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淮悲歌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安家正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你知道秦淮河吗?你知道秦淮八艳吗?本书会告诉你,明末清初发生在秦淮河上,发生在秦淮八艳身上的那些事儿……

本书全力刻画秦淮八艳:秦淮名妓董小宛、陈圆圆、柳如是、郑妥娘、李香君等,以及与她们发生纠葛的崇桢皇帝、顺治皇帝、以及李自成、多尔衮、洪承畴、钱牧斋等。囊括了那个时代许多人物的嘴脸。

内容推荐

崇祯末年,明王朝大厦将倾。内有闯王李自成等义旗高举,风起云涌,即将进军北京;外有清兵多尔衮铁蹄纵横,招降纳叛,即将鲸吞中原。但在陪都南京,千年脂粉的秦淮河上,反而艳旗高扬,歌舞升平。一群天下顶级的美女——陈圆圆、董小宛、柳如是、郑妥娘、李香君、寇湄……都在演绎着各自不同的情色故事。

社会大动荡,面临着改朝换代。文人和女人的命运都在大起大落。沦为烟花魁首的女人,在政治阴谋中,玉体忽而价格飙升,忽而一落千丈;称为风流才子的名士,在沙场厮杀之外,境遇也忽而身价百倍,忽而威望扫地。情场、官场、商场交织在一起,所有的人都在经历着灵魂的炼狱,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与“天下第一财阀”冒辟疆,刻骨铭心的“玉石缘”被国舅为天子的选美冲断。陈圆圆赴京之前将“欢喜佛”、冒辟疆托付给“皇后妓女”董小宛,赴京之后与吴三桂情牵东北与西南。董小宛历经磨难,还是做了“色鬼汉奸”洪承畴政治阴谋的牺牲品,进清官当了顺治皇帝的宠妃,身不由己地参与了残酷的宫廷斗争,最后在孝庄皇太后和洪承畴一对“野鸳鸯”的淫威下被活活烧死。顺治心灰意冷,为董小宛出家当了和尚……

目录

楔子 朱元璋是“美女经济”的老祖宗

第一章 秦淮暮色

第二章 欢场牧歌

第三章 官场结网

第四章 红粉劫波

第五章 贰臣心曲

第六章 暮色金銮

第七章 乱云飞渡

第八章 挽歌凄切

第九章 闯王进京

第十章 关山风云

第十一章 陪都南京

第十二章 桨声灯影

第十三章 弘光新政

第十四章 佳丽劫难

第十五章 腥风血雨

第十六章 清兵南下

第十七章 南明覆亡

第十八章 巾帼复仇

第十九章 涛声依旧

第二十章 余烬未熄

第二十一章 清宫丽人

第二十二章 少年天子

第二十三章 波澜不息

第二十四章 异地同梦

第二十五章 悲满乾坤

尾声 黄宗羲重游秦淮河

后记

试读章节

董小宛几乎在一夜之间“窜红”了,跻身于秦淮名妓之列而成为佼佼者。这是因为演戏。

十里秦淮,不仅流淌着脂粉肉欲;而且传播着文化艺术。十里香粉,十里锣鼓。这里是“南昆曲”的发源地。在董小宛的身边拥塞的秦淮名妓,个顶个的都是色艺双绝的著名演员。在中国的演艺界,历来有所谓的“捧旦角”的传统;“京剧”由男人“反串”那是一个例外,与清末“玩相公”的陋俗相连。能“捧角”的都是有钱有势的男人,他们要“声色之娱”,就跟当代的“异性按摩”一样。

那天是演南曲《莺莺传》,饰演张生的陈圆圆被“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拖了去游湖,临时拉了她去救场。她本来只是一个弹琵琶的,俗话说,“救场如救火”,她连妆都没化就更衣登台了。好在是轻车熟路,唱词之类不会出什么差错,倒也应付下来了。

然而,观众却狂热地认可了,喊好声络绎不绝,压过了扮演红娘的柳如是。柳如是的红娘是名震遐迩的,她把那个美丽善良的丫鬟演得活灵活现,有“天下第一红娘”的美誉。通常情况都是,她一出场就掌声雷动。但是,这一场却让位给董小宛了。

也许因为她没来得及化妆,天然的素面朝天,扮演的奶油小生就有了几分阳刚之气,倾倒了那些脂粉丛里的“软虫”吧,他们看这面貌一新的小生,风度、姿容、神态、动作,无一不掀起艺术的狂风;再加上那念白、唱腔,简直就是“天下第一的张生”。“一炮打响”,董小宛成了秦淮河上的“拔尖名妓”。

大有大的难处,盛名之下,名妓有更多的血泪。她只能偷偷摸摸地搬家,在“半塘”的河边,筑了一座小房子。竹篱茅合,仅房前屋后有几丛茂竹而已。但是,这仍然没有档住嫖客的脚步。

