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觉悟的生活(星云大师讲心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星云大师 |
出版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比知识、智能更高的状态?心如何才能自由自在?人如何通达生死而出于生死?种种我们面对生命的处境和疑惑,《心经》都有最核心深入的解答。 星云大师讲《心经》,透过一则又一则生动的故事,以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心经》、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 内容推荐 《心经》是流传最广、大众最耳熟能详的佛教经典,几乎人人都可背诵全篇,至少是几句经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感受到《心经》的文字和观念影响深远,可以说无所不在。 《心经》总共只有短短的二百六十字,为何能够涵盖人间乃至于宇宙的道理?星云大师透过一则则的生动故事,阐释佛法的真义,让我们了解并活用《心经》,在生活中成就最本然、最美好的生命——我们最珍贵的心正是此生最艰难的课题、最巨大的秘密。 目录 《般若心经》全文 序言 人间大自在 【上卷】了解般若与心 摩诃:大、多、胜 般若:超越知识与智慧 波罗蜜多:从此岸渡到彼岸 心经:心的道路 关于《般若心经》的译者:玄奘大师 【下卷】透过故事读《心经》 自在最难得 因缘如花开花谢 无我的状态 超越身心的限制 没有烦恼的人生 “真空”才得“妙有” “无”最快乐 心的大自由 附录 《心经》关键词 试读章节 《心经》的名称叫作“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味着有了“般若”就能“波罗蜜多”。所以,般若有这么多的用处。 什么叫作“波罗蜜多”?这是古梵语,“波罗蜜多”是他们的一句口头语,这句口头语在中国话的意思就是“事已成办”,也就是“事情完成了”的意思。“多”是语助词,没有什么意义,等于人家问:“你吃过饭了吗?”回答:“我吃过‘了’!”多就是“了”,“了”也就是过去完成了。 比方人家问:“你吃过饭了没有?”你回答:“波罗蜜多!”就是吃饱了。“今天睡觉睡得好吗?”“波罗蜜多!”表示睡得很好。“你跟某人话都谈好了吗?”“波罗蜜多!”表示谈好了。 “波罗蜜多”就是“度”,也就是“从此岸渡到彼岸”的意思。有了般若,就能把我们从“迷”度到“悟”,把我们从“痛苦”度到“快乐”,把我们从“动”度到“静”。有了般若,人生没有苦只有乐,没有动乱只有寂静,没有愚痴只有觉悟。有了般若就能得度,就能波罗蜜多了。 有一个趣谈是这么说的:有一位日本音乐家,带了一个学生到外面去表演。由于日本音乐家的穿着与和尚穿的衣服一样,当他们住到一个乡镇的小旅馆时,半夜隔壁有一位妇人难产,小孩生不下来,肚子痛得大喊大叫,后来有人就说,隔壁好像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来投宿,就请他们来念经消灾吧。 音乐家一听,就说:“我不是和尚啊!我们是唱歌的。”但是家属仍然一再拜托:“哎呀!你不要这样,请你发个慈悲心,这是个要紧的时刻,请你务必来念个经啊!” 这个音乐家给他这么一讲,心里想:“这怎么办呢?我又不会念经。”但是看妇人在那里哭叫,又不忍心。于是音乐家就跟学生说:“算了!我们干脆唱个歌吧。”学生问道:“生小孩的歌怎么唱?老师你先来。” 音乐家就这样开始唱了,但是唱到“摩诃般若”时就唱不下去了,赶紧要一旁的学生接下去。学生随口就唱:“一时二时已过,三时就要生下来。”没想到,小孩真的在三时就生下来了。当小孩子哇哇叫时,他们一家人都好高兴,认为师父好慈悲,好有功德,好伟大,经过他们的一消灾一念经,小孩就平安出生了。 这是一个巧合。不过从这当中就可以知道,般若就是一个巧合,有了般若,处处都有巧合。 所以,“般若”是佛法的中心,是我们生活的心要;追求般若,得到般若,就能心无罣碍,自由自在! P34-36 序言 我们经常听人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仔细想来,一点也不错;所以我们能够既得人身又闻佛法,其实是非常幸运的。佛经浩瀚似海,我们一般最常听闻的正是《般若心经》,也简称《心经》。 《般若心经》在佛法里究竟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 在佛教的三藏十二部经典里,《华严经》有“经中之王”的称誉,共有八十卷。其实,比《华严经》更长的一部经称为《大般若经》,有六百卷。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不容易一一深入研究。