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东方故事集/三联艺文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兰西科学院三百五十年来的第一位女院士,作为历史小说家,达到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尤瑟纳尔踏上创作道路时,写的就是历史小说。《东方故事集》文笔优美,叙事简洁,有的以神奇取胜,有的以惊心动魄而富有魅力,有的以形象感人,五光十色,熔于一炉。这十篇小说确是精品。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尤瑟纳尔选取了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印度、日本的故事、传说和神话作为这些历史小说的题材。尤瑟纳尔并不止于从东方的传奇和神话故事中猎奇,她更重视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意义,以她的话来说,要从中挖掘“不可分割的思辨观点”。正因如此,她有时加以改写,有时加以引申,有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想象,以致改变了原有故事的含义,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东方故事集》描写爱情的故事最多,包括《马尔科的微笑》、《源氏亲王的黄昏恋》、《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寡妇阿芙罗迪西亚》,《砍掉脑袋的迦利》也可以算在内。《东方故事集》描写母爱的小说只有一篇:《死去女人的奶》。

目录

译者序

王福脱险记

马尔科的微笑

死去女人的奶

源氏亲王的黄昏恋

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

燕子圣母院

寡妇阿芙罗迪西亚

砍掉脑袋的迦利

马尔科,克拉列维奇之死

柯内琉斯·贝尔格的悲哀

后记

试读章节

王福脱险记

老画家王福和他的弟子林,沿着汉王国的大路漫游。

他们走得很慢,因为王福晚上要停下来瞻仰星星,白天则观察蜻蜓。他们行李很少,因为王福喜欢物体的形貌,而不是物体本身,他觉得世界上除了画笔、中国的漆瓶和墨水缸、绢卷轴和宣纸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占有。他们很穷,王福要用他的画去换一份小米粥口粮,蔑视钱币。他的弟子林在装满画稿的口袋重压下,弯腰曲背,必恭必敬,仿佛他肩负着天穹,因为在林看来,这个口袋装满了白雪皑皑的大山、春水浩荡的河流和夏夜月亮的玉盘。

林生来不是适于跟在一个对黎明和黄昏百看不厌的老人身边,浪迹四方的。他的父亲是黄金兑换商;母亲是一个玉器商的独生女,玉器商把财产留给了她,由于她不是儿子而抱怨。林在一个因富有而万事如意的家庭中长大。这种深居简出的生活使他变得很胆小:他惧怕昆虫、打雷和死人面孔。十五岁时,他的父亲给他挑了一个媳妇,娶过来时她非常漂亮,他想到为儿子谋得了幸福,在他到了夜晚只能用来睡觉的年纪,也就感到欣慰了。林的媳妇像芦苇般娇弱,像乳汁般稚嫩,像唾液般甜美,像泪水般有咸味。林成亲以后,他的父母十分知趣,竟然撒手人寰,他们的儿子孤单单待在漆成朱红色的家里,只有总是挂着笑容的年轻妻子和每年春天开出粉红花朵的李树陪伴。林爱着这个心地纯净的女人,有如喜爱不会失去光泽的镜子,喜爱一道永葆平安的护身符。他常常光顾茶馆,附和时尚,适当帮助卖艺者和舞女。

有天晚上,在小酒店里,他和王福同桌。老人喝酒是为了能够更出色地画好一个醉汉;他的头偏向一边,好似在竭力衡量他的手和酒杯之间的距离。米酒使这个沉默寡言的艺术家的舌头放松了,这一晚王福开口说话,仿佛沉默是一堵墙,而他的话是用来覆盖这堵墙的颜色。依仗他,林认识到喝酒人被酒气氤氲弄得蒙蒙咙咙的脸蕴含的美,认识到肉块被火舌一下接一下不等地舔到然后显现的褐色光泽,还有像凋谢的花瓣散布在桌布上的酒渍幻成美妙的玫瑰红。一股风吹破了窗纸,暴雨洒进房间。王福身子前倾,让林欣赏闪电铅色的斑马纹,林赞叹不已,不再害怕暴雨了。

