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柳琴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李尧臣是当之无愧的武林泰斗,他精湛的武艺,使他的一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传奇故事,而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创出了从湛庐宝剑剑术到无极刀刀法——刀剑合一的奇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壮烈篇章,也使武林绝技在冷兵器终结的那最后一瞬间放射出了最耀眼的光芒。

本书讲述了李尧臣自1945年国土光复之前的传奇经历。老师历经清末、民初、军阀战乱、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建立和发展,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他与帝王、皇太后和清末封疆大吏、梨园名角、江洋大盗、得道高僧,民初的进步文人、抗战时期的爱国将领,侵华日军头领,新中国开国元勋等诸多历史人物交往交友教诲交战的经历,使李尧臣的一生丰富多采,曲折惊心。

内容推荐

本书为李尧臣女弟子、三皇炮锤第六代及太极龙行掌传人柳琴女士根据武林耆宿李尧臣生前口述撰写的长篇传记小说。

李尧臣青年时期被称为“神镖李”,曾为皇室保驾,慈禧太后观看其武功绝技后,赐予长虹宝剑。

李尧臣一身正气,除暴安良,擒土匪,保护前门商业街,剿灭魔王团伙,在铁血之战中成为一代著名镖王。

李尧臣一生广交善缘,他是京剧大师杨小楼和梅兰芳的武学老师;是赛金花、杨度的朋友;他营救过著名报人邵飘萍:危难时为李大钊送密信。

抗日战争初期,李尧臣毅然加入二十九军,创造出举世震惊的无极刀和无极刀法,带领全军将士以生命和热血谱写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悲壮篇章。

