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人梦
每天早上起床,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日程表——这是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我是一个会把每一天的计划写下来的人,因此日程表上总是记得密密麻麻。看日程表不仅仅是为了不耽误事,做好计划安排,每天晚上,我还会对照它来反省这一天有什么事情做得不够好或者本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这种方法一直让我行之有效地调整自己,吐故纳新,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前进。
这些年,我已经像这样用掉了不少记事本,很熟的朋友有时候会跟我开玩笑说,如果我一直记录下去,这些记事本积攒几十年后,绝对会变成人类家学或社会学者研究现代独立事业女性的资料。
确实,有时偶尔回看这些记录,看到其中紧凑的日程安排,我会觉得过去的生活一一在眼前重现,而自己从这种忙碌的生活中得到的快乐足以补偿付出的艰辛。忙碌打拼的背后,不但有辛勤的汗水、青春的智慧和艰苦的努力,也包含了我对自己的要求。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从一开始踏人社会,我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独立女性,追求事业成功,反对针对女性的各种偏见,同时也不认为女性一定要因为事业而失去生活。我在人生中所尊重并且奉为楷模的女性——FACEB00K首席运营官谢丽尔·桑德伯格,就是这种性格。
谢丽尔·桑德伯格在其书《向前一步》中,号召女性在事业上积极进取,敢于争取女性的领导地位。她认为女性领导地位的提高须仰仗女性自身的主动性。女性只有始终如一地不懈努力,地位才能逐步改善。当前社会中仍然充斥着对女性的各种偏见,常有人觉得女性不够理性、不够坚强、不够野心勃勃,这些歧视往往让女性错失担当杰出领导者的机会。
桑德伯格是千百万女性眼中集家庭与事业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她曾经担任克林顿政府财政部长办公室主任、谷歌全球在线销售和运营部门副总裁,还是福布斯上榜的前50名“最有力量”的商业女精英之一。但桑德伯格最能引发我共鸣的地方并非她令人眼花缭乱的职业履历,而是她为人处世的原则。在推崇中庸之道的中国人看来,桑德伯格的成功,是因为她在家庭、事业之间,在女性与男性的特性中取得了一个有效的平衡。
桑德伯格曾经为职场女性提过三条建议:像男性一样“坐到谈判桌旁”,争取自己能够胜任的职位和应得的薪水;与伴侣有效沟通,共同分担家务和养育孩子的责任;在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前“不要提前离场”。
这三条建议听起来简单,从我的个人经验看,却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建立在坦率和真诚的为人处世方法之上。没有这个前提贯穿生活与工作,桑德伯格的提议其实很容易落空,或者只会制造出咄咄逼人的女性形象。桑德伯格的这种真诚的为人处世方式现今已开始逐步改变人们对女性领导的印象。在她的搭档——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看来,桑德伯格最令人叹服之处并非她“有能力担任任何公司的主管”,而在于她能够“放低自我,帮助旁人却不求人前自夸”。
按照斯坦福大学领导与组织行为学教授德博拉·格伦菲尔德的说法,桑德伯格谦逊真诚,不炫耀、不隐瞒自己的抱负,尤其重要的是,她也从不回避自己作为职业女性在做家务方面的烦恼——正是因为这样,她才能在自己作为妻子和高级管理人员之间找到平衡,他人也能与她和谐相处,产生共鸣。
我渴望成为像桑德伯格那样的成功女人。现在,家庭的港湾已经很稳固,事业才刚刚起步。我深知,在这二者之间想要取得平衡是件很难的事情。但无论如何,我都会不断努力,争取成为一个在事业和生活方面都具有智慧、善于平衡的女人。P3-5
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学而思的个人成长与心灵成长史。也很好地诠释了天行健的进取精神。展现了周波热心公益慈善、投身生态文明、践行文化艺术事业的风采……周波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前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张继禹
周波有一颗慈悲心,身体力行,服务济人,投身慈善公益事业。她帮助了很多亟须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也成就了自己。——著名作家王海平
周波心里有大爱,所以她浑身充满正能量,活得十分精彩。我们是慈善公益事业的同路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也要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为了爱,我们愿意!——恒信钻石机构董事长、IDO基金创始人李厚霖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批有志气、有想法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是中国电影事业不断进步的基石。繁荣文化产业,振兴中国电影,周波等后生大有可为。——中影集团原董事长、现任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杨步亭
女人如花,一生绽放。花的绽放,不来自外部培养,而源于内在基因成长,这是个内修外炼的旅途,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请相信,旅途中让你痛苦的,也必让你坚强。恭喜周波新书上市。——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杨石头
