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所著的《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一本让人俘获宁静、修练心性的书,它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向人们阐述了如何才能静享宁静,修练心性。它教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对他人关爱,平静的感觉就会如影随形;只要懂得放下,知道进退,安静的氛围就会如约而至;只要我们活在当下,远离贪念,懂得忘记,清静的乐趣就会深入骨髓;凡事不苛求,随性而为,就能随时收获静谧。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牧原 |
出版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弘一法师所著的《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是一本让人俘获宁静、修练心性的书,它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向人们阐述了如何才能静享宁静,修练心性。它教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对他人关爱,平静的感觉就会如影随形;只要懂得放下,知道进退,安静的氛围就会如约而至;只要我们活在当下,远离贪念,懂得忘记,清静的乐趣就会深入骨髓;凡事不苛求,随性而为,就能随时收获静谧。 内容推荐 弘一法师所著的《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结合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融入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帮助读者找到自身烦恼和不快乐的原因,帮助你们调整心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让心灵在获得宁静的同时,获得十足的快乐和幸福。 你的生命能“静”一分钟,就能收获一分钟的快乐;能静一节课,就能收获一节课的效益,能静一天,就能收获一天的惊喜,能坚持一辈子,你的一生就是传奇!希望《静修——拥有一颗平常心》能为你带来有益的启发和真正的宁静! 目录 第1章 修心之道:在于练就一颗平常心 1.万事随意,不欲不求 2.凡事不可过分苛求 3.无贵无贱,超然物外 4.随心随性随缘,才能快意人生 5.看通生死,淡然一生 6.完美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 7.笑看风雨,一蓑烟雨任平生 8.失即是得,得即是失 第2章 正心之道:心平行直无须参禅 1.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 2.快乐都蕴藏于平凡之中 3.有德的人最美丽 4.“善行”终会得“善报” 5.慈悲是征服人心的最好武器 6.莫被流言绊住脚 7.认清你自己 8.爱是一种承诺,婚姻是一种责任 9.随缘就是尽人事听天命 第3章 净心之道:远离贪念即是净土 1.祸莫大于不知足 2.百年以后,哪一样是你的 3.财富犹如草上霜,做个淡泊的人 4.烦恼由心造,心净一切皆净 5.切莫被“名”缰“利”锁所捆绑 6.欲望是痛苦和烦恼的根源 7.“舍”可治“贪”之大病 8.懂得知足,才能快乐 9.放下物欲,拥抱淡然人生 第4章 静心之道: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1.天地间的真滋味,唯静者能尝得出 2.别让空想阻碍了你前进的步伐 3.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4.释放心灵,学会放下 5.执著于自我,就是画地为牢 6.乐天知命,看通生死 7.敢于放下,才能“拿”得更多 8.及时放下,让心灵远离喧嚣 9.放下比较,快乐自己 10.放下过去,拥抱未来 第5章 为人之道:宽以待人,学会包容 1.各让一步又如何 2.宽容别人,给自己留空间 3.宽容的力量是巨大的 4.与人争辩,是一场没有胜利的赌局 5.学会换位思考 6.让婚姻散发幸福的味道 7.不原谅别人是苦自己 8.大度一点,你可以快乐很多 9.让他一“墙”又何妨 10.没有人喜欢批评 第6章 快乐之道:随性而为,顺其自然 1.人的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目标 2.欲深无底,贪无止境 3.换个角度,烦恼即无 4.做自己思想的主人,不要为别人而活 5.因缘际会不可强求,不要纠结 6.任何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做最好的自己 7.得失随缘,淡泊名利 8.拥有初学者的心态 9.丢弃抱怨,忘却苦恼 10.放弃“争”,收获“乐” 1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第7章 幸福之道:以慈悲之心施舍爱心 1.要助人,要与人为善 2.追求幸福的妙方,放下过去 3.珍惜拥有的幸福,不要握得太紧 4.