北平沦陷期间,身陷绝境的李尧臣将生死置之度外,三次登台与日本武士打擂获得胜利,并截获了数百件日本侵略者妄图盗走的北京佛教文物。

本书事件真实,情节起伏跌宕,再现了李尧臣这个武林泰斗侠义、智慧、勇武、传奇的一生。

目录

序:剑胆琴心/贾英华

引子:神镖李走镖

一、斩巨鲨李尧臣救美失湛庐大英雄烦心

二、设毒计霍瓦德夺剑陷囹圄李尧臣蒙冤

三、寻仇敌扮郎中暗访荐镖师黎保罗显能

四、精忠庙田瘸子献计跳宝案猛黑牛搅局

五、结新朋美跤王泄底砸万盛德掌柜丧生

六、入魔窟尧臣伏秦业守庄园赛凤恋尧臣

七、报国寺周学海吊唁庆华诞黎保罗献船

八、劫镖车祥林占山岭侵中华联军进北京

九、观年画尧臣识才女中秋夜彩臣传绝技

十、招亲台万赛凤比武害义侠魁星楼遭焚

十一、绣花坊德丽仙夺魁大佛寺关德禄失明

十二、万盛局花魔王毙命亮甲店万赛凤求亲

十三、庆回銮李尧臣排戏劫皇杠宋锡朋逞凶

十四、访宋王尧臣赚何二战盘山义侠降徐三

十五、三拱手一招擒大盗捉黑猿太后赐长虹

十六、心彷徨丽仙说疑虑意惆怅尧臣断旧缘

十七、七爷府尧臣逢金颖工地上琼丝遇仇敌

十八、深沉夜尧臣救赛凤精忠庙二奎话前仇

十九、引蛇出洞尧臣定计偷梁换柱毒魔现形

二十、假中假刑场留人犯案中案尧臣歼仇敌

二十一、乐寿堂卡尔巧画像世博会溥伦得美名

二十二、俏金颖降香翠峰庵救侠女独战日浪人

二十三、续香烟母子说金颖传消息主仆论尧臣

二十四、比赛马英雄恋淑女叙家常慈母盼子孙

二十五、兴义学惠玲慕金颖结良缘金颖惜惠玲

二十六、直皖战避祸天津卫卖艺场临难救邱红

二十七、叙家仇金颖惜弱女施巧计尧臣除马三

二十八、陶然居众雅士聚会京报社李尧臣救生

二十九、忧国事造访赵道长寻真理会晤佟夫人

三十、峨眉山李尧臣学艺皇姑屯张大帅捐躯

三十一、施毒计牛岛劫金颖救人质邱红报前恩

三十二、众茶客欣逢张恨水佟麟阁义请李尧臣

三十三、打日本义演合作戏杀鬼子亲传无极刀

三十四、释心智练兵龙兴寺赵登禹胜夺喜峰口

三十五、战喜峰大刀队得胜制冬装万赛凤离魂

三十六、昏沉沉卢沟惊夜色凄惨惨北平起腥风

三十七、邱红复仇侯登殒命尧臣卖艺金颖皈依

三十八、蟠桃宫豪杰大比武武茶社兄妹议藏兵

三十九、石头城艺高压牛岛宪兵队作假骗尧臣

四十、设毒计武田盗国宝布疑阵尧臣立奇功

后记/柳琴

李尧臣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引子:神镖李走镖

秋风像一把巨大的扫帚,扫尽了道路两旁高大杨树上的叶子。寂寞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群麻雀啄食着地里收割后残留的粮食。一条坑洼不平的官道伸向远方,路静人稀,毫无生气。世道不太平啊,断墙残壁、坟圈子、野树林,处处暗藏杀机,使人感到悲凉和恐怖。

官道上闪出了一行镖车,前后九十余辆,整齐有序地排成一列。头车上插着两面旗帜,一面上写“京都会友镖局”字样,另有一面写着“李尧臣”,分外醒目。镖车旁有几位骑着马的镖师,一位青年英俊的镖师喝呼着:“师兄弟们听着,前面要过密松林了,打起精神,遇有情况护住了镖车。喊镖趟子吧!”

“神镖李护镖车,李尧臣护镖喽!”镖趟子喊起来了,声音豁亮而悠长。

在岔道口上,另外走着两辆轿车。前面一辆骡车比较小巧,车前坐着个姑娘,看年纪有十五六岁,穿着一身葱心绿的裤褂,黑色丝鸾带缠腰,脚下一双薄底靴。那姑娘生得眉目清秀,白皙面庞,就跟年画上的美女一样。车里的女子叫周可缘,一派大家风范。车前的女子听到喊镖趟子的声音,一提腰跳下轿车。“可缘小姐,我去看一眼。”她向车内的女子说了一声。后面那辆轿车由高头骏马拉着,轿车色彩鲜明。在轿车檐子上,坐着一位白胡子老者,银须飘洒,矍铄有神。轿车内坐着一位富绅,他是河北著名的实业家、北方实业总公司的大东家周学海,人称周五爷,是周可缘的父亲。这时,周五爷也有了反应。

“万爷,你听这喊镖趟子的声音很好听啊!”

“回五爷话,这种喊法叫凤凰三点头,是报个平安的意思。喊镖趟子的声里,有一个人的声音很见定力,入耳很悦听,您真是个行家。”

“我倒很想见识见识。”

“行,我拦住他,您也可以和他们聊几句。”万爷说着叫车把式停了车,把周五爷搀下车来。

那个穿绿衣裳的姑娘纵身一跃,轻轻地飘落在官道中央。走镖的不敢怠慢,那位年轻英俊的镖师催马跑来,相隔七八步远,青年镖师跳下马来,双手抱拳。

万爷上下打量来人,见他表情冷峻,举止稳重,可还是掩饰不了眉宇间的英气勃勃。他细腰禁背高挑个儿,一副练家子的好身架,只见他穿着一身藏蓝色裤褂,外披一件英雄氅,利利洒洒,雄姿勃发,恰似一杆蓝色大旗迎风招展,万爷看着心生欢喜。

“请问,你是会友镖局的?”

“在下会友镖局李尧臣,请问您老贵姓?”

“本人姓万单字泉,我和你们会友是三辈儿的交情,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你。”

“噢,常听师傅跟我们说起,有一位师兄,是早年闯遍南七北六十三省的老镖师,是位使大刀的高手,人称神臂金刀独行侠万泉爷,敢情就是您!”李尧臣敬重地说道。

万泉爷捋着银须,“就算是吧!”

“您老好!晚辈给师大爷请安。”说着单腿打千行大礼。

“你给谁保的镖,看着车上像是重物,你们要上哪儿?按行规呢,我是不该问,可是我见了你就忍不住想问。”万泉爷说着掏出烟袋用洋火“嚓”地一声点着吸起来,满脸都流露出真挚的关心。

“您说得对,行规不可违。可今天这个阵势骗不了您老的法眼,我具实说:我师傅说这趟镖是中堂李鸿章大人交的差。车上装的洋货是大马士革钢铁,不但很沉,还很重要呢。我们是从塘沽接镖要到山西。”青年镖师李尧臣看着老者,很实在地说。  “这真是奇了,我做了这么多年买卖,请过多少保镖,这保钢铁还是头一回听说。”周五爷好奇地说。

“我师傅说此行责任重大。日本发动对大清的侵略战争,蓄谋已久。早在同治年间就派谴大批特务潜入朝鲜和咱们国家内地搜集军事情报,偷绘军用地图。今年夏天中堂李鸿章大人偏听了袁世凯的报告,与日本交战失利,战端已开。为了强军,提高军备,李大人要国人造新式武器保卫国家。但是咱们国家自己炼的钢铁还不行,所以这趟镖保的大马士革钢铁就格外重要,还要运呢。”

周五爷一听来了兴趣:“你这么年轻,用什么本事来保这么重要的镖呢?”

