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博客人气排行榜冠军之开山力作,十店九赢年赚百万的“葵花宝典”,无数店主热力追捧的“九阴真经”,掘服装以小博大必备的行业秘笈!
《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是中国第一本揭秘服装行业内幕的书。作者服装探秘认为服装生产到流通的变革,有赖于商业模式的创新,而不是炒作及投机取巧。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作者与一批志同道合的网友发起了“天涯迷裳服装论坛”,探讨新的服装商业模式,以图在不久的将来,搭建一个能给普通服装厂商、零售商和消费者创造价值的平台。让你了解最真实的内幕;让你看到最深处的事实;让你得到最宝贵的建议。
揭开服装业界的内幕:既有投机取巧、弄虚作假、龌龊肮脏,亦有创业血泪、草根传奇、商海沉浮。
——掀起品牌服装的盖头;
——借品牌之名行炒货之实;
——炒作高科技多收几个亿;
——加盟连锁骗成千上万创业者上当;
——普通经营者被笑话十做九亏,而创业不到3年的李先生年收入近百万;
……
光明与黑暗交织的服装业界,触目惊心,发人深省。
《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作者服装探秘几乎每天要面对那些亏了数万数十万的服装经营者(他们对本书相见恨晚)。这份沉重,触发作者全景式、深层次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
创业的思维,草根的文笔,数千经营者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引无数服装人及消费者强烈共鸣。
谓《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为服装行业赚钱第一书乃实至名归。
第一节 借品牌之名行炒货之实
我们去批发市场,碰到档口说得较多的两句话是,“你是哪里的”和“你是打包的还是拿货的”。问“你是哪里的”,是档口为了控贷,某个市场区域他只做一个客户。“打包”是指拿货量比较大,“拿货”有的市场称作“散包”,是指拿货量比较小。
炒货的门道多了。要说清楚炒货,比说清楚偷版仿版和仿牌困难得多。本身就是炒货的商家,也会遭遇“炒货门”。一些炒货,对下家来说,是绝对的陷阱;对消费者来说,花冤枉钱了。当然,炒货也促进了服装的流通,繁荣了市场,是服装创业的捷径,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千万富翁。
生意做得不好的店主,老整不明白自己进货总是比别人贵,浑然不知自己掉进了“炒货”的陷阱。我做服装之前,考察半年,也没有哪位业内行家告诉我些许炒货的门道,等自己完全搞清楚,已经做服装一年了。
考察服装市场,如果光凭自己走自己看,事倍功半。除了多走多看之外,还要多问,考察时多请教业内行家,往往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当然,不是所有的业内行家都愿意说出自己做服装的门道。有时候别说是门道,就算是想知道人家赚不赚钱,赚多少钱,连门都没有。
广东河源人,在珠三角一带开的百货商场和服装大卖场,占到市场总量七成以上,开制衣厂、做小作坊的更是多如牛毛。虎门“以纯”的老板、倒库存的杨老板等,都是河源人。
河源市黄村镇,号称中国百货第一镇。2007年,一个镇的亿万富翁就有十几个,千万富翁一百多号。他们九成以上是做商场和服装生意的。
做百货商场,十几万元、几十万元起步。以7—8元/平方米/天租一幢工业区的楼,中型的商场一两万平方米左右。然后装修,找人招商。超市自己做,百货区租出去。入驻的商户要交租金、押金、入场费等。商户交_的钱,完全足够商场投资人用于装修并运作开张。正常营业后,几乎所有的百货商场,人驻商户的扣点及租金总额都是商场原始租金的数倍;超市基本是平本甚至亏本,赚的也有,主要作用是拉人气,把整个商场做旺。中型的商场,月营业额在千万元以上很正常。
服装大卖场,有的是地下铺,大部分在百货商场里面。百货商场的发展带动了服装大卖场的兴起。 ’
传说中做服装大卖场的河源人,赚多少钱,别说是自家兄弟,就算是亲生父亲,都不露半点口风;他也不说亏,说亏了人家不相信,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只能说“一般般”、“不太好做”之类的话。哪位要是敢告诉别人自己赚了钱,保证过不了多久,自己卖场周边就会有新的卖场冒出来,说不定还有自家兄弟的股份,这时,只有打落牙齿往自己肚子里吞了。
以前,信息闭塞,物流不发达,做服装生意赚钱容易,盈利可以支撑店主慢慢地摸索。有的店主没有竞争压力,就压根儿不去琢磨这生意怎么整才能赚得更多。现在,讲究的是速度,学习和借鉴才是捷径。摸索是要,但不能慢。慢,就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代表落后。而今的服装生意,货源繁杂,流通渠道复杂,市场竞争激烈、残酷,如有业内行家指导一下,可以少走许多弯路。有些投资少了业内行家的点拨,几十万元不见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请教业内行家,行家都像传说中的“河源人”,怎么办?