勤奋的人最幸福 5.分享是一种幸福 6.意气平,不生气 7.你看世界是什么,你便是什么 8.心态决定人的命运 9.幸福在于人的心灵 第8章 永恒之道:把握眼前,活在当下 1.活在当下,抓住永恒 2.把心放轻,活在当下 3.要掌握永恒,必须控制现在 4.执著于空想是一种负担 5.学会主动把握眼前的机会 6.不要悔恨过去 7.思考昨天,珍惜今天,规划明天 8.最美妙的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9.生命旅程的内在意义 10.专注于当下,让未来走得更远 第9章 成功之道: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1.天救不如自救 2.每个人都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3.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4.物随心转,境由心造 5.想着成功,看着成功,就有力量 6.先付出,不计较得失 7.有的放矢,成就事业 8.广结善缘,成人亦可成己 9.在逆境中成长 10.改变自己,改变世界 11.心态决定命运 12.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 13.成功的人生不浮躁 第10章 相处之道:在于内心的容忍 1.包容这一半一半的世界 2.善行可以融化一切冰冷 3.不要为小事嗔怒 4.别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5.真诚是做人的真谛 6.宽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7.换个角度,理解别人的处境 8.不讲是非,不讲没影的事 9.对批评你的人心存感激 10.用微笑掘开你的梦堤 11.不妄语,不诳语 12.有所执著,就有所束缚 13.善于倾听,包容一切 试读章节 1.万事随意,不欲不求 “修行是点滴的工夫”。这告诉我们修行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要怀着一颗平常心不去过于苛求,一切随意,这样才能达到既定的结果。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在追求的道路上,为了达到目标,过于专注,想把每一分一秒都投入其中。正所谓“欲速则不达”,在很多时候,如果太过执著,反而会阻碍目标的实现。其实,只要好好把握,随心随意,不欲不求,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这样反而能早日成功。比如你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目标不符合实际。这时候,如果你还刻意地执著地要坚持,就变为一种偏执了。面对这样的情况,与其在那里苦苦挣扎,蹉跎岁月,还不如及早放下,否则,只会让自己体会到更多的痛苦和失落。 曾经有一个小僧,为了早日开悟,每天都念经打坐,非常勤奋,可一段时间后,仍旧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他就去请教禅师。 他问道:“禅师,我经常打坐、念经,比别人要勤奋得多,内心清净,但是至今为何还是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完,并没有立即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去拿了一个葫芦和一把粗盐,然后交给这个小僧,说:“你先去把葫芦装满水,然后把盐倒进去,看到盐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小僧听了非常高兴,马上按照禅师所说的去办。可是,没过多久就跑了回来,向禅师说道:“葫芦的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之后没能立刻化掉,我又用筷子伸进去搅动,可是也不好搅动,我还是没有能开悟。” 这时,禅师接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轻轻摇了几下,盐块就迅速地溶化了,然后禅师把葫芦递给了小僧,向他开示道:“这就像装满水的葫芦,摇也摇不动,搅也搅不动,怎么能够把盐溶化?你一天到晚用功,没有留下一点空闲,怎么能够开悟?” 小僧这时又疑惑了,于是问道:“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以前不是说要勤于打坐,时时念经吗?” 禅师继续进行开导:“修行就像弹琴,琴弦太紧了就会崩断,琴弦太松了就弹不出声音,只有平常心才是开悟的真正法门。我们平时说要用功,这是针对一般人不愿用功而言的,但是你的用功则又太过了,所以并不是说用功就可以开悟。” 听完禅师的这席话,小僧顿时就醒悟了。 就如同这个故事所讲的,世间所有的事情,不是一味执著就能够成功的。比如读书,虽然每个人都倡导读书要勤奋,但是,如果只钻在书本中,就成了“死读书”了。我们可以给自己留一点思考的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将书本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曾经有一个小孩,非常喜欢小动物,而且喜欢观察和研究动物。