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白话聊斋(白话本)/袖珍纸阅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蒲松龄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聊斋志异》是我国清初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共收小说近500篇,或讲民间的民俗民习、奇谈异闻、或讲世间万物的奇异变幻、题材极为广泛。其故事情节独特,艺术形象异彩纷呈。作者蒲松龄一生科甲不利、生活清贫,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创作的无数个看似荒诞的故事及艺术形象,都有扎根于社会的思想内容基础,并由此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及爱憎等思想感情,其中,也熔铸了作者自己的感受,寄托了作者自己的孤愤心情。

本书为“袖珍纸阅读”丛书之一,选取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让现代读者也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

内容推荐

《聊斋志异》是清代蒲松龄的短篇小说集,借描绘狐仙鬼怪,反映人间百态。按内容大致分三类:第一类作品无情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鞭挞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善良人民的痛苦遭遇;第二类作品尖锐地抨击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人才的摧残;第三类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封建婚姻制度的罪恶,歌颂了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杰作,自问世以来,在历代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目录

画壁

王六郎

崂山道士

叶生

画皮

陆判

婴宁

聂小倩

侠女

莲香

阿宝

鲁公女

夜叉国

连城

翩翩

田七郎

促织

姊妹易嫁

续黄粱

鸦头

花姑子

窦氏

云翠仙

颜氏

小谢

考弊司

梅女

宦娘

阿绣

小翠

霍女

陈锡九

张鹞渐

云萝公主

神女

湘裙

瑞云

葛巾

长亭

席熊方平

素秋

贾奉雉

胭脂

黄英

书痴

白秋练

陈云栖

王桂庵

锦瑟

香玉

试读章节

陆判

陵阳人朱尔旦,字小明,性情豪放,但天生迟钝,虽勤奋好学,却始终未取功名。

一日,与同窗好友聚饮。有人开玩笑地说:“你素有豪名,如能半夜到十五殿左边走廊下把判官背来,大伙设宴请你。”原来陵阳有座十五殿,神鬼皆木雕,栩栩如生。东廊有判官站立,面带绿色,满脸红须,形状很可怕。有人夜里从那里经过,还听到有拷打的声音。凡是夜晚路过的人,无不毛骨悚然。所以大家拿这事难为老朱。老朱笑一笑,起身就去。不久,在门外大声地叫道:“我把判官老爷请来了。”一会儿,朱把判官背进来安放桌上,敬酒三杯。大家吓得面色苍白,请求老朱快快背走。朱又把酒浇地祷告说:“弟子无礼,请大老爷不要见怪。寒舍离此不远,如果高兴,今后请光临共饮,千万别见外!”说完,又将判官背了回去。

第二天,大伙果然请他喝酒,喝到天黑方回。但酒兴未尽,朱回家继续挑灯独饮。忽然有人掀帘进来,一看,正是判官。老朱起身施礼说:“啊,想必是我要死了。前晚冒犯,今天来问罪么?”判官摸着胡须微笑,说:“不!前夜承蒙盛情相邀,今夜有空,特来赴约。”朱听了很高兴。让客入席,亲自洗杯筷碗盏,并生火烫酒。判官说:“天气温暖,可以冷饮。”朱遵命,把酒壶放在桌上,跑去告诉家人,准备好下酒菜。妻子听说是判官来到,害怕极了。劝朱不要出来,朱不听,等着把菜肴果类凑齐,端到堂上。对饮几杯,于是就问判官姓氏。判官说:“我姓陆,无字。”又和他谈论书本上的事,无不对答如流。朱问:“会八股文吗?”陆判官说:“稍稍能够分辨优劣。阴间阳世所读的书大致相同。”陆的酒量很大,连饮十杯,若无其事。朱因白天喝过,回来又喝,不知不觉醉倒,伏在桌上睡了。一觉醒来,灯光昏暗,鬼客已经走了。

从此,每隔两三天,判官就来喝一次酒。他俩情谊一天天加深。有时喝到夜深,共眠一床。朱捧出自己写的文章请教,陆也不客气地用红笔涂抹,一篇又一篇,都说写得不好。

一夜,朱又喝醉,径自睡去,陆仍自斟自饮。忽然朱在醉梦中感觉五脏六腑有些疼痛,睁开眼却见陆判官坐在床前剖开他的肚子,拿出肠胃一一清理,他吃惊地说:“你我无仇无怨,为何杀我?”陆笑着回答说:“不要怕,我正在替你换一副聪明一点的五脏肚肠。”说完又慢慢把内脏放进去,然后缝好,最后用裹脚布把腰缚紧。料理完毕,床上并无血迹,朱略略感觉腹部麻木。见陆把一个肉团放在桌上,便问:“这是什么?”陆说:“这是你的心。文章写得不好,就是因为心窍闭塞,刚才在阴间从千万颗心中挑选最好的与你交换。必须用你的去补足缺数。”说完,掩门而去。

