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赵家三郎
出版社 广东旅游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葛怀敏上了前线,他能上前线的原因很简单。此际,宋帝国人才凋零能打仗的不多了,基本属于“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地步。放眼帝国名将后裔,一个个吊儿郎当的,要么好勇斗狠,要么弃武从文。相比之下,有军功的葛怀敏形象忽然间变得高大威猛。

上战场之前,宋仁宗召见老葛,为了激励他,送给他一副盔甲。

老葛捧着盔甲,惊喜交加:“臣愿复河西郡县,收复失地,为大宋江山马革裹尸,伏惟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说完,葛怀敏“砰”一个响头重重磕在地上,都出血了。之所以这么卖力气,主要是御赐的甲胄,不是别人的,正是名将曹玮的。

宋仁宗的意思不言自明,希望他能够成为下一个曹玮,成为本朝名将。

葛怀敏每想起这件事,依然心潮澎湃。这次,他为前线主将,将要复制名将曹玮的神话。

判断一位武官是否为名将,有两个最基本的标准:战绩和战果。

一位将领生平指挥大小一百场战役,多半以上胜绩。不管战果如何,单从战绩上来看他就是百战名将。譬如汉之李广,平生没指挥过什么轰轰烈烈的战役,但是胜率非常高,很少输。再如一直打败仗,忽然赢了一场决定性战役,也可以认为是名将,如三国曹操,起兵时一直被揍,最后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奠定统一北方的基础。假如一位将领指挥一百场战役结果全输了,臭不要脸愣说自己是名将,等着吧!他那张脸早晚得被抽成大红灯笼,高挂于艳阳楼顶。

九月初九,葛怀敏军队开到距离渭州38公里处,进驻瓦亭寨(今宁夏固原市泾源县瓦亭村)。今城墙虽已残破,然而轮廓依旧可见,东窄西宽,整个寨子成口袋形,东西长520米,南北宽150-290米。在这里,老葛集结诸部,各部将领领兵前来会合,兵合一处,其中蕃兵占了绝大多数。

老葛主持军事会议,与众位将领商议如何阻击夏军。军事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进行,没有以往的慷慨激昂,毕竟夏军两次胜利对宋军造成了心理阴影。夏军再次出动,有多少人马、行军路线、军事目的、作战计划等等,他们一无所知。情报不准确,这个会没法开,诸将意见也不统一。众将多主张原地固守,以逸待劳。虽说夏军来去如风,他们毕竟还没有到达镇戎军,会不会信息有误?瓦亭寨距离镇戎军,直线距离只有35公里,一旦有变,急行军也来得及。

正当老葛焦头烂额的时候,王沿的书信到了,书曰:“第背城为砦,以赢师诱贼,贼至,发伏击之可有功。”信中王沿再三嘱咐葛怀敏不要轻举妄动,我们已经吃过了两次亏,总该长点儿教训。大军主力在镇戎南的第背城驻扎,以赢弱之师诱夏军上当,然后打伏击,出奇制胜。第背城距离瓦亭寨35公里,距离镇戎军非常近。当尚不清楚夏军会从哪里冒出来时,以静制动算是个良策。

老葛把书信一扔,下达了军事命令:“瓦亭寨都监许思纯、新环庆都监刘贺率领五千蕃兵为左翼,天圣寨主张贵殿后,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为先锋,赵瑜为后援。其余诸将,随我一起进发镇戎。”

计议已定,大军开赴前线。

老葛性子较急,战马还没喂完草料,当晚他就率军北上了。一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见敌军,唯有秋风瑟瑟,在山野之间哀嚎。军队行进到镇戎西南,老葛派百余骑兵先行,他率领部队继续徐行。走马承受(情报官)赵政见情况不对,急忙建议:“今或距离贼人已经非常近,不可轻进。”老葛点点头,赵政说得没错,现在还没有敌军任何准确情报,来去如风的夏军,说不定什么时候会突然杀出,还是谨慎为好。镇戎城有守军,如果率兵入城,万一夏军杀来,那不连窝端了吗?

老葛选择了养马城,此地距离镇戎城很近,就在这里驻扎。其他诸部驻扎于镇戎军附近,一旦有变,可相互照应。知镇戎军曹英、泾原都监李知和、西路都巡检赵麟分别屯兵镇戎城西六里,到了晚上他们入城自守。如此这般,三天过去了,还不见夏军动静,一切看似很正常。

正常得有点儿邪乎,因为太正常即是不正常。

第四天,情报来了——西夏李元昊贼军已到达新壕外,逼近清水河畔的刘瑶堡。

这条情报极为重要,有两点意义:第一,敌人距离非常近,刘瑶堡据清水河上游,沿着河直接能跑到镇戎城,两地距离25公里左右。这段地形多平坦,利于骑兵奔袭。第二,大战一触即发,可以阻击敌人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镇戎西北18公里处的定川寨。

刘瑶堡、定川寨、镇戎城,在地图上连在一起近乎是倾斜的等腰三角形。

诸位将领急至养马城,葛怀敏召开了军事会议。

泾原路都监赵珣分析指出:“敌人远道而来,人数众多,锐不可当。此际,我们当速战速决。为今之计,只有出奇制胜。在马栏城设置关卡,阻断贼人归路。大军驻守镇戎城,保证粮道补给,等待敌军出现了疲态,我们再出击,那样的话赢的几率会很大。否则,我等必被屠之。”众位将领心领神会:站在最前沿的将领果然有见解。所有人齐刷刷地盯着葛怀敏,等待这他这位前线总指挥下达命令。

老葛摇摇头,目不转睛地看着地图。众将愕然,难不成老葛还有什么更高明的战略?