林付了老画家的酒账:由于王福身无分文,居无定所,林便谦恭地给他提供住地。他们一起上路;林提着灯笼;灯光出其不意地投射在水坑上。这一晚,林惊奇地发现,他家的墙壁不像他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红色的,而是快要腐烂的橘子那样的颜色。在院子里,王福发现至今没有人注意到的一株灌木精致的形状,把它比作一个在晾干头发的年轻女人。在走廊里,他出神地注视一只蚂蚁沿着墙壁的裂缝犹豫不决地爬行,林对小虫子的恐惧烟消云散了。于是,林明白,王福刚刚送给他一颗全新的灵魂和感觉,他尊敬地让老人睡在他的父母去世的那个房间里。

多年来,王福梦想作一幅往昔的公主在柳树下弹琴的画像。任何女人都显得过于真实,无法给他用作模特,但是林却可以,因为他不是女人。王福还谈到要画一个年轻王子在一棵大雪松下拉弓射箭。当时任何男人都过于真实,无法给他用作模特,但是林让他自己的妻子待在花园的李树下。然后,王福把她画成一身仙女装,晚霞缭绕着她,少妇哭泣着,因为这是死亡的预兆。打从林更喜欢王福给她所作的几幅画像,而不是她以后,她的脸就日渐憔悴,宛如一朵遭受热风或者夏雨摧残的鲜花。一天早上,人们发现她吊死在红花朵朵的李树枝上:窒息她的腰带顶端缠着她的头发在飘拂;她比往常更加纤瘦,像昔日诗人赞美的佳丽那样纯洁。王福最后一次给她画像,因为他喜欢死人脸上覆盖的绿色。P1-4

序言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是法兰西科学院三百五十年来的第一位女院士,作为历史小说家,达到这样的成就实属不易。尤瑟纳尔踏上创作道路时,写的就是历史小说,不过是短篇。《东方故事集》主要搜集了她的早期创作,最早的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大部分小说发表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晚的发表于一九七八年,十篇小说创作的时间长达五十年。虽说《东方故事集》基本上是早期创作,但是已经显示了她的才华,在二十世纪的法国短篇小说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令人瞩目。

《东方故事集》的独特之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题材。尤瑟纳尔选取了中国、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印度、日本的故事、传说和神话作为这些历史小说的题材。在法国人看来,“东方”的概念一般是指法国或西欧以东的广大地域,因此,巴尔干地区的南斯拉夫、希腊和阿尔巴尼亚都划在“东方”之内。尤瑟纳尔感兴趣的不是当今的东方,而是东方的历史故事。这与一般描写东方题材的现代法国作家迥异,如马尔罗、杜拉斯都以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为蓝本进行创作,不写二十世纪以前的故事。如果一定要找她的先行者,夏多布里昂和福楼拜的历史小说与她的小说倒是一脉相通的。夏多布里昂的《殉教者》(1809)以三世纪末的古罗马帝国的末期为背景,展现罗马帝国的腐败风俗,这是欧洲的第一部历史小说,略早于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创作。福楼拜的《萨朗波》是一部新型的历史小说,再现了公元前二四。年发生在迦太基的一场战争的起因、过程和残酷,以此影射第二帝国的腐败。又如,《三故事》中的《希罗狄亚》描写耶稣传播基督教时期地中海东岸的宫廷斗争,是一个短篇历史小说,形式上与《东方故事集》更为接近,只不过它的篇幅较长,不像《东方故事集》的故事和小说那样短小精悍。从上述的简单介绍看来,其他作家不像尤瑟纳尔那样在短短的篇幅内(中文约五万字)汇集了六个东方国家的传说与神话,这一点显示了尤瑟纳尔对历史题材的广泛兴趣。《东方故事集》是尤瑟纳尔从事历史小说创作的起点,也是试笔,而且是成功的试笔,为以后她创作《哈德良回忆录》(描写古罗马帝国)和《苦炼》(描写文艺复兴时期)打下基础。从《东方故事集》的内容来看,有的是从中国道家的寓言故事中挖掘题材的,有的根据巴尔干地区的谣曲改编,有的在印度的佛教典籍中寻找材料,有的改写了日本古代小说《源氏物语》主人公的结局,有的是在希腊的见闻的基础上加以想象衍生而成的。有几篇可以列入传说或传奇,如《马尔科的微笑》、《寡妇阿芙罗迪西亚》、《马尔科·克拉列维奇之死》、《源氏亲王的黄昏恋》(《柯内琉斯·贝尔格的悲哀》可以列入这一范畴,但不属于东方故事);有几篇与神话相似,如《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燕子圣母院》、《砍掉脑袋的迦利》;有些介于两者之间,如《王福脱险记》、《死去女人的奶》。严格说来,《东方故事集》并不能算作真正的历史小说,确切地说,这是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虽然这些故事不能进入历史编年史中,然而历史小说的内容不一定有确切的历史依据,如大仲马的小说大半是史书上语焉不详,而根据作者的想象写成的。因此,从广义上来说,《东方故事集》算作历史小说也未尝不可。这种半是传奇半是神话的故事和小说以短篇小说的形式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创造,扩大了短篇小说的内涵。类似的小说我们也可以见到,中国的且不论,法国作家中,戈蒂埃的短篇《女尸恋爱记》给一个女鬼以仙女的外貌和爱情执著的品格,《翁法勒——罗可可故事》类似聊斋故事;法国另一位现代作家埃梅的短篇《穿墙记》、《生存卡》也有神话意味。只不过《东方故事集》具有历史色彩,这是其他传奇和有神话意味的短篇小说不可同日而语的。

