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对数字美术基础课程做了全面的介绍,对数字美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归纳,对数字美术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明确的描述,详细地介绍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及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存在方式,贴合人类心理要求而创造的新的视觉经验——动漫。
本书可以作为艺术院校和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人员、从事美术、广告制作等各类人员以及对数字美术感兴趣的人员的基本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数字美术基础(数字媒体系列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 |
分类 |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成人教育 |
作者 | 肖永亮//甄巍 |
出版社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对数字美术基础课程做了全面的介绍,对数字美术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详细归纳,对数字美术课程的主要特点进行了明确的描述,详细地介绍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以及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存在方式,贴合人类心理要求而创造的新的视觉经验——动漫。 本书可以作为艺术院校和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数字媒体艺术人员、从事美术、广告制作等各类人员以及对数字美术感兴趣的人员的基本读物。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课程导引 1.2 数字美术的主要特点 1.3 数字美术与其他视觉艺术的关系 1.3.1 与绘画的关系 1.3.2 与摄影的关系 1.3.3 与建筑的关系 1.3.4 与雕塑的关系 1.3.5 与影视的关系 1.4 数字美术课程的学习方法 1.4.1 学习模块 1.4.2 写给教师与学生 1.4.3 将数字艺术美学作为新的艺术观念的来源 第二章 造型 2.1 理解 2.1.1 形状、形态与形象 2.1.2 造型元素——点、线、面、体 2.1.3 光与影的作用 2.1.4 实体感和虛体感 2.1.5 强调观念和强调感官的造型 2.2 欣赏 2.3 表现 2.3.1 造型表现 2.3.2 几种传统的造型表现学习方法 2.4 应用 2.5 人文探索 第三章 色彩 3.1 理论 3.1.1 光与色彩的关系 3.1.2 光源色与固有色 3.1.3 色彩心理 3.2 色彩的体系 3.2.1 色彩的基本要素 3.2.2 伊顿表色系统 3.2.3 色立体 3.2.4 曼塞尔表色系 3.2.5 奥斯华德表色系 3.2.6 色彩的命名 3.3 原色与混色 3.3.1 色光三原色 3.3.2 色料的三原色 3.3.3 色彩与颜料 3.3.4 并置混合 3.3.5 混色现象实验 3.4 色彩的对比 3.4.1 同时对比和继续对比 3.4.2 色相对比 3.4.3 明度对比 3.4.4 纯度对比 3.4.5 补色对比 3.4.6 冷暖对比 3.4.7 色面积 3.5 色彩感觉 3.5.1 色彩的情感性与象征性 3.5.2 色调 3.5.3 练习作业 3.6 色彩的搭配 3.6.1 同一色相的配色 3.6.2 类似色相的配色 3.6.3 对比色相的配色 3.6.4 补色色相的配色 3.6.5 配色的美感原则 3.6.6 色彩的渐变 3.6.7 色彩的强调 3.6.8 支配色调 3.7 绘画与色彩 3.7.1 美术作品中的色彩方法 3.7.2 写生色彩欣赏与练习 3.8 综合表现 3.9 实践应用 3.10 人文 第四章 空间 4.1 理解——空间与人体知觉 4.1.1 空间的艺术特性 4.1.2 人类的空间智能 4.2 透视法与空间 4.2.1 透视的基本原则 4.2.2 线性透视法 4.2.3 绘画的平面性与虚拟三度空间 4.2.4 超现实主义的矛盾空间 4.2.5 透明空间 4.2.6 雕塑空间 4.2.7 建筑空间 4.2.8 艺术空间的主观特性 4.3 欣赏与思考 4.4 综合表现 4.5 实践应用 4.6 人文 第五章 肌理 5.1 理论 5.1.1 视觉与触觉 5.1.2 材质 5.1.3 质感的视觉表现方法 5.1.4 美术作品中的材质与肌理表现 5.2 欣赏 5.3 综合表现 5.4 实践应用 5.5 人文 第六章 构成 6.1 构成——视觉语言的组织安排 6.1.1 构成法则 6.1.2 静态画面构成法则——构图 6.1.3 变化统一 6.1.4 构图的基本结构形式 6.1.5 明暗 6.1.6 色彩 6.1.7 空间分割 6.1.8 空白 6.1.9 构图与透视空间的紧密关系 6.2 综合表现 6.3 实践应用 第七章 时空 7.1 理解时空的概念 7.1.1 视觉艺术中的三类时空 7.1.2 第二类时空-媒介记录 7.1.3 第三类时空-虚构的世界 7.1.4 视觉艺术中的动态 7.2 分析 7.3 综合表现 7.4 人文 第八章 观念与批评 8.1 观念 8.1.1 视觉艺术的观念性 8.1.2 形象性 8.1.3 形式感 8.1.4 文化性 8.2 现代艺术观念概览 8.2.1 西方现代主义美术 8.2.2 后现代主义艺术 8.3 现代主义艺术的一些重要画派、艺术家和作品 8.3.1 后印象主义和塞尚、凡-高、高更 8.3.2 立体派和毕加索 8.3.3 野兽派和马蒂斯 8.3.4 抽象艺术和蒙德里安 8.3.5 表现主义和蒙克 8.3.6 超现实主义 8.3.7 达达主义和杜尚 8.3.8 未来主义与波菊尼 8.3.9 抽象表现主义与波洛克 8.3.10 欧普艺术 8.3.11 观念艺术 8.3.12 大地艺术和环境艺术 8.3.13 波普艺术和沃霍尔 8.3.14 偶发艺术、行为艺术、表演艺术、事件艺术 8.4 后现代主义艺术现象 8.5 艺术批评与史论研究 8.5.1 艺术批评 8.5.2 艺术的史学研究 8.5.3 描述作品 8.5.4 分析艺术作品 8.5.5 解释艺术作品 8.5.6 评价 第九章 美学 9.1 形式美的法则 9.1.1 多样统一 9.1.2 比例与尺度 9.1.3 对称与平衡 9.1.4 对比与和谐 9.1.5 节奏与旋律 9.1.6 反复与连续 9.1.7 统觉与错觉 9.2 审美 9.2.1 艺术经验的重要性 9.2.2 美与丑 9.2.3 境界与视野 9.2.4 形式与内容 9.3 数字影像的独特美感 9.3.1 数字与视觉艺术 9.3.2 数学函数曲线与曲面的美感 9.3.3 数字影像的美感 9.4 视觉艺术家的创作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