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编者近几年承担国家重大公益性项目和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期间,对内蒙古西部沙区沙漠、沙生植被深入考察,对西部沙区生态治理常用植物种,部分有驯化、种植前途的植物种及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种深入研究,同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基础上编写而成。本书可供植物生态学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沙区生态治理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及群众参考。
本书是在编者近几年承担国家重大公益性项目和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项目期间,对内蒙古西部沙区沙漠、沙生植被深入考察,对西部沙区生态治理常用植物种,部分有驯化、种植前途的植物种及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种深入研究,同时在参阅大量国内外科技文献基础上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五章。前半部分阐述了内蒙古西部沙区的分布、地貌、气候、水文及植被特点。对西部沙区植被区域特征、沙生植物特性、沙区植被类型划分及37种主要灌丛植被的分布范围、群系特征、建群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群系植物组成及群落类型进行了描述。后半部分对沙区生态治理的严重性、紧迫性及过去治沙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沙化治理的经验方法,特别是对35种生态治理人工种植的沙生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种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本书对乌兰布和沙区、潮格尔沙漠的生境描述相比国内资料更加详实。对常用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种植技术和草产品加工利用进行了全面的描述。既参考过去的文献资料,又增加了项目的研究进展成果,对部分有驯化、种植前途的植物种及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的研究更具有一定程度的开拓性。本书可供植物生态学工作者,特别是工作在沙区生态治理第一线的科技工作者、基层干部及群众参考。
第一章 内蒙古西部区的沙漠和沙地
第二章 沙区植被区域特征及植被类型划分
第三章 沙区灌丛植被
第四章 目前内蒙古西部沙区生态环境状况及生态治理
第五章 内蒙古西部沙区常用植物种和部分珍稀、濒危植物种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种植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