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情绪为什么会有波动?人为什么难以控制自己的脾气?原来,我们只有通过自修,才能智慧如海,明理通达,也才能把所有的怨恨、荣辱化为忍耐、宽容,这时我们便能拈花一笑,把所有的烦恼化为甘甜了。
本书既是一部心理健康的养生手册,也是一部人生励志的修炼宝典。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就生气的危害、生气的诱因、化解生气的具体方法等,与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就“气”说理,指点迷津;挖掘“气”根,解开心结;摆平“气”事,豁达处世。全书内容平和而精彩,事例朴实而有趣,方法简单而实用,极具可读性,是当代人需要的健康生活指南。
人生会充满着喜怒哀乐。种种生气的不愉快经历,时时会提醒着自己:怒气会让人愚蠢,闲气会让人失神,怨气会让人灰气,坏脾气会害死一个人。要想不生气,就要时时注意心性的修炼,就要事事加强自我修养。其中,理性的思考,平和的心态,积极的自励,处世的心机,都是平息怒火、变生气为长志气的法宝,样样不能少。不生气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是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是人生的极高修炼。
1.生气是人生健康的一大杀手
一个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无谓的生气上的人,不能像平常人一样尽可能地发挥他固有的能力。生气能败坏人的健康,摧残人的活力,损害人的创造能力,因而可以使许多大有作为的人平庸而终。
你可曾听说,人能够从生气中得到丝毫的好处吗?它可曾有过一次帮助别人改善生活吗?这个恶魔随时随地都在损害人们的健康,使人们失去活力,降低人们的效率,使人们的生活陷人不幸中。
假如有一个店主,明知有一个不忠实的伙计,天天都要在店中偷些东西,但仍然将他留在自己的店中,年复一年,不予开除。我们对他将作何感想?然而我们大家,却往往在我们的精神商店中,保留着一个比偷钱、偷物的小偷坏得多的小偷。保留一个盗窃我们最宝贵的精神活力以及一切生命中的机会与幸福的小偷而不予以摒除,难道不是大怪事!
野蛮时期的土人在宗教仪式中,往往用种种残酷的方法伤害自己的身体来当做虔诚的表示。对于这种土人,我们不是觉得可怜可笑吗?然而我们自己也并不高明。我们往往用种种精神的刑具来伤害自己,我们常常被各种无谓的生气所困扰,让自己生活在忧患之中。
生气能摧毁人的活力。消磨人的精神,能够很严重地影响人的工作。
一个人在心绪不宁的时候,工作自然不能达到最高的效率。人的各种精神机能,一定要在丝毫不受牵制的时候,才能发挥其最高的能力。困于生气的头脑,它的思考往往会不清楚、不敏捷、不合逻辑。在脑细胞受烦闷的侵扰时,思考力自然不能像毫无干扰的时候那样集中。
脑细胞时常为血液所冲洗,并从血液中摄取养分。所以,假如血液中常常载满了恐惧、烦恼、愤恨、嫉妒等思想的毒素时,这些脑细胞的“原形质”便会受到损害。
多少年来,人类始终容许种种无谓的烦闷、生气来榨尽青年人的生命,使人未到中年即现老相。有人因为生了很大的气之后在短时间内面容大变,就像两个前后完全不相同的人。其实,促使他们衰老的,是他们自己多愁善感的性格,以及容易生气的习惯。
有些女性往往要用电器、药品或手术挽救红颜早衰,其实这是舍本求末,使她们衰老的只是太易生气。医治衰老最好的药品就在我们自己心中——泰然的态度,不生气的习惯。
驱除生气的最好方法,就是常常怀着一种愉快的态度,而不要去看生活的不幸与丑恶的那个方面。
维持健康的身体,也是矫正生气习惯的重要条件。良好的胃口、酣适的睡眠、清爽的神智,都是可以减少烦闷的。在变态的情形下,生气心理才会滋生。体强力健的人,为生气所乘的机会比较少。但在活力低微、体质衰弱的人的生命中,生气心理容易立足、滋长。
当你一觉察到有生气心理侵入你的生活中,你须立刻让你的心中充满种种希望、自信、勇敢、愉快的思想。不要坐视这些可能剥夺你幸福的敌人在你心中盘踞起来,要立刻把那群魔鬼驱逐出你的心胸1
2.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有时候一个人感到心烦意乱时,会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与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相反,更奇怪的是有时还会自己生自己的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可往往就是自己的一时之气,害了自己的一生。
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意气用事,更不能生气,应该知道生气是解决不了问题的,生气只会害了自己。一个人生气,别人都在笑,何苦呀!人活在世上不容易,遇到上火的事情为什么不动动脑子,先把气压一压,好好想个办法,把不利转化成有利,也许一时冲动会坏了一件好事,只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就会把坏事变成好事! 当你在生活上或工作中遇到让自己生气的事情时,不妨读一读下面这首不气歌:
