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1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一百零五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特编辑出版了这本回忆专集,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本书所收的五十五篇文章,主要从几个革命历史时期和不同侧面,回忆了朱德同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回忆朱德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中共文献出版社 |
出版社 | 中央文献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1991年12月1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一百零五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特编辑出版了这本回忆专集,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本书所收的五十五篇文章,主要从几个革命历史时期和不同侧面,回忆了朱德同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内容推荐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一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一百零五年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编者出版了本书,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本书所收文章,从几个革命历史时期和不同侧面,回忆了朱德同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全书共收纪念和回忆文章五十五篇,其中大部分是应邀为本书撰写的新作。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朱德同志的革命生涯,还选收了一部分已发表过的旧作。 目录 民族的骄傲 人民的光荣 忠诚革命贯平生 留得丰功万古存 中国人民的光荣 誉盖华夏 名垂后世 “伟哉大宇宙,壮志充其间” 朱德之德 怀念逐日深 伟大的精神 崇高的品德 朱总风范永存我心 浩气传千秋 教诲照征途 难忘的回忆 忆朱总司令二三事 追求真理的足迹 北伐时期的朱德同志 朱德同志创办南昌军官教育团 激流归大海 朱德同志与湘南起义 伟大的会师 朱德同志在闽西 战士的伟大榜样 朱德同志对通信事业和电子工业的关怀 “南下是没有出路的” “临大节而不辱” 朱总司令与军委高参室 朱德同志在延安王家坪 雄怀胜似海洋宽 致敬 缅怀 朱总司令在延安文艺界座谈会上 朱德同志关怀炮兵建设 屯田垦荒度时艰 亲切的关怀 难忘的教诲 军事工业的奠基人 朱总司令与机关生产 实事求是的典范 新中国手工业建设的倡导者 整顿党风 严肃党纪 朱德总司令与国防现代化 不尽的思念 深切的怀念 留给后人的绿色丰碑 朱德同志在广西 高山景行 风范长存 朱德同志对首钢建设的关怀 朱德同志对我的殷切期望 人民友谊的画卷 革命到底的光辉榜样 寓伟大于平凡 对《共产党宣言》新译本的关怀 朱总与我谈诗 朱德同志爱好书法 朱委员长与兰花 永记父亲的教诲 试读章节 忠诚革命贯平生 留得丰功万古存 聂 荣 臻 今年12月1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之一的朱德同志一百周年诞辰。朱德同志早从红军时期起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是八路军的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我在他的领导指挥下经历了漫长的战争岁月。透过历史的烟云,回顾朱总司令在革命斗争中走过的艰难历程,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他的光辉形象又历历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在漫长的岁月里,他在人民战争、人民军队的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经济建设等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于毛泽东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朱德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富强,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历史功勋。 朱德同志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辛亥革命时代,他是云南起义的革命军人,参加过护国战争,英勇善战,屡建战功,1917年升任旅长,月薪大洋一千多元,可谓“高官厚禄”了。但他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影响下,为旧军队的腐败、不断的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而苦闷忧虑。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他从多方面的反复比较和思考中认识到,要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中国人民的解放,除了信仰马克思主义,走共产党指引的道路之外,再没有别的选择。于是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先后到上海、北京寻找共产党,未能如愿,但仍不灰心,1922年一直找到德国柏林。朱德同志入党以后,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从枪林弹雨、出生入死的民主革命时期到百废待兴、曲折坎坷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从风餐露宿、戎马倥偬的战争年代到艰苦创业、日理万机的和平岁月,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朱德同志始终对党的事业耿耿忠心,诚实正直,把自己融合于党的事业之中,为实现自己的信仰鞠躬尽瘁,革命到底。 1925年,朱德同志由德国到了莫斯科,进入军事训练班学习。1926年夏回国后,他被派到四川杨森那里开展工作。他们原来就认识,在旧军队里一起打过仗。那时候杨森正脚踏两只船,与我们共产党也在拉关系,所以他把朱德同志留下了。蒋介石一反共,杨森也跟着反共,于是朱德同志来到了武汉。我当时在湖北省军委工作,”朱德同志对我说,他与朱培德是云南陆军讲武堂的同班同学,开展工作有有利条件,军委就决定把他分到南昌朱培德的第三军,任第三军军官教育团团长,后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长。朱德同志利用这个有利条件,积极改造旧军队,引导他们往革命的路上走,对后来的南昌起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昌起义失利后,我在香港得知朱德同志所在的第二十五师退到武平时,遭到敌人第十八师的追击,损失很大。这时部队还有一千五百多人,一千五百多支枪。退到信丰,部队疲劳已极,一些师、团干部先后离队,有些中下级军官和士兵也自动离队。面对这种困难混乱的局面,朱德同志非常坚定,如中流砥柱,对部队进行了整编,并对大家说:“如你们不愿继续奋斗者可以走,我虽有十支八支枪还是要革命的!”