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而家长的用心付出比简单给予重要,鼓励比指责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经历。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起责任。那就要想明白自己培养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架考试的机器。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全面体现了作者几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经典的家教理念和成功的实用秘诀。
本书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成长比分数更重要(家长必须帮助孩子解决的67个成长问题) |
分类 | |
作者 | 杨春明 |
出版社 |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要知道,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而家长的用心付出比简单给予重要,鼓励比指责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经历。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起责任。那就要想明白自己培养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架考试的机器。本书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教育孩子的实例,提供了富有操作性的教育方法,全面体现了作者几十年家庭教育的思想精粹,经典的家教理念和成功的实用秘诀。 本书是新时代父母的家教指南。 内容推荐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孩子要真正面对的激烈竞争,不是在步入社会之前。而是在步入社会之后。保证孩子在步入社会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健全的人格。殊不知,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恰恰是在孩子求学的12年关键时期。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分数不是目标,个性才是关键。这个道理,既被心理科学的研究所证明,也被无数的事实所检验。作为孩子的家长,怎么能简单地忽视孩子的个性塑造而让孩子牺牲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去搏一纸分数呢? 愿天下成千上万的最可亲可敬的父母们都能明白:孩子的成长是本,分数是末,再也不要舍本逐末了! 目录 1 任性——别让孩子为你的纵容埋单 2 缺乏毅力——父母的表率作用最重要 3 自私自利——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 4 粗野——避免用粗暴的方式教育孩子 5 叛逆——不要总对孩子说“不” 6 自负——夸奖也要有技巧 7 缺乏责任心——别给孩子过分的呵护 8 虚荣——帮助孩子正确评估自己 9 争强好胜——从小培养孩子竞争与合作的意识 10 急躁——教育孩子正确估计自己的实力 11 胆小——给孩子创造锻炼勇气的机会 12 说谎——找出孩子说谎的原因 13 懒惰——不妨做个懒妈妈,以懒制懒 14 乱花钱——有计划地给孩子零用钱 15 贪玩——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16 顶嘴——以退为进,冷静处理 17 依赖——对孩子的爱,请藏起一半 18 偷东西——对事不对人 19 拖拉——训练孩子有效地利用时间 20 粗心——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 21 挑剔——讲究教育孩子的艺术 22 打小报告——端正孩子“打小报告”的态度 23 娇气——让孩子吃点儿苦头 24 挫折——为孩子提供智谋的挫折情境 25 自卑——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 26 厌学——用孩子身上的“亮点”来引导学习兴趣 27 早熟——不要以成人巨轮的标准来教育孩子 28 压力——父母的鼓励帮孩子减轻压力 29 愤怒——父母要首先学会控制自己的怒气 30 暴力——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最重要 31 冷漠——用你的爱融化孩子心中的冰 32 对死亡的认识——不要刻意回避死亡的话题 33 焦虑——考试焦虑,重在调整 34 悲观——乐观的父母才能教出乐观的孩子 35 孤僻——用孩子的兴趣来帮他交朋友 36 网瘾——正确引导才是硬道理 37 追星——孩子的隐私,不可粗暴干涉 38 犯错——提出建议比批评更有效 39 早恋——如大禹治水,不能堵塞要疏导 40 交上“坏”朋友——合理限定孩子交友的范围 41 好动——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42 浪费——避免浪费,请家长从自己做起 43 恐惧——根据情况,对症下药 