“斩首!”青年镖师喊了一声,万爷和他的女儿猛然看到半圈耀眼寒光,飞镖有如闪电一般钉在树上。

“什么?斩什么首?”周五爷还没弄清是怎么回事,万爷招手叫车把式过来,指着路旁的一棵白杨树,“把那个小耗子脑袋拿过来。”

车把式连忙跑过去,从树根下提起一个血淋淋的老鼠的脑袋给周五爷看。

周五爷立刻明白了,这就是“斩首”呀!他叫车把式拔出镖来给他看。

车把式走过去用尽平生之力没有拔出镖来——镖打得太深了。

周五爷看了看万爷。万爷点点头来到大树下,蹲下身,用三个手指捏住镖身,一攒劲,说声“起!”打入树里足有二寸深的一只钢镖拔了出来。绿衣女子把镖接了过来。周五爷瞠目结舌,青年镖师们也肃然起敬。

“李尧臣,”万爷看着钢镖上的名字说:“你这一镖可非比寻常,小耗子在地上跑,可死在了树桩上,整整打出了半个圆弧,防不胜防呀!”

“承蒙前辈夸奖,雕虫小技,何足挂齿。我师傅说今后要给我们配洋枪了。”

“洋枪我有,周五爷送的。”万爷说着从腰间把手枪拔了出来。“不过,我还是爱咱们的玩艺儿。看你这身手,这么说,你真是宋彩臣总镖头的徒弟了。”

“您说的是。”

“你回到镖局给你师傅三皇圣手宋三爷捎个好儿!”

“哎哟,师大爷,晚生冒犯了。”李尧臣又单腿打千行大礼。

“一家人,不必客气。师侄儿,我来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名震华北的实业大王周学海周五爷,这是他的女公子周可缘,西洋留学刚回来。”周可缘已大大方方地从车上走下来。万泉爷又指着穿绿衣裤的女孩自豪地说:“她是我女儿,你的师妹,多臂嫦娥万赛凤。赛凤快来见过你师兄李尧臣。”

“师兄万福,你的镖怎么出手的,我还真琢磨不透。哪天有功夫,我还要跟你学学呐。”万赛凤说着也行了个礼。

李尧臣连忙还礼:“多臂嫦娥,一定使得一手好暗器,将来若有机会,我也要和师妹学几招。”

“你们既然是一家人,今后有的是见面的机会。”周五爷爱抚地捶了捶李尧臣的胸脯,“我呢,有点小事跟你商量。我公司在全国很多城市每年都有大宗财物往来,很想找一家好的镖局给我保镖,但不知你们会友镖局能不能应承?”

李尧臣拱手答道:“多谢您的垂询,会友镖局是我师爷宋迈伦人称神拳宋老迈创办,当今掌门是我师傅宋彩臣。会友镖局位列北京八大镖局之首,镖局高手如云,多年来为宫里朝廷、商家保镖从没有过闪失。我想,应该有能力为您保镖。不过我得回镖局禀报师傅,让我们掌柜孙四爷派人跟您商谈,才好定局。”

“周五爷,您别看这李尧臣这么年轻、谦和,阅历可是不浅呢。”万泉爷小声对周五爷说。  “这话儿怎么说?”

“会友镖局的后台老板是老七爷醇亲王,他可是慈禧太后的妹夫,还是当今圣上的生父,原来掌管着神机营的就是这位亲王。中堂大人李鸿章是会友镖局的名誉东家。您明白了吧?”

“好啊!”周五爷放眼看看面前会友镖车的阵势,放心地笑了,“不用派谁了,我就专等着你来跟我商谈吧!”

