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侠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运动不少方言土语,叙事写人恰到好处。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续小五义/伦洋书坊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石玉昆 |
出版社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小五义》、《续小五义》与《三侠五义》总称《忠烈侠义传》,是中国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续小五义》故事情节上接《小五义》,接叙众英雄大破铜网阵,襄阳王潜逃,诸侠仍在江湖间诛锄盗贼,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最后拿获襄阳王,皇帝论功,众侠义皆受封赏,于是全书结束。在艺术成就上,《续小五义》和《小五义》一样,比《三侠五义》要略为逊色一些,但其风格则基本一致。首先是故事情节曲折动人,富于变化,很能引起读者的悬念。其次,语言口语化、大众化,运动不少方言土语,叙事写人恰到好处。 内容推荐 北宋年间。襄阳王聚寇谋反朝廷,他率众寇布下铜网阵,对付朝廷派去征讨的官军。于是中原大地狼烟四起。从贼首纷纷蠢蠢欲动,寻机滋事谋反。天下众英雄在此危难时机挺身而出,为朝迁诛灭江湖上的反贼。在智化、蒋平等大侠的带领下破铜网阵、打太岁坊、盗鱼肠剑、擒自菊花、破朝天岭,最终拿获襄阳王。在一个个短兵相接、性命相关的战斗中,小五义更展示出高超的武艺和热血侠胆。 目录 第一 回 冲宵楼智化逢凶化吉 王爷府艾虎死而复生 第二 回 云中鹤宝剑穿地板 蒋四爷牙齿咬绳索 第三 回 武总镇带兵围府 襄阳王率众逃生 第四 回 看盟单智化逃走 专折本展昭入都 第五 回 赵校尉当面行粗鲁 李钦差暗地用机谋 第六 回 英雄户外听私语 贪官屋内说谎言 第七 回 拼命的不干己事 逃生者移祸于人 第八 回 使心用意来行刺 安排巧计等拿贼 第九 回 擒刺客谷云飞奋勇 送禀帖黑妖狐有功 第十 回 诚心劝人改邪归正 追悔己过弃暗投明 第十一回 班头奉相谕访案 钦差交圣旨辞官 第十二回 龙姚二人卖艺闯祸 姑娘独自奋勇拿人 第十三回 天齐庙外大家动手 把势场内好汉遭擒 第十四回 素贞有心怜公子 卢珍无意要姑娘 第十五回 夫妇非是真夫妇 姻缘也算假姻缘 第十六回 冯渊巧遇小义士 班头求见杨秉文 第十七回 贼女空有手帕难取胜 侠客全凭宝剑可擒人 第十八回 黑树冈范天保行刺 金銮殿颜大人辞官 第十九回 小五义御花园见驾 万岁爷龙图阁封官 第二十回 猛汉险些惊圣驾 于赊一怒犯天颜 第二十一回 于赊得命二次举鼎 天子一见复又封官 第二十二回 更衣殿盗去冠袍带履 凤翔门留下粉漏菊花 第二十三回 开封群雄领相谕 徐州大众去投文 第二十四回 官查姚正说道路 地方王直泄贼情 第二十五回 邢如龙挖去一目 邢如虎四指受伤 第二十六回 冯渊房上假言诈语 晏飞院内吓落真魂 第二十七回 校尉火烧潞安山 总镇兵困柳家营 第二十八回 因贪功二人坠翻板 为拿贼独自受镖伤 第二十九回 巧装扮私访淫寇 用假话诓骗愚人 第三十回 群贼用意套实话 校尉横心不泄机 第三十一回 捆厅柱一福将受辱 花园内三小厮被杀 第三十二回 活张仙与周龙定计 冯校尉救赵虎逃生 第三十三回 二护卫水牢离险地 郑天惠周宅展奇才 第三十四回 猛赵虎出房受弹 郑天惠弃暗投明 第三十五回 奔南阳府找贼入伙 上鹅峰堡寻师求医 第三十六回 为交朋友一见如故 同师弟子反作仇人 第三十七回 镖打天惠心毒意狠 结果赛花丧尽天良 