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段
昔日有个男子,刚举行戴冠仪式[日本古时男子举行戴冠的仪式]。在都城奈良春日野附近的村庄里,他拥有自家的领地,他常到那里去打猎。这村庄住着一对文雅而又标致的姐妹,此男子无意中从篱笆缝隙里窥见她们。他没想到在这荒凉的村庄里,竟然住着看似无依无靠的两个美人,不由地心荡神驰。于是,此男子就将自己身披的信夫[今福岛县]产绢制的猎衣切下一小角,在上面写了一首歌,赠给姐妹俩。歌曰:
春日野遇紫花草,
激越恋心如潮骚。
他虽年轻,说话却一派大人的口气。
两个女子大概也觉得如此咏歌相赠,颇富情趣吧。于是,借用古歌之意,答歌一首:
君心何故如潮骚,
我心难免受纷扰。
昔日的人尽管年少,却已尝试即兴咏歌,以表达风流的情怀。
第二段
昔日有个男子,在都城奈良迁往新都城平安京,奈良当地居民已迁走,新的平安京的住户尚未建设完备之时,与家住新都城的西京一个女子邂逅。此女子的秉性和相貌,皆比世间一般女子优秀。她非但姿容秀美,尤其有一种高雅的气质。她似已有情人,而非独身。此男子却对她产生了真诚的爱,就去造访她,与她叙说种种话题。此乃春雨连绵的三月初,不知此男子回家后作何感想,他吟咏了以下一首歌,赠给女子:
不眠不寐思通宵,
望断春雨恋慕娇。
第三段
昔日有个男子,将一些可制成羊栖菜食品的海藻,赠送给了他所恋慕的女子,并附赠歌一首,歌日:
若能排遣相思苦,
曲肱卧律又何妨。
这是二条皇后尚未侍奉清和天皇之前,还是普通身份的女子时的事。
第四段
往昔,皇太后住在都城的东京五条附近。在其西边对面的一幢房子里,住着一名女子。有个男子,他并非从一开始就恋慕这个女子,只因偶尔邂逅,一见钟情,交往日久,情意渐深。不料那年正月初十过后,此女子忽然迁居他地,销声匿迹了。此男子四处打听,方知她已在宫中。他不能随意前去造访,痛苦万状,送走了难熬的日月。
翌年正月,梅花盛时,此名男子想起去年这段往事,遂到女子所住的皇后宫邸西边对面的那幢房子去寻访。可是,女子已不住在那里了。他时而伫立眺望,时而坐下凝眸注视,只见周遭环境已非昔日的面影。此男子不禁热泪潸潸,倒在铺着地板的荒凉的宽阔廊道上,直至冷月西沉。他回忆起去年的热恋,咏歌如下:
月是去年月,春仍往昔春;
我身虽依旧,人面何处寻。
到了天色微明时分,此男子才哭着回家去了。
第五段
昔日有个男子,背人耳目,与家住东京五条附近的一个女子私通。这是一桩未经父母许可的偷情事,他进女子家,不能公开走正门,而是从乡间孩子们踏破的土墙缺口进出。此处本来是很少有人看见的,可是随着他进出的次数增多,女子的父母难免耳有所闻,于是他们在这爱恋的通道上,每夜都派人值班警戒。因此,男子尽管去探访,也无法相会自己的恋人,无可奈何只好折回家去了。此男子悲伤地吟咏了如下一首歌:
不为人知恋路峭,
惟盼守者盹通宵。
女子听说此事,埋怨父母太无情。但是后来,大概是女子的父母可怜他们吧,允许他们会面了。据说,其后她父母又听见世间流传此男子又悄悄地与那女子私通,遂令她的长兄来把守了。
P1-9
《伊势物语》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词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丰子恺
《伊势物语》确立了文学的虚构源于生活的基本原则,具有更起伏的故事情节,更丰满的人物形象,更深刻的心理描写,更增多了小说的艺术效果,对于完善作为古代小说的物语文学是起到了先驱作用,它为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著名翻译家唐月梅
几度绚丽的彩虹
彩虹是绚丽的。
日本古典名著图典的“绘卷”,就像几度绚丽的彩虹。
日本的所谓“绘卷”,是将从中国传人的“唐绘”日本化,成为“大和绘”的主体组成部分。11世纪初诞生的《源氏物语》就已有谈论《竹取物语绘卷》和《伊势物语绘卷》的记载。换句话说,最早的“物语绘卷”此前已诞生了。它是由“绘画”(“大和绘”)和“词书”组成。丰富多彩的绘画,可以加深“物语”的文化底蕴,立体而形象地再现作家在文本中所追求的美的情愫。而“词书”则反映物语的本文,帮助在“绘卷”中了解物语文本。这样,既可以满足人们对文本的审美需求,也可以扩大审美的空间,让人们在图文并茂的“物语绘卷”中得到更大的愉悦,更多的享受,更丰富的美之宴。