人生的意义在于向上创造。周波不仅成功地拓展了自己人生的高度、宽度和深度。更为可贵的是,她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堪称青年楷模。——海政歌舞团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全国青联委员吕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幸福的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的维护和奉献。在周波身上,我看到了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著名影视戏剧表演艺术家、周恩来总理的扮演者刘劲
英国塞缪尔·约翰逊博士有一句名言:“感恩是伟大教养的果实,你不会在粗俗的人们中间发现这种品质。”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年代,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是人成为优胜者的条件之一。感恩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品质问题,它更是一种能力,一种攻略,一种获取能量与成功的最佳途径。
懂得感恩,说明一个人对自己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有着正确的认识。在感恩的氛围中,人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氛围中,人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氛围中,人可以真正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感恩的氛围中,人能正视错误,勇于改正;在感恩的氛围中,人能无私奉献,最终成就生命和事业的辉煌。
周波就是这样的一个女人,知性中透着拼搏,文雅中有着不服输的努力,挑战的路上心系感恩。
培根说,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会珍惜周遭的一切,会善待别人;相应的,他也会受到他人的善待。
周波尽管年轻,但不会找借口来搪塞自己的工作,也不会敷衍工作来欺骗自己。她认为努力工作是一种幸福,敬业工作是对工作的最好回报,也是对自己、对社会应有的奉献。
周波曾说:“人生是一场伟大的战役,为了胜利,我们必须行动,再行动,永远行动。青春,就应该在成长中创造,也在创造中成长。”
周围的人欢迎。在她不断追求和奋斗的道路上,她遇到了许多的良师益友,他们给予她无私的教诲、关切的鼓励、智慧的支持和宝贵的友情襄助。
周波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所以她深受感恩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作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工作中。周波从三岁开始追求艺术,十三岁开始独立生活,十八岁到北京追求学业,到成为一名优秀主持人,追求绿色公益和慈善事业,至如今成立工作室。可以说,她从未停下追求的脚步,她一刻也没敢松懈。正是因为不断追求和奋斗,铸造了现在成功的她。
一个人千万不要小看了感恩的力量,感恩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成就阳光人生的支点。感恩是激发人的敬业心和工作能量的源泉,不管什么时候,如果我们把感恩的情绪融入到所从事的工作中,那么我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工作能量也会得到无限释放,由此取得的成就将会更大。
感恩能激发人对工作更高的热情,使敬业成为一种习惯。一个人如果失去了感恩之情,那么敬业和其他的一切就无从谈起,也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更谈不上进步和成长。
心怀感恩,才会敬业做事,愿周波在今后前行中不论遭遇什么样的失败与挫折,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始终保持活力,永远坚强。
不放弃追求,不停止奋斗。
周波,加油。
何力
2013年11月
《绽放》是一本著名主持人周波的自传。《绽放》主要讲述周波的成长历程,记录了周波家庭、学习、工作、独立奋斗、投身公益等人生轨迹上的点点滴滴。本书中贯穿始终了周波的人生信念:从年轻的时候就应该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制定远期和近期的目标,坚持不懈的向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奋斗,积极回报社会,实现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人生价值。
作为主持人,周波活跃在众多领域,创办了周波工作室,而由她监制的影片《神探亨特张》也荣获了第4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此外,周波还热心于公益活动,被誉为“爱心艺术家”。
在《绽放》中,周波详述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分享了自己对工作、生活、婚姻、公益事业的种种感悟,充满正能量。周波表示,自己在追求事业和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学会了惜福,懂得感恩,尽最大努力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