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帝鉴图说(插图本)/四库家藏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明)张居正
出版社 万卷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神宗皇帝编撰的,讲述帝国治盛衰亡道理的教科书。《帝鉴图说》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是以古代帝王为鉴,来解说为人做事的道理。

本书增添了“注释”、“译文”、“历史背景”、“评议”等几个栏目。对于书中出现的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读字等进行了注音,力求保证读者在阅读原文时能流利顺畅,一气呵成。而对于原书中的一些难懂的词语及典故,我们都进行了详细地注释。另外还配以横、竖两种古版画,全部都典雅古朴、线条清晰,力求从多个角度,以多种诠释方式还原原文故事发生的场景,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那些重要的人生哲理。

内容推荐

《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神宗皇帝编撰的,讲述帝国治盛衰亡道理的教科书。

唐太宗曾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之语,《帝鉴图说》的书名就是由此而来,意为以古代帝王言行与国家兴亡的故事为例,述说治国之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圣哲芳规”讲述历代明君励精图治以至国家兴盛的史实;下篇“狂愚覆辙”列举历代帝王倒行逆施导致社稷倾覆的例子,两者对比鲜明,张居正更配以独特精到的评论,清晰透彻地诠释出帝王之道。

由于《帝鉴图说》是编撰给年幼的皇帝来阅读的,所以除了语言简洁明了之外,还为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均为明代的木刻版画,简练清晰,古朴却有几分童趣,寓教于乐之余,更给人亲切之感。因此在书成之后,《帝鉴图说》俨然成为帝王家的教子启蒙读物。很多帝王甚至在成年之后还一直翻看此书,以反复告诫自己要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克勤克俭。这本《帝鉴图说》也因此而被称为“古代帝王的枕边书”。

我国自古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法,治国与修身,其道理常常是相通的。大至国,小到家,甚至个人,都是需要经营的。君不见古来多少仁人从善如流,勤俭自勉,方达到了自我的新高度;君不见史上有多少愚者因荒淫而丢命,因残暴而自毁。“成由勤俭败由奢”“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类的人生哲理,不正是与帝王之道中的“克勤克俭”、“听从劝谏”等治国道理相契合吗?

《帝鉴图说》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是以古代帝王为鉴,来解说为人做事的道理。

读史可以明理,这些古代帝王的成败实例,正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前车之鉴”,反复品读这一段段鲜明的历史,在我们日后的生活里,我们会以更加理性的方式看待生活,也就更加接近成功。

为了让本书更加易懂,书中的道理更易让读者接受,我们为本书增添了“注释”、“译文”、“历史背景”、“评议”等几个栏目。对于书中出现的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读字等会影响读者流畅阅读的问题,我们将这些难浈的字都进行了注音,力求保证读者在阅读原文时能流利顺畅,一气呵成。而对于原书中的一些难懂的词语及典故,我们都进行了详细地注释,其中也包括每个历史故事的出处以及当时的一些固有名词,令读者在读书时能完全透彻地理解原文,更能令读者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不仅如此,我们在原文之后,还设有对全部原文的译文,详细清晰地解说原文,谨慎地还原作者意图。这些历史故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所以我们增添了“历史背景”这一栏目,述说故事发生时代的背景,以及对当时帝王自身功过进行简单介绍,以令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蕴含着大道理的历史故事。最后,我们还为每个历史故事配上了评议,这些评议,语句精到,虽言语不多,但能发人深省,令人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一些与自身有关的道理。

《帝鉴图说》本身就配有很多古版画,我们更是为本书配以横、竖两种古版画,全部都典雅古朴、线条清晰,力求从多个角度,以多种诠释方式还原原文故事发生的场景,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那些重要的人生哲理。

读书可以令我们在浊浊闹市中获得一片宁静恬淡的心灵空间,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碌碌无为之后募然顿悟人生的道理。

请翻开这本《帝鉴图说》,细细品读,您会在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之后,获得人生的感悟。

目录

阅读指南

国学与我们同在

编者的话

圣哲芳规

 任贤图治 (唐尧帝)

 谏鼓谤木 (唐尧帝)

 孝德升闻 (虞舜帝)

 揭器求言 (夏禹王)

 下车泣罪 (夏禹王)

 戒酒防微 (夏禹王)