第三十八回 三老爷回家哭五弟 山西雁路上遇淫贼 第三十九回 老纪强全家丧命 白菊花独自逃生 第四十回 郑天惠在家办丧事 多臂熊苇塘见囚车 第四十一回 准提寺前逢二老 养静堂内论英雄 第四十二回 镖打腹中几乎废命 刀伤鼻孔忍痛逃生 第四十三回 水面放走贪花客 树林搭救老妇人 第四十四回 金毛狃爱财设巧计 山西雁贪功坠牢笼 第四十五回 徐良临险地多亏好友 石仁入贼室搭救宾朋 第四十六回 入破庙人鬼乱闹 奔古寺差解同行 第四十七回 儒宁村贤人遭害 太岁坊恶霸行凶 第四十八回 贪官见财忘天理 先生定计蔑良心 第四十九回 二解差欺心害施峻 三贼寇用计战徐良 第五十回 钦差门上悬御匾 智化项下挂金牌 第五十一回 知恩不报偏生歹意 放火烧人反害自身 第五十二回 金钱堡店中观四寇 太岁坊门首看凶徒 第五十三回 遇吊客魂胆吓落 见大汉夸奖奇才 第五十四回 东方明仗造化捉鬼 黑妖狐用奇计装神 第五十五回 赵胜害人却叫人害 恶霸欺人反被人欺 第五十六回 智化送侄妇回店 兰娘救盟嫂逃生 第五十七回 窦勇强中铁棍废命 东方明受袖箭亡身 第五十八回 金钱堡羞走山西雁 毛家疃醉倒铁臂熊 第五十九回 假义仆复又生毒计 真烈妇二次遇灾星 第六十回 盟兄弟巧会盟兄弟 有仇人偏遇有仇人 第六十一回 赵保同素贞私奔 艾虎遇盟兄行程 第六十二回 五里屯女贼漏网 尼姑庵地方泄机 第六十三回 徐良首盗鱼肠剑 二寇双探藏珍楼 第六十四回 伏地君王收二寇 金家弟兄见群贼 第六十五回 屋内金仙身体不爽 院中玉仙故意骗人 第六十六回 多臂人熊看姑娘练武 东方玉仙教丫鬟打拳 第六十七回 泄机关捉拿山西雁 说原由丢失多臂熊 第六十八回 躺箱之中徐良等死 桌子底下书安求生 第六十九回 三元店徐良遇智化 白沙滩史丹见朱英 第七十回 蒋平遇龙滔定计 赵虎见史丹施威 第七十一回 美珍楼白菊花受困 酒饭铺众好汉捉贼 第七十二回 酱缸内周瑞废命 小河中晏飞逃生 第七十三回 吴必正细说家务事 冯校尉情愿寻贼人 第七十四回 得宝剑冯渊快乐 受熏香晏飞被捉 第七十五回 见恶赋贪淫受害 逢二友遇难呈祥 第七十六回 晏飞丢剑悲中喜 冯渊得宝喜中悲 第七十七回 史丹无心投员外 天彪假意认干爹 第七十八回 众好汉二盗鱼肠剑 小太保初观红翠园 第七十九回 赛地鼠龙须下废命 玉面猫乱刀中倾生 第八十回 黄面狼细讲途中故 小韩信分说旧衷情 第八十一回 清净庵天彪逢双女 养性堂梁氏见干儿 第八十二回 蒋平给天彪虑后事 梁氏与二女定终身 第八十三回 到后院夫妻谈楼事 上信阳校尉请先生 第八十四回 徐良前边戏耍周凯 冯渊后面搭救佳人 第八十五回 贾家屯冯渊中暗器 小酒铺姑娘救残生 第八十六回 生铁佛庙中说亲事 刘志齐家内画楼图 第八十七回 徐良在院中被获 周凯到树林脱身 第八十八回 三盗鱼肠剑大众起身 巧破藏珍楼英雄独往 第八十九回 冯校尉柁上得剑 山西雁楼内着急 第九十回 夜晚藏珍楼芸生得宝 次日白沙滩大众同行 第九十一回 擂台下总镇知府相会 看棚前老少英雄施威 第九十二回 乔宾头次上台打擂 张豹二番论武失机 第九十三回 穷汉打擂连赢四阵 史云动手不叫下台 第九十四回 艾虎与群贼抡拳比武 徐良见台官讲论雌雄 第九十五回 二英雄力劈王兴祖 两好汉打死东方清 第九十六回 亲姊妹逃奔商水县 师兄弟相逢白沙滩 第九十七回 金弓二郎带金仙单走 莲花仙子会玉仙同行 第九十八回 抢囚车头回中计 劫法场二次扑空 第九十九回 玉仙纪小全开封行刺 芸生刘士杰衙内拿人 第一百回 艾虎三更追女寇 于赊夜晚获男贼 第一百零一回 包公开封府内丢相印 徐良五平村外见山王 第一百零二回 青石梁上杀猛兽 阎家店内遇仇人 第一百零三回 因酒醉睡熟丢利刃 为找刀打架遇天伦 第一百零四回 见爹爹细说京都事 找姐姐追问盗刀情 第一百零五回 亚侠女在家中比武 山西雁三千户招亲 第一百零六回 徐家父子观贼队 乜氏弟兄展奇才 第一百零七回 众好汉过潼关逢好汉 