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是文艺报社新近推出的“新力量”文丛之一种。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三十位活跃在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红柯、徐坤、麦家、柳建伟、关仁山、次仁罗布、汤素兰、雷平阳、鲁敏、乔叶、魏微、李浩……这些名字进入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文学观、创作观,是亲朋故交们讲述的轶事,是评论家严谨有趣、见解独到的评述。将这些文字整合为一部书稿,是一次梳理,也是新一回合的对话与发现。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 |
分类 | |
作者 | 文艺报社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是文艺报社新近推出的“新力量”文丛之一种。本书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三十位活跃在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红柯、徐坤、麦家、柳建伟、关仁山、次仁罗布、汤素兰、雷平阳、鲁敏、乔叶、魏微、李浩……这些名字进入我们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文学观、创作观,是亲朋故交们讲述的轶事,是评论家严谨有趣、见解独到的评述。将这些文字整合为一部书稿,是一次梳理,也是新一回合的对话与发现。 内容推荐 2012年3月,文艺报社与鲁迅文学院开始合作,以《文艺报》为平台,发现、推介在当代文坛渐露锋芒、卓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为广大中青年作家提供一个交流、发言的平台。每期“文学院”专刊,都会以整版篇幅推介一位作家。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本《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收入《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的30位作家,都曾就学于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大都获得过国内外多种文学奖项。他们中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有汉族作家,也有来自草原、大漠的少数民族作家。为全面、深度呈现他们的创作历程,本书以作家自述、文友印象、评家观点三篇文章为一组,整体推介一位作家。如此,相信读者会对他们的文学观念、艺术风格、为人为文产生更清晰可感的认知,感受中国当代文学生机盎然、纷繁多样的景象。 目录 红柯 作家的自然成长/红柯【1】 洋芋、红柯与《生命树》/刘颋【5】 恍惚、童心及其他——谈红柯写作的三个维度/岳雯【9】 徐坤 鲁院新世纪/徐坤【17】 说说徐坤/徐迅【21】 多重温度的小说世界——徐坤小说综论/李蔚超[24】 魏微 写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魏微【33】 北京的日子/刘建东【36】 魏微小说:抵达难以命名的人间悲欢/李东华【39】 徐剑 在精神高原上梳洗文学翅膀/徐剑【49】 我的兄弟叫徐剑/萧立军【55】 民族传奇的审美呈现/王晖【58】 次仁罗布 在高原上建构文学的高度/次仁罗布【65】 灵魂的歌者/徐琴【68】 次仁罗布的西藏书写/陈涛【71】 孙惠芬 让身心一起还乡/孙惠芬【81】 与孙惠芬有关/刁斗【85】 孙惠芬小说中的辽南乡村/严迎春【89】 汤素兰 是童话,但也是现实/汤素兰【97】 笨狼妈妈——汤素兰印象/王跃文【101】 更远一点的童话/聂梦【104】 雷平阳 没有远方的写作/雷平阳【113】 仿佛有永远的暮色——雷平阳其人其诗/霍俊明【117】 三段旁批:关于雷平阳/李敬泽【123】 李浩 我的写作,几个词/李浩【129】 李浩这个人/金赫楠【133】 非日常性写作与“70后”的精神气息/郭艳【137】 邵丽 离现实近一点还是远一点/邵丽【145】 是咱哥们儿/吴克敬【149】 以不同的目光面对第一手现实/刘海燕【152】 李骏虎 慢慢地,学会了怀疑/李骏虎【161】 北人南相小虎子/郭海燕【165】 精神向度决定作品高度/赵兴红[167】 柳建伟 写来写去三十年/柳建伟【177】 我的同乡柳建伟/周大新【180】 重探文学“推土机”的创作轨迹/朱寒汛【183】 乔叶 小说小说/乔叶【193】 与乔叶长谈/鲁敏【199】 乔叶写作的个人标识/李浩【201】 王十月 我想做怎样的小说/王十月【209】 怀着赤诚之心书写生活/曾楚桥【212】 底层世界的勘探者/柳冬妩【215】 