二是哲理。尤瑟纳尔并不止于从东方的传奇和神话故事中猎奇,她更重视这些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意义,以她的话来说,要从中挖掘“不可分割的思辨观点”。正因如此,她有时加以改写,有时加以引申,有时以自己的方式加以想象,以致改变了原有故事的含义,丰富了故事的内涵。《东方故事集》描写爱情的故事最多,包括《马尔科的微笑》、《源氏亲王的黄昏恋》、《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寡妇阿芙罗迪西亚》,《砍掉脑袋的迦利》也可以算在内。这些故事每一篇的含义都不同。《马尔科的微笑》描写爱情的力量。马尔科是塞尔维亚民族反抗土耳其人统治的英勇斗士,他的勇猛和坚强可以与荷马史诗中的英雄阿基琉斯媲美。由于他的情妇出卖,他被敌人抓住了,忍受了令人难以想象的酷刑:被钉子穿透手心和脚背,被烧红的炭火在胸脯上划出一圈,烧焦了皮肉,但他一声也不哼,脸上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他的忍耐力是常人无法比拟的。可是,那个长得最美的姑娘的舞姿打动了他,本来谁也听不出他的心跳,如今他心跳加快,嘴角也露出一丝幸福的微笑,双唇轻轻地翕动,好像在接吻。爱情的力量比酷刑的威力更大,能使英雄情不自禁地露出心底的秘密。姑娘也爱慕这个坚强不屈的英雄,她看到了马尔科的微笑,为遮人耳目,机灵地把红手帕掉在马尔科的头上,盖住他的微笑。她的爱情表示与恶毒的寡妇出鬼主意形成鲜明对照。这是一曲爱情的颂歌。《寡妇阿芙罗迪西亚》则描写对爱情的忠贞。阿芙罗迪西亚与酷爱自由的科思蒂斯相爱,她的丈夫是个年老的神父,他们没有爱情可言。而科思蒂斯把她的名字刻在自己的手臂弯里,有着刻骨铭心的爱。科思蒂斯的死使她悲痛欲绝,她很想在打死他的农民的面包里下毒药,想到那些农民要把科思蒂斯的尸体浇上汽油然后烧掉,连葬在墓园里的机会也没有,便心如刀割。于是她利用中午烈日当头,农民们都关在家里睡午觉的机会,把科思蒂斯的无头尸体从尸堆中拖出来,埋在神父只剩下尸骨的棺材里。做完这件工作以后,她觉得还不够,又跑到用长柄叉戳着科思蒂斯和他的几个同伙的脑袋的空地,把他的脑袋拔出来。她坐在空地下方的果园里歇息时,果园主人出现了,以为她偷果子。她不让对方发现藏在裙子底下的头颅,在逃遁中坠下山崖。她不愿意在情人死后过着孤独和没有生的乐趣的生活,不愿过着欺瞒大家、常年说谎和保持虚伪的生活,宁愿一死了之。这个女人的一往情深表现得很突出。《源氏亲王的黄昏恋》描写一个早年是情场老手的亲王,他原想摆脱红尘,割断情丝,在平静中了却余生。不料他的妻妾中仍有人对他旧情未断。源氏因失明而无法看到她的真面目,再说他对这个女人早已置诸脑后,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连他如今觉得动听的曲子是早先多次听到过的也记不起来。这对一个妻妾成群的亲王来说,是很普通的事。他对相貌平平的女人只是在想满足情欲时才与她过夜,这里没有爱情可言。眼下处在孤独与凄凉境地的他,得到一个女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这给了他极大的欣慰。这是爱情吗?临终时他记起了旧日他宠爱的几个妻妾,也许这是旧日的“爱情”给他留下的美好印象。可悲的是,这几个获得他宠爱的妻妾中,唯独没有如今这个照料他的、渴望得到他的黄昏恋的女人。尤瑟纳尔对这个不能算是无情无义的大贵族的内心情感和本性刻画得人木三分,对痴情的、得不到真正宠爱的宫廷女子,流露了无限的同情。要求大贵族给予爱情是多么不易啊,试图做出最后一次努力,要获得老亲王的黄昏恋,结果是只能留下更深切的悲哀和惆怅。《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的主人公帕内吉约迪斯追逐过那些美丽的海洋女神后,成了白痴和哑巴,他“脱离现实世界,走进了理想世界”。小说的寓意在于表现:现实不能吸引他,现实世界的美女也不能吸引他,他只有在理想世界中才能找到美。《砍掉脑袋的迦利》中的迦利由于受到众神的嫉妒,先被砍掉了脑袋,继而众神后悔了,想把她的脑袋与身躯重新接到一起,不料接错了,竟将她的脑袋与一个妓女的身躯连接起来,由此产生了悲剧:这个脑袋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做事,她的身体渴望淫欲,即使最令人不齿的男人,她也与之发生关系。这是纯洁的灵与淫邪的肉之间的矛盾,肉显然比灵的力量更为强大,不是灵支配肉,而是肉的欲望支配了灵。这样,一个作为美的象征的女神沦落到千夫所指的狗屎堆。小说的暗喻似乎是:人的肉身的欲望往往支配人做出不愿做的事来。这是那些恶神做出的恶作剧吗?灵受制于肉是万古不变的事实吗?不可能改变吗?另一方面,矛盾的辩证法却是:“欲望使你懂得了欲望的虚空,悔恨教会你悔恨的无用……正因为你,完美才意识到自身的存在。”做过种种坏事的人回过头来会发现已往之不可取、悔恨之无用,然而,完美是在与丑恶的对比之中存在和确立的。描写爱情的短篇小说具有如此深邃的哲理,似乎并不多见。这就是为什么读完《东方故事集》令人觉得余味无穷,很耐咀嚼的缘故。