44 自闭——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 45 委屈——让孩子把委屈说出来 46 离别之苦——调节和转变孩子的不安 47 多疑——尽量给孩子圆满、正确的答案 48 代沟——给孩子一片感情的自留地 49 偏执——教孩子正确地评价自己 50 不懂得尊重——请父母首先尊重孩子 51 不会拒绝——教孩子勇敢地说“不” 52 歧视——孩子自信是胜利的法宝 53 无礼——潜移默化,慢慢引导 54 说脏话——父母要以身作则 55 少女初潮——帮孩子作好心理准备 56 乳房发育——给孩子讲授保健常识 57 遗精——正确认识生理现象 58 男孩变声期——科学合理地用嗓 59 挑食——不要强迫孩子进食 60 零食——教孩子吃零食的“学问” 61 卫生——点点滴滴别忽视 62 安全——掌握意外的应急措施 63 读闲书——正确引导使孩子进步 64 贪看电视——用其他娱乐方式取代电视 65 运动——选择适合孩子的项目 66 睡眠——减轻孩子的负担 67 生病——抓住锻炼孩子的好时机 试读章节 教子案例 妈妈,我的筐子也可以满起来 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生活着快乐的一家人,家里有魁梧健壮的爸爸、温柔善良的妈妈和两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这两个小姑娘是双胞胎,分别叫拉拉和来来。她们长得一模一样,而且都十分可爱。 有一天,妈妈带着拉拉和来来去地里刨土豆。“孩子们,妈妈给你们挖出来,你们把这些土豆捡到筐子里好不好啊?”拉拉和来来,高兴地跳了过来,她们拍着小手叫道:“太好了,太好了,妈妈快挖吧,我们来捡。” “好的,不过你们要加油,要把你们的筐子装满哦。”妈妈喜悦地说。 “妈妈,看我这个真大!”拉拉欢呼着。 “妈妈,看我这个好圆!”那边来来高兴得手舞足蹈起来。 “啊,那是什么呀?”忽然,拉拉指着来来的裙子说。 来来挠了挠小脑袋,低头一看,“啊,我漂亮的裙子,妈妈。这上面好多的泥土哦!” “对了,我这里也有。”拉拉默默地撅起自己的小嘴巴。 “好孩子,回家后妈妈可以给你们洗干净的哦。现在,我们开始吧,看那边,妈妈挖出来好多又圆又大的土豆,等你们去捡呢!”妈妈来到孩子们面前,蹲下身子说道。 拉拉和来来看看自己的花裙子和手上的泥巴,低头不说话了。 “是不是不想捡土豆了,想去玩啊?”妈妈看出了孩子的心思,耐心地问两个孩子。 拉拉和来来不约而同地点点头,看着妈妈。 “可是,你们看看妈妈的衣服和鞋子上也有好多泥啊。答应妈妈的事情就要坚持到底。我们的土豆还没有捡完,你们的筐子也还没有捡满,怎么可以放弃呢?”妈妈说。 “可是,妈妈,我的手疼。”来来低头小声地说。 “好的,来来手疼,就去玩吧。”妈妈和蔼地对来来说,然后又转过头来对拉拉说,“好孩子,我们重新开始好吗?” “好!”拉拉想了一会儿,愉快地答应了。 “一个、两个、三个……”拉拉和妈妈一边捡土豆,一边快乐地数着数。 来来一个人在旁边玩了一会儿,看妈妈没有理睬她,而拉拉的筐子在妈妈的帮助下很快就要满了,后悔自己不应该不听妈妈的话,还撒谎说自己手疼。她想向妈妈赔礼道歉。来来拉着妈妈的衣角,小声说:“妈妈,我们把我的筐子也捡满,好吗?” “好啊,那我们一起来捡吧。”妈妈和来来一起捡了起来,一会儿,来来的筐子也满了。 “太好啦,我们完成任务喽!”妈妈和两个孩子,一同分享着收获的喜悦。 反思与启示 看来,培养孩子成才不但需要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让孩子学会克服困难和把握自我的能力,从而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树立达到某一目标的坚定信念。在家庭教育里。父母就是孩子的榜样,只要家长以身作则,孩子缺乏毅力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人的目标和方向,方向选对之后,毅力就显得十分关键了。有的人能够按照自己的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结果成为成功的人;有的人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做什么事都不能坚持,结果一生平庸甚至失败。因此,毅力是孩子做事和成才的基础。教子建议 “孩子是家长的影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言行往往会影响孩子。那么。家长要锻炼孩子的毅力。就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以身作则。家长先做好表率 为了培养孩子的毅力,不管做任何事情,父母都要体现出榜样的力量,这是对孩子最有效的教育。要想使孩子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学会坚持,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还不能用粗鲁、强硬的方式,强迫孩子继续他们要放弃的事情。实践证明,凡是爱学习、做事能持之以恒的父母,他们的孩子自觉性都好,做事情也会专心致志。 培养孩子的毅力可以先从培养一种习惯人手,让孩子慢慢地学会持之以恒。如为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细小的目标,要求孩子每天坚持去做。当孩子取得成绩时,及时给予奖励。这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如一个眼神、一个微笑,或是几句赞扬的话。 