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梅德韦杰夫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嘉麟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他,小个子、窄肩膀,还有着一张娃娃脸,然而,从2008年5月7日起,他正式挑起了领导全球版图最大国家——俄罗斯的重担。由此,他注定要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自己的一笔。这一笔将如何挥就,外界正拭目以待。他,就是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和苏联)最年轻的国家元首梅德韦杰夫!

那么,他是怎样从一介书生成长为大国元首的呢?他拥有着怎样的独特魄力呢?本书为大家讲述他的成长经历,系统介绍他的从政理念,帮助大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梅德韦杰夫。

内容推荐

2008年3月7日俄罗斯将总统大选结果揭晓。梅德韦杰夫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本书作者参考、查证了大量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人士的评论,以梅德韦杰夫为对象,描写了梅德韦杰夫从一介书生到大国元首的成长经历,还系统介绍了他的从政理念,相信能够帮助读者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梅德韦杰夫。

另外,书中还涉及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包括作者专程前往梅德韦杰夫就读的圣彼得堡305学校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采访的内容,以及作者本人和同事与梅德韦杰夫面对面的亲身经历。

目录

第一章 青葱岁月

  第一节 书香门第

  第二节 敏而好学

  第三节 青梅竹马

  第四节 不一般的学生

第二章 初涉政坛

  第五节 激烈的论文答辩

  第六节 结识普京

  第七节 拯救普京

  第八节 执教与经商

第三章 克官风云

  第九节 政坛起飞

  第十节 超级老板

  第十一节 尤科斯案

  第十二节 克宫宰相

第四章 委以重任

  第十三节 合并失败

  第十四节 语出惊人

  第十五节 国家优先项目

  第十六节 打造巨头

第五章 平步青云

  第十七节 亮相达沃斯论坛

  第十八节 两个第一副总理

  第十九节 控制能源

  第二十节 竞争还是合作

第六章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一节 半路杀出新总理

  第二十二节 总统候选人

  第二十三节 为什么是梅徒韦杰夫

  第二十四节 大选起跑

第七章 竞选攻势

  第二十五节 竞选演说

  第二十六节 施政纲领

  第二十七节 独立访欧

  第二十八节 各地拉票

第八章 赢得大选

  第二十九节 创纪景的选举日

  第三十节 胜利

  第三十一节 新偶像

  第三十二节 新总统的挑战

第九章 治国之道

  第三十三节 权力更迭

  第三十四节 西方的试探

  第三十五节 梅氏团队

  第三十六节 “梅普组合”

  第三十七节 新总统就职

第十章 构德韦杰夫与中国

  第三十八节 结缘中国

  第三十九节 对话中国网民

  第四十节 向中国学习

  第四十一节 东方的期待

  第四十二节 睦邻友好

  第四十三节 欢聚克宫

试读章节

梅德韦杰夫的启蒙老师是薇拉·斯米尔诺娃。当时,她刚从师范学院毕业,就担任了梅德韦杰夫所在班的班主任。初登讲台的她,一度非常担心学生家长会因为自己太年轻而把孩子转到其他班上去。而当斯米尔诺娃知道自己的一名学生梅德韦杰夫还是出身教师之家后,她就更加忧虑了。

不过,梅德韦杰夫没有转去其他班级。更令斯米尔诺娃意外的是,这位学生的母亲居然还成了自己的“助手”。据斯米尔诺娃介绍,梅德韦杰夫的母亲经常到学校来,给孩子们讲艺术家的故事,还带他们参观著名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在斯米尔诺娃眼里,梅德韦杰夫的母亲“美丽、优雅、有教养、心地善良”。

而让这位年轻女教师印象更为深刻的是,梅德韦杰夫刚上一年级就已经能读会写了。“所以,我给他布置了特殊的任务:读完一本书,然后讲给全班听。如果不这样,季马(梅德韦杰夫小名)因为懂得太多,就没法坐在椅子上安心听讲,还会在座位上叫起来。因为他什么都知道,但却没有人问他。”斯米尔诺娃回忆道。