大英雄至饭铺遇英雄 第一百零八回 乜云鹏使鞭鞭对锐 徐世长动手手接镖 第一百零九回 四品护卫山谷遇险 站殿将军战场擒人 第一百一十回 蒋平率大众削刀破挡 李珍与阮成被获遭擒 第一百一十一回 金仙一怒杀老道 寨主有意要姑娘 第一百一十二回 臧能苟合哀求当幕友 玉仙至死不嫁二夫郎 第一百一十三回 朝天岭上得宝印 连云岛下见水衣 第一百一十四回 钟太保船到朝天岭 众寨主兵屯马尾江 第一百一十五回 王继先大获全胜 钟太保败阵而回 第一百一十六回 钟雄下战书打仗 臧能藏春酒配成 第一百一十七回 玉仙投宿大家动手 员外留客率众交锋 第一百一十八回 英云素花双双得胜 王玉金仙对对失机 第一百一十九回 小英雄火烧朝天岭 众好汉大战马尾江 第一百二十回 破朝天岭事人人欢喜 报陷空岛信个个伤悲 第一百二十一回 卢员外陷空岛交手 展小霞五义厅施威 第一百二十二回 焦虎自己奔潼关送信 蒋平派人到各处请人 第一百二十三回 众英雄复夺陷空岛 白菊花被杀风雨滩 第一百二十四回 襄阳王被捉身死 万岁爷降旨封官 试读章节 你道艾虎从何而至?皆因他在西院内解手,暗地里听见智化、沈中元商量的主意。等着他们换好夜行衣,容他们走后,自己背插单刀,也就蹿出了上院衙,施展夜行术,直奔王府而来。来至王府,不敢由正北进去,知道沙老员外他们埋伏在树林之内,若教遇见,岂肯教自己进去。也不敢由东西进去,知道也有巡逻之人。倒是由顺城街马道上城,自西边城墙而下,脚踏实地,一直地奔木板连环。由西北乾为天而入,进的天地否,脚踏■字式,当中跳黄瓜架,直奔冲霄楼而来。渐渐临近,一看全是朱红斜■字式栏杆,一层一层,好几个斜马吊角,好几个门,不分东西南北。他焉能知晓按五行相生相克,全是两根立柱,上有大莲花头,这就算个门户。栏杆全是披麻挂灰,朱红的颜色。莲花头儿可是分出五色:青、黄、赤、白、黑。行家若是进来,由白莲花头而入,就是西方庚辛金,走黑莲花头的门;不管门户冲什么方向,再找绿莲花头的门,然后是红莲花、黄莲花。白莲花正到里面即是金。金能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如若走错一门,白莲花奔了绿莲花,就是相克。金能克木,走三天也进不去。艾虎如何能晓得相生相克?进了西方庚辛金,走的东方甲乙木,绕的中央戊己土,绕了半天,心中急躁。他也有个主意,用手一扶栏杆,“蹭”往上一纵,竟自跃在五行栏杆里边去了。恨得他咒骂起来:“不知这是什么地方!”随手背后拉刀,把栏杆“咔嚓”乱砍了一回,赌气把刀插入背后,回手掏出飞爪百链索,搭住栏杆,往上就捌。 捌上约有七八尺高,上面有人叫他说:“下面可是艾虎?”他就紧握飞爪百链索,眼看上面栏杆,往上问道:“沈大哥呀?”沈中元说:“不错。”你道艾虎怎么管着他叫大哥?先前叫大叔,此时是打甘妈妈、兰娘她们论起。沈中元说:“艾虎,你这孩子怎么来了?”艾虎说:“你们的主意,我早听见了。我见一面分一半,我师傅不要功劳,那功劳算我的。”沈中元说:“你师傅都叫铡刀铡了。”艾虎说:“你说什么?”沈中元说:“你师傅都叫铡刀铡了。”艾虎一声“哎哟!”一撒手,“咕咚”一声,躺在地下,四肢直挺,死过去了。沈中元吓了个胆裂魂飞,赶紧放软梯到二层,放二层的软梯到了平地,把艾虎往上一抽,朝脊背拍了几掌,又在耳边呼唤,艾虎才悠悠气转。艾虎睁开二目,坐于地上,放声大哭,沈中元说:“师傅又没死,你为什么如此?”艾虎说:“你不是说我师傅叫铡刀铡了吗?”沈中元说:“原是个月牙铡刀,把他压在底下,不能动转。”艾虎说:“你为什么不说明白了,叫我哭得死去活来?”沈中元说:“你没等我说完,你就死过去了。你这孩子造化不小,不是遇见我,你性命休矣。”艾虎问:“怎么?”沈中元说:“你拿绒绳挂住栏杆,必然拿胳膊肘撑住,跳身上去。那上头有冲天弩,定射在你胳膊之上。那弩箭全是毒药煨成,遇上一枝,准死无疑。”艾虎说:“我师傅现在哪里?”沈中元说:“就在冲霄楼上。