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由许多块木板围成的木桶,它所能够盛装水的多少,并不由最高的一块板决定,而由最低的一块板决定。木捅的木板就好像一个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事物的每一个部分都可能成为短板,我们只有不断地修正“短板”才能提高事物的整体水平。做人是这样,一个组织也是这样……本书是陈弘士的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沉思录《寻找木桶效应的那块短板》。
本书是作者近十年来从事质量技术监督工作所思、所写的汇总。全书按内容分为沉思与探索、创新与改革、策划与研究、嘹望与借鉴、杂谈与随想等几部分,涵盖了从计量、标准化到质量,从打假到技术机构改革、到食品安全监管市场准入,从创新、改革到具体的打假“十法”等。
本书可供质量技术监督工作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有兴趣了解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读者学习、参考。
沉思与探索/1
刍议监督检查权力的异化/3
走出监督抽查的误区/10
食品加工企业应实行分级准入/15
从建立质量指数评价体系引发的思考/21
质监部门如何着手能力建设/27
定检问题为何难解决/36
技术机构如何增强实力/47
为何假冒伪劣屡禁不止/55
怎样不被市场淘汰出局/60
寻找“木桶效应”的那块短板/65
关于名牌的断想/70
创新与改革/85
举起创新的旗/87
走好创新的路/92
找准位子打造牌子吹响哨子/97
对“把好厂门”的一点思考/103
谈“垂管”后工作方式的转变/109
质量技术监督需要“一体化”/112
浅谈质量技监部门内部机构的科学设置/117
确定新思路解决老问题/122
策划与研究/127
法规与宣传工作者要扮演好七个角色/129
技术监督要与宣传媒体“联姻”/135
正确处理监督检查中的几个关系/139
谈行政执法中的偏轨行为/146
打假“十难”析/151
打假“十法”谈/157
公正计量要公正./163
工业计量还要不要管/167
法制计量辩证谈/170
做好计量工作的三个关键点/174
嘹望与借鉴/179
关于某些定律的联想/181
动物世界的启示/186
质量欧洲/190
细微之处读澳新/196
吸纳精华为我用/203
巴山蜀水觅新枝/209
耐人寻味的十句话/213
学好为了用好用好必须学好/218
初探“六西格玛”——兼谈技术机构的管理缺陷/224
掌握比较思考/228
我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理解/233
杂谈与随想/261
感谢对手/263
质量技术监督的经典篇章/265
何时不盼“3·15” /271
谨防服务的错位/274
也谈“人世”/277
监督与打假工作杂谈/279
不可忽视的反差/283
有位有为有效及其他/288
别无选择的选择/292
产品质量是生活质量的基础/295
标准化的春天来了/297
谈提高工作的有效性/299
咬定青山不放松/303
刮目相看计量/306
呼唤诚信/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