天亮后,朱解开裹脚布,见伤口已经愈合,仅有一红线留存而已。自此,朱的文思如同泉涌,读书过目不忘。几天后再拿文稿给陆看,陆说:“可以了。但你福薄,不能做大官,中举罢了。”朱又问:“何时可中举?”陆说:“今年必中头名。”不久,朱果然府考冠军,乡试又夺魁。同窗友人向来嘲弄他,见了他考举人的试卷后,无不吃惊。细细盘询,才知有易心之事。大家求朱在陆判前说些好话,愿和陆结交。陆答应了,大家设宴款待。初更时陆判来到,双目闪烁如电,红胡子不断飘动,更显肃杀之气。大伙吓得浑身发抖,一个个悄悄溜走了。朱带陆到家里共饮。醉中对陆说:“挖肠洗肚,受惠已多。还有件事麻烦你,不知当说不当说?”陆问他有何吩咐?朱说:“心脏能易,面目想必也可改。我妻子很贤惠,而面貌却不美,烦你动动手术如何?”陆笑着说:“行!容我慢慢设法。”

过了几天,陆半夜来敲门,朱急忙起身请进。见陆衣襟中包着一件东西,忙问是什么?他说:“你的嘱咐,一时不易物色。刚才机会到来,弄来一颗美人头,可以满足你的要求。”朱一看,颈子上还有血。陆催促快快进去,不要惊动鸡犬,卧室门上了闩,陆顺手推开。朱夫人侧卧床上,陆把美人头交朱抱着,自己从靴中取出匕首,按着朱夫人脖子一切,便像切肉一样,把头切下,又从朱手里接过美人头,接合上去,看看是否端正,然后用手按摩,把枕头垫好。并叫朱快去把朱夫人的头埋起来,便从容而去。

朱妻醒后,觉得脖子有些发麻,脸上好像有什么粘着。用手一搓,竟是血块,非常恐惧。叫丫头舀水,丫头见她脸上到处是血,也吓坏了。夫人洗脸后满盆血水,丫头再看时,夫人面目全非。夫人自己照镜,不仅惊讶,而且感到莫名其妙。朱进来,说明缘故,同时端详夫人秀眉弯弯,一张鹅蛋脸儿带着笑容,活像画中美女。解开衣领,颈上有红线一圈。红线上下肉色完全不同。

原来,城里吴侍御有个女儿长得十分美丽,未曾出嫁已死去两个未婚夫,因此十九岁尚待字闺中。上元节游十五殿;被一无赖见到,探明她家住址,夜间翻墙进屋,企图强奸。小姐竭力反抗,无赖便把她杀了,吴夫人闻声忙起床去看,发现女儿身首异处,全家上下无不骇然。灵堂上,把头放在小姐尸体脖子边,所有的人,哭得死去活来。不料第二天揭被一看,小姐头颅已不翼而飞。主人鞭打丫头,责怪她们看守不力,被狗叼走吃了。吴侍御把这场命案告到官府,官府限令捉贼。三个月来,尚未破案。朱家发生换头的奇闻传来,吴侍御十分怀疑,派一妇人往朱家查看。那妇人进门一见朱夫人,吓得一口气跑回吴家报告真的是小姐。吴侍御听了,心里猜测是朱用妖术杀女。上门问朱,朱说是妻子在梦中换了头,连自己也不知原因。说吴的女儿是他所杀,实在冤枉。吴不相信,告到官府。官府先审讯朱家仆人,口供与主人所说完全一样,一时不能决断。朱只好求计于陆,陆说:“这事容易,我让吴的女儿自己说明白。”吴侍御当天夜里梦见女儿说:“我是苏溪杨大年所杀,与朱举人无关。朱因嫌夫人不美,陆判官用我的头和朱妻换了。这样,儿虽死了,头还活着。请不要两家为仇。”吴醒后告诉夫人,与夫人所梦相同。忙告知官府,经官府查问,果有杨大年其人,逮捕审讯,服罪结案。

