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文坛巨人歌德一生思想和才华的结晶!
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文学名著”!
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20本图书”之一!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欧洲资产阶级300年间文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诗剧《浮士德(歌德集)(精)》是歌德最重要的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浮士德(歌德集)(精)/世界名著名译文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德国)歌德 |
出版社 | 上海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德国文坛巨人歌德一生思想和才华的结晶! 与《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文学名著”! 启蒙主义文学的压卷之作! 1985年美国《生活》杂志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20本图书”之一! 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初期欧洲资产阶级300年间文化发展的生动缩影! 诗剧《浮士德(歌德集)(精)》是歌德最重要的作品。 内容推荐 诗剧《浮士德(歌德集)(精)》是歌德最重要的作品。共2卷,长达12000余行。根据16世纪民间传说写成。写浮士德博士为寻求人生的意义,以自己的灵魂换得魔鬼梅菲斯托的帮助,经历了爱欲、欢乐、痛苦、神游等各个阶段和变化,于生命的最后时刻,在与自然斗争中,领悟了人生的目的应当是为生活和自由而战斗。构思宏伟,内容复杂,结构庞大,风格多变,融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于一炉,将真实的描写与奔放的想象、当代的生活与古代的神话传说杂糅一处,善于运用矛盾对比之法安排场面、配置人物,时庄时谐、有讽有颂、形式多样、色彩斑驳,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 目录 如何理解歌德 译本序 献词 舞台序剧 天上序幕 悲剧第一部 夜 城门前 书?斋 书斋 莱比锡奥尔巴赫酒店 魔女的丹房 街头 傍晚 散步 邻家 街头 花园 园亭 林中石窟 葛瑞琛居室 玛尔特的花园 井边 城边夹道 夜 教堂 瓦普几斯夜会 瓦普几斯夜会的梦或俄伯容与蒂坦尼亚的金婚纪念 阴暗的日子,原野 夜,旷野 监狱 悲剧第二部 第一幕 风景优美的地方 皇宫 宏伟的大厅 乐游苑 阴暗的走廊 灯火辉煌的大厅 骑士厅 第二幕 高穹顶哥特式小房间 实验室 古典的瓦普几斯夜会 佩涅俄斯河上段 佩涅俄斯河下段 佩涅俄斯河上段 爱琴海的岩湾 第三幕 斯巴达墨涅拉斯的宫殿前面 城堡内院 舞台完全变换 第四幕 高山 前山上 伪帝的营帐 第五幕 旷野 宫殿 深夜 子夜 王宫广大的前庭 安葬 山谷 附录 歌德生平及创作年表 试读章节 1774年 12月,同萨克逊-魏玛-埃森纳赫王储卡尔·奥古斯特在法兰克福初次会面。 写《少年维特之烦恼》《克拉维戈》《克劳迪内·冯·维拉·贝拉》《永世流浪的犹太人》。 1775年 4月,同莉莉·舍内曼订婚。 5月至7月,第一次瑞士之行。 9月至10月,卡尔·奥古斯特公爵邀请歌德前往魏玛。 秋天,同莉莉·舍内曼解除婚约。 写《施泰拉》《莉莉之歌》,开始写《埃格蒙特》。 10月30日,离开法兰克福。 11月7日,到达魏玛。 11月,同夏绿蒂·冯·施泰因夫人初次相见。 1776年 1月至2月,决定长期留在魏玛。 6月11日,参加魏玛公国的政务活动。被任命为枢密参事。 10月,赫尔德尔到魏玛任教会总监。 l1月,歌德着手准备重新开发伊尔美瑙矿山。 写《兄弟姐妹》《普罗泽平娜》。 1777年 6月8日,歌德的妹妹逝世。 9月至10月,在埃森纳赫和瓦尔特堡。 12月,乘马翻越哈尔茨山。 