在他的脑子里一直都有个想法,那就是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 有一次,他正在走路,忽然在路边的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于是欣喜地把它取了回家,每天都进行仔细的观察,看看它究竟是如何破蛹成蝶的。 几天以后,蛹终于出现了一条裂痕,可以看到里面的蝴蝶已经开始挣扎,想撑破蛹壳飞出来。可是这样的过程持续了数小时之久,小孩还是没能看到蝴蝶破蛹飞出,蝴蝶一直处于艰难的辛苦挣扎之中。 这时候,小孩萌生了一个主意,他要帮助蝴蝶出来,于是就去找来一把剪刀,沿着裂口将蛹慢慢剪开,于是蝴蝶终于破蛹出来了。可是蝴蝶出来之后并没能飞走,因为它的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这只蝴蝶就在痛苦中死去了。 表面上看起来,小孩的确是帮助了蝴蝶,加速了破茧成蝶的过程。实际上,由于没有按照既定的规律,最终导致的却是一个灾难性的结果,所以这就不仅是“欲速则不达”,而是“欲速则成灾”了。像上面这样的故事非常之多,比如杀鸡取卵、拔苗助长都是讲同样的道理。 其实,这样的事例在现实中也是屡见不鲜,古代的一些皇太子为了早日安全地登上皇位,想方设法地除掉那些竞争对手,乃至故意在父皇面前演戏,最后往往会露出自己丑恶的面貌,非但皇太子的位置保不住,就连性命也赔了进去。 实际上,做人做事都应要有长远的眼光,注重知识的点滴的积累,书要一本一本地读,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功要一次一次地立,保持这样的一颗恒常的心态,不急不躁,逐步前进,最终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要知道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缓缓前进的过程,而这也是让你的生命升华的一个过程。 2.凡事不可过分苛求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选定了目标之后,不懈地坚持下去是一种执著的精神,这种精神对实现目标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很多时候,过于执著却不是一件好事情,比如,你在执行目标的过程中,发现目标不符合实际。这个时候,如果你还刻意地执著坚持,只能变为一种偏执。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其苦苦挣扎,蹉跎岁月,还不如及早放下,保持一颗平常心,否则,只会将自己拖入痛苦与失落之中。 P2-4 序言 “未能一心,先求成片;未求成片,先求专注”是指“静修”的三个层次,即为专注、成片、一心。专注就是告诉我们,不管过往的生活多糟糕,我们都不要去回忆它,要全心全意活在当下,将心念停留在此刻,将行动灌注于“现在”。专注之后,再渐渐地将你心念专注的点延伸成一个“片”,即为“成片”。将“专注”延续成一种习惯,学会安享生命的每一天、每一个“此刻”,这样的人生就是真实的、有意义的,即为一心。 生命只有在“静”中才能得以升华,心灵也只有在“静”中才能体味到生活的真实意义。由此可见“静”的可贵!它是修心的第一法。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与之为伴。它不是“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虚无,而是人生的一种历练和修养。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灵,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生活中,如果你能时刻用“静”来取代内心的空虚和杂乱,你会发现再烦杂的生活也时时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静修》是一本让人俘获宁静、修练心性的书,它从生活中的实际出发,向人们阐述了如何才能静享宁静,修练心性。它教我们,生活中只要我们能够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对他人关爱,平静的感觉就会如影随形;只要懂得放下,知道进退,安静的氛围就会如约而至;只要我们活在当下,远离贪念,懂得忘记,清静的乐趣就会深入骨髓;凡事不苛求,随性而为,就能随时收获静谧。 本书结合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融入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帮助读者找到自身烦恼和不快乐的原因,帮助你们调整心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让心灵在获得宁静的同时,获得十足的快乐和幸福。 你的生命能“静”一分钟,就能收获一分钟的快乐;能静一节课,就能收获一节课的效益,能静一天,就能收获一天的惊喜,能坚持一辈子,你的一生就是传奇!希望本书能为你带来有益的启发和真正的宁静!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