你来得甚巧,你师傅打发我取宝刀宝剑,我正怕走后上来王府之人,你师傅有性命之忧。你去找宝刀宝剑,我回去看着你师傅。”艾虎说:“我得先去看看我师傅,然后去取。”沈中元说:“你先取来,然后再看不迟。”艾虎说:“我总得先看看师傅,然后再去取。”沈中元无奈,先帮着艾虎爬上软梯,自己也到了上面。 卷上软梯,二人又上了三层软梯,把三层的卷起,同到楼门。晃千里火,艾虎先就蹿上去了。隔扇一响,智化连忙问道:“是谁?”艾虎答应:“师傅,是我。”智化哼了一声,说:“怪不得圣人云:‘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传。’你这孩子这般任性,连我在冲霄楼上都受了两次大险。”沈中元说:“他来得正巧,或者叫他看着你,我去取刀剑;或者叫我看着你,他去取。”智爷说:“既然这样,叫他去取。”艾虎说:“师傅,还用取刀剑?我把这铁柱一抱,你老人家就出来了。”智爷说:“胡说,哪能这么容易,快去取来!”艾虎说:“我可是见面分一半,师傅你不要功劳,可算我的。”智爷说:“你把刀剑取来,横竖有你点功劳就是。”艾虎无言,飘身下来。沈中元当路放下两道软梯,带他出五行栏杆,脚踏■字式。艾虎就要走,说:“我师傅要有点舛错,冲着你说。”沈中元说:“你放心,快去快来。” 艾虎出了南门,走火风鼎,出离为火,至木板连环以外,自己一愕,心里思忖:“也不知义父与云中鹤他们现在哪里?王府地面甚大,哪里去找?”忽然听见东南方杀声震耳,火光冲天,艾虎直奔前去。绕过前边一片太湖山石,只见搬山探海,千佛投降相似,灯笼火把,亮子油松,照如白昼。艾虎就知道是大众在此动手,背后拉刀杀将进去,叱嚓喀嚓乱砍。王府的兵丁闪开一条道路,艾虎闯了进去。 镇八方王官雷英、金鞭将盛子川、三手将曹德裕、赛玄坛崔平、小灵官周通、张保、李虎、夏侯雄,迎面之上,是北侠欧阳春、云中鹤、南侠展熊飞、双侠丁兆蕙、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内中还有一人,说话“唔呀”“唔呀”的,手中提一杆没缨的枪,枪缨全叫火烧去了,此人名圣手秀士冯渊。这些人均隐在冲霄楼的下面,盆底坑的上头,被上面的雷英用火攻烧得无处躲避。四条地沟有一百弓弩手,早叫雷英调将出去,盖上木板,还怕不坚固,又压上石头,派兵丁在上面坐定。里头的人,要想出去,比那登天还难。 圣手秀士冯渊带领众位,闯了四面:正南、正北、正东、正西,都有木板盖着,干自着急,不能出去。卢爷叹道:“五弟呀,五弟!你活着是个聪明人,死后应当是个聪明鬼,我们大家与你报仇雪恨,你怎么不显一点灵?莫不是生有处,死有地,大家应当死在此地?”徐庆骂骂咧咧,说:“你有灵有圣,应当下一场大雨才是。”二官人说:“就是卞雨,怎能到得了这里!”云中鹤说:“无量佛!我有主意,只要大家命不该绝,随我走,就可以闯将出去;若是大家命该如此,这回可不用打算出去。”北侠说:“计将安出?”云中鹤说:“随贫道来。”北侠跟在后面,大家鱼贯而行,扑奔正南。 云中鹤在前直走,到了上面压木板之处。云中鹤回头叫道:“欧阳兄,助贫道一臂之力。”北侠点头,所苦者地道窄狭,不能并立二人。北侠从魏真肩头之上伸过一只手去,云中鹤用手“叭叭叭”连拍木板。听上边有人说:“老二,你瞧,他们底下人拍这个板子呢,正在我坐的石头底下。”魏道爷又换了个地方,“叭叭叭”又拍几下。上面人言:“我这屁股底下可没有石头,又挪在这里响呢。”魏道爷用宝剑尖认定了这个地方,用力往上一扎,列位请想:这口宝剑能切金断玉,何况是二三寸厚的木板,焉有扎不透的道理?就听见“哎呀”一声叫唤,“扑通”一声响动,正扎在那人屁股尖上。道爷把宝剑抽回,北侠也用力朝上一推,上面那块木板一起,云中鹤纵上来,用宝剑乱砍众人,北侠等也就蹿上来,一阵削瓜切菜相似,把那些弓弩手砍得东倒西歪,也有漏网之人,飞奔八卦连环堡之内,将信息传于搬柴运草之人,又报于雷英。