“尧臣,还不赶快谢谢五爷。”万泉爷兴奋极了。

“多谢五爷抬爱。”

“你们起程吧,以后到天津来我接待你。”周五爷看了一眼金怀表回身上了马车。

万赛凤一边招着手一边扶着周可缘上了车。就这瞬间,天上的乌云夹着风雨来了,万赛凤快步赶到爹爹身边:“爹,给我洋火。”说着从万泉爷的袖筒里掏出了一包洋火,又从衣袋里飞快地掏出一块纱巾把洋火卷了起来。只见万赛凤飞一般地赶上了李尧臣。

“师兄,下雨了,给你!这是洋火,你们人多,路上用吧!”

“师妹……”

“李师兄,后会有期!”

顶着风雨,会友镖局的镖车艰难地走动起来。透过密密麻麻的松树林,远远地传来了喊镖趟子的声音。

谁也没想到,这批神秘的大马士革钢铁在沉寂了三十七年之后被打成了大刀——在抗击日寇的喜峰口战役中,大刀向鬼子的头上砍去。

甲午战后,1895年4月17日《中日马关条约》签定。日本既占台湾又索赔白银二亿三千万两,日本人尝到了侵略战争带来的巨大利益,在战略上对我国东北、华北直接构成威胁。

停战了,各种生意又兴隆起来。青年镖师李尧臣此后继续行走江湖,面对金钱与美女,情与义,生与死,经历了曲折跌宕丰富多彩的人生。在他人生的最后时日,鬓发如雪年近百岁的李尧臣老先生面对爱徒少女柳琴,将如烟往事娓娓道来。

P1-4

序言

剑胆琴心

——写在柳琴女士佳作出版之际

贾英华

当我提笔作序时,倏然想起已故书法家康殷和当代书画家吴悦石为柳琴女士题写的“剑胆琴心”四字,以此为题似乎再贴切不过了。感慨之际,不禁钦敬柳琴为其恩师李尧臣(1876~1973年)作传,不仅颇有历史意义,亦深感此非偶然之缘。

世间事,大抵都有渊缘。当年,柳琴适值15岁花季之年,得拜著名爱国武术家李尧臣为师,无疑是一种缘分;而其恩师曾亲手将“龙泉七星剑”和古琴传与她,亦除“缘”字之外,恐无他解;如今,《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出于柳琴之手,也实为缘分。我与柳琴堪称“发小儿”,称柳琴为“师姐”。少年时我也曾习武皮毛,久慕李尧臣大名,三十多年后竟为其传作序,亦只能用“夙缘”来诠释了。

《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一书的问世,可称第一部全面记述一代武林宗师生涯的传记文学,不仅于武术史大有裨益,亦弥补了文史资料之遗阙。

“剑胆”二字,堪称一代武林泰斗李尧臣一生的真实写照。

中华民族传统武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史长河中诞生过诸多杰出的英雄人物,李尧臣是其杰出代表之一。他一生阅尽世事沧桑,经历了晚清以来的五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不仅是见证人,也是亲历者之一。

毫不夸张,李尧臣是名冠京城的传奇人物。他18岁加入“会友镖局”,成长为一代名镖师,两度主持北京精武体育研究社(精武社)。自清末以来,保皇杠、擒土匪;三次觐见慈禧皇太后并被赐“长虹宝剑”;又亲历末代皇帝三次称帝;参加首都革命;慨然资助暮年的赛金花;亲自参与营救报界风云人物邵飘萍和共产党人李大钊……他在天桥水心亭开设历史上最为鼎盛的武术茶社,除暴安良,继承和发展国术精粹,成为三皇炮锤①第五代传人及绵掌主要传人、太极龙行派创始人,亦是京剧大师杨小楼和梅兰芳的武学老师。

在中国抗战史上,他亦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抗战烽火燃起,李尧臣应佟麟阁将军之邀出任二十九军武术总教官,且创立无极刀法并将刀法亲授军队将士,参与组建并训练了彪炳史册的二十九军大刀队。他与赵登禹身先士卒,率领大刀队亲历喜峰口战役。开创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不朽篇章!