 解网施仁 (商汤王)

 桑林祷雨 (商汤王)

 德灭祥桑 (商中宗)

 梦赉良弼 (商高宗)

 泽及枯骨 (周文王)

 丹书受戒 (周武王)

 感谏勤政 (周宣王)

 入关约法 (汉高祖)

 却千里马 (汉文帝)

 止辇受言 (汉文帝)

 纳谏赐金 (汉文帝)

 不用利口 (汉文帝)

 露台惜费 (汉文帝)

 遣幸谢相 (汉文帝)

 屈尊劳将 (汉文帝)

 明辨诈书 (汉昭帝)

 葺槛旌直 (汉成帝)

 宾礼故人 (汉光武)

 拒关赐布 (汉光武)

 赏强项令 (汉光武)

 临雍拜老 (汉明帝)

 爱惜郎官 (汉明帝)

 君臣鱼水 (汉昭烈帝)

 焚裘示俭 (晋武帝)

 留衲戒奢 (宋高祖)

 敬贤怀鹞 (唐太宗)

 览图禁杖 (唐太宗)

 主明臣直 (唐太宗)

 纵囚归狱 (唐太宗)

 撤殿营居 (唐太宗)

 面斥佞臣 (唐太宗)

 遣归方士 (唐高宗)

 焚锦销金 (唐玄宗)

 委任贤相 (唐玄宗)

 兄弟友爱 (唐玄宗)

 召试县令 (唐玄宗)

 不受贡献 (唐宪宗)

 遣使赈恤 (唐宪宗)

 延英忘倦 (唐宪宗)

 论字知谏 (唐穆宗)

 屏书政要 (唐宣宗)

 焚香读疏 (唐宣宗)

 敬受母教 (宋太祖)

 解裘赐将 (宋太祖)

 碎七宝器 (宋太祖)

 受言书屏 (宋太祖)

 戒主衣翠 (宋太祖)

 竞日观书 (宋太宗)

 纳谏遣女 (宋仁宗)

 后苑观麦 (宋仁宗)

 轸念流民 (宋神宗)

狂愚覆辙

 游畋失位 (夏太康)

 脯林酒池 (夏桀王)

 革囊射天 (商武乙)

 妲已害政 (商纣王)

 戏举烽火 (周幽王)

 遣使求仙 (秦始皇)

 坑儒焚书 (秦始皇)

 大营宫室 (秦始皇)

 女巫出入 (汉武帝)

 五侯擅权 (汉成帝)

 市里微行 (汉成帝)

 嬖佞戮贤 (汉哀帝)

 十侍乱政 (汉桓帝)

 西邸鬻爵 (汉灵帝)

 列肆后宫 (汉灵帝)

 芳林营建 (魏明帝)

 笑祖俭德 (宋孝武帝)

 金莲布地 (齐壬宝卷)

 纵酒妄杀 (齐文宣帝)

 华林纵逸 (齐后主)

 玉树新声 (陈后主)

 剪彩为花 (隋炀帝)

 游幸江都 (隋炀帝)

 斜封除官 (唐中宗)

 宠幸番将 (唐玄宗)

 敛财侈费 (唐玄宗)

 便殿击球 (唐敬宗)

 宠信伶人 (后唐庄宗)

 上清道会 (宋徽宗)

 应奉花石 (宋徽宗)

 任用六贼 (宋徽宗)

试读章节

感谏勤政(周宣王)①

姜后贤②而有德③。王尝早卧而晏④起。后乃脱簪珥⑤,待罪⑥于永巷⑦,使其傅母⑧通言⑨于王曰:“妾⑩不才,致使君王失礼而晏朝,敢请⑾罪!”王曰:“寡人不德⑿,实自生过,非夫人之罪也!”遂勤于政事,早朝晏退,继⒀文、武之迹⒁,成中兴之业,为周世宗。