“人生就像一场戏,因为有缘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该去珍惜。为了小事发脾气,回头想想又何必。别人生气我不气,气出病来无人替。我若气死谁如意,况且伤神又费力。”
时间不等人,日出东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忙也乐观,闲也乐观;心宽体健养天年,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某市有一妇女正站在一居民楼上,想跳楼自杀。当地的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过半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劝说,这位妇女终于放弃了跳楼的念头,民警将其安全解救下来。
经过询问,民警了解到,这名妇女在农贸市场卖菜。四五天前,她和临近的一位卖菜的老汉发生口角,事情的起因是老汉卖菜的价格比她的稍微低了点。原来,这位妇女的菜摊和老汉的挨着,前几天老汉把自己的菜价调得比她的低,结果生意就比她的好了点。这位妇女看不过去就和老汉理论,说着说着两人就吵了起来,吵了半天也没吵出个结果来。回到家后,这位妇女越想越生气,就把这件事和丈夫说了。第二天她的丈夫就和她一起来到市场,找老汉“算账”,丈夫把老汉揍了一顿,为妻子出了气。
老汉的家人报了警,由于老汉受了点轻微伤,经民警调解,这位妇女和她的丈夫赔偿老汉医药费等共1000元钱,但是这位妇女觉得这钱赔得冤枉,一时非常生气,就想跳楼一死了之。
事后,这位妇女对民警说:“我也是一时太生气了,为这点儿小事就要跳楼,要是真跳下去我不仅是害了自己,也害了我的家人。”
3.一时的冲动可能会毁掉你的一生
如果你跟自己的坏情绪斤斤计较,并不断地任由坏情绪控制自己的行动,那么,你的一时冲动可能会造成终生悔恨。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美国纽约举行。刘易斯·福克斯的得分一路遥遥领先,只要再得几分便可稳拿冠军了。就在这个时候,他发现一只苍蝇落在主球上,他挥手将苍蝇赶走了。可是,当他俯身击球的时候,那只苍蝇又飞回到主球上来了,他在观众的笑声中再一次起身驱赶苍蝇。这只讨厌的苍蝇开始破坏他的情绪。而且更为糟糕的是,苍蝇好像是有意跟他作对,他一准备击球,它就又飞回到主球上来,引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刘易斯·福克斯的情绪恶劣到了极点,终于失去理智,愤怒地用球杆去击打苍蝇,球杆碰动了主球,裁判判他击球,他因此失去了一轮机会。刘易斯·福克斯方寸大乱连连失误,而他的对手约翰·迪瑞则愈战愈勇,赶上并超过他,最后夺走了冠军桂冠。第二天早上,人们在河里发现了刘易斯·福克斯的尸体,他投河自杀了!
一只小小的苍蝇,竟然击倒了所向无敌的世界冠军!这是一件不该发生的事情。其实,刘易斯·福克斯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做法,那就是:击自己的球,不要理它。当主球飞速奔向既定目标的时候,那只苍蝇还站得住吗?它肯定不撵自走,飞得无影无踪了。
P3-6
谁都知道气大伤身,生气不好。可生活中要想不生气却还真的不容易。
有些人让我们无法不生气。伤害自己的亲人,出卖自己的友人,挑拨离间的奸人,背后发难的小人。遇到这样的人,谁都要气愤难平,不生气才怪。
有些事让我们不能不生气。利益被侵犯,无端被羞辱,无辜被指责,无中生有被陷害。碰到这种事,谁都会难压心头怒气,非生气不可。
就连自身的一些事也常常会让我们生气。因为粗心大意,因为一时糊涂,因为错失了机遇。赶上这时候,谁都会懊恼不已,定要一“气”方休。
尽管如此,生气还是不应该,人生最好不生气。
通常,勾起人们气头的种子,或是因怒,或是因怨,或是因妒,或是因恨。假若我们常常被这些消极而有害的不良心理控制着,总是着急上火、生气恼怒的话,就必然会危害身体的健康,夺去生活的快乐。气太大,可能要毁掉你的人生。气过盛,甚至能断送你的前程。因此,不生气才是对生命的负责,不生气才是做人的高境界,不生气才能快乐一辈子,不生气才是人生修来的福。
人的一生必然会充满着喜怒哀乐。种种生气的不愉快经历,时时会提醒着自己:怒气会让人愚蠢,闲气会让人失神,怨气会让人灰心,坏脾气会害死一个人。要想不生气,就要时时注意心性的修炼,就要事事加强自我修养。其中,理性的思考,平和的心态,积极的自励,处世的心机,都是平息怒火、变生气为长志气的法宝,样样不能少。
这本《不生气的智慧》,既是一部心理健康的养生手册,也是一部人生励志的修炼宝典。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就生气的危害、生气的诱因、化解生气的具体方法等,与读者娓娓道来。书中就“气”说理,指点迷津;挖掘“气”根,解开心结;摆平“气”事,豁达处世。全书内容平和而精彩,事例朴实而有趣,方法简单而实用,极具可读性,是当代人需要的健康生活指南。
即便生活再不如意,生气也根本不值得。
气生得越少,活得就越快乐,生命就越健康。
编著者
2008年7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