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遇见另一个自己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许偲艺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从学霸成为欧洲天文台的工作人员,本书回顾了作者许偲艺的求学和闯荡的历程。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系,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硕士博士,2014年毕业后就职于欧洲13国共同组建的南方天文台。作为其中的一名天文学者,许偲艺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世界各地用现代望远镜观测宇宙。 作者简介 许偲艺,1989年4月出生。 2006年6月,毕业于江苏省昆山中学。 2010年6月,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获学士学位。 2014年6月,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天文学博士学位。 2014年8月至2017年7月,欧洲南方天文台(ESO)做博士后。 2017年8月至今,美国夏威夷双子星天文台工作。 目录 为成长留痕(朱永新) “生在你们家真幸福”(许伟时凤英) 第一辑:品昧成长·许偲艺中小学作品集 小学篇 我 听松蘑菇亭 绣衣桥下小公园 秋天的公园 菊花 为自己喝彩 我的家 我的一次选择 我有这样一位好朋友 我曾经为给予而伤心过 言与行 遗憾 悠悠师生情 诱惑 长大的感觉 钟 游武夷山 国庆见闻 游上海 爷爷 做一个真实的我 一个人 我最喜欢的一句名人名言 我尝到了怀疑的甜头 童年趣事 谈谈我的学习习惯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 骑三轮车的老爷爷 朋友,请走好网上路 读《周处》有感 读《苦儿流浪记》有感 充实的暑期生活 我有一个小小的心愿 书,伴我成长 我的老师 初中篇 昆山的自述 面对流逝的昨天 我真想 快乐时刻 好老师坏老师 我身边的活雷锋 课间“趣”事 我的苦与乐 他是这样一个人 补课 老爸 别样的风景 父亲的爱 我有一个心愿 关爱在我们身边 读《骆驼祥子》有感 《皇帝新装》续写 落榜之后 这也是一道考题 我的分数观 小议“作弊” 小议“世外桃源” 收获与放弃 澳洲的海 草房·瓦房·楼房 约会流星雨 于勒叔叔返回故乡 享受 我又登上了一个新的“阶梯” 老师 生活是一本书 品尝幸福 那一天,我长大了 渴望平凡 靠自己 感受第一次 皆大欢喜-学得努力=? 发生在教室里的一幕 第一次体味“money” 当我面对批评时 长大也许只在一瞬间 同学情 找准支撑点 高中篇 《海底总动员》影评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荆棘鸟》读后感 《泰戈尔诗选》读后感 读“两个非常短的名著”有感 天籁之音 完成一次独立的行走(演讲稿) 我的生活 我的一天 我与文学 淳朴:我最喜欢的一个形容词 学会合作 学生会演讲稿两篇 追求中的幸福 镜中的女孩 空中飞人 马良新传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我对高考作文的理解及做的准备 高三学生的生活 考试分析 学习方法的思考与分析 期末考试分析 联考分析 高考的日子(三天日记) 签约南大天文系 《飘》读后感 《简爱》读后感 考上大学后给读初中表妹的一封信 考上大学后给爸爸的一封信 考上大学后给妈妈的一封信 南大点滴 第二辑:背起行囊走天下 出国留学申请感悟 我的大学四年 出国留学申请篇 后申请时代 最后选校比较 校园剪影Day Dreaming 天文漫谈Night Dreaming 美国校园访问随笔 我为什么要出国留学(访谈) 我的导师Michael A.Jura 附录一:母女书信 附录二:这些年我的年昧(时凤英) 附录三:由你成我 ——在“新教育理念”中与孩子一起成长(时凤英) 后记:遇见另一个自己 序言 不久前,收到新教育元老储昌楼校长转来的许偲艺的 书稿。 昌楼告诉我,这是时凤英准备送给女儿的结婚礼物, 希望我能够为这本书写个序。 时凤英是我多年的好朋友,也是当年教育在线的骨干 ,我愉快地答应了昌楼。我希望我也能够为这位在新教育 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送上我的祝福。 