①本则故事出自《资治通鉴外纪》。这个故事讲述了周宣王因受到了姜皇后的感化,从此辛勤政务的事情。

②姜后贤:皇后姜氏品行贤良。姜后,是周宣王的正妻,是一位具有贤良品德的女人。

③有德:在这里指的是有妇德。

④晏:晚的意思。

⑤珥:用珍珠或者是美玉制作的耳环。

⑥待罪:等候接受惩罚。

⑦永巷:长街,深巷。永,在这里指的是长。

⑥傅母:古代帝王后妃或女儿的老师。

⑨通言:向皇帝票报。

⑩妾:在这里不是奴隶的意思,而是指的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⑾请:请君王降罪。

⑿德:才德的意思。

⒀继:继承、发扬的意思。

⒁迹:功业、业绩的意思。

皇后姜氏品行贤良而且具有妇德。周宣王曾经有一段时间常常早睡晚起,看到宣王如此不顾朝政,姜氏心里十分着急。为了规劝宣王勤于政事,她便摘掉头上的簪珥等装饰品,跪在宫里的一条街里,并请她的老师向宣王奏请说:“由于我没有才德,才使得君王如此的荒废朝政,失去了美好的仁德,变得这样的懒惰懈怠,耽误了上朝。这都是我的过失,请君王降罪惩罚我吧!”宣王听了皇后的话既惭愧又为其感动,他说:“这完全是我没有按照为君之道行事,是我自己的不负责任导致的过错,夫人没有责任。”从此以后,宣王每天早起上朝,与群臣讲求治理国家的方法,直到晚上才退朝回到后宫。他继承了文王与武王的功绩,成就了中兴之业,因而被追谥为世宗。

历史背景

周宣王是中国周朝第十一位帝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周厉王之子,死后被追谥为世宗。厉王时国人暴动,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公元前828年),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政务,使已衰落的周朝产生了一时之间的复兴。《诗经·大雅·烝民》中有“任贤使能,周室中兴焉”之语。宣王中兴,为时短暂。宣王的主要功业主要表现在,讨伐侵扰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宣王四年(公元前824年),任用秦仲做大夫,攻打西戎,结果失败,秦仲也被杀了。但是宣王并没有气馁,而是振作精神,再次进攻,命令秦仲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秦庄公兄弟五人共同讨伐戎,最终取得了胜利。宣王还曾经和尹吉甫一起讨伐猃狁(即西戎)于鼓衙,大概位于今天的陕西澄城西北部地区。尹吉甫在征猃犹战争中起了重大作用,率师直接攻取到了太原,就是今天的甘肃镇原一带,最后猃狁走投无路而向西北逃跑了。对于侵犯江汉地区的淮夷,宣王命令召穆公和卿士南仲、大师皇父、大司马程伯休父等率军进行征讨,这一次征伐使当地大小方国当中最强大的徐国臣服于周宣王的统治,从此向周朝觐。后来南仲派驹父、高父前往淮夷地区,这个时候此地区的各个诸侯国都来迎接王命,并进献贡物。宣王晚年,周王朝重新出现了衰象。宣王连年的对外征战,非但没有解决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反而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虽然使西周的疆域获得了扩大,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西周灭亡的进程。宣王干涉鲁国的君位继承,用武力强立鲁孝公,引起诸侯不睦。三十一年,伐太原戎,三十六年,伐条戎、奔戎,都归失败。三年后,伐申戎,虽取得胜利,同年却在千亩之战中败于姜氏之戎,丧失了调遣的南国之师。宣王死后,其子幽王继位,社会矛盾进一步发展,最终导致西周的覆亡。

评议

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是古代君王的一种美德。只有善于纳谏,才能知道自己在政务上存在的错误或者失误,从别人的进谏当中认识自己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弥补统治中的漏洞,这样才能达到巩固统治的日的。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特殊的纳谏制度,帝王们为了改进自己的统治从而设置专门的官员来负责意见的搜集。历史证明了凡是善于纳谏的君王都在自己的时代取得了巨大的功绩,成就了一番伟业,受到后世的称颂。在这里比较特殊的是周宣王从姜皇后对自己的言淡与行为当中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从而醒悟自己的过失,勤勉于政务,之后勤于政务,使周王朝出现了中兴的气息。在这里,姜皇后作为进谏者也是令我们敬佩的,往往后宫之中,只知道为了获得君王的欢心而去修饰、争宠,真正像姜皇后这样深明大义,敢于向君王进谏的却不多。当然,进谏之所以没有引来杀身之祸,还在于周宣王不是一位昏庸的君主,往中国历史上,比较著辐的与此相类似的进谏还有长孙皇后对唐太宗的进谏。这些进谏之所以能够起到良好的作用,一方面是凶为这些后宫的贤良品德,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当时皇帝的圣明。故事中皇帝的善于纳谏和后宫敢于进谏的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后人称赞的。P51-53