有一个叫张均亭的,自取雅号称“情斋”,据说是步钱牧斋后尘的意思,也在秦淮河上附庸风雅;不过,他充其量只能是一个“业余名士”,早年他忙得很,是“锦衣卫”的“地下骨干”。他竭精殚虑,不仅用眼睛,而且用鼻子,为“东厂”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垮台,他却成了漏网之鱼。他只是地下状态,单线联系,即使绝密的名单上也找不到他的名字,不能以“东厂余孽”视之。但是在“地下任职”期间,他却积累了巨大的财富。有看的见的,他的地下金库里黄金外流,谁也说不清他在捕杀“东林党”人的过程中聚敛了多少财富。当然还有看不见的,在操纵他人的生死大权时,他结下了一个庞大的“关系网”,随时随地的都可以在其中呼风唤雨。

这似乎是一个规律,只要看看几百年后的苏联就会一清二楚。那些大大小小的“克格勃”们,在他们“效忠”的党被取缔、“捍卫”的政府被推翻之后,哪个不发了大财?他们当年各个都是声嘶力竭地反对资本家的,可是国家变了色,他们一个个就都成了超级资本家。

张均亭就在这种规律中活得如鱼得水。此刻他在秦淮河上瞄准了董小宛。

他也装模做样地“投诗求见”。这是秦淮河上名妓的规矩,对此,他十分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只好入乡随俗。

可是,董小宛一见就哑然失笑:那些“香腮”“蜂腰”之类,固然也俗不可耐,显示了“枪手”水平的低劣,但是还不失为一种“套话”:可是说她的“莲足”云云,可就无异于胡说八道了。

董小宛几近天足。自幼不见母亲,名士父亲又不管女儿的“此等俗事”。董小宛这足,也就缠得极其有限了。但是在青楼里,“缠足”却是绝大的时尚。宋代以后,对“三寸金莲”的崇拜,一代胜过一代。嫖客捧着妓女的小脚,又亲又啃,简直像发了疯。名士们加了点“雅举”,歌之咏之,但也要“依之偎之”,在小脚的熏陶下如痴如醉。  明代的小足之风更是大行于世。有人说当时“五尺童子,咸知艳羡”。在妓院里,更成为最主要的审美标准,那个顾横波所以能在“媚香楼”上指挥队队须眉,依次奉献,原因之一就是她“弓弯纤小,腰肢轻亚”。相反,大名妓马湘兰脚稍微大了一点,就有人写诗嘲讽:“吉花屋角向春鸠,沉水香残懒下楼。剪得石榴新样子,不教人似玉双钩。”

好一个董小宛!她可不比那些一心取媚男子的妓女,为了迎合嫖客变态的性心理,以显示脚小为荣。当即她就在那仰摹小脚的艳诗上抄录上这首诗,掷还给了他。那张均亭捧着,可就呆如木鸡了。他立在“半塘”水边,茕茕孓立,形影相吊。他实在看不懂“批示”的意思,难道一个妓女会说自己脚大?可如果不是,那又会是什么呢?他进退维谷,捧着个“批示”左看右看,甚至倒过来看,百思不得其解。这“批示”就成了“天书”。

幸好这时郑妥娘走了来,瞥见了这个呆伯,替他解了围;“董小宛脚大,配不上你。你知趣还是赶快走吧!”

不料张均亭这个“雅士”一开口就脏得令人作呕“我只要屄好。”

“呸!”只气得郑妥娘吐了他一口,拂袖而去。让他继续当一座“伟大的塑像”。

难得的是,这个张均亭锲而不合。他认识很多人,其中真是不乏“皮条客”,想见一个妓女,还不易如反掌?

于是在一个宴会上,他如愿以偿了。

十分作怪的是,他抠心挖胆要见的人,见了面却“稀松平常”了,特别是在那一群“花蝴蝶”当中,显得毫无色彩,几乎要被人遗忘了。台上台下竟判若两人:上了妆,绝顶风流;卸了妆,却又绝顶端庄。真搞不懂这个董小宛是怎样的一个人。然而,用不了多久,所有的人都会感受到她“抓人眼球”的魅力,那双眼睛,像秋天被晨雾笼罩的湖面,清新得沁人肺腑,又幽静得令人遐想。张均亭在扫视了几眼之后,那目光就从脂粉队的油光艳影转移到了董小宛身上这种注视,只能用一个“粘”字来形容。他目不转睛,宛若利锥,看得董小宛心惊肉跳。

宴会如仪,董小宛不能不逢场作戏。张均亭竟毫不掩饰他的粗俗,二话不说,就一个箭步冲过去,拉起了董小宛的手。这是贻笑大方的,按照秦淮河上的规矩,嫖客与妓女到达肌肤相亲的地步,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这既是“情调”,更是“教养”,哪能如此“猴急”?