雷英一闻此言,气冲两肋,大吼一声,率领众人出冲霄楼,杀奔前来。正遇北侠,大家杀在一处。 正在杀得难解难分的时节,正北上一声大喊,只见那人手中刀上下翻飞,乱砍众兵丁。原来是艾虎取宝刀宝剑来到,见北侠众人与王府人正在交手,宝刀宝剑乱削长短家伙。就是金铁锏、四条鞭不敢削,因它甚粗,怕伤了自己的宝物。其余兵刃,挨着就折,碰着就伤。正在动手之间,艾虎由正北闯进来了。北侠是夜眼,早就看见艾虎杀将进来,遮前挡后,手中一口刀闪砍劈剁,乱砍众人,好似生龙活虎。 P2-3 序言 武侠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奴隶制度的解体和封建城市经济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士人阶层,他们依靠自己的技艺——或文韬武略,或弹琴吹箫——在社会上谋生。特别是当时诸侯纷争,各路诸侯招揽门客,盛行养士之风,更促进了士阶层的发展。在士阶层中,以儒、侠两家最有号召力,韩非在《五蠹》篇中,就把二者并列,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留下了有关“侠”一词的最早记载。 儒生以思想左右人们,侠客以武勇抱打不平。后者在专制社会,无疑对普通人,特别是下层劳动人民,最有吸引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使芸芸众生有了理想、期待和盼望,有了当苦难和不平压过来时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正因如此,伴随着侠客的产生和其作为一个阶层的发展,就有了记载侠客的文字。在先秦史籍中,像《左传》、《战国策》中都有关于侠士行侠仗义的记载,它们为武侠文学提供了生活原型,堪称武侠小说的滥觞。西汉,司马迁有感于身世的不幸,文人的无能,以切肤之痛,用血泪之笔,为游侠、刺客立传,歌颂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呃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从而为武侠文学确立了“义”的基调。无义不能配称侠,无侠不足扬义,这是中国武侠小说自始至今一直贯穿的主导思想。东汉末年产生了被称为“古今小说杂传之祖”的《燕丹子》,赞扬荆轲言必信、行必果,不惜性命,刺杀秦王赢政的事迹,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 唐人始有意为小说,武侠小说也在唐代成熟,在唐传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像《虬髯客传》、《聂隐娘》、《红线》、《无双传》等等,都是唐传奇中的上乘之作。它们所塑造的剑侠形象,不但反映了唐代社会动荡不安的侧面,而且为后世留下了武侠小说的光辉范本和丰富资料,提供了可资鉴借的艺术描写手段,影响所及,直至目前。 武侠小说自从唐代正式登上文学殿堂以后,就以独特的文化蕴味和审美情趣争得自己在文学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地位。宋之话本、明清之章回小说,都产生了许多优秀的武侠小说,像在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水浒传》,就是最优秀的武侠小说——当然它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一般武侠小说本身的涵义。 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小说作为文学革命的先声,其发展远远超出了其他文学样式,其中武侠小说尤以为甚,形成了所谓的狂潮期,甚至出现了畸形发展,引起批评家的不满。