由于他的坚定,终于团结住了大部分官兵没有走。我当时听了这个情况很感欣慰,同时又为朱德同志担忧,怕部队失去控制而溃散。我立刻把这些情况向中央军委报告,并建议军委要二十五师进入湖南,与当地农民运动会合,以图发展。后来,这支部队在朱德、陈毅同志率领下,艰苦转战,经过赣南到达粤北马坝,朱德同志化名王楷,利用与范石生在滇军中认识的旧关系,取得了范石生给予棉衣等物资上的接济。这支部队原定也是要参加广州起义的,未能赶上。广州起义失败后又转战到湘南,发动了湘南起义,队伍得到了发展,最后上了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实现了中国革命史上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师,成为井冈山的主力之一。1931年底,我从上海转移到中央苏区,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同志,分外高兴。朱德同志以他特有的浑厚老成、平易近人的风度,向我讲述了自南昌起义失败分手以后,他如何带着失败了但不肯低头的队伍,辗转到了湘南又进到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会师的情形。听后,我充满了对他的敬仰之情。 在井冈山时期,为了有效地对付敌人的“进剿”和“围剿”,朱德同志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打法,然后上升到理论,提出了有名的“敌进我退,敢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得到了毛泽东同志的肯定。毛泽东同志在后来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称赞十六字诀是“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在毛泽东、朱德同志的领导下,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不断取得了粉碎敌人多次“进剿”、“围剿”的重大胜利,使井冈星火,渐成燎原之势。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朱德同志遵照党的指示,与张国焘一起指挥左路军北上。途中,他与反对中央北上方针的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活动进行了坚决斗争。面对张国焘的威逼胁迫,朱德同志坚定地说,天下红军是一家,是党中央领导下的一个整体。“朱毛”在一起好多年了,全国和全世界都闻名,要我去反对毛,做不到!“你可以把我劈成两半,但你割不断我和毛泽东的联系。”“北上的决议我是举过手的,我不能反对它”。朱德同志与张国焘的斗争,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又注意方式,强调团结。他为我们党战胜张国焘的分裂活动、维护红军的团结和实现三个方面军的会师,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同志后来曾深情地赞扬朱德同志“临大节而不辱”,“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这个评价他是受之无愧的。为了革命利益,不怕威逼,不受利诱,将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朱德同志的这种崇高品德,每逢关键时刻,尤其表现得鲜明和突出。在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当我想起这些时,不由得对朱总司令更加钦佩和景仰。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我在晋察冀和华北地区作战,始终得到朱总司令的亲切关怀和指导。当我们打了胜仗时,他发来贺电贺信,给予嘉奖和鼓励;当我们为一个战役琢磨最佳作战方案时,他常为我们排忧解难,给予指导。记得1947年10月我们在清风店打了一个漂亮的歼灭战,朱总司令很快给我们发来了《贺晋察冀军区歼蒋第三军》诗一首,大家争相传阅,很受鼓舞。在我们研究如何攻打设防坚固的石家庄时,朱德同志对晋察冀参战部队发出了“勇敢加技术”的号召,要求各部队在作战中,加强党的领导,精心计划,大搞军事民主,认真钻研战术、技术,严格入城纪律,做好入城教育工作。我们根据朱总司令的指示,发动大家想办法,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反复研究、演练,使很多问题得到了解决,结果一举攻克石家庄,全歼守敌两万四千人。喜讯传出,党中央来电祝贺,朱德同志也发来了贺电,称誉解放石家庄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给广大指战员以巨大的鼓舞。 全国解放以后,朱德同志毫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新中国的建设工作。1955年12月中旬至1956年2月中旬,我作为代表团成员陪同朱德同志出访东欧六国。在访问期间,他常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立足于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要积极争取外援,注意学习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请外国专家到我国来工作,这样可以加快我们的建设步伐。朱德同志三十年前说的这些话,到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倍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打击迫害,始终坚贞不屈,与林彪、江青一伙作了顽强斗争。 1976年7月6日,敬爱的朱德同志与我们永别了。十年来,我常常怀念他,想起他伟大的一生。自从朱德同志投身革命以后,在任何困难的时候,他总是和全党全军在一起,和毛泽东同志在一起,始终鼓舞全党全军树立必胜的信念,带领我们前进。“朱毛”成为我军战胜国内外反动派的胜利的旗帜。朱德同志德高望重,受到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但他又是一个很平常的人,没有一点架子。在老百姓中,他是老百姓;在战士中,他是战士。他奋斗了一生,在九十高龄、精力即将消耗殆尽的时刻,仍然挥毫写下了“革命到底”四个苍劲的大字,这充分体现了他毕生的唯一追求。 综观朱德同志的一生,引用他当年悼念罗荣桓同志的两句诗来赞誉是很恰当的:“忠诚革命贯平生”,“留得丰功万古存”。朱德同志的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将继续激励我们完成他未竞的事业,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和四化大业而奋斗到底。 1986年11月 P10-14 后记 今年12月1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同志一百零五周年诞辰。为了缅怀他的丰功伟绩,学习和继承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回忆专集,以表达对他的深切怀念之情。 本书所收文章,从几个革命历史时期和不同侧面,回忆了朱德同志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反映了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所作出的重大贡献。 全书共收纪念和回忆文章五十五篇,其中大部分是应邀为本书撰写的新作。此外,为了更全面地反映朱德同志的革命生涯,还选收了一部分已发表过的旧作。这些旧作在这次收录时,大都经作者重新审定。 参加本书编辑工作的有:何静修、李洪才、于俊道、姚建平、周串菊、王纪一。 《回忆朱德》编辑组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