《东方故事集》描写母爱的小说只有一篇:《死去女人的奶》。这篇近乎神话的小说描写一个临死前的母亲念念不忘正在哺育的婴儿,于是向丈夫的两位哥哥提出,不要埋掉自己的乳房,让它能够继续给孩子喂奶。直到孩子断奶以后,这个已经死去的母亲的奶水才不再流出。正因为有这位伟大的母亲,孩子的生命才得以延续;也正因为有这位伟大的母亲,塔楼才得以建成,抵挡住土耳其人的入侵。小说结尾描写一个吉卜赛女人为了获得别人的同情,让人施舍,居然弄瞎自己孩子的眼睛,小说中的人物不禁感叹:“世上的母亲真是千差万别啊。”这画龙点睛的一笔越发衬托出前一位母亲的母爱之可贵。

《王福脱险记》的第一个层面表达的是绘画的力量:长年深锁宫中的皇帝见不到现实世界,便把画幅中的山水人物当作现实,待到他掌权以后,发现现实并不像画中那样美好,于是要把画家抓来,弄瞎他的眼睛,砍掉他的手;然而,画的力量其实比他早先以为的更大,待王福画出海洋和小舟,他坐上这只小舟扬长而去。小说将绘画的魅力加以形象化。《王福脱险记》的第二个层面表达的是对现实的失望——皇帝说:“世界只不过是一个失去理智的画家凭空涂抹的一堆乱糟糟的墨迹。”换言之,画家凭自己的想象将世界美化了。画家笔下是一个没有暴力的世界,是一个遍地开着永不凋谢的鲜花的世界,是一个桃花源。王福和他的弟子终于坐船驶往那里。

