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教师眼中的教育专长--内隐理论取向的研究
分类
作者 李茵
出版社 教育科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全景式地呈现以多个研究阶段及多种研究方法诱发、表征和重构内隐理论之过程,旨在探讨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的内容和结构,捕捉教师的内隐价值以及出色教育教学表现的内隐机制。重点分析了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集体观念与个人观念;专家教师、典型的新手教师及初教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的核心差异;教育专长的日常概念与科学论述之间的交流潜力,等等。

本书之意义涵盖理论、方法论及应用层面。在理论层面,本书对“教育专长”的本质及其动力予以深入探讨,并提炼现有的教育专长概念。在研究方法层面,本书在内隐理论取向上适切地采纳与整合多种量化及质化研究方法,考虑主体知识、主体互渗知识与客观知识的重要性和复杂关系,所发展出的细致研究程序则是对常识心理学研究范式的建树。在应用层面,本书揭示了教师的内在世界,对教师评价及教师发展等方面具有启发与指引作用。

内容推荐

本研究旨在探询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之内容与结构。彼此关联的三个研究阶段构成本研究的主体以回应三个主要研究问题。第一阶段以教育专长的初步概念框架为刺激材料,在教师中收集教育专长的重要特质。基手此,第二阶段采取两种路向(因素分析和集贮建构测验)以诱发教师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诱发过程从教师的集体观念推进至个体教师持有的个人建构理论。第三阶段,以整体一范式观的个人理论(wong,1996,2002)为启发,以前阶段诱发的个人建构理论内涵之交流效度为起点,依次在三个层面(核心假定、朴素假设、对于经验事实的解释)重构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

研究结果表明,教师将教育专长理解为多维现象。在集体观念水平上,教育专长由6维度构成。在个人观念水平上,个人建构理论多数具有中等复杂度,并包含超出集体观念的新成分。就内隐理论的重构而言,在核心假定层面,个体关于教育专长的特异性维度构成相互补充或递进关系。在朴素假设层面,诱发出大量“如果……那么……”形式的假设。此类关于教育专长的前提和结果构成错综复杂的联系。但在日常实践中,教师并未完全意识到这些朴素假设,其意识程度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在解释经验事实的层面,大多数教师主动检验和验证的朴素假设数目非常有限。至于着意和经常性的教育教学实践则集中在与学习和探索、教育教学表现、以及对学生的态度与方式相关的三个取向。专家教师内隐理论的结构具有相当的一致性。就典型的初教教师及新手教师而言,其内隐理论的三层面则存有不一致与矛盾。

本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学意义在于探究独特的内隐理论之重构。有关教育专长内隐理论的研究发现显示出与科学论述的交流潜力。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揭示了教师的内在世界,为教师教育及教师评价提供有价值的材料。鉴于对研究局限和内隐理论研究取向潜质的认识,本研究亦对研究程序的改进,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目录

第1章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第2章 文献回顾

 2.1 常识心理学取向

 2.2 关于内隐理论的实证研究

 2.3 关于专长的心理学实证研究

 2.4 对教育专长之细察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关键术语与研究问题

 3.2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

 3.3 研究设计

第4章 研究结果和讨论

 4.1 研究阶段一:教育专长的重要特质

 4.2 研究阶段二:诱发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

 4.3 研究阶段三:重构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

 4.4 “专家教师”、“优秀教师”概念之比较

第5章 研究结论

 5.1 有关三个研究问题的实证发现

 5.2 关于教育专长之日常概念与科学论述的交流潜力

 5.3 本研究之于常识心理学取向的意义

 5.4 本研究之于教师发展的意义

 5.5 本研究的局限

 5.6 对研究程序的改善及后续研究方向之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问卷I:补充专家教师的重要特质

附录二 问卷Ⅱ:对专家教师核心特质的适切性评价

附录三 问卷Ⅲ:集贮建构测验(以A组某被试为例)

附录四 问卷Ⅳ:重构关于教育专长的内隐理论(以A组某被试为例)

附录五 节略语对照

附录六 图表索引

附录七 中英文人名对照

附录八 内隐理论的历史视野与当代探索:概念澄清及方法考虑

致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7: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