序言

《帝鉴图说》是明代内阁首辅、大学士张居正为年仅十岁的神宗皇帝编撰的,讲述帝国治盛衰亡道理的教科书。

唐太宗曾有“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之语,《帝鉴图说》的书名就是由此而来,意为以古代帝王言行与国家兴亡的故事为例,述说治国之道。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圣哲芳规”讲述历代明君励精图治以至国家兴盛的史实;下篇“狂愚覆辙”列举历代帝王倒行逆施导致社稷倾覆的例子,两者对比鲜明,张居正更配以独特精到的评论,清晰透彻地诠释出帝王之道。

由于《帝鉴图说》是编撰给年幼的皇帝来阅读的,所以除了语言简洁明了之外,还为每个故事配以形象的插图,这些插图均为明代的木刻版画,简练清晰,古朴却有几分童趣,寓教于乐之余,更给人亲切之感。因此在书成之后,《帝鉴图说》俨然成为帝王家的教子启蒙读物。很多帝王甚至在成年之后还一直翻看此书,以反复告诫自己要像古代圣贤君主那样体恤百姓,任用贤能,克勤克俭。这本《帝鉴图说》也因此而被称为“古代帝王的枕边书”。

我国自古就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说法,治国与修身,其道理常常是相通的。大至国,小到家,甚至个人,都是需要经营的。君不见古来多少仁人从善如流,勤俭自勉,方达到了自我的新高度;君不见史上有多少愚者因荒淫而丢命,因残暴而自毁。“成由勤俭败由奢”“忠言逆耳利于行”之类的人生哲理,不正是与帝王之道中的“克勤克俭”、“听从劝谏”等治国道理相契合吗?

《帝鉴图说》对我们现代人的意义,就是以古代帝王为鉴,来解说为人做事的道理。

读史可以明理,这些古代帝王的成败实例,正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的“前车之鉴”,反复品读这一段段鲜明的历史,在我们日后的生活里,我们会以更加理性的方式看待生活,也就更加接近成功。

为了让本书更加易懂,书中的道理更易让读者接受,我们为本书增添了“注释”、“译文”、“历史背景”、“评议”等几个栏目。对于书中出现的生僻字、多音字、古今异读字等会影响读者流畅阅读的问题,我们将这些难浈的字都进行了注音,力求保证读者在阅读原文时能流利顺畅,一气呵成。而对于原书中的一些难懂的词语及典故,我们都进行了详细地注释,其中也包括每个历史故事的出处以及当时的一些固有名词,令读者在读书时能完全透彻地理解原文,更能令读者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不仅如此,我们在原文之后,还设有对全部原文的译文,详细清晰地解说原文,谨慎地还原作者意图。这些历史故事都是发生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的,所以我们增添了“历史背景”这一栏目,述说故事发生时代的背景,以及对当时帝王自身功过进行简单介绍,以令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蕴含着大道理的历史故事。最后,我们还为每个历史故事配上了评议,这些评议,语句精到,虽言语不多,但能发人深省,令人从这些故事中体会到一些与自身有关的道理。

《帝鉴图说》本身就配有很多古版画,我们更是为本书配以横、竖两种古版画,全部都典雅古朴、线条清晰,力求从多个角度,以多种诠释方式还原原文故事发生的场景,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那些重要的人生哲理。

读书可以令我们在浊浊闹市中获得一片宁静恬淡的心灵空间,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碌碌无为之后募然顿悟人生的道理。

请翻开这本《帝鉴图说》,细细品读,您会在享受了阅读的乐趣之后,获得人生的感悟。

书评(媒体评论)

(神宗皇帝)自冲年即有小世宗之号,然亦由《帝鉴》一书,启沃圣心,故孜孜讲究不辍。

——张居正

(《帝鉴图说》于指陈规戒,绘图辑说,切实显豁,不无裨益。

——慈禧

同治皇帝的师傅翁同龢,将《帝鉴图说》作为同治皇帝的启蒙读物,他认为该书图文并茂,道理讲得深入浅出。同治皇帝读得津津有味,常常手不释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