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大会战。兵人编著的《钢铁的碰撞(库尔斯克战役)》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从士兵、指挥官和将军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再现了库尔斯克战役的全过程,既有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集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是极具创新性的军事读物。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钢铁的碰撞(库尔斯克战役)/直击二战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库尔斯克战役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坦克大会战。兵人编著的《钢铁的碰撞(库尔斯克战役)》以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从士兵、指挥官和将军的视角,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图片,再现了库尔斯克战役的全过程,既有大气磅礴的战争场面描写,又有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集故事性和知识性于一体,是极具创新性的军事读物。 内容推荐 在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与苏联红军出动了1000辆坦克。 德国其投入了250万名士兵和400辆坦克,空军部队参战飞机超过了2000架,是史上规模最大的坦克会战和单日空战。 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30个精锐师包括7个装甲师和坦克师被击溃,其余的遭受重创。苏军也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一位德国将军描述,苏联人快挺不住了,他们损失了太多坦克,从远处看,被摧毁的苏联坦克的残骸就像是“庞大的象群”。 兵人编著的《钢铁的碰撞(库尔斯克战役)》以第一人称的视角,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量翔实的历史资料,为读者生动讲述了这次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目录 风云突变 战争爆发了 死守斯大林格勒 第6集团日到了 得来不易的春天 天平开始逆转 反攻拉开序幕 将末的强弩 德国的如意算盘 争吵中“堡垒”计划出笼了 “堡垒”计划的一再推迟 希特勒的三张王牌 保卫帝国总动员 斯大林的“救火队员” 纵深梯次的防御 斯大林的“撒手锏” 潜伏在第三帝国 功劳卓著的“露西”谍报网 “红色乐队”预警 生死攸关的时刻来了 自曝秘密的德国人 履带开始转动 血腥的奥博扬之路 希特勒对音乐失去了兴趣 苏军的两次空战 德军的空战王牌 钢铁洪流的碰撞 “希特勒”师的防线 打开的地狱之门 没有胜利者的战斗 希特勒失去信心了 退缩的莫德尔 曼施坦因的大战略 希特勒的决定 “库图佐夫"行动 朱可夫的调研194 朱可夫的决断199 “库图佐夫”行动 绝地大反攻 奥廖尔战线的崩溃212 奥廖尔失守了21 8 最后的胜利属于我们 “鲁缅采夫”计划226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事件时间表 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2月5日,南方面军下属近卫第3集团军攻占了伏罗希洛夫格勒,经过九天的逐屋巷战,扫清了该城的德军。此时的德军已陷入十分险恶的境地,曼施坦因和克鲁格于2月6日被希特勒召回东普鲁士商讨局势。希特勒不得不勉强同意他们先前提出的撤到米乌斯河以西和放弃尔热夫凸出部的请求。这是德军放弃的第二个大凸出部,此前希特勒已被迫同意放弃杰米扬斯克地区以稳住列宁格勒附近的阵地。在列宁格勒,苏军最后终于开辟了一条直通该城的陆上走廊。 经过商讨,希特勒下令魏克斯的B集团军群司令部停止指挥,并纳入预备指挥系统,其所属部队分别交由曼施坦因和克鲁格指挥。曼施坦因的顿河集团军群改称南方集团军群。 B集团军群被击溃以后,克鲁格的中央集团军群南翼已经遭到部分包围。2月初,苏军为适应新战略形势的需要,组建了一个新的方面军——中央方面军,由原顿河方面军司令罗科索夫斯基指挥,该方面军下辖第2坦克集团军和三个步兵集团军。新组建的中央方面军的首次战役是2月25日斯大林亲自安排的,目的为布良斯克一奥廖尔凸出部后方包抄克鲁格中央集团军群的行动。但这次行动没有获得成功,因为退却的德国第2集团军最后占领了雷耳斯克一苏梅一线。这时的第2集团军已由魏斯指挥,属中央集团军群建制。大批从尔热夫地区撤出的德军很快顶住了苏军对北翼和西北翼的压力。 