斯米尔诺娃老师至今珍藏着梅德韦杰夫一年级时的照片。所有照片中,梅德韦杰夫都和她在一起。对此,斯米尔诺娃解释道:“因为他是总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用各种问题来‘折磨’我。对他来说,和老师在一起非常重要,因为这样就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了。”

一般来说,对于梅德韦杰夫提出的问题,斯米尔诺娃总能及时回答。不过有一次,她还真被问住了。也难怪,梅德韦杰夫的问题确实有些生僻——“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排水量是多少?老师一时语塞,只得随后翻书寻找答案。

在斯米尔诺娃执教的最初一段时间,她因为想要树立起威信,所以对学生要求格外严格。梅德韦杰夫曾因字迹不够端正,而被斯米尔诺娃老师在作业本上写下了:‘要学会把字写漂亮!’,以及“要努力!”等评语。

梅德韦杰夫将老师的评语看作对自己的鞭策,他开始以老师的字体为范本,认真临摹。据斯米尔诺娃回忆,自己的这个学生在练字时专心致志,如果不写满一定数量,就不从座位上站起来。

通过自身努力,梅德韦杰夫的字漂亮了许多,而且模仿起斯米尔诺娃老师的字来,几乎可以乱真。师生两人的笔迹因太过相似,以至于有其他老师埋怨斯米尔诺娃在替梅德韦杰夫写作业。

关于这段往事,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插曲。一次,斯米尔诺娃老师过生日时,梅德韦杰夫的母亲专门为她写了一首温情的小诗作为礼物。其中写道:

“还记得那一年吗?

他在您的字后涂鸦。

张着小嘴的他,

细心留意着一笔一画……

男孩痴迷的眼光,

落在了您写的字上。

而后他的模仿,

浮现在作业本的每行……”

对于这桩童年趣事,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认为,这恰恰反映了梅德韦杰夫的一个重要特点:善于学习新技能,而且能从根本上加以掌握。

梅德韦杰夫是个听话的优等生,从不调皮捣蛋。每天放学后,他只和同学们玩上10分钟,就回家写作业了。斯米尔诺娃老师说:“他非常努力,所有时间都花在学习上。他就像个小老头。”数学老师伊琳娜·格里戈罗夫斯卡娅认为,这个学习成绩大多是4分和5分的小男孩,“无疑具备精密科学(注:指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才能”。

最初,俄语和文学是梅德韦杰夫最喜欢的课程。后来,他又对地理和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不过,小男孩最喜欢的还是化学课。六年级时,虽然学校还没有开设这门课程,但梅德韦杰夫已经和同学在家里做化学实验了,所用的工具是住在沃罗涅日的叶连娜阿姨寄来的烧瓶和试管。然而,可以猜到的是,实验并不总是进行得非常成功——有时会产生刺鼻的气味,甚至可能是有毒气体。而据格里戈罗夫斯卡娅老师回忆,梅德韦杰夫一次在家里做实验时,差点把房子给点着了。幸亏家长们发现得及时,火苗才被扑灭。即便这样,梅德韦杰夫对化学实验仍乐此不疲。按他的话说,自己希望以此“验证所学到的知识”。

梅德韦杰夫在课余时间喜欢读书,对书本的热爱源自于他父亲的影响。梅德韦杰夫的父亲藏书颇丰,其中10卷本的《苏联小百科全书》,令好学的梅德韦杰夫爱不释手。梅德韦杰夫喜欢看的书还包括俄国文学名家契诃夫、蒲宁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以及19世纪法国作家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此外,梅德韦杰夫四年级时还迷上了摄影,经常到列宁格勒市中心涅瓦大街的少年宫参加兴趣小组活动。P6-8

序言

小个子、窄肩膀、娃娃脸的梅德韦杰夫,从2008年5月7日起,正式挑起了领导全球版图最大国家——俄罗斯的重担。由此,他注定要在历史的长卷中留下自己的一笔。这一笔将如何挥就,外界正拭目以待。

这位自1917年十月革命以来俄罗斯(和苏联)最年轻的国家元首,拥有丰富多彩的履历:无论手执教鞭,还是“下海”经商,抑或搏击政坛,他对每个角色都能应付自如,而且无往不胜。

