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续忆逝水年华/学人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许渊冲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许渊冲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作家。他在许多书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把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诗译成英文。他特别尽力使译出的诗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

《追忆逝水年华》是许渊冲的自传。这是一个中、英、法三种文字的诗人写下的回忆录。许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十年过去了,其间发生的事不少,于是许渊冲就补充了这本《续忆逝水年华》。

内容推荐

许渊冲的《追忆逝水年华》初版于1996年,十年过去了,其间发生的事不少,于是就补充了这本《续忆逝水年华》。第一章《童年时代》,第二章《小学时代》,第三章《中学时代》主要写作者是怎样成为作者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怎么成了全世界有史以来的“诗译英法唯一人”(《中国教育报》报道标题)。《我和唐宋词》原来是《唐宋词三百首》的序言,内容谈到作者是怎么译起《唐宋词》来的,谈到我高中毕业时抗日战争爆发,作者离开南昌二中(现在的校址就是南唐中主的故都)逃往赣州,经过章贡二水汇合处的八境台(就是辛弃疾《菩萨蛮》中的“郁孤台”)……全书生动记录了许渊冲的传奇一生。

目录

序言

《追忆逝水年华》(英文版)序言(一)

《追忆逝水年华》(英文版)序言(二)

童年时代

小学时代

中学时代

杨振宁和我

我所知道的柳无忌教授

钱钟书先生和我

破译《大地之歌》——兼悼钱钟书先生

吴达元先生与我

闻一多先生讲唐诗

怀念萧乾先生

在卞之琳先生追思会上

文理大师顾毓琇

梅校长一家和我

冯友兰先生的几次演讲——纪念冯先生诞辰110周年

西南联大的师生

联大和哈佛

从《中国布衣》到《北大才女》

程抱一和我

逝水余波

我和《唐宋词》

我和《论语》

景语与情语

中国翻译学派和我

附录一:许渊冲著译表

附录二:敢为人先豪气在汉诗西译第一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访谈录(上)

附录三:敢为人先豪气在汉诗西译第一人——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访谈录(下)

试读章节

“做个人口,不算什么;做个人手,就算不错;做个人才,再好不过。”这是托尔斯泰引用过的法国名言,说得很有道理。一个人生下来开口就哭,张口就吃,这就是个人口。一九二一年四月十八日,百花欲开,新月渐圆的时候,下午三点,钟声当当三响,不早不晚,我就呱呱坠地了。据说我的口张得特别大,哭声也特别响,恰巧家里来了一个客人,他说江西全省看相算命,要数他的表叔最灵,但他表叔如有疑难,还得向他请教。他一听到我的哭声,就说这个孩子命大。到底是说我命里注定了要受九九八十一难,然后苦尽甘来,还是像雪莱在《哀歌》中所说的:“洞深海冷处处愁,要为天下鸣不平”呢?那就要等到月亮圆了才能知道了。

我的父亲不能算个人才,他只读过几年私塾,认得几个字,会记几笔帐,社会地位不高。记得他曾说过:南昌乡下蔡家坊有个学堂,有人推荐他做校董,有人却反对说:他的资格不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哪里能保学堂?他为这事非常生气,常说:“我这辈子算是完了,只有叫下一代好好读书,有了,资格,才好为家庭争这口气吧!”这是他给我们兄弟三人最深的印象。

他的三姐夫从日本留学回国,当了江西省农业专科学校的校长,这在当时是全省的最高学府。他姐夫要他去农专做个小职员,管管钱财账目,每月也可拿到五六十元。可惜好景不长,一九二七年蒋介石清党,大杀国民党内的共产党员,他的姐夫思想左倾,逃到上海租界里去了,从此郁郁不再得志,甚至一病不起。因此,父亲时常对我们说:党派这个东西是加入不得的,因为党尚黑嘛(“党”字的繁体写法,是上面一个“尚”字,下面一个”黑”字)你们三姑爹就成也是党(国民党),败也是党(共产党)。这是父亲给我们第二个深刻的印象。

三姑爹有一个最小的堂弟,排行十一,所以名字就叫“式一”,我们称呼他为式一叔。他曾在清华大学学习,参加了清华文学社,社长是顾毓琇。社员有闻一多,梁实秋等人。他从事戏剧和电影工作,记得我小时候第一次看无声电影,就是他请我们去看的《自由魂》和《桃花泣血记》。他说《自由魂》中有孙中山,使我们非常向往,结果看到的却只是个人影,又使我们大失所望。但《桃花泣血记》却是阮玲玉主演的,桃花还着上了粉红色,总算第一次看到了无声有色电影。式一叔后来用英文写了一个剧本《王宝钏》,就是《武家坡》的故事,在欧美各国上演,在伦敦和纽约都闪耀着霓虹灯的广告,赚了不少英镑美金。父亲谈起他来就眉飞色舞,口沫四溅,羡慕得不得了,说什么“式一真了不起!连英国的萧伯纳都喜欢他的戏。他一回国,就送了他丈人一千金镑,要合一万六干银元。他丈人一辈子都用不完,真要快活死了!”这是父亲给我们第三个深刻的印象。