1937年李尧臣亲历卢沟桥事变、血战南苑。北平沦陷之后,他与友人侠肝义胆,冒死秘藏佟麟阁将军忠骸。不久被捕入狱,被迫与日本头面人物武田熙在蟠桃宫擂台公开比武,他将生死置之度外,凛然登台,三次将武田熙打翻在地,大长民族志气。1945年,李尧臣为了保护北京寺庙文物,亲率武林同仁及弟子截获日本文物大盗武田熙所窃佛家文物数百件,其英名被永久载入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北京警察博物馆和山西镖师博物馆。

新中国成立后,他仍以耄耋之年著述《我的保镖生活》,载于《文史资料选辑》第七十五集,留下了宝贵史料。他曾多次荣任国家武术大赛裁判长,屡进中南海为毛主席和周总理、朱德、贺龙元帅等国家领导人表演武术,被誉为“人民武术家”。

“琴心”二字,亦足以表达了柳琴为传承恩师精武的拳拳之心。

早在三十多年前,我就曾在柳琴家看到过她梳着小辫,与李尧臣合影的照片,还有幸多次欣赏其焚香练习古琴。浩劫来临,她的恩师在“文化大革命”中,将毕生珍藏的39件具有文物价值的古代兵器,其中包括祖传历史名剑“湛庐剑”、慈禧太后所赐“长虹宝剑”及各种荣誉证书及名家书画、珍贵历史照片百余件上交国家。  就像一个古老的传奇故事。李尧臣先生将龙泉七星宝剑和古琴亲传于柳琴,他语重心长地对柳琴说:“今天,为师再把它传授给你,你是第四代了。所谓‘人剑合一’,这宝剑伴随为师夙兴夜寐勤于武学,倾注着三代人的功力。有朝一日,为师将到另一个世界,而今,我的弟子舞剑抚琴者唯你一人,一定要珍惜呵……”

自从恩师馈赠之后,宝剑和古琴就成了柳琴的闺中挚友。多年后,那口七星剑竟戛然而断,碎为四节(附断剑照片),她百思不得其解,遂求教刘光鼎院士,其父刘本钊与李尧臣是青年时代好友,而刘院士亦是武术大家,著有《太极拳法》。刘院士仔细观看后说:“神剑护主是古代神话,有一种科学的说法,内应力释放致使兵器损坏、断裂。不过这把宝剑的断裂应称为寸断,是罕见的。据我看来,你的恩师传给你琴和剑,是寄托着对你的期望,你是有使命之人。”

青年时代的柳琴就受益抗战名将吕正操、洪学智等前辈的笔墨鼓励。

多年来,柳琴深感李尧臣的人生无疑是一部大书,唯将老师的人生经历撰写成书,传诸后世,才能报答并不辜负恩师的期望。如是,她历时7年,多方搜集素材,潜心考证,数易其稿,《最后的镖王——武林泰斗李尧臣传》始得问世。这部传记主题鲜明、整体结构严谨、情节迭宕引人入胜,读起来爱国豪情油然升腾!我想这本书定能激发影视工作者的创作热情。

回首往事,柳琴感慨万千。早在打倒“四人帮”之际,中新社资深记者冯大彪和著名画家陈少梅之子陈长智为了还原历史上的武林英豪,曾找到柳琴采访,作家龙世辉还曾以她为原型写成短片小说《小柳》,只是囿于历史环境只好在作品中隐去了她的师承关系,遂留下了遗憾。

一次当她陪同著名学者萧乾和文洁若夫妇外出讲学,谈起李尧臣时,萧老不由赞叹道:“李大侠嘛,北京有名的义侠,我小时候就住在东直门附近,那边的老人都知道他。要是写成书就太好了,这个题材留给柳琴写吧!”后来,她与故宫书法篆刻家王玉书去看张中行先生时,当老人知道她正在搜集恩师的素材,遂提笔写道:“柳琴是个好孩子”,以资勉励。

旅美学者吴瑞卿女士、抗战名将黄祺翔将军之子黄向明、王景儒将军之子王大鹏也对柳琴的创作寄予厚望。早年就职于中共中央统战部的武连元同志及团中央的张庆黎同志,亦曾热情鼓励她:“你的老师是属于人民的,你要以百折不挠的毅力,为人民写出一部好书。”

的确如早期飞天奖获得者陈洁伟教授所说:“李尧臣是属于人民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影厂和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了大型纪录片《李尧臣》,但一直未公演。将他的传奇事迹搬上银幕,恐怕也是广大观众的心声吧!”