我们编选的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的源泉,来自日本古典名著《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所具有的日本美的特质。换言之,在这些物语或草子的“绘卷”中,自然也明显地体现了日本文学之美。
我们读这些“绘卷”——日本古典名著图典,不是可以重新燃起对《枕草子》、《源氏物语》、《竹取物语》、《伊势物语》、《平家物语》的热情和对这些古典的憧憬吗!不是也可以同样找到日本美的特质,触动日本美的魂灵,体味日本美的情愫吗!总之,我们像从日本古典名著中可以读到日本美一样,也同样可以从这些图典中发现日本美。
《枕草子图典》,内容丰富,涉及四季的节令、情趣,宫中的礼仪、佛事人事,都城的山水、花鸟、草木、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以及宫中主家各种人物形象,这些在“绘卷”画师笔下生动地描绘了出来,使洗炼的美达到了极致,展现了《枕草子》所表现的宫廷生活之美、作者所憧憬的理想之美。
《源氏物语图典》,规模宏大,它不仅将各回的故事、主人公的微妙心理和人物相互间的纠葛,还有人物与自然的心灵交流,惟妙惟肖地表现在画面上,而且将《源氏物语》的“宿命轮回”思想和“物哀”精神融入绘画之中,将《源氏物语》文本审美的神髓出色地表现出来,颇具优美典雅的魅力与高度洗炼的艺术美。
《竹取物语图典》,在不同时代的“绘卷”中,共同展现了这部“物语文学”鼻祖的“伐竹”、“化生”、“求婚”、“升天”、“散花”等各个场面,联接天上与人间,跃动着各式人物,具现了一个构成物语中心画面的现实与幻梦交织的世界,一个幽玄美、幻想美的世界。
《伊势物语图典》,“绘卷”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词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
《平家物语图典》,形式多样,从物语绘、屏风绘、隔扇绘、扇面绘等,场面壮观,以表现作为武士英雄象征的人物群像为主,描写自然景物为辅。它们继承传统“绘卷”的雅致风格,追求场景的动的变化和场面的壮伟,具有一种感动的力量,一种震撼的力量。
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一幅接连一幅地展现了日本古典美的世界、日本古代人感情的世界、日本古代历史画卷的世界。观赏者可以从中得到人生与美的对照!可以从中诱发出对日本古代的历史想象和历史激情!
从这五部古典名著图典中,可以形象地观赏这几度彩虹的美,发现日本美的存在,得到至真至纯的美的享受!
无名氏编著的《伊势物语图典》,“绘卷”忠实地活现了物语中王朝贵族潇洒的恋爱故事,运用优雅的色与线,编织出一个又一个浪漫的梦,充溢着丰富的抒情性之美。“词书”的和歌,表达了人物爱恋的心境和人物感情的交流,富含余情与余韵。“绘画”配以“词书”,合奏出一曲又一曲日本古典美的交响。
由无名氏编著、唐月梅翻译的这本《伊势物语图典》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和歌短篇故事集,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学作品。该书由著名日本文学研究者、翻译家,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叶渭渠主编。因书中有300幅精美浮世绘插图,因此,此书是史上最美的《伊势物语》图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