培养孩子的毅力,家长自己一定先要有恒心、信心和耐心。以便给孩子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培养孩子毅力的目的。 二、鼓励孩子克服困难 人的意志不是天生的,是通过不断克服困难发展起来的,困难是培养孩子毅力的磨刀石。因此,孩子的毅力是在具体的学习和生活的活动过程中,通过克服困难养成的。 当孩子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从具体问题人手,应不断地给予他意志与情感的鼓励,用一些诸如“我知道,这道题你一定能做出来”,“不要怕,只要努力理解,深入思考,就能答对这道题”之类的语言,让孩子从亲身的意志行为中尝到成功后的快乐。 此外,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有意地设置一些困难,如让他跳起来摘果子,激发他尽力跳起的热情,从而培养战胜困难的毅力。 三、让孩子体验成功 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毅力,与他们是否能感受到战胜困难的成功关系密切,孩子只有在不断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中,才能逐渐养成克服困难的习惯。家长要以自身的经验,启发孩子进行多种思考,教会孩子一些行之有效的技能技巧,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在必要时,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和要求,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有的孩子学习有障碍,家长可根据实际情况,降低一些要求,使其获得成功,在成功的基础上再逐步提高,这也能培养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P5-P8 序言 有句俗话叫“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长久以来,分数一直被很多家长当成衡量孩子水平的最重要指标。然而,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虽然分数上去了,综合素质却下来了——任性、撒谎、偷东西、自私自利等一系列成长问题开始不断地烦恼着众多父母。 许多急功近利的家长以为,只要孩子能考上大学,就会一切万事大吉,孩子的其他需求根本不用去管。可是,孩子的成长不只是单一的智力方面的发展,应该有多方面的需求。现在,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很好,可是因为心理发生了问题,结果也考不上大学,成不了才。这些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在成长中需要家长帮助解决的问题没能及时得到解决。 要知道,孩子的成人比成功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经历比名次重要,而家长的用心付出比简单给予重要,鼓励比指责重要。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不仅成绩优异而且人格健全的人,就要让孩子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既要有成功的经历,也要有失败的经历。家长要对孩子的一生负起责任。那就要想明白自己培养的是一个孩子,而不是一架考试的机器。反过来说,心态很好、充满自信的孩子,也一定会成长为各方面都优秀、社会所需要的健全而合格的人才。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孩子要真正面对的激烈竞争,不是在步入社会之前。而是在步入社会之后。保证孩子在步入社会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健全的人格。殊不知,健全人格的塑造和培养,恰恰是在孩子求学的12年关键时期。 每个人的童年只有一次,成长不能重来;分数不是目标,个性才是关键。这个道理,既被心理科学的研究所证明,也被无数的事实所检验。作为孩子的家长,怎么能简单地忽视孩子的个性塑造而让孩子牺牲一生的成功和幸福,去搏一纸分数呢? 愿天下成千上万的最可亲可敬的父母们都能明白:孩子的成长是本,分数是末,再也不要舍本逐末了! 书评(媒体评论) 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高一级学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一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全国优秀班主任闫春三、李仁慧 教育应该是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帮助、一种服务。我们给予学生的,是他们走出校园多年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血液和骨髓的习惯和性格,这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全国优秀班主任姜延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