写《莉拉》《感伤的凯旋》,开始写《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冬 日游哈尔茨山》。 1778年 5月,偕同卡尔.奥古斯特公爵前往柏林和波茨坦旅行。 写《人类的界限》。 1779年 1月,歌德接任了战争和公路委员会的领导职务。此后他多次在公国旅行。 2月至3月,写《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 9月,被任命为枢密顾问。 9月至l’780年1月,偕同卡尔·奥古斯特公爵第二次前往瑞士旅行。 写《水上精灵之歌》《耶吕和贝特吕》。 1780年 歌德开始研究矿物学。 着手写《托夸多·塔索》。 1781年 夏天和随后的年代,歌德参加梯福尔特的魏玛宫廷社交生活。11月至1782年1月,在魏玛自由绘画学院讲授解剖学。 写《渔家女》《埃尔佩诺》。 1782年 3月至4月、5月,前往图林根进行外交旅行。 5月25日,歌德的父亲逝世。 6月2日,歌德移居在弗劳恩普兰的住宅。 6月3日,歌德接受约瑟夫二世皇帝颁发的贵族证书。 6月11日,歌德被委任主持税务署的工作。 12月至1783年1月,前往德绍和莱比锡旅行。 1783年 9月至10月,第二次哈尔茨山之行,前往格廷根和卡塞尔。 写《神性》。 1784年 2月24日,歌德开发伊尔美瑙的新矿。 3月,发现人的颚间骨。 8月至9月,偕同卡尔·奥古斯特公爵前往不伦瑞克,第三次哈尔茨山之行。 写(《诙谐、诡计和复仇》(《秘密》。 1785年 歌德开始研究植物学。 6月至8月,在卡尔斯巴德。 11月至1。786年春,多次前往伊尔美瑙和耶拿。 完成《维廉·麦斯特的戏剧使命》。 1786年 7月至8月,在卡尔斯巴德。 9月3日,由卡尔斯巴德秘密前往意大利。 9月28日至10月14日,在威尼斯。 10月29日,抵达罗马。 把《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改成韵文体。 1787年 2月至6月,前往那不勒斯和西西里岛旅行。 4月,在巴莱摩植物园里,思考原始植物的发展规律。1787年至l788年,完成《埃格蒙特》;计划写《瑙西卡》;写《浮士德》和《托夸多·塔索》。 1788年 4月23日,离开罗马。 6月18日,返回魏玛。 6月,辞去伊尔美瑙委员会之外的所有政务工作。在随后的年代多次接受公国的各种科学和艺术机构的领导工作。 7月,同克里斯蒂安娜·符尔皮乌斯结合。 9月7日,在鲁道尔施塔特同席勒初次会面。 写《罗马哀歌》。 1789年 9月至10月,前往哈尔茨山旅行。 12月25日,歌德的儿子奥古斯特诞生。P623-625 序言 我们面前的这个文库,其前身是“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或者说,现今的这个文库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以前一个书系为基础的,对此,有必要略作说明。 原来的“外国文学名家精选书系”,是明确以社会文化积累为目的的一个外国文学编选出版项目,该书系的每一种,皆以一位经典作家为对象,全面编选译介其主要的文学作品及相关的资料,再加上生平年表与带研究性的编选者序,力求展示出该作家的全部文学精华,成为该作家整体的一个最佳缩影,使读者一书在手,一个特定作家的整个精神风貌的方方面面尽收眼底。“书系”这种做法的明显特点,是讲究编选中的学术含量,因此呈现在一本书里,自然是多了一层全面性、总结性、综合性,比一般仅以某个具体作品为对象的译介上了一个台阶,是外国文学的译介进行到一定层次,社会需要所促成的一种境界,因为精选集是社会文化积累的最佳而又是最简便有效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同时满足阅读欣赏、文化教育以至学术研究等广泛的社会需要。 我之所以有创办精选书系的想法,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搞文学史研究的,而搞研究工作的人对综合与总结总有一种癖好。另一方面,则是受法国伽利玛出版社“七星丛书”的直接启发,这套书其实就是一套规模宏大的精选集丛书,已经成为世界上文学编选与文化积累的具有经典示范意义的大型出版事业,标志着法国人文研究的令人仰视的高超水平。 “书系”于1997年问世后,逐渐得到了外国文学界一些在各自领域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翻译家的支持与合作,多年坚持,惨淡经营,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总算做到了出版七十种,编选完成八十种的规模,在外国文学领域里成为一项举足轻重、令人瞩目的巨型工程。 这样一套大规模的书,首尾时间相距如此之远,前与后存在某种程度的不平衡、不完全一致、不尽如人意是在所难免的,需要在再版重印中加以解决。事实上,作为一套以“名家、名著、名译、名编选”为特点的文化积累文库,在一个十几亿人口大国的社会文化需求面前,也的确存在着再版重印的必要。然而,这样一个数千万字的大文库要再版重印谈何容易,特别是在人文书籍市场萎缩的近几年,更是如此。几乎所有的出版家都会在这样--d';kN~面前望而却步,裹足不前,尽管欣赏有加者、啧啧称道者皆颇多其人。出乎意料,正是在这种令人感慨的氛围中,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老总贺鹏飞先生却以当前罕见的人文热情,更以真正出版家才有的雄大气魄与坚定决心,将这个文库接手过去,准备加以承续、延伸、修缮与装潢,甚至一定程度的扩建……与此同时,上海三联书店得悉“文库”出版计划,则主动提出由其承担“文库”的出版任务,以期为优质文化的积累贡献一份力量。眼见又有这样一家有理想追求的知名出版社,积极参与“文库”的建设,颇呈现“珠联璧合”、“强强联手”之势,我倍感欣喜。 于是,这套“世界名著名译文库”就开始出现在读者的面前。 当然,人文图书市场已经大为萎缩的客观现实必须清醒应对。不论对此现实有哪些高妙的辩析与解释,其中的关键就是读经典高雅人文书籍的人已大为减少了,影视媒介大量传播的低俗文化、恶搞文化、打闹文化、看图识字文化已经大行其道,深人人心,而在大为缩减的外国文学阅读中,则是对故事性、对“好看好玩”的兴趣超过了对知性悟性的兴趣,对具体性内容的兴趣超过了对综合性、总体性内容的兴趣,对诉诸感官的内容的兴趣超出了对诉诸理性的内容的兴趣,读书的品位从上一个层次滑向下一个层次,对此,较之于原来的“精选书系”,“文库”不能不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与变通,最主要的是增加具体作品的分量,而减少总体性、综合性、概括性内容的分量,在这一点上,似乎是较前有了一定程度的后退,但是,列宁尚可“退一步进两步”,何况我等乎?至于增加作品的分量,就是突出一部部经典名著与读者青睐的佳作,只不过仍力求保持一定的系列性与综合性,把原来的一卷卷“精选集”,变通为一个个小的“系列”,每个“系列”在出版上,则保持自己的开放性,从这个意义上,文库又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容与拓展。而且,有这么一个平台,把一个个经典作家作为一个个单元、一个个系列,集中展示其文化创作的精华,也不失为社会文化积累的一桩盛举,众人合力的盛举。 面对上述的客观现实,我们的文库会有什么样的前景?我想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一个自称继承了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并已在世界各地设立孔子学院的中华大国,一个城镇化正在大力发展的社会,一个中产阶级正在日益成长、发展、壮大的社会,是完全需要这样一个巨型的文化积累“文库”的。这是我真挚的信念。如果覆盖面极大的新闻媒介多宣传一些优秀文化、典雅情趣;如果政府从盈富的财库中略微多拨点儿款在全国各地修建更多的图书馆,多给它们增加一点儿购书经费;如果我们的中产阶级宽敞豪华的家宅里多几个人文书架(即使只是为了装饰);如果我们国民每逢佳节不是提着“黄金月饼”与高档香烟走家串户,而是以人文经典名著馈赠亲友的话,那么,别说一个巨大的“文库”,哪怕有十个八个巨型的“文库”,也会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这就是我的愿景,一个并不奢求的愿景。 2013年元月 书评(媒体评论) 歌德不只是一个伟大的优秀的人,而且是一种文化。 ——[德国]尼采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