细读了偲艺的这本文稿。虽然很多是学生时代的作品 ,可能还不够成熟,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得见她的成长 。 首先,这是一个新教育共写随笔共成长的“榜样故事 ”。 新教育实验的第一所学校就在江苏的昆山。新教育实 验提倡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教育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 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生活,促进教师的 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写作, 是新教育六大行动的重要内容。2002年6月,“新教育实验 ”的专门网站“教育在线”开通。在教育在线论坛与博客 ,有数千教师在坚持着写教育随笔,开辟个人成长专帖, 用笔记录自己的教育生涯,在当时就已经成为新教育实验 的一道独特风景。在这些众多的随笔中,有一对母女的随 笔尤为出彩,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母亲是“教育在线”心 理论坛“心灵港湾”的副版主“时文”,女儿是正在上初 中的许偲艺。“时文”真名时凤英,时任昆山市卫生局副 局长,她是“教育在线”几十位版主中唯一的教育圈外人 士,但她对新教育的钟情与热爱,使她成为不折不扣的新 教育人。时文不但投入大量精力传播科学的心理学知识, 而且大力践行新教育六大行动之一的师生共写随笔,与女 儿一起共读共写共生活,从小学写到中学、大学,随笔式 的亲子交流范式更成为教育在线的一段佳话,成为新教育 共写随笔共成长的“榜样故事”。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 这本书也是新教育的一个成果,是研究探析新教育的一个 典型案例。 其次,这也是一本记录一个人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成 长密码”。 许偲艺是优秀的,甚至可以说是卓越的。2015年《昆 山日报》推出“昆山走出的青年才俊”栏目,首位报道就 以“欧洲南方天文台的昆山姑娘:寻找最亮的星”为题推 介许偲艺,因为,她是在欧洲南方天文台工作的第一个昆 山人。1989年出生,小学六年级读了一学期,直接跳级去 葛江中学读初一,2003年就读于昆山中学,2006年考入南 京大学天文学系,2010年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CLA)攻读硕士、博士,2014年博上毕业后去欧洲南方 天文台(ESO)做博士后。许偲艺的优秀不仅仅表现在文化 课成绩上,而且表现在她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从小学到 大学,甚至在读硕士、博士期间,她不仅爱读书,更爱写 作,良好的读写习惯成就了一个优秀的她。本书选录了她 小学期间的35篇随笔、初中期间的43篇随笔、高中期间的 31篇随笔,内容有课堂训练的作文,有生活随笔文章,有 读书心得笔记,尤其高中阶段的文章,有不少关于学习的 自主安排以及对考试的分析反思。这些文章,不仅渐渐培 养了一个孩子良好的写作能力,更是激活了她用写作书写 生命的意识。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从这 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的写作历程,也看到了她 精神成长的轨迹。 再次,这是一份优秀家教传承光大的“家风范本”。 许偲艺说自己能够顺利地走到今天,和自己有一个自 由成长、幸福快乐的家庭有关。许偲艺的父母都是地地道 道的昆山人。除了注重培养女儿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外, 许偲艺的父母还始终注意培养女儿坚韧独立、有主见、有 担当的行事风格——在昆中读书的时候,尽管学习压力非 常大,但夫妻俩坚持每天晚上陪许偲艺跑步。在填报高考 志愿的时候,女儿没有报考金融、医学等热门专业,而是 选择了相对冷门的天文学专业。夫妻俩尽管并不是十分赞 同,但经过深思后告诉女儿许偲艺:“你长大了,你有权 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但要记住,现在是选择你的爱,以 后更要爱你的选择。”