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编著者德·阿米琪斯。
本书是一本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著作,由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耗时近十年完成。该书以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作为主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的真实的“每月故事”。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主人公恩里科的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小故事三部分构成。该书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地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生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爱的教育(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编著者德·阿米琪斯。
《爱的教育(名师1+1导读方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内容提要:意大利小说家德·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描写少年生活的特写集。该书通过描写四年级小学生恩里科身边发生的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反映了意大利中下层人民穷困的生活和淳厚、朴直、友爱的品德,提倡爱国、善良、勇敢、宽大、无私和博爱等精神。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把“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写对国家、社会、民族的爱,还是表现对父母、师长、朋友之间的爱,处处都扣人心弦,感人肺腑。本书采用日记的形式,以孩子的口吻、孩子的笔触来写孩子的生活和思想,读来写得真实,富有亲切感,因此也更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虽然这是一本主要写给九岁至十三岁的学生看的书籍,但对于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女也是一本颇有裨益的教育经典。
1859年,法、意两军为保护隆巴尔第与奥地利军队在索菲里诺和圣马提诺作战,并几次战胜奥军。这正是那个时候的故事。
六月里一个晴朗的早晨,一个军官和一个军曹率领一小队骑兵沿着偏僻的乡村小道,正朝敌人驻扎的营地缓缓前进。他们边行进边仔细地侦察着地形。战士们都注视着前方,随时警惕着丛林后面可能出现的敌军的哨兵。
为了躲避敌哨卡的视线,他们绕到一家枘树环绕的农舍前,只见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儿正用小刀在削一根树枝,窗口还飘着一面三色旗,房子里的人害怕敌军毁了这个家,挂上国旗后逃走了。
那少年看见骑兵队伍,便把压在额上的帽子往上抬了抬,大家终于看清他的面容。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孩子,大大的蓝眼睛,留着长长的金发,衬衫敞开,露出胸脯,脸上流露出大胆而活泼的神色。
“孩子,你家里的人呢?为什么不和大人一道走?”军官勒马问。
“我没有家,”孩子回答,“我是个被遗弃的人,给人家干杂活混饭吃,因为想看打仗,就没有离开。”
“你见过有奥军从这儿经过吗?”
“没有,这3天都没有看到。”
军官翻身下马,命令士兵们继续注视前方,他亲自走进房子里,上了屋顶,房子太矮,望不到远处,只好又走下来。他一眼看到屋前的花园里有一棵又细又高的枘树。军官来到树下,上下打量了一下,沉思了片刻,忽然对那少年说:
“孩子,你的眼睛好吗?”
“没有问题,一英里以外的鸟儿也逃不过我的视线!”
“太好了,你能爬到这棵树顶上去吗?”
“不用半分钟就能爬到树顶!”
“那么,你帮我上去看看,前面有没有人,有没有烟尘,有没有战马或刀枪的闪光。”
“好的!”
“你要多少钱?”
“我什么都不要,要是敌人,杀了我我也不干,我这是为自己人,都是伦巴底人嘛!”那孩子笑着说。
“好,那你就上去吧!”军官高兴地说。
那孩子脱了鞋打着赤脚,紧了紧腰带,一下甩掉了帽子,一把抱住树干,利索地向上爬去。
“喂,孩子!当心点儿!”军官生怕少年摔下来关切地喊道。
少年转过身来,扮了个鬼脸,又像猫一样地向上爬着。
他很快就上到了树顶,两手抓着粗树枝,双腿被浓密的树叶遮蔽着,身子却暴露在外面。阳光照在他的金发上,像金子一般闪光。少年在高处显得很小,军官几乎看不见他了。
“一直朝前看,看远一点儿!”军官在树下喊。
“有两个骑马的站在路上。”
“离这儿有多远?”
“半里的样子!”
“他们在走动吗?”
“不,站着不动!”
“还看见什么了吗?”军官又说,“再看看右边!”
那孩子于是朝右边看了看,说:
“墓地附近的树林里有发光的东西,好像是刺刀。”
“有人吗?”
“没有看见,”少年停了一下,又说,“周围都是庄稼地,可能藏着人吧!”他的话音刚落,就听“嘶”的一声,一颗子弹射得很低,落在农舍后面,将一块砖头击碎,还进出了火花。
“糟糕,他们可能发现我了!”少年吃惊地说。
“下来,快下来!”军官急切地命令他。
“有树叶遮着我,不用怕,”孩子从容回答说,“你说左边有什么吗?”
“是的,左边,可是,快下来吧!”
少年把头转向左边,大声说:“左边,教堂那儿——”
少年话没说完,一声刺耳的嘶声又划过空中。与此同时,少年从树上跌了下来。他先抓了一根树枝,接着就张开双臂头朝下栽了下来。
“啊!”军官叫了一声,急忙跑上前去。
孩子仰面落在地上,摊开双臂,一动也不动,一股血从左胸流出来。
军官和两名士兵急忙下马奔来。军官弯下身子,打开他的衬衫,发现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肺。
“哎,完了!”军官难过地说。
“不!还有气呢!”军曹边说边用手帕去堵伤口。
少年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眼珠儿转动了一下,头向后一仰就断气了。军官脸色苍白,注视了少年一会儿,脱下斗篷,将少年放在斗篷上,然后站起身,深情地望着他。军曹和两名士兵也静静地站在一旁,向他凝视着。其余的士兵仍然站在原地,注视着前方。
“多么可爱的少年啊!太可惜了!”军官连声叹息着。
然后,他从窗口取下国旗,把它当做尸衣盖在孩子的身上,只露出头来。军曹把少年的鞋、帽子、小木棍和小刀都放在他身边,然后他们又取下军帽,默不出声。肃立了几分钟。
军官转身对军曹说:
“快叫担架来!他是作为一名战士牺牲的,要以战士的葬礼来安葬(zang)他!”说完,又向少年送去一个飞吻,然后迅速集合队伍又上路了。 日落时分,意大利的先头部队全线开向敌人,一营重炮狙击兵沿着那支骑兵小队清晨走过的荒野小路,成两列纵队向前行进。这支部队几天前曾与奥军展开过激战。少年牺牲的消息早在他们出发前就已传遍了全军上下。走在前头的军官们看见了那棵枘树下用三色旗掩盖着的小尸体,都举剑向他致敬。有一个军官还到河边摘了一把野花洒在那少年身上,士兵们也摘来不少野花洒在小尸体上,不一会儿,那孩子被掩埋在鲜花丛中了。
军官们和士兵们路过这里,都向他致敬说:“好样的!伦巴底的小英雄!安息吧,光荣属于你!”
一个军官把自己的勋章向他抛过去,还有一个军官走过去吻了吻他的额头。他静静地躺在地上,睡在三色旗下,那张小小的苍白的脸,好像在微笑着,他正为将自己献给了伦巴底的解放战争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呢。
P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