所幸有《般若心经》,是佛经里经文最短的一部,只有二百六十个字,可是它却代表了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所以《般若心经》正是《大般若经》的中心和宗要。 “般若”二字,在佛法里面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经常听到,佛陀为一大事因缘来到人间,他“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在这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有二十二年,接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讲说《大般若经》,可见“般若”的重要。 《般若心经》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典呢? 《阿弥陀经》是一部描述阿弥陀佛极乐净土殊胜庄严的经典;《维摩诘经》是藉由维摩诘居士证得的境界,来阐扬大乘菩萨道;《般若心经》讲的则是每一个人最切身紧要的一部经,要认识自己,就要用《般若心经》。我们听过很多道理,拥有很多常识,但曾深入了解“讲自己的经”吗?曾深入了解自己的心吗? 我们看到世间的众生,猫狗要吃肉,鸡鸭要吃米,牛马要吃草,人当然也要吃饭。不同的是,牛和马除了吃草之外就没有别的要求了,而人除了吃以外,还有思想和见解。 所以,人在吃饭,可是各人吃出的味道都不一样。拿喝茶来说,不会喝茶的人感觉到茶好苦,会喝茶的人却是早晚非来点茶不可。人间之事,譬如饮茶,有人好苦,有人好甘;有人牺惶,有人却无比自在! 般若就是让我们在这个人间更自在的法门!吃饭有了般若,饭的味道就不一样;睡觉有了般若,睡觉的味道就不一样。大家都在求功名富贵,但是有了般若,即使是求功名富贵,境界、看法也会不一样。有了般若,人的生活、思想、境界都会跟着改观。有了般若,不要说证悟到般若可以成佛作祖,哪怕有一点般若的气息,人生的情况就会改变。 我不想讲深奥的妙理,我只想传达般若如何运用在我们的生活之中。般若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提升我们的思想,净化我们的人生境界。有一首诗说:“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平常时,我们每天看月亮,看惯了就不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但有了梅花点缀,意境就不一样了。所以说,一样的生活,有了般若就有不同的体会。佛法应该和我们的生活、人生结合在一起。我想让人理解《般若心经》,理解之后,吃饭、睡觉、穿衣、教育儿女、到社会工作,都能用得着、很好用,那么,这个佛法才是大家所需要的。 佛法对现世人生的帮助,属“入世法”的范畴。人活在世间终不免三苦八难,遇到挫折与风浪时,如果没有般若作舟,沉浮其中焉能自在?因此以《般若心经》为智慧之母,时时以心念护持,反身观照自我,自然在行住坐卧之间,身心自在轻安,处处结得善缘、佛缘,得到修行的大方便、大利益。 除此之外,般若同时也是解脱之法、常乐之法,包含在佛法的“出世法”中。在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快乐,没有永远盛开的花朵,人的生老病死无可避免,事物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都无法逃避,只有觅得生命永恒的归宿,出离短暂变异的世间,才能真正离苦得乐,到达极乐世界。在这个意义上,解脱之法是究竟的佛法。 玄奘大师西行取经之时,也曾得观世音菩萨化身指点,在遭遇险阻时诵念《般若心经》,得到诸佛菩萨的护持,屡屡化险为夷,绝处逢生。禅宗六祖惠能大师也有言:“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意思就是,证道之后,他终于知道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了。而惠能大师能证得自性本不生灭、圆满具足的存在,般若的指引功不可没,所以说“般若是诸佛之母”。 《般若心经》是为观世音菩萨所述修行般若的心法概要。有了它作为修行般若波罗蜜的总纲要,或者“去一分无明,证一分法身”,或者“直指本心,见性成佛”,或渐或顿,依此真修实证。人生在苦海中的航行,就有了般若作为灯塔的指引,终能解脱成佛,远离轮回之苦,到达极乐的彼岸。 因此在现代社会,能有一卷《般若心经》,深解其义,不管在世间或出世间,信受活用,真是胜过一切法宝!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