然而,其中虽有相当一部分作品由于作家的游戏笔墨和商人重利而缺少艺术性,但仍有许多作家像向恺然、王度庐、朱贞木、李寿民、宫白羽、郑证因等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造就了旧派武侠小说相当灿烂的局面。 50年代,香港、台湾武侠小说再度繁荣,一时名家辈出,特别是产生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位巨星。他们继承传统文学中的精华,又吸收引进西方文学的创作技巧,以创作武侠小说为事业,以提高武侠小说品位为目的。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把武侠小说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连以前有偏见和鄙视它的人都不得不正视这样的现实:武侠文学再也不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道听途说、曝日闲谈,优秀的武侠作品同样可以跻身于文学名著之列。文学创作的成就不受题材的限制,只要运用典型化的语言,反映了社会历史现实,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显示出作者对人生、社会、自然的深刻思索,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都会在文学之林高高耸立,卓尔不群。 80年代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港台新派武侠小说涌入大陆,使沉寂了40年的大陆武侠文学创作重新起步,新人新作不断涌现,而且出现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著作。这对总结武侠文学创作的艺术规律,指导阅读和创作,无疑都有重要的意义。相信不远的将来,定会有优秀的武侠作品出现。 武侠小说是一种大众文化,好的作品必须雅俗共赏,失去了通俗性和广大的读者队伍,武侠小说就丧失了生命力,必然会走向死胡同。但通俗绝不是媚俗,大众文化也不是低等文化,优秀的武侠小说是大俗大雅同熔一炉。其作者应是厚积而后薄发。只有如此,才能受到不同文化层次的各色人等的喜爱。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以说很难,非大手笔不能。正因为武侠小说要通俗,要面对大众,所以还有一个如何提高读者的艺术欣赏水平问题。求其上者得乎其中,如何将上上之作推荐给读者,不但是小说家的任务,更是出版家和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台湾研究界出版界曾遴选旧派武侠小说几十种,出版《近代武侠小说名著大系》,为读者提供经典名著,被誉为书界盛事。现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独具慧眼,在读者开始面对武侠小说思索和求精求细的时候,以大勇气大魄力推出本系列,无疑为研究界和读书界做了件大好事,可谓功高武林,德被读者,值得大书特书。 这一批所选的《儿女英雄传》、《七侠五义》、《七剑十三侠》等七种,选目精良,代表了清代及民国时期武侠小说的最高成就,配上精确的校点和典雅的装帧,无愧于“经典”二字。 该书系即将付梓,责任编辑诸公命余作序,辞不获免,只好应命。是为序。 刘国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