同时,梅德韦杰夫的言行不乏惊人之处:少年时,这个众人眼里的乖孩子,却迷上了一度被视作异端的摇滚乐;从政后,这个一贯低调的“大宰相”,却公开谈论“俄罗斯面临解体”的盛世危言。

此外,当梅德韦杰夫在其前任普京提携下作为“黑马”闯入政坛并最终登上总统宝座后,有关这两人将如何处理彼此关系,成为舆论争论不休的话题。梅德韦杰夫到底将如何自我定位:是成为带领俄罗斯励精图治的强势总统,还是甘作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的过渡人物?上述种种使得外界对他的兴趣愈发浓厚。

在中国,有关梅德韦杰夫的报道在其成为总统候选人时逐渐升温。正如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冯玉军所说,梅德韦杰夫就任总统是“俄罗斯从衰落走向复兴、重新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过程中的一次重要权力交接,世人对梅德韦杰夫其人其事充满了好奇,都想知道梅德韦杰夫将把俄罗斯引入何万”。考虑到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和战略协作伙伴,本书作者认为撰写并出版《梅德韦杰夫传》不仅有趣,而且必要。

作者在本书中描写了梅德韦杰夫从一介书生到大国元首的成长经历,还系统介绍了他的从政理念。为使读者能够尽量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梅德韦杰夫,作者参考、查证了大量国内外媒体的报道和分析人士的评论。书中还涉及了不少第一手资料,包括作者专程前往梅德韦杰夫就读的圣彼得堡305学校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采访的内容,以及作者本人和同事与梅德韦杰夫面对面的亲身经历。

此外,本书作者还拍摄了部分国内从未公开发表的照片,其中包括梅德韦杰夫亲笔填写的学生成绩单,以及他参与撰写的三卷本《民法》教科书等。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湖北人民出版社有关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以及前辈专家和同仁的指点,尤其是得到了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法律系副主任马林娜·菲利波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福川先生等人的帮助。冯玉军先生对本书还给予了充分肯定,称其“资料翔实、文笔细腻、论述客观”,并认为“《梅德韦杰夫传》能在此时出版正是恰逢其时”。在此,本人谨向上述人员和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最后,我还想借此机会,向本书的第一读者——我的夫人张春宁表达最深切的谢意。虽然她并非俄罗斯问题的研究人员,但是却能够从普通读者角度出发,为我写作《梅德韦杰夫传》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而且还费心校对书稿。在她的努力下,本书的可读性得以保障。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写作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还望各位读者和同行不吝赐教指正。

赵嘉麟

2008年8月

后记

《梅德韦杰夫传》面世之际,本书主人公梅德韦杰夫作为俄罗斯总统,已于5月23日至24日对中国进行了首次访问。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他就任俄罗斯国家元首后,出访的第一个非独联体国家。同时,梅德韦杰夫也是四川汶川5·12地震后第一位到访中国的外国元首。

在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梅德韦杰夫举行了会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和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分别会见了梅德韦杰夫。

会谈中,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一致同意继往开来,共同努力,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更好地向前发展。梅德韦杰夫还代表俄罗斯政府邀请中国地震灾区一些中小学生到俄罗斯疗养。

会谈后,胡锦涛同梅德韦杰夫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并出席了一系列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涉及能源、航空、林业、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双边合作。

两国元首会晤后,两国于24日一致同意发表《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

访问期间,梅德韦杰夫还前往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并在北京大学发表了演讲。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一次向外国听众发表演讲。

中俄两国媒体对于此次访问给予高度重视,均在显要位置和时段进行了详细报道,并配发了评论文章。

作为长期从事俄罗斯新闻报道的记者,本书作者对于梅德韦杰夫总统的访华也非常关注,并在莫斯科采访了部分俄罗斯的中国问题专家。他们普遍认为此次访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巩固和深化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

本书即将付梓之际,作者衷心希望中俄两国能够“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也希望本书能够对广大读者初步了解梅德韦杰夫总统的个人经历有所帮助。

赵嘉麟

2008年8月于莫斯科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