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材时,我们力求做到简明扼要,由浅入深,使学生尽快适应由学历教育到职业教育学习方法的转变。本教材内容包括:溶液与化学基本操作技术、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常见离子定性检验技能、定量分析与滴定分析、有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和检验、生物大分子与平衡膳食等五个模块。在每个模块后都分别设有小结和思考题,以使学生明确重点、掌握难点。为了加强对教学和学习的评价,提高教学质量,在每个模块都设有知识评价和技能评价,并在本教材前面给出了教学评价的参考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出版说明
编写说明
教材使用说明
绪论
模块Ⅰ 溶液与化合物基本操作技术
子模块Ⅰ—1 溶液浓度与化学基本操作技术
一、物质的量浓度
二、溶液浓度的应用
子模块Ⅰ—2 电解质溶液与溶液pH测定
一、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二、电解质溶液
三、缓冲溶液
四、胶体溶液
模块Ⅱ 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常见离子定性检验
子模块Ⅱ—1 元素周期律与化学健
一、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二、同位素
三、化学键
子模块Ⅱ—2 重要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与常见阴离子定性检验
一、卤素和漂白粉
二、硫、石硫合剂、波尔多液
三、氮和氮肥
四、磷和磷肥
五、硅和硼
子模块Ⅱ—3 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与常见阳离子定性检验
一、金属概述
二、钠、钾及其化合物
三、镁、钙及其化合物
四、铝及其化合物
五、铜、锌、铬、铁在农业上的应用
六、氧化还原反应
七、电化学基础知识
模块Ⅲ 定量分析与滴定分析
子模块Ⅲ—1 定量分析概述
一、定量分析的任务
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
四、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子模块Ⅲ—2 滴定分析方法与滴定分析
一、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二、滴定分析的主要方式
三、滴定分析中的误差
四、标准溶液配制
子模块Ⅲ—3 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滴定法
子模块Ⅲ—4 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概要
二、高锰酸钾法
三、重铬酸钾法
模块Ⅳ 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与检验技术
子模块Ⅳ—1 烃与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一、有机化合物概述
二、饱和链烃(烷烃)
三、不饱和链烃(烯烃和炔烃)
四、芳香烃
子模块Ⅳ—2 烃的衍生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检验1
一、醇与酚
二、醛与酮
三、羧酸和酯
四、胺和酰胺
模块Ⅴ 生物大分子与营养
子模块Ⅴ—1 糖与糖的性质检验
一、糖的组成与分类
二、糖的结构和性质
三、糖的生物学功能
子模块Ⅴ—2 油脂和类脂及油脂性质的检验
一、油脂
二、磷脂
子模块Ⅴ—3 核酸
一、核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
二、核酸的性质
子模块Ⅴ—4 蛋白质与蛋白质性质检验
一、氨基酸
二、蛋白质
子模块Ⅴ—5 营养与平衡膳食
一、营养素的分类及来源
二、糖、脂肪、蛋白质的营养
三、平衡膳食
实验指导
模块Ⅰ 溶液与化学基本操作
子模块Ⅰ—1 化学基本操作及应用
实验一 化学基本操作
实验二 粗食盐的提纯
实验三 0.1mol/L HCl和NaOH溶液的配制
子模块Ⅰ—2 电解质溶液和溶液pH测定
实验一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实验二 电解质溶液、胶体溶液
模块Ⅰ 溶液与化学基本操作教学评价
模块Ⅱ 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常见离子定性检验
实验一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
实验二 常见阴离子的个别鉴定
实验三 常见阳离子的定性检验
模块Ⅱ 元素及其化合物与常见离子定性检验教学评价
模块Ⅲ 定量分析与滴定分析
子模块Ⅲ—1 分析天平的使用与维护
子模块Ⅲ—2 滴定分析仪器的使用
实验一 滴定分析操作
实验二 0.1mol/L HCl滴定液的标定
实验三 0.1mol/L NaOH滴定液的标定
实验四 亚铁盐中含铁量的测定
模块Ⅲ 定量分析与滴定分析教学评价
模块Ⅳ 有机化合物及其制备与检验
子模块Ⅳ—1 烃与有机化合物的制备
实验一 烃的制取和性质
子模块Ⅳ—2 烃的衍生物与有机化合物的定性检验
实验一 烃的衍生物的检验
模块Ⅳ 有机化合物制备及检验教学评价
模块Ⅴ 生物大分子与营养
实验一 糖的性质检验
实验二 油脂性质的检验
实验三 蛋白质性质的检验
模块Ⅴ 生物大分子与营养教学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附录二 某些试剂溶液的配制
附录三 重要的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附录四 常用酸、碱水溶液的密度和浓度(20℃)
附录五 元素周期表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