我的母亲曾在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学习,女职在当时是全省唯一的女子学校。母亲不但是读过几年书,还会画几笔画。她从小就教我认字,我模模糊糊有个印象,仿佛记得她穿一身白褂白裤,我曾拉住她的裤腿,硬要她教我认字角。我出生一年后,母亲又生了弟弟,没有奶喂我,我是靠吃牛奶长大的,因此从小有股牛脾气。弟弟出生一年后,母亲又怀了孕。父亲同母亲带我到抚州(临川)第七中学(老师中有游国恩,学生中有饶漱石)去工作,到抚州时天色已黑。我们住在一间点煤油灯的昏暗房子里。夜里母亲做了一个恶梦,梦见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向她讨债,说是欠了她一条命,有一个白发老人来劝解,要母亲多给她一点钱,那个女人却不答应。吓得母亲从梦中惊醒,当夜就哭哭啼啼地告诉了父亲。第二天早上天一亮,母亲走出房门,看见堂屋里挂了一个女人的遗像。仔细一看,正是她昨夜梦见的那个女人。于是她更加吓得要命,催父亲赶快多买一些纸钱,烧来祭奠女鬼。那时我不懂事,还缠着要母亲教我认字,她没有心思教我,我就发牛脾气了,用头撞她的肚子。父亲见了赶快把我拉开,母亲却说:“让他撞下来也好。”仿佛预见到妹妹的出生就要带来她自己的死亡。  妹妹是我们回南昌后出生的。那时,我家住在南昌市石头街五十九号。是一座门朝东开的平房。进门之后有个院子,五岁的孩子需要七步才能跨过。院子南边是一个没有花的花坛,北边就是二伯父住的花厅。二伯父喜欢喝酒,二伯娘喜欢打牌,他们没读过书。记得我要二伯讲故事,他只说了一句:“话说一百钱一碗茶……”就讲不下去了。他们没有文化,也没有子女,我的弟弟从小就过继给他们。院子尽头有一张屏风,挡住了后面的天井和堂屋,堂屋南北各有一套正房,前厅和后房,北房三间住的是大伯父母和我的三个堂兄弟。南房就住我们一家。哥哥和我住前厅,后房由堂姐住。记得堂屋正中摆着一张方桌,八个方凳,左右各有三把太师椅,两个茶几。在没有客人的时候。P1-3

序言

一九九七年五月,我和许渊冲久别重逢真是一件乐事,我发现他对什么事都像从前一样冲劲十足,如果不是更足的话,就和六十年前我们在一起读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差不多。后来,我们失去了联系,直到最近我偶然在《清华校友通讯》上读到他的一篇短文,我就跟踪寻找,最后找到他在北京大学。1938—1939年我们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读一年级,两人一同上过叶公超教授的英文课。联大绝对是一流的大学。我们两人后来的工作都要感谢联大给我们的教育。但叶教授的英文课却极枯燥。他对学生不感兴趣,有时甚至要作弄我们。我不记得从他那里学到了什么。许恐怕也和我差不多。那个学期以后,许就和我分道扬镳了,因为我们所在的学院不同——他在文学院,我在理学院。我后来旁听过英诗,但不记得许在同一班上过课。

许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作家。他在许多书中作出了巨大的努力,把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的许多名诗译成英文。他特别尽力使译出的诗句富有音韵美和节奏美。从本质上说,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做好的事,但他并没有打退堂鼓。这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每当他取得了一次成功,他又会多么兴高采烈!比如说他炼字造句,翻译张若虚的名诗《春江花月夜》的前几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原诗中洋洋大观错综复杂的抑扬顿挫、节奏韵律都巧妙地摄入译文中了!

《追忆逝水年华》是许的自传。这是一个中、英、法三种文字的诗人写下的回忆录。我读后再一次体会到诗人的生活和科学家的是多么不同。许多年前,艾略特来参观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有一天,在所长奥本海默家举行的招待会上,奥本海默对他说,“在物理方面,我们设法解释以前大家不理解的现象。在诗歌方面,你们设法描述大家早就理解的东西。”许在这本回忆录中写道:“科学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二,艺术研究的是一加一等于三。”不知道他的意思和奥本海默有无相通之处。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8: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