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次系统全面定量地完成我国磷资源产业的全生命周期代谢分析,为我国磷化工行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作了初步研究,提出“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对贵阳市循环经济的现状进行评估,为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提出框架设计。
本书可供宏观经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资源能源等领域的生产、设计与管理工作的人员及有关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经济学、管理学、生态学、环境学等领域本科和研究生参考教材。
1 循环经济理论和方法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1.2 循环经济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原理
1.3 工业生态学方法研究
1.4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稳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参考文献
2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2.2 我国资源利用特征规律的物质流分析
2.3 我国环境污染特征规律和影响因素研究
2.4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目标研究
2.5 推进机制和政策框架
2.6 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区域战略和行业模式
2.7 循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
参考文献
3 循环经济与生态工业评价方法
3.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3.2 循环经济省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3 生态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4 循环经济市规划指南研究
3.5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技术指南研究
3.6 生态工业技术的概念及其特征
3.7 生态工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4 钢铁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4.1 钢铁行业资源效率和物质循环研究
4.2 铁的循环规律
4.3 中国铁流调查与分析
4.4 钢铁生产流程的物流对能耗和铁资源效率的影响
4.5 铁循环对环境负荷的影响
4.6 我国钢铁工业2010年重要循环指标及钢铁工业发展模式
5 磷化工行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5.1 我国磷资源产业的发展
5.2 磷资源产业现状和世界发展趋势
5.3 我国磷资源产业现状分析
5.4 磷资源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策略和建议
5.5 磷资源产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
6 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6.1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城市循环经济剖析方法
6.2 城市循环经济指标体系设计
6.3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设计——以贵阳为例
6.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先领域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