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雪线上的空响/紫丁香唯美书系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指尖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雪线上的空响》是散文集。作者指尖以内敛、温和、自信的笔触,以充满对陌生事物和具体情境的关照之心,抒写现实物象,探索内心幽秘。用笔简朴细腻,指涉丰盈自由。于日常生活之中探触本真,以自我审视的方式,对自我内心乃至灵魂深处作了较为深刻的发现与刻绘。

内容推荐

《雪线上的空响》是“紫丁香唯美书系”之一。

《雪线上的空响》关照现实物象,探索内心幽秘,内敛、温和、自信,充满对陌生事物和具体隋境的关照之心,用笔简朴细腻,指涉丰盈自由。《诸林前》《完美世界》《人神共在的村庄》等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场精神,在缅怀旧事之间体察人生沧桑,于安静叙述中展现个性情怀。作者指尖在书写个人与这个世界具体物事的接触与体悟,以及与同类、大地具象的和谐与冲突的感觉,于日常之中探触本真,以自我审视的方式,对自我内心乃至灵魂深处做了较为深刻的发现与刻绘。

目录

第一辑 树

 诸林前

 禅房的树

 惩罚

 古柏

 空心

 种子

 云上的字句

 镜子

 繁花

 忧伤的精灵

 大雪 

 红涧沟

第二辑 神

 庙堂里的事

 人和神的村庄

 神的自留地

 黑暗之光

 TA们的集会

 幻视者

 完美世界

 隐藏的珍宝

 与先祖逢晤

第三辑 人

 亲爱的宝贝

 生命线

 雪线上的空响

 你的样子

 秘密庄稼

 影子城堡

 来去天堂

 黄金

 贴着天使飞

 如一日

 被神接住的人

 劳作者

 天光云影共徘徊

试读章节

古柏

树在山上,到底活了多少年,没人知道。好在它不孤单,好歹还有另外一棵叫凤的树,风里雨里,四季里,跟它在一起,承受也罢,埋怨也罢,千年万年的,都是它们的事。村人只觉,龙凤柏,这称呼就像一个院子,一户人家。

龙柏长得粗大,高近十米,粗两米三,皮色干硬,纹路深刻,皮肉经了霜,紧绷而内敛。不像那些百年柏,绿茸茸的,直撅撅的,若年轻人,是要把蛮力都使出来的,使到把自己都要撑破了,让旁观者忧心。凤柏相对弱些,细些,倒像女体,婀娜态貌,风来,它与龙柏纠缠在一起的枝条摆动,若非龙柏蛮力惊人,意志恒定,它是要把腰挣断的。

都说世间物件越老越精,越久越灵,树也是,好像一个襟怀裹紧的缄默汉子,再长的岁月,再大的灾难,它都承担下来,不托付推诿。或者它是算计好结局的通灵者,纯粹地活着,全不顾岁月流转,山河变换。

山上的好处是高,高瞻远瞩,却也不胜风寒,这是人的直觉,不知树的情形如何?或许有天神地仙,来与它们晤,聊聊兴事,诉诉愁苦,也喝酒,也歌舞,也迎来送往,也洒英雄泪,山这么高,树离村庄这么远,山上发生的事,人间凡者,胡吃海睡的,谁又知。今我与柏遇,不过缘定,如果能与面前这承接了千万年雨露的龙凤,会上那么几旬,我起码也得拥有上千年万年的道行。倒可惜了,我又非佛,非僧,非仙非道,只以弱脆的血肉之躯面对,山风掀起我,似要把我这无根的命吹到半空,若不是我紧附着龙身,闭着眼等待,怕要被吹到山间沟壑里,化了灰的。

龙身苍白,干硬,粗糙,纹路里面满是苔藓和石粒,草根和树叶,尘灰和霜风,尚有多少人眼难察的细小生物?尚有多少喋喋不休的情节故事?我在它们面前愈显得轻渺不值,浅薄无知。跟树下的草,草下的虫,一般一样,在低处,被践踏,忽略,经了风,吹远。