陪伴成长的时光里,随笔成为母女 “三省吾身”的生活方式,时文笔墨交融中参与了许偲艺 的成长,引领女儿走向自主与成熟。随笔见证了女儿的成 长岁月,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值得借鉴的家教方式与方法。 许偲艺的父母教女有方,他们更是有心人,保存了孩子成 长历程中大量的文字和影像等宝贵资料。 正是有家风传承的意识,才把许偬艺中小学期间所写 的文章保存至今并编辑成书,在许偲艺大婚的人生典礼上 ,作为传家宝郑重地交给一对新人。因此,这本书是人生 的见证,更是家庭教育一个很好的范例。 结婚赠书,似乎是我们新教育人的一道特有的风景。 前年,同样在昆山的新教育人高子阳女儿结婚时,也是赠 送的一本书。子阳还把这本书的稿费捐赠给了新教育基金 会。 人生就是这样的接力赛。还记得但艺小时候的模样, 转眼间就要成为新娘了。再过几年,她也许会用妈妈曾经 教她的方法教育她自己的孩子,用新教育阅读和写作的方 法指导孩子的成长。我非常高兴把这份祝福送给他们。 2019年4月13日,写于广州希尔 导语 这是一个新教育共写随笔共成长的“榜样故事”。 这也是一本记录一个人从优秀走向卓越的“成长密码”。 这是一份优秀家教传承光大的“家风范本”。 本书选录了许偲艺小学期间的35篇随笔、初中期间的43篇随笔、高中期间的31篇随笔,内容有课堂训练的作文,有生活随笔文章,有读书心得笔记,尤其高中阶段的文章,有不少关于学习的自主安排以及对考试的分析反思。这些文章,不仅渐渐培养了一个孩子良好的写作能力,更是激活了她用写作书写生命的意识。一个人的写作史就是他的心灵成长史。从这些文字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女孩的写作历程,也看到了她精神成长的轨迹。 后记 遇见另一个自己 在实验小学读书的时候,我每天都和妈妈以前的老师 胡蓉老师一起吃饭。她其实是位非常慈祥、心地善良的人 ,但是很多时候表情很严肃,不苟言笑,可能是为了保持 老师的威严吧。说实话,每次见到她,我心里总是有点怕 怕的。从小学二年级开始,胡蓉老师就要求我每天都写日 记,爸妈也会监督,我不敢说“不”,只能坚持。每天胡 老师都会给我一个题目,算是命题作文吧。第二天她会非 常认真地阅读我写的日记,做一些点评,和我一起讨论一 下日记的内容。最后她还会给我的日记打个分数,有的时 候我写得实在太差了,胡蓉老师还会要求我回去重写。 2019年春节我从美国回家过年,第一次没带电脑回家 ,不需要在家继续工作,我抽时间和妈妈一起翻看我的那 一摞“小学生日记”:“我有一个洋娃娃,圆圆的脸,脸 上有大大的眼睛,眼睛下面是小小的鼻子,鼻子下面是红 红的嘴巴……”真是又好玩又好笑。朦胧中我似乎还能记 起自己坐在书桌前,盯着那个洋娃娃,绞尽脑汁,用尽各 种形容词来描述我的心爱之物。可是那个影像又是如此模 糊,好像只是另一个平行宇宙中虚无的存在。 我在读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比较喜欢写作,还有相 当一部分文章在当时的《昆山日报》和《昆山广播电视报 》上发表了。一大半的原因是严师出高徒吧,看着胡蓉老 师那紧锁的眉头,我不敢不认真写作。另外一个方面,我 很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通过阅读各种书籍 ,我开始意识到文字有很强大的力量,可以超越时间、空 间的限制,我觉得这是一种神圣而又奇妙的感觉。可惜从 初中开始,没有了胡老师的督导,我的日记由命题作文渐 渐下滑为流水账。但读起来还是很有趣,“啊,新的一天 又开始了!”“哦,一天又过去了……”我们还读到我的 10岁生日没有蜡烛,没有蛋糕,但我在日记里很幸福地写 道:“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平淡地度过,这就是我想 要的生日!”读到这里,我和妈妈都笑得前仰后合的。 高中时候的我,和写作有一种若即若离、又爱又恨的 关系。由于高考的压力,我读了很多所谓的优秀范文,写 的文章不得不迎合高考阅卷老师的品味。我还记得有一次 语文考试,作文的题目是“水”,我居然写偏题了,最后 作文都没有及格。那是一次全市的摸拟考试,我的成绩排 名一下子比平时低了很多。我为此烦恼了很久,好想努力 在优秀范文和神圣的写作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又去美国读了硕士、博士,好 像就很少为了写作而写作了。现在想起来真有点可惜,如 果可以,我好想读一读自己刚上大学时的想法,和刚到美 国的所见所闻,一定别有一番风味。