吴侍御来到朱家,求见夫人。从此,和朱以翁婿相称。吴家并把朱妻的头与女尸合葬。

朱尔旦三次入京会试,都以犯规被罚出场,由此灰心,不再求取功名。又过三十年,陆说:“你寿命不长了,尚有五天。”朱又说:“能救吗?”陆说:“天命不可违。对乐观者来说生死如一。未必生是乐,死是悲。”朱点头称是。即日制备衣衾棺椁,到期穿戴整齐,安然告终。次日,朱夫人正在痛哭,朱忽然从外面进来。夫人害怕,朱说:“我虽做鬼,却与生前一样。考虑你寡母孤儿,放不下心,所以回家看看。”朱夫人哭得更加伤心,朱从旁安慰。夫人说:“古来就有还魂的说法,你既有灵,何不重生。”朱说:“天命难违。”又问:“你在阴司做什么?”朱说:“陆判官推荐我管理有关官司事务,有一定的职位,并不苦。”夫人还想说下去,朱催她快去准备酒肴,说:“陆判官和我同来,我们要像往日那样喝酒。”夫人照办。只听到两人谈笑如昔,直到半夜方休。从此,朱两三天回家一趟,顺便处理一些家务,夫妇情感依旧。儿子名玮才五岁。朱回家常抱着他玩,七八岁就教他读书。儿子很聪明,九岁就会作文,十五岁考取秀才,一直不知道父亲已死。儿子逐渐长大,朱回家也逐渐稀少。一夜,他对夫人说:“我们要永别了。上帝命我做太华卿,离家很远,事务又多,不能再来。”母子舍不得抱着他痛哭。他说:“不要这样。儿子已长大成人,家里也过得去,岂有百年不拆散的鸾凤。”又对儿子说:“要好好做人,切勿荒废了家业,十年后再见。”

后来朱玮二十五岁中进士,授专管册封的礼仪之职。他奉旨祭西岳,路过华阴,忽见高车,上张羽盖,随从甚多,直向他的仪仗队冲来。仔细观看时,车上却坐着父亲。于是连忙下车跪在路旁哭拜。父亲停车说:“你为官清正,我可瞑目了。”玮伏地不起,朱驰去不顾。才去几步,解下佩刀细看,十分精致,镌有一行小字:“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后来玮做到司马,有五个儿子,名沉、潜、汶、浑、深。某夜,朱玮梦见父亲说:“佩刀可给浑。”他立刻照办。后来浑做官到总宪,名声很好。

P17-21

序言

清初,征服者对于被征服者施行残酷的镇压和奴役,罗织文网,文字狱屡息屡起,文学创作也备受摧残。蒲松龄就生活在这个时代,他的《聊斋志异》也是这个时期文学上最丰硕的收获。

蒲松龄诞生在山东淄川一个没落地主的家庭,家徒四壁,十分贫困。成年分家之后,或给官僚作幕宾,或在地主家中教书,长期靠微薄的收入勉强维持生活,以致到了六十岁,还要为一日三餐到处奔走。

他从幼年起,受家庭影响,羡慕功名,醉心科举。十九岁开始应童子试,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可谓旗开得胜。以后却不断遇到挫折,命运不济。过了不惑之年,两次到济南应试,都名落孙山。到了五十多岁,犹不忘进取。七十二岁那年,他还赋诗抒怀,把自己怀才不遇、屡试不第看做是终生的遗憾,既感到愤怒,又感到悲哀。

冷酷的现实使蒲松龄逐渐清醒过来,不幸的遭遇使他经常接近下层人民,亲身体验到政治黑暗和民间疾苦,写下了一批为民请命、反映现实的文章,《聊斋志异》便是其中最有价值、最有成就的作品。这部短篇小说集以简练的文笔、短小的形式,表达了重大的内容,描绘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涉及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现实生活。由于统治者的严密控制,他不得不使用曲笔,隐晦地表达他的理想和感情。因此,书中他描绘了大量的狐仙鬼怪、花妖树精,借以影射芸芸众生和世间百态,奇思妙想,更增添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聊斋志异》无疑是接受了魏晋志怪小说和唐宋传奇的影响,但又有很大的创造和发展,作者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素材的选择、情节的曲折、写法的变化多端,紧紧吸引读者,充分发挥了我国短篇小说传统的民族特点。此书自问世以来,长盛不衰,读者日众。

除了《聊斋志异》外,蒲松龄还创作了多种体裁的作品,特别是写出了大量通俗易懂的“俚曲”。他用民间流传的曲调,写成叙述体或者戏剧体,可唱可演,雅俗共赏,最能代表他创作的特色和成就。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5:3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