凉拌。
他们不说,我说,我把自己所知道的服装赚钱的门道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门道有正道和歪道,希望大家甄别清楚,借鉴的同时,加以防范。
所谓的炒货,就是做“转手生意”,指不是自己生产或自己下单给加工厂生产,采购别人的货来卖,包括批发、招募代理加盟、零售等。
零售也有厂商直销,包括实体店和网店。除此之外,零售都是炒货,但一般人不会将零售称作炒货。也有这样的情况,一些连锁零售店铺或网上零售店铺实为炒货,却虚假宣传是自有工厂。
炒货多指转手批发,或采购贴牌招募代理加盟。
做库存的也大多是炒货。也有厂家,包括做外贸的,为了多赚钱,自己直销库存尾货。
炒货的首要条件是,销售的货品不是自己生产或自己下单生产的。自有工厂加工出来的衣服,自己批发,叫自产自销,不叫炒货;自己没有工厂,但是下单给工厂生产,然后自己经销的,也不叫炒货。品牌公司,无论是自有工厂加工还是委托别人加工,都不叫炒货。
举例说转手批发。广州某档口的女装T恤,马某以28元/件的打包价采购回西安,再以35元/件对外批发。王某是西安的零售商,选择到广州来进货,他最低只能以32元/件的拿货价拿货,搭上住宿费和来回路费,其实他还不如直接到马某的档口批发来得实惠。马某是二级批发商,他的商业操作是炒货,是正常的商品流通j服务了众多西安周边的零售商,以及三级批发商。
我们去批发市场,碰到档口说得较多的两句话是,“你是哪里的”和“你是打包的还是拿货的”。问“你是哪里的”,是档口为了控货,某个市场区域他只做一个客户。“打包”是指拿货量比较大,“拿货”有的市场称作“散包”,是指拿货量比较小。一般来说,打包价和拿货价是不一样的,货品单价越高,价差会越大,价差大的相差五六十元都有,价差小的相差五毛钱也有。当然,打包价和拿货价都一样的档口也有。
炒货有可能会整出这样的事情:深圳批发市场的货,张某炒回广州批发,深圳批发市场的黄某,去广州采购张某来深圳炒过去的货,再回到深圳批发。在深圳打包价是20元/件,炒到广州的打包价是23元/件,黄某将这些货炒回深圳再往外打包批发,就得每件二十六七元了。黄某这样折腾,完全是拜自己疏于了解批发市场行情所赐。
一样的货品,深圳的零售商本来可以在深圳批发市场以20元的价格打包,但他有可能跑到广州以23元的价格打包,也有可能在深圳批发市场的另一个档口以26元的价格打包。
虎门镇富民批发城的货,李某拿到几百米外的黄河时装城批发,这也是炒货。外地的零售商,大老远来到虎门,到黄河采购来自富民的货,你说这钱花得冤不冤?
同样的道理,国内一些店主跑到香港、韩国采购,买回来的服装有可能全是从国内市场炒过去的货。
有些品牌公司,部分货品是自己加工,或委托加工,部分货品是到批发市场采购,采购部分就是炒货;有些品牌公司的货品,没有一件是自己加工或委托别人加工,全都是到批发市场采购,然后贴上自己的牌子,发给下面的代理商、加盟商。这种炒货,说它普遍却又不是全部,说它不普遍,也不是个别的现象。它是一定程度存在的行业潜规则。
朋友小古,是国内某大众品牌内衣的采购人员,长驻中国内衣生产重镇——广东汕头。他每天往批发市场跑,看到档口有好版,就下单加工贴牌。这种商业行为属不属于炒货?说是也行,说不是也可以。
这种商业行为说明,同样的内衣,贴牌不一样,市场销售价格会相差十几倍,普通牌子只能卖10多元,品牌的则是一百几十元。
说句题外话,这样100多元的内衣,卖了就卖了,也没啥的。如果卖了还冠冕堂皇地说品牌价值,那这个主也太虚伪了。消费者多花100多元钱,买来的绝不是品牌价值,只是单纯的品牌,没有价值!
