中,享受作者们用情感文字搭建的“幽雅阅读”想象空间。这套书包括中国的“瓷器”、“书法”、“国画”、“建筑”、“园林”、“家具”、“服饰”等多种,每种书都表达出独特的安逸氛围。但整套书之间,相互融合,通览过来,如江河流水,汇集于中国古代艺术的大海。

笔者不是中国艺术方面的专家,更不具东方美学专长,只是这类书籍不可救药的一位痴心读者。这类好书对于我,如鱼与水,鸟与林,树与土,云与天那样,在生活中,我如果离开东方艺术读物,便会感到窒息。

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诗、书、画、房、园、林、服饰、家具,小如“核舟记”之精微,细如纸张般景德镇薄胎瓷碗,久远如敦煌经卷上的唐墨的光泽,幽静如杭州杨公堤畔刘庄竹林中的读书楼,一切都充满着神秘与含蓄之美。

几千年来古人留下的文化,使中国人有深刻的悟性,有独特的表达,看问题有特别的视角,有不同于西方人的简约。中国人有东方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的艺术抽象,有自己的文明源流,也有和谐的生活方式。西方人虽然在自然科学领域,在明清时代超过了中国。但是,他们在工业社会和后现代化社会,依然不能离开宗教而获得精神的安慰。中国人从古至今,不依靠宗教而在文化艺术中,获得精神安慰和灵魂升华。通过这些可物化可视觉的幽雅文化,并将它们融入日常生活,这是中国文化的艺术魅力。

难道不是这样吗?看看这套书中介绍的中国家具,既可以使用,又可以作为观赏艺术,其中还有东西南北的民间故事。明代家具已成文物,不仅历史长,而且工艺造型独特。今天的仿制品,虽几可乱真,但在行家眼里,依然无法超越古代匠人的手艺。现代的人是用手做的,古代的人是用心做的。当今高档商品房小区。造出了假山和溪水,让居民在窗口或阳台上感受到“小桥流水人家”,但是,远在历史中的诗情画意是用精神感悟出来的意境,都市里的人难以重见。

现代中国人的服饰水平,有时也会超过巴黎。但是,超过了又怎样呢?日本人的服装设计据说已赶上法国,韩国人超过了意大利。但是,中国服装特有的和谐,内在的韵律,飘逸的衣袖,恬静的配色,难以用评论家的语言来解释,只能够“花欲解语还多事,石不能言最可人”。

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千万不要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年近花甲的韩国友人对笔者说,他解释中国的文化是“所有该有的东西都有的文化”,美国文化是“一些该有文化的东西却没有的文化”。笔者联想到这套《幽雅阅读丛书》,不就是对中国千年文化遗产的一种传播吗?感谢作者,也感谢编辑,更感谢留给我们丰富文化的祖先。

阅读好书,可以给你我一片幽雅安静的天地,还可以给你我一个好心情。

2004年12月8日于北大蓝旗营

后记

因台湾大学王晓波教授而认识了台湾问津堂书局的老板方守仁先生,那是2005年初。听王晓波教授讲,方守仁先生每年都要资助刊物《海峡评论》,我对方先生顿生敬意。当方先生在大陆的合作伙伴姜先生提出问津堂想在大陆开辟出版事业,希望我能帮忙时,虽自知能力和水平有限,但我还是很爽快地答应了。我同姜先生谈了大陆图书市场过剩与需求同时并存的现状,根据问津堂出版图书的特点,建议他们在大陆做成长着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文化人等图书市场。很快姜先生拿来一本问津堂在台湾出版的并已成为台湾大学生学习大学国文课的必读参考书——一《有趣的中国字》(即《幽雅阅读丛书》中的《水远山长——汉字清幽的意境》)一书,他希望以此书作为问津堂书局问津大陆图书市场的敲门砖。《有趣的中国字》是一本非常有品位的书,堪称精品之作。但是我认为一本书市场冲击力不够大,最好开发出系列产品。一来,线性产品易做成品牌;二来,产品互相影响,可尽可能地实现销售的最大化,如果策划和营销到位,不仅可以做成品牌,而且可以做成名牌。姜先生非常赞同,希望我来帮忙策划。这样在2003年初夏,我做好了“优雅阅读”、“典雅生活”、“闲雅休憩”三个系列图书的策划案。期间,有几家出版社都希望得到《有趣的中国字》一书在大陆的出版发行权,方先生最终把这本书交给了我。这时我已从市场部调到基础教育出版中心,2004年夏,我将并不属于我所在的编辑室选题方向的《幽雅阅读丛书》报了出版计划,室主任周雁翎对我网开一面,正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这套书得以在北大出版社出版。

感谢丛书的作者,在教学和科研任务非常繁重的情况下,成全我的策划。我很幸运,每当我的不同策划完成付诸实施时,总会有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境界、生命状态异常饱满的学者支持我、帮助我。也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使这套美丽的图文书按计划问世。

感谢吴志攀副校长在百忙之中为此套丛书作序并提议将“优雅”改为“幽雅”。吴校长在读完《幽雅阅读丛书》时近午夜,他给我打电话说:“我好久没有读过这样的书了,读完之后我的心是如此之静……”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感觉到了一位法学家的人文情怀。

我们平凡但可以崇高,我们世俗但可以高尚。做人要有一点境界、一点胸怀;做事要有一点理念、一点追求;生活要有一点品位、一点情调。宽容而不失原则,优雅而又谦和,过一种有韵味的生活。这是出版此套书的初衷。

杨书澜

2005年7月5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5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