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区域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丁纪岗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当前,人们对宏观调控政策应体现区域特征的呼声甚高,这本著作从一个新的视角为这一领域的讨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在该专题研究中,作者首先刻画一个从时、空两个维度(发展阶段差异和地理空间差异)反映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特点的图像,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求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内在规律。

内容推荐

区域层次的经济增长与波动问题是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周期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的交叉领域,也是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

本书旨在从区域层次探寻我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把握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和规律的成因。作者首先总结、梳理了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等相关理论发展脉络。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等现代计量经济学工具,对50多年来全国和东南、东北、中部、西部各自的GDP增长与波动特征、各区域GDP增长与波动之间的相互冲击和影响关系进行定量分析,分析各区域投资、消费等支出法GDP构成要素的波动特征和相互冲击关系,描绘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及其相互关系的整体图像。结果显示: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和各区域经济波动强度下降、周期长度尤其是扩张期延长、波动位势提高;改革开放以后区域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强于改革开放前,并呈继续加强的趋势,但区域经济波动同步性减弱;90年代以前,中西部地区经济波动一直保持对东部地区的先行性,是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90年代以后转变为东部地区经济波动先行于中西部地区,代替中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波动的策源地;东南经济运行机制转变进程领先于其它区域。同时发现,经济越发达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弱,经济越落后的地区GDP波动对投资波动的正向响应强度越强;我国各区域GDP波动的内在逻辑顺序是消费波动引发投资波动,投资和消费波动共同引发了宏观经济波动;消费波动对投资波动的影响,由改革开放前的同向加强,变为改革开放后的逆向迟滞。

在上述研究结论的基础上,作者进一步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特征成因进行了深入研究,着力探讨国际和区际贸易、跨区域要素流动、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演变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结果。

目录

1.导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2.1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2.2 主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1.3 研究思路

 1.4 主要创新点

2.经济波动与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2.1 经济波动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

2.1.1 经济波动理论发展脉络

2.1.2 西方经济波动经典理论概述

 2.2 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综述

 2.3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3.中国经济总量波动的区域特征研究

 3.1 经济波动周期划分方法与特征评价体系

3.1.1 经济波动周期的概念

3.1.2 经济周期的划分方法和标准

3.1.3 经济波动特征描述指标体系

 3.2 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区域经济总量波动实证分析

3.2.1 区域经济增长率测算与经济总量波动周期划分

3.2.2 区域经济总量波动特征与变化趋势

 3.3 中国经济总量波动的区域特征及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研究

3.3.1 区域间经济波动形态差异变化趋势分析

3.3.2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间周期扩张动力差异分析

3.3.3 全国和各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分析

 3.4 本章主要结论及其简要解释

3.4.1 区域间经济波动的内在关联性增强,但同步性减弱

3.4.2 90年代前后中西部和东部地区经济波动的先行地位发生轮替

3.4.3 改革开放以后全国经济波动主要由东南地区决定

3.4.4 其他重要结论

4.投资和消费波动及其对区域经济总量波动的影响研究

 4.1 投资波动、消费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的理论关系

4.1.1 投资波动与消费和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机制

4.1.2 消费波动与投资和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4.2 区域投资和消费波动特征与变化趋势比较

4.2.1 区域消费波动特征及区域间差异变化趋势

4.2.2 区域投资波动特征及区域间差异变化趋势

 4.3 区域经济波动和消费、投资波动的相互冲击响应特征研究

4.3.1 GDP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及投资、消费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3.2 投资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GDP波动和消费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3.3 消费波动对自身滞后期波动、GDP波动和投资波动的冲击响应特征

 4.4 本章小结

5.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

 5.1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机制

5.1.1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区域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作用

5.1.2 国际和区际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的国际和区际传导

 5.2 全国对国外贸易的区域格局及其波动特征

5.2.1 对外贸易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远远超过经济增长的区域不平衡程度

5.2.2 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对外贸易波动强度越高

5.2.3 经济对外开放程度越低的地区进出口贸易越不平衡

 5.3 对外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区域对比分析

5.3.1 模型建立方法和参数估计结果

5.3.2 区域对外贸易波动与经济波动关系的回归结果分析

 5.4 区域间净贸易量与区域经济波动的关系分析

5.4.1 区域间净贸易量的基本格局与变化趋势

5.4.2 区域间净贸易量与区域经济波动的相互影响

 5.5 本章小结

6.跨区域要素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研究

 6.1 区域间要素流动方向与规模决定理论

6.1.1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方向与规模决定

6.1.2 资本跨区域流动方向及规模决定

6.1.3 技术要素跨区域流动方向及规模决定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跨区域要素流动的基本格局和特点

6.2.1 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规模急速扩大并以东南区域为主要流动目的地

6.2.2 资本跨区域流动规模扩大并集中流向了东南区域

6.2.3 纯技术要素流动规模快速扩大,但技术流动主要集中在东南区域内部

 6.3 要素跨区域流动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影响的实证分析

6.3.1 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关联性增强,波动强度下降,同步性倾向弱化

6.3.2 区域间劳动力和技术顺向流动,推动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普遍提高

6.3.3 区域间资本要素逆向流动加剧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扩大趋势

 6.4 本章小结

7.市场化改革和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1 制度及制度变革对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概述

7.1.1 制度概念简析

7.1.2 不同学派对制度和经济增长与波动关系的主要论断

 7.2 市场化改革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2.1 我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回顾与简评

7.2.2 市场化改革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也加剧了区域经济波动位势差距

7.2.3 市场化改革增强了区域经济波动的关联性,促进了波动强度下降

 7.3 国家区域开发战略对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影响分析

7.3.1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区域经济开发战略演变历程简要回顾

7.3.2 国家区域经济开发战略和区域经济增长与波动的关系简析

 7.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2:4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