一个品牌出的货品往往有多个品类,羽绒、牛仔、针织T恤、衬衫、裤子、外套、裙子、毛衣,等等,能自己把这些货品都生产出来的公司或工厂,全中国没有一家。全部货品除了部分是自己生产的以外,其他货品都是外发生产的,倒是有很多品牌公司做得到。
普通的加工厂,做针织T恤的,做不出牛仔;做牛仔的,做不出羽绒;做羽绒的,做不出西裤……分流到不同的加工厂做,批量少的,在原材料采购及做工上,成本高得惊人。一款裙子,批量生产,100元做出来,吊牌价800元有赚;少量生产,200元做出来,吊牌价800元可能要贴钱。往往这个时候,一部分品牌公司会选择炒货贴牌。
另外,品牌公司考虑到设计成本,请不了那么多的设计师,开发能力自然有限,除了选择偷版仿版之外,就是炒货贴牌。
考察一二线品牌公司,试探性地问有没有拿大路货来贴牌,人家可没工夫跟你闲扯这个事。品牌公司对服装的风格、个性、品位、文化、内涵等最有兴趣,要是咱们不附和,就会说咱们不懂什么叫品牌价值。
一些一二线品牌公司就这副德性,常表君子之态,人为地赋予货品所谓的文化、内涵,借品牌之名,行炒货之事,跟某些大款、高官以追求真爱为名,大搞婚外情一个样。
P66-70
《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已出版一年半,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关注,同时大家还毫不吝惜地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着实令我感动。
服装市场的变化发展,包括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年都有不同表现;我个人亦在同全国各地众多服装行业“菜鸟”以及资深店主的交往、交流中,拓展了视野,丰富了经历。
鉴于此,推出《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白金版)》,以答谢大家对我作品的认可和关注,同时补述我一年半以来对于服装赚钱的新认识、新想法。
《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白金版)》在原版基础上进行了大量内容修改及文字润色工作,增加了约三万字的信息含量。可以说,相比于原版,白金版《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信息量更丰富,更注重细节,更具实操性。(为使读者在阅读本书过程中收获更多趣味及更为直观掌握服装业中的部分行业用语,编辑特摘选作者在本社出版的另一著作《80后服装创业记》中的部分内容作为本书所提到的部分服装行业用语的图文介绍。这些图文介绍,文字解说精准到位不失诙谐幽默,配图中人物造型及故事情节亦煞是可爱、妙趣横生,相信读者一定喜欢。——编者注)
服装生意赚钱,关键诀窍是摸透市场,找准商业模式。
投身服装创业,在市场中多走、多看、多了解、多比较,看款式、看价格、看模式,四多三看,摸透了,赚钱就简单;再加上勇气、信心和聪明才智,服装创业肯定赚钱。
不过退而言之,虽然服装“赚钱,或不赚钱,市场就在这里,不悲不喜”,但是须知,掘金服装,不问出身,小有小做的诀窍,大有大做的门道。
《揭秘服装赚钱的门道(白金版)》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武汉大学出版社、“苏柏衿·Suplusin”小真、深圳市神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周松强、深圳王宏琳琳外贸服装莫华海、东莞雅绮服饰有限公司刘剑波、四川广汉依莱服饰家纺有限公司“达瑞尔”周勇、张冠勋律师,以及全国各地服装同行、读者朋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感谢你们!
最后祝全国的服装人生意兴隆,万事如意!更加欢迎广大读者朋友阅读本书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服装探秘
2011.5.10
读书的目的在于理论指导实践,在于少走弯路、歧路。大多时候,获取知识的代价太高,经济成本、时间成本、沉淀成本,等等。尤其是服装行业,看似简单,实则有着独特的行业本质和内在规律的奥妙。读此书,有助于用最低的成本掌握服装行业知识,用最短的时间掌握看透服装行业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唐山市丰南区通达城购物中心董事长 秦英
卢老师(服装探秘)研究服装市场与商业模式,写博客,写书,办培训班,搭建服装交流平台与商业平台,热心服务于千千万万的服装创业者和中小服装企业,令人敬佩。
——意大利mirtillo(米提诺)童装大中华区总经理 李群
遇到这本书是—种缘分。书中的道理都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事例娓娓道来,这是卢老师(服装探秘)在贴近无数服装从业者汇集起来的宝贵财富。卢老师(服装探秘)教会了我如何把握人生路上的重要选择。
——viale toscana,milan,Italy JENNY 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