近年来,域外文物和名家书画回流大陆。首都博物馆书画鉴定家王任先生曾在学术讲座时,举了一个鉴定范例:一幅从台湾回流的屈兆麟所绘松树与蝙蝠的国画,上款为:尧臣仁兄先生雅令,福寿暇龄。右下角,则是一方“剑气诗情”的印章。无须赘述,屈兆麟是慈禧的书画代笔人之一,清末最后一任如意馆馆长。李尧臣由于为慈禧表演八仙剑被赞誉为“剑气诗情”,便是这方印章的来历,印章则为晚清如意馆馆长管念慈篆刻。

恰巧,王任素知李尧臣与柳琴的师承关系,在鉴定这幅书画时,首先通知她前来辨认。举行拍卖会的前夜,突然大雨滂沱,天明时仍雨势不减,但柳琴志在必得,驱车赶往拍卖会,将恩师收藏的书画真品如愿购回,实堪“琴心”独具。

这部著作年代跨度大,历史事件纷繁,历史名人、民族英雄众多,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时间可以逝去,江山可以改变,民族英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俯首捧起一把泥土,上面就有英雄的血迹;抬头望一眼蓝天,上面就有中华英烈的忠魂。

笔者曾立于路旁做过一个小测试:问三十七名过往青年,“你知道佟麟阁吗?”结果有三十四人摇头。再问:“你知道刘德华吗?”三十七人没有不知道的。由此,我想起了柳琴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而寂寞的民族。一个有了英雄而让英雄沉寂的民族更是可悲的族群。”她的这两句话应当成为警世名言。

笔者认为,从传记文学的角度而言,本书相对真实地再现了武林中人的生活,特别是李尧臣这样一代武林泰斗戏剧性的传奇生涯,从某一特定角度反映了中国近百年历史的一个侧影,显然具有独特的文史价值。

是为序。

2007年10月29日于北京月坛南街

后记

为我的恩师、武林泰斗李尧臣所作传记终于完成。夜深人静,我良久望着窗外的天空,仿佛看见了老师的在天之灵。我凝视身边弥散着老师手泽和定力的宝剑和古琴,昔日老师在天坛的苍松翠柏中舞剑,在北海静心斋抚琴追远的情景历历在目。伴随着古琴曲《流水》的天籁之音——我双手合什,面向丰台太平桥——老师安息之地默祷:老师,您的传记我写出来了,您侠肝义胆、精忠报国的传奇事迹,将永远流传于世!

我的老师李尧臣是当之无愧的武林泰斗,他精湛的武艺,使他的一生充满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传奇故事,而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创出了从湛庐宝剑剑术到无极刀刀法——刀剑合一的奇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谱写了“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壮烈篇章,也使武林绝技在冷兵器终结的那最后一瞬间放射出了最耀眼的光芒。老师的历史,就是近现代中国武林道义的发展史,就是武林英雄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爱国史。

这部书稿三十余万字,讲述了李尧臣自1945年国土光复之前的传奇经历。老师历经清末、民初、军阀战乱、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建立和发展,在近一百年的时间里,他与帝王、皇太后和清末封疆大吏、梨园名角、江洋大盗、得道高僧,民初的进步文人、抗战时期的爱国将领,侵华日军头领,新中国开国元勋等诸多历史人物交往交友教诲交战的经历,使老师的一生丰富多采,曲折惊心。书中记述的都是老师生前亲口向我讲述的史实,在写作过程中为了更加真实具体,我又走访了健在的当事人或他们的后人,丰富了具体情节或细节。本书九易其稿,倾注了我对老师的全部爱戴和追念,也承载了武林名宿及我的亲朋好友领导及同事们的期望和心愿。

在此向所有帮助过我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感谢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理事长张志刚先生对本书给予指导并题写书名。

感谢王晓平女士(前北京市武术运动协会副主席兼秘术长)多年来对我的鞭策和鼓励。

感谢著名作家、传记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贾英华为本书作序。

感谢李尧臣先生之女李桂珍、之子李庆根的大力支持。

感谢本书的武术顾问、我的师兄李宗儒,为本书提供无极刀的珍贵照片。

感谢我的师弟、知名京剧演员景连振对本书写作给予的支持。

感谢杜修贤老师为我拍摄的作者照片。

感谢我的好友北京紫鑫中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甄鲁平女士的多年支持。

感谢著名书画家张志中教授、吴悦石先生在成书过程中给予的关注和指导。

感谢本书历史顾问刘光鼎院士、于湘廉和王任老师。

感谢本书艺术顾问萧乾夫人文洁若女士、陈洁伟教授、富振华、赵连文先生。

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社长、本书出版人朱庆博士和责任编辑徐晓女士。

感谢王小平女士对书稿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感谢我的女儿柳小乔对本书写作思路的建议和精神上的支持。

今天,1月29日是我的生日,也是我的拜师日。谨以此书作为一瓣心香奉献给恩师的在天之灵。是为后记。

柳琴

2008年1月29日于太平湖书房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