老柏的枝条都不茂盛了,许是经了几夜风的缘故,树叶疏了,枝干便愈发遒劲,在日光下显得黑青,弯曲地纠结过,才延伸出去,试探着裹住,再试探着伸长,再纠结,再延展,曲曲弯弯,没有一枝是爽朗朗冒着笑意的大舒意。生命总是要藏的。敛藏,才是最好的生发啊。树懂得的,不一定人懂得。比起树,人的生命太迅疾了。一辈子都在试探和体验中求证,直到生命终结那刻,才悟到命运不过流水浮萍,你走亦老,不走亦老。老了,朽了,精了,也空了,没了。村里人习惯把龙凤柏叫成万年柏。尚未知它们是真历了万年轮回,还是村人因其性命久长,对其盟生敬重,而习惯的称谓。一株树压抑着我,山压着我,云压着我,觉出自己的轻,年纪的轻,身体的轻,生命的轻,心智的轻。人在自然面前,总要生出甘心的没落和羞愧,只有那些被冷落和忽略的生命,才值得被敬畏。

大风大水,大灾大难,万年柏神一般面色从容。村里人便当神待,祖祖辈辈,择固定的好日子,循环不绝地拿一天的时间来虔诚跪拜,求护佑的,谢恩情的,它们在,祖祖辈辈的村人才活得安心,即便灾病战火,有它们,人间才有所依托。它们亦远眺红尘大道,哭过笑过,小的老了,老的没了,却又生生不息,无穷尽焉。

早年,两株柏并没有长得这么近,东西各占一边,各受各的风雨,各做各的事,冷暖自受。亦不知是哪年,发生了怎样的变故,两树开始慢慢剔除隔阂,渐渐靠近,直到如今这般,根分两段,枝聚一处的亲密样子。想来,绝不是狭义上的龙凤之爱吧,那应是生命抵达最难处时的互相支撑,关注,给予和亲近;大磨难之后的大悟道,予之后的得,双赢的结果。难怪人间好比喻成功夫妻为龙凤。真正的好,便该如此,剔除情色和嫉妒心,彼此互助给予,方为远离嗔、痴、妄、贪。光明大道,是神仙大道,走上来,活得长久,有意思。

老汉九十(以他年龄,配万年的柏。蚂蚁过处,痕迹轻浅,树的寿数远非人可比拟),坐小马扎,右手里把玩着俩健身球,秋光下闪着光,耀眼,分不清是球体还是日光。嘴瘪在两腮,说话时,像鱼在水里游。他在村口的圈洞下,瘦小而精明,入世久了,经风见雨的历练,亦有仙风道骨。精怪不是妖怪,妖是要霸占人间起杀戮心和贪婪意的,精是成全了人间种种艰难后的蔼然一笑,是人间接受的好,所以,万年柏是精,九十老人亦是精。他听说我们把后山上的石柏树龄定为两千年,大不悦,便坐在村口等待与我们理论。他说石头里长出的物件,一年只长一钱儿厚,那要多少个年头才能长到如今的样貌。再说,老辈人留下话了,柏就是万年的。传说嘛,我自是允了。他又说,东山有柴窝,刀槽粗,那也是攒了千年的力气的。有村庄之前就有树了,有树前就有山了,谁能说山没万年,树没万年?众人沉寂。

村前国道,车流奔涌。村后山体,庞大纷繁。古柏已被村庄遮掩。安安静静的大天地,从来都是在深处和远处存在着的。万年,是个怎样的概念,只有经历过万年甚而几万几十万年风云,才有体会吧。那龙凤柏,根都被石片一层层压死,没有雨水和土壤的些微痕迹,而它却也忍忍地活,可不是神仙吗。神仙的寿数,人是闹不清的。千年也罢,万年也罢,不过人间的一个谜。它只管与白云同坐,日月共生。

P19-21

序言

云朵里的修行

指尖

对文字的拆开、打破、组合、重建的过程,我把它称之为修行。无疑,我热爱这种修行的方式,并常常在文字中将或幼稚,或成熟,或冷酷,或调皮的意味袒露出来,这就使我的文字风格呈现出一定的多变性,很难有人把这样一直在调试中的文字归纳于某类型,这跟我的性格毫无关系,甚至跟我的生存环境也无关系,这不过是我选择的一种方式,它使我在不断的摧毁和重建的同时,走向想象中的圆满。但这条路,乃至这种方式,都注定使我困惑、疲惫、受质疑、批判或者否定,而所有这些必经的过程,随着年岁的叠加,其艰难程度已越来越不令我忧惧,或者应该说能够轻易解决。这并不能说我自己有多强大,只能说,生命本身所蕴涵的能量真是无法估量。所有来自宏观或微观世界的苦难,我已能够坦然面对,并在解缠和与之相持的过程中,渐学会了挪移和转换的小窍门。这并不能表示我有多高明,说穿了,我更像孩子,想用一些新鲜的玩艺儿,来使自己获得更大的快乐和满足。