可能是因为读理科的 原因,我开始觉得世界上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需要去探索 ,有些事情真没必要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科学论 文和文学创作确实有一些共通之处,但是在表现形式上面 实在是相差太远了,没有太多的可比性。 很高兴今天我又重新拿起了笔,细细梳理我和写作的 关系。很惭愧,2010年出国至今近十年,我的中文能力严 重退化,很多词语都要通过百度搜索才能找出来,觉得有 点愧对胡蓉老师。尽管写得断断续续,但是写作给我带来 的快乐没有一丝减少,有一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冬天之后 万物开始慢慢复苏的感觉。希望今天是一个新的起点,若 干年之后,我可以在这里遇见另一个自己。 2019年4月19日 精彩页 我 我,一个独立的我。我非常喜欢一个人去做一些事,也许你会觉得一个人默默地奋斗、默默地忍受失败的痛苦、默默地品味成功的喜悦很无聊,可我却喜欢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我从来不喜欢因为某种关系而偏向某些人,我有我自己的主见,我有我自己的看法,我完全有一个自己的生活空间,我不喜欢有人来破坏、打扰,我不需要一个“包装”过的我,只要一个原原本本的我。我,真是一个独立的我。 我,一个粗心的我。有时,我很粗心,很盲目。每次考试,把因为粗心扣的分数全加起来,真是吓死人!很多事情,原本可以做得很好的,就是因为粗心,总是缺胳膊少腿的。老师、父母不止一次跟我谈过这个问题,可我总是改不了,一着急起来做事就乱七八糟。也不知为什么。也许你会说,努力一下,总能克服的,可我总是改不了,这也许就是我的天性,没办法!唉,我,真是一个粗心的我。 我,一个有个性的我。我,不喜欢激烈的竞争,也许是觉得那太残酷了吧!可是生活中总免不了会有一些竞争的,真不知道该怎么去面对。最近,学校正要举行跳长绳比赛。我跳长绳的技术在班里也不差,如果努力拼搏一下,一定能参加比赛的。可不知为什么,我总是不愿意去跳,有时跳了两三回合就自动下来了。也许你会说,你怎么这样无能?既然跳得好,那就去参加比赛,取得了好成绩,那为班级争光,如果成绩不好,下次努力嘛!我也曾这样想过,可是一看到同学那股不知哪儿来的“邪劲”,我就打心眼里不想参加。他们总是希望别的同学全都淘汰,就自己一个人出人头地,那又怎么样?跳长绳的目的是为了健身,比赛只是一种形式,可大家却……我,真是一个有个性的我。 听松蘑菇亭 我们实验小学的校园很迷人,那里有魁梧的松柏、高大的水杉;有绿绿的草坪、宽大的操场;更有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和欢笑声。我们的校园也有许多美丽的小景点,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听松蘑菇亭。 每天早晨我背着书包来到校园,总能看到那一片美丽的地方。那里小草微微地摇摆,仿佛在欢迎你的到来;那里松树笔直地站着,好似在祝福你学习快乐……望着她们总让我感到心旷神怡,愉快地开始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每当下课的时候,总会有许多同学快乐地在蘑菇亭里玩耍、玩游戏。他们是那样悠闲,那样无忧无虑,使别人看着也感到快乐。 听松蘑菇亭主要分三个部分,最前面的是一棵亭亭玉立的松树。它宛如一把大伞傲然屹立在草地上,春夏季节,百花盛开,松树也长出了新的叶子,显得格外精神,真是美不胜收。秋冬季节,百花凋谢,可松树迎风摇摆,仿佛在说:“我不怕冷!我不怕冷!”这种精神使我们更加努力读书。松树的周围还有许多小草,她们整天陪伴着松树,与她“聊天”、“唱歌”,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 听松蘑菇亭的中间,有两个美丽的蘑菇亭、一条走道和一些一串红。她们穿插在草坪中央,十分和谐。那美丽的蘑菇亭犹如姐妹,亲密地在谈论什么有趣的话题;美丽的蘑菇亭又似两个战士,守卫着这世外桃源。如果你坐在蘑菇亭里,一阵微风吹过,你还能听到松树的“沙沙”声,怪不得叫听松蘑菇亭呢!走道的两边还放了许多一串红,来装饰走道,漂亮极了!天气好的时候,还有许多蝴蝶飞来飞去,正在跳舞呢! 听松蘑菇亭的后面部分有几棵桂花树和许多小草。那些桂花树已开出小小的桂花,只要从那里走过,就能闻到淡淡的桂花香。 我爱我的校园!更爱那美丽的听松蘑菇亭! P5-8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