鲁敏 茫茫黑夜漫游/鲁敏【225】 传奇或纯真部分/肖林【229】 鲁敏小说的意蕴层次与呈现方式/谭杰【232】 关仁山 春天来了,我们在土地上播种/关仁山【241】 厚德载仁/郭松【246】 “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孟繁华【249】 麦家 文学的创新/麦家【257】 分裂的守望者/韦志刚【260】 麦家小说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意义/何平【264】 葛水平 乡村是我的人世间/葛水平【273】 爱和坚守都与山河有关/陈世旭【276】 地气·大气·灵气——论葛水平乡土小说/孙吉民【281】 郭文斌 文学的祝福性/郭文斌【289】 安详的心灵/陈世旭【294】 面向价值的写作/汪政晓华【297】 衣向东 小说是有根的植物/衣向东【305】 至善至美/王云霞【311】 衣向东和他的《站起来说话》/雷达【316】 娜夜 随想十三/娜夜【321】 娜夜小记/雷平阳【324】 娜夜:这里的风不是那里的风/沈奇【329】 夏天敏 一片痴心终不悔/夏天敏[337】 我眼中的夏天敏/刘平勇[342】 《好大一对羊》的“西方资源”/路怡【346】 鲁若迪基 诗歌是大地上另外一种作物/鲁若迪基【353】 他的诗歌让世界知道他的民族/于坚【357】 一颗独一无二的心灵——谈鲁若迪基的诗歌/山梅[362】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美好的倾诉来自于文字/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369】 与山水一起灵动的人/萧云【373】 叶尔克西:吹向汉语文学的草原清风/何英【377】 艾伟 在一个碎裂的世界里写作/艾伟【385】 “愿汝永远天真”/黄咏梅[388】 写作者艾伟/王侃【392】 董立勃 我的荒原与小说/董立勃【401】 边地王者/刘醒龙【405】 董立勃:让荒漠成为小说情境/阎晶明[410】 林那北 与生活“狼狈为奸”/林那北【417】 文学是万家烟火/王秀云【420】 林那北北北:一体两面/贺绍俊【424】 祝勇 历史写作的四个关键词/祝勇【433】 一见到底与深不可测/宁肯【437】 逆光:祝勇散文的精神地理/王冰【441】 盛可以 晦暗的往昔/盛可以[449】 意外盛可以/哲贵【453】 性感的纯真/梁鸿【457】 李东华 沉淀之后的澄澈/李东华【465】 乱弹东华/刘颋【468】 李东华的儿童文学:在新世纪中的突围/徐妍【472】 编者的话/479 试读章节 作家的自然成长 红柯 我的个人简历中总是强调曾在天山10年,同时还强调曾执教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技工学校,这10年对我太重要了。技工学校对我没有太多要求,我头上没有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最紧张的高考指挥棒,没有教学大纲,只要学生喜欢,我爱怎么讲、讲什么学校都不管,我自己编教材,《论语》《老子》《孙子兵法》《曾国藩教子书》,唐诗、宋词……技工学校重实践,实习机会多,我带学生跑遍天山南北。这种自由的方式使我直到现在也不习惯动笔前列出详细的写作计划,我无法提供一本书的大纲或让大家来论证书的选题,这就是天山以及技工学校给我养成的沙漠方式——沙暴式的形散神不散。1995年以后我执教大学,教的也是边缘化的写作课,业余写作。个人生活质量与精神世界应该体现在业余状态,写作完全出自精神需要。 1995年底回陕西后,我过两三年就会回一次新疆,去跟群山、草原、大漠幽会。在西域大地上动辄七八个小时、十几个小时的长途颠簸,巨大的时空交错,以至于我把故乡美丽富饶的关中平原也看成了“绿洲”。天山一祁连山一秦岭,那些地名在一脉相承的群山脚下一字摆开,伊犁、奎屯、石河子、乌鲁木齐、吐鲁番、哈密、河西走廊、兰州、天水、宝鸡、西安、关中平原,这不就是瀚海伸向中原的一块天然绿洲嘛。 无论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这条大动脉血肉相连,这就是李希霍芬博士所谓的“丝绸之路”。从来没有到过西域的云南诗人樊仲慰把沙子比喻为渴死的水。我曾经把沙子比喻成小米、露珠,最终想到的是蚕卵,粘在纸板上的小米粒一样的卵,变成细小的虫子,慢慢长大……古人把戈壁沙漠称为瀚海,蚕就是海中鱼。我一直把维吾尔人的达甫手鼓看成沙漠的缩影,“啷啷”的手鼓声就是爱情来临之际的心跳,心灵飞翔如鸟,翱翔如鱼,柳宗元与毛泽东的诗文都把水中鱼喻为翔于空的鸟。西北民间剪纸的经典图案就是鱼,农村妇女过年时献给灶王爷的是一条鱼馍馍。信奉喇嘛教的藏族、蒙古族把鱼视为神物,鱼通神灵,他们是不吃鱼的。鱼被各族人民高度抽象成一种生命哲学。 鱼生存的那些河,那些大西北的河有那么强悍坚韧的生命力!我很荣幸小时候在姨姨家学会了游泳,俗称浮水或打漂水。每年暑假我都要去她家待一段时间,后来一条水泥大渠——北干渠把我们村一劈两半,我就很少去了。