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解决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途径和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对降低上述冲突产生的代理成本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逻辑上相互衔接、但又可以独立成篇的五章构成。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的内涵: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分层;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股票融资和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整合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黄达-蒙代尔经济学奖获奖作品丛书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郑志刚 |
出版社 | 中国金融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探讨了解决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途径和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对降低上述冲突产生的代理成本的重要作用。 本书的主体部分由逻辑上相互衔接、但又可以独立成篇的五章构成。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的内涵: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分层;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股票融资和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整合等。 内容推荐 作为公司治理存在现实基础的代理问题除了表现为投资者与经理人的利益冲突,同时还表现为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在一些国家,大股东与小股东的利益冲突甚至超过股东与经理人这一公司治理传统意义上的利益冲突,上升为现代公司的主要冲突。因此,对降低投资者利益冲突的公司治理机制的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书探讨了解决投资者之间利益冲突的可能途径和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对降低上述冲突产生的代理成本的重要作用。所谓的“公司治理机制整合”指的是由于存在代理成本造成的效率的损失,单一的公司治理机制实际所达到的经济效率总是次优的,通过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相互结合所实现的公司治理效率往往比单一的公司治理机制更为有效。它是现代激励机制设计理论中的次优理论的直接推论。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对于解决投资者利益冲突所导致的“第二类代理成本”尤为重要。 目录 0.导论 0.1 研究背景 0.2 选题的动机 0.2.1 公司治理的内涵 0.2.2 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降低由此产生的代理成本的有效机制 0.2.3 作为公司治理机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的关系问题 0.2.4 公司治理内部机制发挥作用所需要的外部环境问题 0.3 本书的组织结构与内容 0.3.1 公司治理的内涵: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分层 0.3.2 公司治理机制的理论文献综述 0.3.3 股票融资与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决定 0.3.4 公司治理机制整合(一):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 0.3.5 公司治理机制整合(二):接管威胁、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0.3.6 结论 1.公司治理的内涵: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分层 1.1 引言:对公司治理内涵认识的分歧和由此引发的争论 1.2 现代企业理论对企业的基本认识和公司治理面临的主要任务 1.3 公司治理的分层假说 1.4 股权激励:能否构成对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的挑战 1.4.1 股权激励与产权安排相同吗 1.4.2 产权安排的原则和产权的特性 1.4.3 股权激励与产权安排的区别 1.4.4 评论性总结 1.5 公司治理分层假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6 结语 2.公司治理机制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2.1 外部治理机制 2.1.1 公司治理的法律和政治途径 2.1.2 产品和要素市场竞争 2.1.3 公司控制权市场 2.1.4 声誉市场与职业关注 2.2 内部治理机制 2.2.1 激励合约 2.2.2 公司董事会与外部董事 2.2.3 大股东治理 2.2.4 债务融资 2.3 治理机制之间的关系与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 2.3.1 资本结构 2.3.2 股权结构 2.3.3 投票权的分配 2.3.4 杠杆收购 2.4 公司治理新的研究方向: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 3.股票融资和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决定 3.1 有关股权结构研究文献的简单回顾 3.2 模型的框架 3.3 控制性股东最优持股比例的决定 3.4 比较静态分析结果的数值模拟 3.5 结语 4.公司治理机制整合(一):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和公司治理机制的整合 4.1 模型的框架 4.2 公司治理机制及其整合 4.2.1 存在外部控制系统的情形 4.2.2 引入内部控制系统的情形 4.2.3 内部和外部控制系统的整合 4.3 结语 5.公司治理机制整合(二):接管威胁、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5.1 董事会与公司治理 5.2 接管威胁与公司治理 5.3 存在接管威胁下的董事会治理 5.4 结语 6.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