而在另一方面,我却深陷于那片暗淡,却温暖的,泛着晕黄、陈绿,甚而发霉的、被云朵打湿的记忆当中,从未走开过。一个充满跳跃的,易变的表象,与一个顽固的、传统的、愚昧的、充满虚幻的理想主义的内涵相融汇,这就是我所构建的文字的真实状况。

我大概永远也走不脱乡村情节于我的纠扰,或许从未有过走脱的意愿,也或许是经过年轻时所谓的闯荡而渐渐看轻了环境于人的好歹,并不是什么地方一定适合什么样的人,只能说,当一切成为习惯,你便没有了挣脱和改善的冲动,而甘愿固守此刻。但在这点上又与我所追求的文字风格相背离。如此,我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抗议目下生活的平淡无奇吗?这也是个问题。但如果无力改变自己的生活乃至与生活相牵连的物事,改变一下文字风格和表述方式,无疑是最好的反抗和颠覆的方式。

如果在此路上无法得遇真神,何不在彼路上修行?  我因之而生的快乐,和对生活工作的加倍热爱,其动力大概来源于此。

我生活在藏山地界,太行山西麓,境内森林密布、沟壑纵横,鸟雀无数,我的工作是每日与树木山峰交接,常去往山沟丛林,或者古村旧户,这种在年轻时想都没想过的工作成为我眼下的热爱和糊口的饭碗。人在一定的年龄里,会变得安静、坦然,接受现状,珍惜当下,并千方百计地让自己幸福。但幸福这个词,越来越薄脆不可触碰。幸福是一个永难企及的境界。或许,当一个人走完生命最后的历程,在黄泉路上扭身回望时,会感到幸福?当然,这不过是猜测,没有谁从黄泉路上回来过,告诉我们关于幸福的真实滋味。我跟所有人一样,怀着虔诚和敬畏的心情,在小心翼翼地等待和寻找幸福的日子中渐渐老着,妥协着。但每次,当我面对着天空、大地、庙宇、村落、古木、青石、飞鸟,老人,孩子,周围巡视的黑猫,摇摆的小鸡,这些熟悉而陌生的物体好像循着一条暗道,沿着我幼年时光逶迤而来,我在它们之中,恍如隔世。这种讶异之感真让人感动。某些时候我会落下泪来。而更多的时候,我会把它们置换到文字世界里去,在那里,没有过去和现在之分,没有幸福与否的纠结,我们一起,在暗淡的岁月之中,经历着只有我们的世界才会发生的故事。而在彼时,作为书写者的我,是一个被神催眠的愚者,脱离了现状,落在大梦之中,恍惚走一小段过去的路,河水清澈,水草葳蕤,小鱼跳起来,又落下,听见啪的一声。我正在回去,乘着暗淡的光线,用纸当船,笔当桨,划向记忆的故乡。

我贪恋每一次貌似无我的写作过程。情愿让文字把我带回到独属于我们的场中央。并暗自喜乐,不与人言。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守口如瓶是他最基本的素质。在赵氏孤儿藏匿的地方,立着一块大石碑,石碑上满当当地刻着一个泛金的字——“藏”。通常情况下,旅人们会穿过狭长的檐下小道拐进山腰处的藏孤洞,而对它的存在熟视无睹。先前我也未注意过它的存在,直到某次,近黄昏时分,夕阳映红了整座山,那种红中带黄、冷中带暖的色彩使山上的树木、庙宇和檐头的瑞兽们呈现出一种神圣而静洁的光芒,我回头,报恩寺后面渐暗的通道尽头,那个字亦被光线照耀,发散出冷静安然的廓然之态。当过去永远消失,被传说的口舌胡乱评说,何如沉默成一个字更有力量?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少有的轻松。这种卸下负累的通透感一直延续到吃晚饭,到第二天打开单位办公室的门锁,到随后的一次远行,到今天,此刻。

我在此土里耕种,在彼路上修行,一切生发得如此自然,惯常,无一丝疑义,无是非,无大欢,无大伤,只安安的,静静的,怀着谦卑的心,感戴,敬畏,关爱,接纳神赐的所有善孽,因果,并甘心藏在记忆的云朵里,写下关于乡村圣殿里曾经和未来的一切。这般滋味,悦不可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