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而享誉全世界。
凡尔纳的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为世界各国读者,包括中国读者所熟知。
《地心游记》创作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的著名科幻小说之一。故事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受前人的一封密码信的影响,带着其侄儿和向导,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一座火山口下去,沿途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终于从西西里的一座火山回到了地面。
《地心游记》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科幻小说,但它的诞生是和当时的历史、社会背景分不开的。一方面,欧洲殖民者出于建立各自殖民地帝国的目的,掀起了一股探险狂热,在短短的时间里,他们相继征服了尼罗河的源头、撒哈拉沙漠、非洲大陆、南北两极,地球上人迹未至之处越来越少。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特别是考古学和地质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地心游记》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儒勒·凡尔纳在告诉我们这个世界需要我们用双手与智慧去创造,但作为读者我们也可以发现探险之后的我们其实更渺小,“征服”自然不如“敬畏”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生存方式。
这次难忘的辩论就这样结束了。我心里一直激动不已。我有点头晕目眩地走出我叔叔的书房。汉堡的马路上空气不够新鲜,因此我便转向易北河畔的蒸汽渡轮码头走去。该渡轮是连接汉堡市和哈尔堡的铁路的。
我真的相信了刚才所听到了一切了?我是不是被里登布洛克教授的精神所感染了?他去地地心探险的决心是真切的吗?我刚才听到的那些话是出自一个疯人的胡言乱语呢,还是一个伟大天才的科学论断?凡此种种,哪些是真实可靠的?哪些是虚假错误的?
我在成百上千种彼此矛盾的假设中间游移着,始终得不出一个结论来。
不过,我记得自己已经被说服了的呀,怎么现在却有点动摇了呢?我真希望现在立即出发去探险,免得夜长梦多、思前想后的。是呀,我当时就准备好行囊的话,也就不会这么游移不定了。
但是,一小时之后,说实在的,我已经没再有丝毫的激动了,我已经完全摆脱了,仿佛从地心深处回到了地球表面上来。
“荒谬至极!”我叫嚷道,“莫名其妙!毫无意义!他不应该对一个颇有理智的男孩提出这么一个不严肃的建议的。这一切都不是真的。是我做了个噩梦。”
我正沿着易北河畔走着,绕到了城市的另一边。顺着码头走了一段之后,我走到了通往阿尔托纳的公路上。有一种预感一直在支配着我,它很快便得到了证实:我看到我亲爱的格劳班正迈着轻盈的步子,神情专注地向着汉堡走来。
“格劳班!”我老远瞧见她便大声喊道。
格劳班听见有人在马路上这么老远地在喊她,颇是一惊,停下了脚步。
我三步两跨地奔到了她的身边。
“阿克赛尔!”她惊讶地叫嚷道,“啊!你是来接我的!一定是的,对吧?”
她看了我片刻,发觉我表情显得有些焦虑不安。
“你怎么了?”她抓住了我的手问道。
“是这么回事,格劳班!”我大声说道。
我只说了几句,美丽的维尔兰少女便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她沉默了一会儿。我并不知道她的心是否像我的心一样地在剧烈跳动着,但她那被我紧握着的纤纤玉手却并没有颤抖。我们默然无语地一起走了百十来步。 “阿克赛尔!”她终于开口叫我。
“我的格劳班!”
“这将是一次奇妙的旅程。”
听她这么一说,我惊异万分。
“是的,阿克赛尔,你可别辜负你这个科学家的侄儿的称谓。一个人能做出一件别人做不出的大事来,那是很了不起的。”
“什么!格劳班,你不反对我去做这样一次探险?”
“不反对,亲爱的阿克赛尔。如果你和你叔叔不嫌我这个女孩子是个累赘的话,我非常乐意与你们一同前往。”
“此话当真?”
“说话算话!”
啊!女子的心好难揣摩啊!你们或者是最胆怯的人,或者是最有勇气的人!你们考虑问题从不从理智出发。格劳班是在鼓励我参加这次疯狂之旅!她自己也毫不畏惧地要去冒险!她在怂恿我,我知道她是爱我的!
我有些惶恐,且颇惭愧。
“那好,格劳班,我看看你明天是不是还会这么说。”我回答她道。
“亲爱的阿克赛尔,明天我将仍会同今天一样说。”
我俩手拉着手默默地继续往前走着。白天的激动已使我感到十分的疲惫。
“反正,”我在寻思,“离七月份还早哪,其间,会出现许多的意外情况的,叔叔说不定就会打消他去地心探险的疯狂念头的。”
我们来到科尼斯街时,天已经黑了。我以为屋里会寂静一片,叔叔会像平时那样早早地就上床就寝了,只有玛尔塔在餐厅里收拾一番后就要去休息了。
可是,我低估了叔叔的急脾气了。我看见他在大声嚷嚷,挥舞着手臂向在石子路上卸货的工人发号施令。而老女仆则跟在后面忙得团团转。
“快来,阿克赛尔,”叔叔一见我回来,立即冲我喊道,“你快着点,你的行李还没整理哩;我的证件也没办齐;旅行袋的钥匙也不知跑哪儿去了;我的护腿到现在还没有送来。”
我惊呆了,话都说不利索了:
“怎么!我们现在就出发?”
“是呀!傻小子!你现在先去溜达一会儿,别待在我这儿碍事。” “我们这就走呀?”我有气无力地又重复了一句。
“是的,后天早晨就出发。”
我听不下去了,赶忙逃到我的小房间里去。
毋庸置疑,叔叔肯定是利用下午的时间购置了这次地心探险的一应物品。石子路上堆满了绳梯、结绳、火把、水壶、铁钩、铁棒、十字镐,够十个人搬运的!
我艰难地熬过了一个可怕的夜晚。第二天,我早早地就被叫醒了。我本打算不理会,不去开房门的,可是,那声“亲爱的阿克赛尔”让我丧失了抵御的能力。
我开开房门,走了出来。我怀着一线希望,盼着格劳班见我一脸憔悴、苍白以及因失眠而双眼发红心有不忍,改变初衷。P33-35
儒勒·凡尔纳(1828—1905年)是法国19世纪的一位为青少年写作探险小说的著名作家,特别是作为科幻小说题材的创始人而享誉全世界。
19世纪最后的25年,人们对科学幻想的爱好大为流行,这与这一时期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了大量的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他在自己的作品中描写了许多志趣高尚的人,他们完全献身于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物质利益。作者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航海家。他通过自己的主人公,希望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资产阶级的投机钻营、贪赃枉法之人的不同之处。
凡尔纳的代表作有《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八十天环游地球》等,为世界各国读者,包括中国读者所熟知。
《地心游记》创作于1864年,是凡尔纳早期的著名科幻小说之一。故事讲述的是德国科学家里登布洛克受前人的一封密码信的影响,带着其侄儿和向导,进行了一次穿越地心的探险旅行。他们从冰岛的一座火山口下去,沿途克服了缺水、迷路、暴风雨等艰难险阻,终于从西西里的一座火山回到了地面。
陈筱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