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毛泽东一生撰写的哲学专著并不多,早期撰写了《实践论》和《矛盾论》,以后根据革命实践的需要,撰写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合起来被称作《毛主席的五篇哲学著作》。除此之外,毛泽东为了在全党全国普及辩证法,还利用各种会议及时地穿插一些通俗的哲学观点。晚年毛泽东将唯物辩证法应用在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事实说明,正是由于毛泽东坚持了《实践论》和《矛盾论》的科学思想方法,才克服了斯大林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从而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本书收录了毛泽东读十本哲学教科书、著作的批注和一篇读书摘录。时间跨度为1936年11月至1965年以后,也就是说,这本批注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前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认识程度。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三版)一书的批注(1936年11月—1937年4月)
读米丁等著沈志远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上册)一书的批注(1937年7月以前)
读艾思奇著《哲学与生活》一书的摘录(1937年9月)
附录:致艾思奇(1937年)
读李达著《社会学大纲》一书的批注(1938年1月—3月)
附录:《读书日记》(1938年2月1日—4月1日)
读博古译《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一书的批注(1938年12月以后)
读艾思奇编《哲学选辑》一书的批注(1939年5月以后)
读西洛可夫、爱森堡等著李达、雷仲坚译《辩证法唯物论教程》(中译本第四版)一书的批注(1941年3月以后)
读艾思奇著《思想方法论》一书的批注
读河上肇著李达等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一书的批注
读任愈主编《中国哲学史》(第三册)一书的批注(1964年10月以后)
读李达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大纲》(内部讨论稿)一书的批注(195年以后)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