全场愕然。张均亭却旁若无人地陶醉在幻觉之中了。仅仅只是轻轻的一碰,他就魂不守合了。那嫩白,令他头顶走了三魂,脚底跑了七魄;那滑腻,又让他浑身除了那点地方都酥软得不可名状。要不是有众人在场,他就会立即把眼前这个粉头压成齑粉的。眼前这只粉嫩的手只能为他所有。

董小宛一边挣扎,一边娇嗔:“看你!”

张均亭却把住了这只手不肯放,不仅不肯放,反而一手攥紧了;另一只手不知从什么地方摸出了一只戒指。

这只戒指耀得众人眼睛发亮!这可是一群见过世面的名士、名妓,可谁都没有见过如此大的“祖母绿”。价值连城呀!

见众人都注视着这只戒指,那张均亭十分得意。他一面摩挲着董小宛的玉手,一面拉拉着口水说:“这么美的手,光秃秃的,让我心痛呀!”说着,他就把戒指不由分说地套在了董小宛的手上。

花朵艳羡,有人鼓掌。在场的男人可就表情各异:四公子之一的方密之很为董小宛庆幸;侯朝宗在庆幸之余,又偷偷地瞥视一眼李香君,显示了几分担心;冒辟疆却冷眼瞅着董小宛,看她会不会接受“伧夫”的馈赠;唯有那个混迹欢场的长者钱谦益,拈着胡须,莞尔而笑,莫测高深地望着眼前的一切。  好一个董小宛!只见她毫不犹豫地拔下了那枚价值连城的戒指,却把它放在了一个盛满了鱼刺的盘子里,然后不亢不卑地说道:“我只是一个卑贱的娼妓,与大人只是初次见面,就蒙大人如此厚爱,实在担当不起——”

“不!不!不!”那“伧夫”急急打断了董小宛的话,“它代表了我的一颗心,你是天下最美丽的女人。”

董小宛完全不理睬他的恭维之词,继续冷峻地说下去;“我怕戴着它会像这些鱼刺一样,卡住了自己的喉咙。只好奉还了。”

无可奈何,张均亭只好讪讪地收回了戒指。

接着又有了另一场闹剧。客人们争着要董小宛弹琵琶,“伧夫”张均亭又不可一世地“摆阔”了:“你弹我点的一曲,我赏你十两银子!”

真是斯文扫地!这里尽管是一个“销金窟”;但却不能明目张胆地铜臭熏天。冒辟疆就想逗一逗眼前这个俗不可耐的蠢物。他不冷不热地加了一句:“我出二十两。”

张均亭以为可找到了“斗富”的机会,就立即抓住了“机遇”,马上喊出了:“五十两!”

“六十两。”

“八十两!发!发!发!八十两。”

“一百两。”

“二百两!”

“一千两!”张均亭声嘶力竭地喊。全场一下子被镇住了:此公“烧包”到了如此地步,也真蠢到了极点。董小宛递了一个眼神给冒辟疆,示意他不必与“蠢物”一般见识,冒辟疆就偃旗息鼓了。

张均亭却以为自己高奏了凯歌,他洋洋自得地瞅定了董小宛,说道:“怎么样?现在该给我奏了吧。”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因为欢场的规矩就是“有钱的王八大三辈”。董小宛含着泪水拿起了琵琶。P30-34

后记

五十八万字的《秦淮悲歌》就要付梓了。这首先应该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他们不仅认真审阅了全稿,还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为本书增辉润色,令人感动。

本书进入印制过程时,我恰患脑血栓。住院七十天,返家疗养近一年。在四十多平米的陋室里破旧的写字台上书刊山积。所以有关邮件往返借重于烟台网通公司的吕国钧先生;清样的校对借助于烟台一中的姜景阳老师。在此一并致谢。

著名作家峻青自始至终关注本书的问世,其间多次相问,令人感佩。愿他健康长寿。

这将是《安家正文集》的第九卷。病中还印制了《老烟台风情》(华艺出版社)、《胶东半岛鸟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烟台大观》(中国文联出版社)以及《吴佩孚诗词诠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如果有可能结集成第十卷,我将了却尘缘,算对故乡的地域文化建设尽了绵薄之力。

《秦淮悲歌》无疑为电视连续剧的制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情节曲折,跌宕起伏,细节丰富,性格闪耀之外,还有人物性格的鲜明复杂。“天下第一美女”陈圆圆、“天下第一权奸”洪承畴都为演员施展才能创造了广阔的天地。但愿影视界不要肆意抢劫、粗制滥造。在此声明,未经同意,谢绝改编。擅自改编,视为侵权,必将依法追究。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7: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