《燕子圣母院》是作者在希腊农村看到过的一座教堂的名字,令她不免忽发奇想。希腊是希腊神话的发源地,与天主教不是出自同一渊源。泰拉皮翁修士代表天主教的卫士,他对山林仙女的深恶痛绝,体现了天主教对异教的仇视。他凭借天主教堂和耶稣受难像,将山林仙女逼到最后一个洞穴里。在她们即将陷于毁灭之际,圣母马利亚出现了,提出找到一个“能调和仙女的生命和你的教徒的得救”的办法,说服了修士,让仙女们得以化作燕子,每年春天返回教堂,筑巢安居。这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是尤瑟纳尔对多种宗教、多种文化共处一体的追求。

《东方故事集》文笔优美,叙事简洁,有的以神奇取胜,有的以惊心动魄而富有魅力,有的以形象感人,五光十色,熔于一炉。这十篇小说确是精品。

后记

这次重印《东方故事集》,除了出于纯粹文体上的许多改动以外,仍然保留1938年第一次付印时的大体内容。只不过,《砍掉脑袋的迦利》这篇故事的结语重写了,以便更加强调与这篇传说不可分割的某些思辨观点,如果没有这些观点,这篇传说以西方的方式对待,就会只是“风流的印度”的一种模糊写照。另一篇故事《克朗兰的囚禁者》是很早以前试图以现代方式重新阐释的一个古老的斯拉夫传说,由于明显地来得不是时候,不值得修改而被取消了。

在剩下的十篇小说(“故事与短篇小说”的书名也许更适合内容的多种题材)中,四篇是重新抄录的,由我或多或少自由扩充成神话或者真正的传奇。《王福脱险记》从古代中国的道家寓言获得灵感;《马尔科的微笑》和《死去女人的奶》来自中世纪巴尔干的谣曲;《砍掉脑袋的迦利》从无穷无尽的印度传说中派生出来,同一篇传说以不同的方式阐释,给歌德提供了《上帝和巴雅德尔》,给托马斯·曼提供了《换头记》。此外,《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和《寡妇阿芙罗迪西亚》(第一版名为“红色首领”)是以今日的希腊,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以往昔的希腊的杂闻或迷信为出发点,因为写作这两篇小说是在1932年和1937年。相反,《燕子圣母院》反映作者个人的想象,出于想解释雅典农村的一个小教堂迷人的名字。在《源氏亲王的黄昏恋》中,故事的人物和框架并非取自神话或传说,而是取自过去的一部杰出的文学作品,十一世纪日本的出色小说,女小说家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她以六七卷书叙述亚洲的仪表堂堂的唐璜的艳遇。不过,紫式部以非常富有特点的精细,可以说“回避”她的主人公的死,从源氏变成鳏夫后,决定摆脱尘世那一章,过渡到他自身的结局成为大功告成的一件事。读者看过的这篇小说,目的如果不是在于弥补这个欠缺,至少是在于让人设想,倘若紫式部本人来写这个结尾,会是怎样的。《马尔科·克拉列维奇之死》是我多年来打算写作的故事,却是在1978年写成的。故事的出发点是一首斯拉夫谣曲的片断,这首谣曲描述主人公死在一个神秘的、平凡的、寓意式的过路人的手里。可是,我在哪儿看过或者听过这个故事,随后又常常想起它呢?我已经无从知晓,而且在我手边的几本同类的书中也找不到了,这些书对马尔科·克拉列维奇之死有几种说法,但不是这一种。最后,《柯内琉斯·贝尔格的悲哀》(在以前的文本中名为“柯内琉斯的郁金香”)的构思是用作一部至今未完成的小说的结尾。这篇故事绝对不是东方的,除了两次短暂提到艺术家到小亚细亚漫游(其中一次提到的文字是最近添加的),这篇故事总的说来不属于前面的一组小说。但是,我抵挡不住这个诱惑:以消失和获救于自己作品中的中国大画家的目光,去观照这个伦勃朗的默默无闻的同时代人,他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悲哀的思索。

为版本爱好者着想,我们应该回顾,《砍掉脑袋的迦利》发表在1928年的《欧洲杂志》上,《王福脱险记》和《源氏亲王的黄昏恋》分别发表在1936年和1937年的《巴黎杂志》上,在1936年至1937年的同一期间,《马尔科的微笑》和《死去女人的奶》发表在《文学新闻》上,而《迷恋过海洋女神的男子》发表在《法国杂志》上。《马尔科·克拉列维奇之死》发表在1978年的《新法兰西杂志》上。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9: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