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希望显示复杂性理论在认识艺术发展和研究规律方面的可能性和意义,但需要指出:复杂性思维还远不能完全取代线性思维,作为理论复杂性本身也还处于成长的初期,这一理论自身的成熟与发展同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复杂性理论的局限也将是我这篇论文的局限。我们确信没有一种理论可以终止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但是通过理论之间的比较,总能找出一些观点在相对意义上更接近事物存在的现实,其实人类的思维活动正是一部不断接近事物存在现实的历史,这个过程不会改变,因此对于复杂性理论我们充满信心,这篇论文只是我们接受新思维的开始。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什么是复杂性
1.1.2 相对于简单性
1.1.3 不得不复杂
1.2 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
1.2.1 外国人先走一步
1.2.2 方兴未艾在中国
1.2.3 艺术更具复杂性
1.3 研究方法
1.3.1 描述和挖掘
1.3.2 分析和联络
1.3.3 比较和关照
1.3.4 复杂和综合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艺术中复杂性问题的分析
2.1 局部和整体——认识素描的分层
2.1.1 学生们的疑问
2.1.2 画法也是观察法
2.1.3 素描表现的诸多因素
2.1.4 技术不是全部
2.1.5 风要各是感受的强化和完善
2.2 有序和无序——认识塞尚的意义
2.2.1 古典艺术的秩序
2.2.2 技术构建了新秩序
2.2.3 笨拙也是福气
2.2.4 比“印象”再多些东西
2.2.5 寻找潜秩序
2.3 线性和非线性——正确理解美术史
2.3.1 线性关系的误导
2.3.2 线条与颜色
2.3.3 什么是艺术的真实性
2.3.4 集大成的艺术家
2.3.5 立体模式的全面描述
2.4 偶然和必然——杜尚无心插柳
2.4.1 杜尚有个好爸爸
2.4.2 艺术可以“速成”
2.4.3 真的“刻意”
2.4.4 无为之为
2.4.5 生活即是艺术?
2.5 模糊和清晰——艺术盲点永恒
2.5.1 看不清的东西
2.5.2 二维画在平面上
2.5.3 三维“媚俗”?
2.5.4 有意设置的“盲区”
2.5.5 “四维”追求
2.6 混沌与创造——毕加索画风的创立
2.6.1 重复别人的秩序
2.6.2 破坏也是为了建立
2.6.3 力度和变化
2.6.4 以几何的名义
2.6.5 在两条路上行走
第3章 复杂性理论对艺术的影响
3.1 “什么是艺术?”——“现成品”产生的必然性
3.1.1 没有意义的雪铲
3.1.2 欧洲还是美国
3.1.3 不断扩大的旋流
3.1.4 可以“飞入”的平面
3.1.5 重新面对“现实”
3.2 分出新型的艺术——艺术中的分形
3.2.1 所谓“分形”
3.2.2 分形之美
3.2.3 自由生长
3.2.4 参差的建筑
3.2.5 超越分形
3.3 以混沌的方式——结合教学的探索和实验
3.3.1 有意确定和有意混沌
3.3.2 制造自由选择的格局
3.3.3 潜在的创造
3.3.4 破坏与协同
3.4 对残缺做设计——日本文字的设计和使用
3.4.1 多形式也多意味
3.4.2 多变化也多节奏
3.4.3 不稳意味着动感
3.4.4 残缺意味着开放
第4章 结论
4.1 论文的结论
4.2 结论以外
图表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