老葛思忖良久,才说:“兵分四路,第一路,向进、刘湛出水西口;第二路,由曹英率兵增援刘瑶堡。第三路,赵殉率领去莲花堡;第四路由我和刘贺率领出定西堡。”最后,他一指军事地图,“会于定川寨,在这里阻击敌人。”此言一出,反应极为强烈。大伙都说咱们士兵战斗力低下,人数又不占优势,如何阻击来去如风的夏军?这种贸然出击太危险了,简直是赌博,而且赌输的希望还很大。

老葛沉声道:“执行命令!”

诸将相互看了看,只得各自领命而去。老葛比任何人都想赢得此次胜利,因为他身上穿着曹玮的甲胄,在他看来定川寨依山而建,是唯一可以出奇制胜的地方。趁敌人还没过刘瑶堡,早早屯兵定川寨,等他们一旦突破刘瑶堡,那时候便可以神不知鬼不党地偷袭阻击。诸部早上出发,中午时分会于定川寨,可见堡垒之间相距很近,只是各部到达的方式没有葛怀敏想象的那么一帆风顺,战事的进展也完全偏离了他的计划,因此他失去了一次成为名将的机会。

阻击,忽然就变成了突围。P10-12

书评(媒体评论)

(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

——梁启超

(王安石)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以达其道,辩足以行其言;瑰玮之文,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

一苏东坡

(王安石的文章)只用一二语,便可扫却他人数大段。

——刘熙载

涉猎于大历史,我们也觉得这王安石的故事深有耐人寻味之处:试想九百年之前,中国即企图作现代性的改革,而当时欧洲,尚停滞于中世纪的黑洞内。

——黄仁字

目录

第一章 定川寨之战,科举漏洞的惨痛教训

一项错误的军事命令

宋夏百年的恩恩怨怨

全军覆没,主将葛怀敏判断失误

只死了十六人的诡异围歼战

空城计的背后玄机

自古以来,天朝第一漏洞

第二章 状元爆粗口,中国辉煌的骂人文化

宋代皇帝一天的工作与生活

唱名赐第,进士及第系列拉风活动

中国人骂人的八种方式

第三章 王安石的“序”与方仲永的“神”

政绩典范,平凡而伟大的父亲

北宋官员工资组成及皇家赏赐

王安石与曾巩,唐宋八大家的煞气

著书立传,有质量才有将来

第四章 庆历新政,儒学复兴的第一次

五千年政治,无外乎“平衡”二字

触目惊心的苦学精神

北宋儒学复兴的先导

宋仁宗的愤怒与尝试

范仲淹被逼无奈的《十事疏》

第五章 《淮南杂说》,与孟轲比肩的思想锋芒

皇帝也搞不定的利益集团

范仲淹,安边无策,定国无志

君少年,无废书,不可自弃

《河北民》,就是下基层的原因

第六章 王氏理财,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

对百姓来说好县长比好皇帝更重要

11世纪中国农民现状及大宋物价

《与马运判书》的理财新主张

王县长驳斥转运司严打私盐贩子

第七章 嘉祐元年,帝国精英的风云际会

张尧佐事件,御史台谏官的爆炸点

四度辞勉中央馆阁职的神话

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

中国君主制,一个不稳定的菱形体

第八章 六塔河之狱,大宋文官的起哄精

帝国皇储,比仁宗癫痫还严重的心病

狄青下台,大宋武将的悲剧与无奈

六塔河之狱,文彦博的老对手

欧阳修出手,搅动考场风波

第九章 王安石的第二次试验

常州水利失败的启示

宋代司法制度组织构架草图

打破常规的用人之道

天下之力生天下财,取天下之财供天下费

第十章 改革枝头春意闹

茶盐、裁军,和缓的改革小步伐

包拯一生干过三件事

仁厚的赵祯

嘉祜七年,争了七八年的案子结了

第十一章 王安石新学,改革前夕的思想风暴

为人君,止于仁,宋仁宗谢幕

中国哲学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宋理学,中国人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王安石新学的思想内容

第十二章 二十岁的宋神宗,四十岁的不惑心

濮议之争,传统与人伦的冲突

宋代文官的五大为官通病

种谔收复绥州,士大夫的野鸡心理

法家思想的实用价值

第十三章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太平盛世下危机

宋神宗给王安石的诚意

翰林学士王安石越次入对

三十年仕途历练换来的经典政论

摆在宋神宗面前的帝国烂摊子

第十四章 熙宁变法的前生今世

中书省人员架构,宋神宗的小九九

先统一思想,而后方有鼎新革故

新旧两派的激烈碰撞

神宗的独角戏

尾声

北宋帝国的长叹

附录

北宋(960—1127年)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资料

内容推荐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是至今为止,最权威、最客观的王安石正传!

王安石活跃于北宋中期,是中国历史上争议极大的人物,有人骂他是民贼,有人说他是圣人,阴暗与光辉交织,诋毁与赞扬相齐。近乎一千年后,如何给王安石一个中肯的评价?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作者赵家三郎以王安石为主线,在描写和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物本身的同时,加入了同时代的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管窥宋朝历史的面貌和特点。

编辑推荐

至今为止,最权威、最客观的王安石正传!

首度用通俗诙谐的语言,展现王安石时代的真实历史!

北宋帝国首席宰执、改革大家在跌宕起伏的变革中展现最激荡人心的仕途传奇!

《王安石和他的北宋帝国》作者赵家三郎以王安石为主线,在描写和分析王安石这个人物本身的同时,加入了同时代的著名人物及历史事件,管窥宋朝历史的面貌和特点。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0: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