2月17日,希特勒在蔡茨勒和约德尔的陪同下到达扎波罗热南方集团军群的司令部,因为那里的状况已经变得十分紧急。希特勒已打算解除曼施坦因的职务,此前一天,兰茨集群违抗希特勒的命令撤出了哈尔科夫,向西南撤退。霍利德特集群不久被改编为德军新的第6集团军,他们正坚守米乌斯河防线,以图抵挡马利诺夫斯基的南方面军。与此同时,从高加索撤到曼施坦因左侧的马肯森第1装甲集团军,也企图阻挡从斯拉维扬斯克向红军城和斯大林诺(顿涅茨克)推进的近卫第1集团军和“波波夫”快速集群的一部。再向西大约90千米,在南方集团军群的深远纵深内,近卫第l集团军和哈里东诺夫的第6集团军距第聂伯河只有50多千米。切断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和斯大林诺之间的铁路干线后,他们离希特勒开会的地方就不到100千米了。为恢复原来的态势,曼施坦因建议使用霍特的第4装甲集团军对前来包围的苏军实施反突击。在霍特的指挥下,第4装甲集团军从扎波罗热和斯大林诺之间的地区北上攻打苏军侧翼,同时,党卫军装甲军从波尔塔瓦地区向南进攻,向第4装甲集团军靠拢,以孤立第1近卫集团军和第6集团军的先头部队。霍特的左翼由“肯夫”战役集群掩护。在霍特的右翼,第3与第40装甲军以及第30军组成的马肯森第1装甲集团军将孤立“波波夫”坦克集群和第1近卫集团军的支援部队,并将他们歼灭。虽然南方集团军群的车辆燃料奇缺,但是通过无线电截听获悉,苏军的燃料更缺。同样通过无线电截听他们还了解到,苏联野战指挥官几乎都认定德军将撤退到第聂伯河以西。 当哈尔科夫失守的消息传来时,希特勒感到十分痛心。他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收复哈尔科夫而不是歼灭敌军,同时他也不相信南方集团军群正处于危险的境地。虽然希特勒是这样想的,但是在第二天的会议上,他还是勉强同意了曼施坦因提出的反突击建议。 2月19日上午,在克拉斯诺格勒地区的苏联哈里东诺夫第6集团军的两翼受到了豪塞尔的第2党卫军装甲军的猛烈攻击,阵地被撕开了一个宽达50千米的大缺口。德军党卫军“帝国”师在这个缺口上击溃了苏军第4近卫步兵军。2月22日,克诺贝尔斯道夫的第48装甲军与其右邻基希纳的第57装甲军一起向巴甫洛格勒挺进,一路凯歌高进,歼灭了许多苏联部队,并成功地与党卫军装甲军会合。之后这支大军改变方向,北上攻打哈尔科夫。马肯森令亨里奇的第40装甲军全力歼灭位于红军城和巴尔温科沃之问的“波波夫”坦克集群的先头部队,这个坦克集群中有些部队由于缺油早已停止不前。 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有限反攻不仅使苏军丧失了在俄罗斯南部和乌克兰的主动权,同时还挽救了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使之免于毁灭,并为它赢得了一些喘息的时间。德军此次的胜利应归功于曼施坦因和克鲁格,是他俩最终说服了希特勒,使他同意缩短战线,腾出兵力,组成预备队,争取主动权,放弃原来单纯防御的战术。然而,在战争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却是豪塞尔的装甲军。该装甲军由三个富有作战经验、装备精良、经过休整的师——近卫师、“帝国”师和“骷髅”师组成,这三个师要比苏军的部队优秀得多。苏军部署分散,支援兵器不足,补给低劣,且那时的苏军已力不能支。P34-35 序言 一场世界之战,两大阵营,六大主要战场,60多场重大战役。 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0多个自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战争,这是人类战史前所未有的的激烈与残酷,承载的英勇与哀伤,给后人留都足以让它成为经典。要想真正了解这样一场浩大的战争,我们不能只是纸上谈兵,纵观全局,我们应该有一个真切的、务实的视角。 于是我们从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多部由个人撰写的战后回忆录中,选取了一系列战争中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借他们曾经“直击”战场的经验、对战争最真切的感触,来告诉世人真正的战争究竟是什么。 在文中,你可以像大多数历经血与火的战场的老兵一样,回忆战场的冰冷,也可以像某位元帅一样思索战况,考虑战局走向,如窥看,如亲历,就像你亲临了战场,拥有了那些遥远、真实而充满硝烟味道的回忆。而无论是哪一个人的回忆和讲述,都是我们观察战争、理解战争的绝佳方式。 在他们的诉说中,我们仿佛可以看到:战机厮杀于不列颠上空,铁甲集群征战于东线冻土,航空母舰对决于中途岛,百万士兵登陆诺曼底,从波兰到马其诺防线,德军坦克的铁蹄践踏了欧洲大部分土地;从不列颠到莫斯科,反法西斯同盟国背水一战挫败法西斯的狂想;从珍珠港到中途岛,庞大的舰队点燃沸腾的海洋;从斯大林格勒到瓜岛,反法西斯同盟国绝地反击变换攻守的战局;从诺曼底到柏林,东西两线的大军将红旗插上大厦顶端…… 直击战争背后的战争,破译真相背后的真相。让我们直击二战,还原战事,再现真实而充满亲历感的战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