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看优点
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离不开本部门员工的全力支持与配合。然而,在常人眼中短就是短,而在有见识的管理者看来,短也是长,即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成功的管理者眼里,人才通常都会具有很多特点,比如有的人做事积极主动,时刻都表现出一种高度的自主性,很少需要上司的监督和督促,能够自己完成工作和计划;有的人创造欲比较强,工作效率远远超出其他人;还有的人自我控制力较强,即使个人情绪低落也不受外界任何干扰,他们仍旧能保质保量完成工作。
成功的管理者会选人之长,首先他们会给员工一个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发现他们的长处。其实,除了特别自卑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的长处和最拿手的技艺。因为每个人都有优越感,只不过程度不同罢了。而管理者所创造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使每个人都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作为管理者能做到选人看优点,不仅仅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同时也能给下属一种满足,让下属感激不尽,从而竭力工作,以报知遇之恩。
不可否认,人人都有缺点,“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人才决不可脱离实际地提要求,他们的缺点,只要不妨碍他们所担负的工作,就要加以谅解。对于他们身上的“弱点”,如果管理者一味地放大,结果很可能是“斜视”中的“弱点”,那这样的员工就一无是处了。即使是有弱点的人,只要无碍工作,无妨大局,也要大胆选用。据说在拿破仑临时执政期间,一次在讨论约瑟夫·富歇是否能继续担任警务大臣问题上发生争议,有人认为他为人冷酷、心怀叵测,不可用。拿破仑也清楚他爱搞阴谋,但更赏识他在警务方面的才能,于是就坚持让他担任警务大臣。
管理者在选人的问题上应该做到识人要全、知人要细,为的是识人所长。识人的目的是用人,因此,着眼点就应放在一个人的长处上,注意力应集中在一个人的优点上。正如管理专家杜拉克所说:“一个聪明的管理者审查候选人决不会首先看他的缺点,至关紧要的是要看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这和医生检查身体全然不同,因为医生的目的是作出诊断,对症下药,他要千方百计运用各种手段发现异常,找出病因。
三国的钟会是魏国一名出色的谋士。他7岁时,其父带着他和哥哥去见魏文帝曹丕。他哥哥见到皇帝很惶恐,汗流满面,而钟会却从容镇定。曹丕问他哥哥为什么出汗,他哥哥答道:“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又问钟会为什么不出汗,钟会回答说:“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曹丕、司马懿都惊叹钟会的才华。如果从钟会的不流汗中看到的是“少有野心”,世上就难有可用之才了。这样,钟会非但不能脱颖而出,恐怕还是打击的对象。
杰出的思想家魏源指出:“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事实上,人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只要能扬长避短,天下便无不可用之人。从这个意义上讲,管理者的识人、用人之道,关键在于先看其长,后看其短。
用人所长也是一种重用。洪明亮不想在产品开发部工作了,想到网络管理中心工作。经过研究后,刘主管决定尊重他的意见,把他调整到更能发挥特长的网络管理中心工作。洪明亮来到新岗位后,如鱼得水,先后设计了17个计算机操作页面,开发出4种数字地图绘制软件。他申报的升级虚拟环境仿真软件系统研究被公司列项后,便一头扎进了网络管理中心,梳理资料、清理流程,克服多种困难,顺利完成了研制任务。
鼓上蚤时迁没有多大的真本领,就会偷鸡摸狗。然而,他也有非常突出的长处——飞檐走壁的功夫。当他上了梁山。被梁山的环境所感化、改造,他的长处就被派上了用场。在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上,军师吴用都对他委以重任,时迁成了这些军事行动成功的重要人物。由此可见,对人,即使是对毛病很多的人,首先要看到他的长处,才能把他的才干充分利用起来。
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这个案例中明白一个道理:若先看一个人的长处,就能使其充分施展才能,实现他的价值;若先看一个人的短处,长处和优势就容易被掩盖和忽视。因此,看人应首先看他能胜任什么工作,而不应千方百计挑其毛病。
管理者在选人注意选其所长时,还必须容其所短。短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本身素质中的不擅长之处,二是人所犯的某些过失。一方面,越有才能的人其缺陷也往往暴露得越明显。例如,有才干的人往往恃才自傲,有魄力的人容易不拘常规,谦和的人多胆小怕事,等等。另一方面,错误和过失是人所难免的。因此,如果对贤才所犯的小错也不能包容,就会埋没贤才,世间就几乎没有贤才可用了。西汉文学家东方朔在向汉武帝的奏疏中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水太清,鱼就养不活;对人过于苛求,则不可能有朋友。用人识才也是如此。
的确,任何人才都有其擅长的一面,识别人才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可以以短掩长。倘若识人只注意某一个侧面,而这一侧面又正好是人才的缺点或短处,于是就武断地下结论,那么这种识才的方式是非常危险的,大批人才将被抛弃和扼杀。孔雀开屏是非常漂亮的,倘若一个人不看孔雀那美丽的羽毛,只看到孔雀开屏露出的屁股,就武断地认为孔雀是丑陋的,那就实在是有失公允了。
成功的管理者不会只看到人才的缺点,更不会把人才的某些小缺点无限地加以扩大,他们会给优秀的下属发挥潜能和特长的机会,让他们放手去拼,有充分的自主权,让这些人才在最为关键的地方冲锋陷阵。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认可和授权的下属一定会拼命工作。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