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到今,在令人神魂颠倒、充满刺激的间谍战中,由于女性的参与,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而又斑斓的色彩。她们在深闺春衾里施展身手,在情意绵绵中获取情报;她们之中有寡廉鲜耻的荡妇,但也不乏志趣高尚、气贯长虹的巾帼英雄。
在国际间谍组织中,人们把从事间谍活动的女间谍称为“燕子”。从有间谍以来,女间谍便一直是非常活跃的“王牌军”,真正如一只只燕子一样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她们用女人明媚的笑靥、丰腴的肉体攻下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获取一个个重要的情报。
本书选取了世界谍报史上著名的女间谍案,以纪实的手法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以此向读者讲述神秘而又斑斓的女间谍的传奇故事,让读者对女间谍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书故事性强,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识性。
在间谍界,女间谍的活动形式、窃密手段和间谍经历无疑都带有一种神秘、传奇和诡秘的色彩,尤其是一些间谍影视剧的夸张描写,更使许多人对女间谍的谍报生涯充满了好奇。那么,女间谍是如何从事间谍工作的呢?女间谍是不足就等于色情间谍,都是依靠美人计来获取情报呢?对这些问题,有相当多的读者还不是很熟悉。
本书选取了现当代最为著名的一些女间谍,以纪实的手法进行生动、细致的介绍,既描绘了女间谍神秘的间谍生涯,又重点介绍了女间谍的传奇故事,让读者对女间谍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既有很强的故事性,又有丰富的趣味性、知识性。
说服王后帮英军
淡水、食品和其他各种给养源源不断地装上了船,纳尔逊的特混舰队又进入了最佳状态。
没过多久,外交大臣的话便再一次得到了验证。
1798年8月,英国皇家海军特混舰队司令霍罗肖·纳尔逊上将率领着英国特混舰队在东地中海的尼罗河口上的阿布基尔港重创法国舰队,使拿破仑入侵埃及的军队失去了海上屏障,也使地中海的控制权重新回到英国皇家海军手里,阿布基尔一战使纳尔逊在英国名垂青史。
但没几个人知道纳尔逊靠什么取得了阿布基尔大捷,更不知道纳尔逊得到了汉密尔顿夫人的暗中帮助。是的,没有她,这位舰队司令或许早已葬身于地中海的万顷波涛之中了。
1797年10月,拿破仑打败奥地利,并迫使它退出反法联盟后,英国便成了唯一能与法国抗衡的力量。拿破仑被连连的胜利所激励,决定远征印度,夺取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他选准埃及为突破口,准备率领大军横渡地中海,在尼罗河口登陆。
英国岂能坐视不管?法国舰队还未开火,英国各舰队就开始在地中海上游弋。他们想拦击法国舰队。但法国人行动十分诡秘,他们声东击西,巧布迷魂阵,耍了不少花招儿,居然蒙过了英国人,35000名法军未伤一根毫毛就在埃及登陆。英国人恼羞成怒,把怨气和怒气全部发泄到了法国护航舰身上,发誓要找到它们,并马上决一死战。
整整三个月,纳尔逊率领他的特混舰队在地中海上东游西巡,狂风、烈日、疟疾、食品匮乏使舰队官兵精疲力竭。最后,他们终于在两西西里岛的一个小港里打听到了法国舰队的下落:它们躲在埃及尼罗河口上的阿布基尔港里。纳尔逊精神大振,下令立即出海,全速驶向埃及。但各战舰报来的情况使他大吃一惊:食品只够吃半个月,淡水只够用二十来天,而对于远洋舰队来说,这两样东西无疑就是生命。他立即命令他的军需官上两西西里岛采购,但得到的回答是:两西西里王国恪守中立的立场,不向交战双方的任何一方提供军需品。交涉、求情、贿赂,什么手段都使上了,但地方长官无动于衷。
纳尔逊犯愁了,他的基地远在千里之外的直布罗陀。如果把舰队开回去补充给养无疑会贻误战机,但没有足够的给养,舰队又不能出海作战。当地港口又不肯帮忙,怎么办?他在航海图前久久徘徊。突然,他想起了两西西里王国的首都那不勒斯,想起了英国驻那不勒斯的公使汉密尔顿爵士,五年前不是在他家喝过酒吗?听说他与那不勒斯王宫里的人关系不错,何不托他设法去王宫疏通一下?他立即写了密信。
汉密尔顿爵士接到来信,立即进宫谒见斐迪南国王,他慷慨陈词,晓以大义,恳求国王伸出援助之手。没想到,法国大败奥地利和军事上的一系列胜利早使斐迪南国、王吓破了胆,他怎敢在这种时候给英国舰队补充给养?汉密尔顿爵士碰了一鼻子灰。
“你为什么要去求他?无用的东西!”爵士夫人骂人了,不知骂的是斐迪南国王还是自己的丈夫。
“不求他求谁?他是一国之主,只有他才能下令给我们的舰队补充给养。”
求谁?爵士夫人自有主张。她匆匆穿好衣服,叫来马车,朝王宫疾驰而去。
玛丽王后已经宽衣上床,听说汉密尔顿夫人有急事相告,便把她让进了寝宫,夫人拿出了纳尔逊写给汉密尔顿爵士的信。
王后默默地看了一遍。
“要我批准给你们的舰队补充给养?”
“是的。” “可这样一来,就违反了恪守中立的诺言。”
“在战争游戏中,从来没有诺言可言。如果非得有一个诺言,那就是:打败仇敌,保护自己。如果王后能开恩给英国舰队补充给养,那正是恪守了这一最大的诺言。因为,法国是我们英国的仇敌,也是两西西里王国的仇敌。拿破仑如果在东方得手,实力必将大增,英国肯定要败北,而一旦英国完蛋,那不勒斯将如何呢?”
王后的肩膀在睡衣里抖动了一下。
“我所敬仰的王后陛下,请求您恩准吧,英国舰队的命运在此一举,地中海的命运在此一举,反法联盟的命运在此一举!”
“既然上帝赋予我成全你们的权力,那就让我使用吧。”
她提笔给两西西里岛的总督写了信,凭着这封信,纳尔逊的舰队迅速开进了两西西里岛东部的锡腊库扎港。淡水、食品和其他各种给养源源不断地装上了船,纳尔逊的特混舰队又进入了最佳状态。
“……战舰焕然一新,官兵酒足饭饱,天空湛蓝湛蓝,一切都预示着此番出战必将大获全胜。而这一切则全是靠了您,我尊敬的朋友……”
纳尔逊给汉密尔顿爵士写来了热情洋溢的感谢信,老爵士受之有愧,满脸通红地把信递给了夫人:“他应该感谢的是你,而不是我。”
爵士夫人一笑置之。这时,她关注的是尼罗河口的战斗,而不是感谢信。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