北干渠干净方便,县城的公家人也喜欢到北干渠游泳,但很危险,有桥的地方才有台阶能上岸,多少人错过了桥边的台阶被淹死了。我曾经几次脱险。再次去姨姨他们村子的河里浮水,真正体会到河的温暖与自由,爱在哪里上岸就可以上岸;游累了,往浅滩上一躺,水草、鱼儿、青泥、岸边的树……自由随意。水是有生命的,从泉到溪到小河到大河到海洋。普希金把大海喻为自由的元素,与普希金差不多同时代的曹雪芹把女人比作水,女人最完美的生命状态应该是河流的状态,最终融入大海。 我这个生活在西北内陆的农家子弟,直到2003年40岁的时候才见到大海,一年之内见了两次,一次海南岛一次广西北海,可以想象我有多么激动。我的游泳技术只能让自己在浅水区品尝一下大海,仰躺在海面上,大群的海鸥从天而降,就像长翅膀的羊群,海浪很容易让人想起天山草原的草浪和瀚海里的沙浪。这种巨大的想象也只能来自西域大地,一匹马从马驹到儿马到成年马要换几次颜色,枣红马会成为白马或大灰马,绝对的魔幻现实主义。内地读者视为浪漫主义的东西在西域基本是写实主义。神话传说、歌谣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2009年夏天写完《生命树》,一周后我去到西天山伊犁河畔,2010年春天又赴希腊参加国际书展,在爱琴海边朗读《生命树》的片段。《生命树》是“天山系列”中神话传说最密集的~本书,也是大面积写女人的一本书。《西去的骑手》基本上是一本男人的书,女人零星闪现如泉眼;《乌尔禾》里的女性如同荒漠里的小溪;《大河》写额尔齐斯河,女人才是真正的大河;《生命树》几乎囊括了泉水、小溪、河流、大海的所有生命形态。 在爱琴海边朗诵《生命树》很有意思。爱琴海意味着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的核心是女人,盲人荷马对女性的肯定与赞美给西方文学打上了永恒的女性引领上升的底色。 P1-3 后记 呈现在这里的,是一本特别的书,《文学生长的力量——30位中国作家创作历程全记录》,其中可以看到很多活跃在文坛上的中青年作家的名字,红柯、徐坤、麦家、柳建伟、关仁山、次仁罗布、汤素兰、雷平阳、鲁敏、乔叶、魏微、李浩……这些名字进入我的视野,随之而来的是他们的文学观、创作观,是亲朋故交们讲述的轶事,是评论家严谨有趣、见解独到的评述。将这些文字整合为一部书稿,是一次梳理,也是新一回合的对话与发现。 2012年3月,文艺报社与鲁迅文学院开始合作,以《文艺报》为平台,发现、推介在当代文坛渐露锋芒、卓有影响的中青年作家,为广大中青年作家提供一个交流、发言的平台。每期“文学院”专刊,都会以整版篇幅推介一位作家。于是,就有了今天这本书。收入本书的30位作家,都曾就学于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大都获得过国内外多种文学奖项。他们中有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报告文学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有汉族作家,也有来自草原、大漠的少数民族作家。为全面、深度呈现他们的创作历程,我们最终决定以作家自述、文友印象、评家观点三篇文章为一组,整体推介一位作家。如此,相信读袭会对他们的文学观念、艺术风格、为人为文产生更清晰可感的认知,感受中国当代文学生机盎然、纷繁多样的景象。 文学生长的力量,体现为一部部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力量植根传统,标识现实,预示未知。面对复杂多义的世界和语境,中国当代文学拥有无限的可能。因为,总有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在默默坚守,砥砺前行。他们持有对文学的虔诚和热爱,在喧腾中保持宁静、纯粹的心地,甚至让人觉得有点儿愚钝和固执。但,我们都非常清楚,他们的坚持有多么难能可贵,他们的创作实力蕴含多少价值和意义,他们的探索意味着多少创新和变化。没有人能否认,他们已经或者终将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力量。 在本书的组稿和编辑过程中,许多人为之付出了心血和努力。张健、钱小芊、白描、成曾樾、施战军、李一鸣以及鲁迅文学院的多位教职员工,曾为这些作家传道、授业、解惑,也为本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切实指导和大量基础工作。 许多作家、评论家根据选题不辞辛苦撰写文章,同读者分享各自的思想与智慧。 感谢安徽文艺出版社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支持,始终密切关注作家成长和文学评论事业。朱寒冬社长及编辑刘姗姗专程来京,以极大的热忱促成本书出版。 编辑过程中,文艺报社编辑部的武翩翩、吴臣、李晓晨、黄尚恩、王昉、王雪刚、王曦月等做了大量具体有效的工作,付出了辛苦劳动。 共同期待,当代文学“新力量”的生长。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