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安徒生童话/世界文学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丹麦)安徒生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200年前,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生成就了这个世界最令人惊奇的童话之一。这位鞋匠、洗衣妇的儿子在贫困潦倒中创作了“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等经典之作,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同时,给世界留下了发人深省的思考,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这个名字本身也在超越国界的过程中向全世界奉献了经典的故事。纵览安徒生一生创作的168部作品,其童话以深邃的思想、博大的爱心、独特的个性、高超的艺术,赢得了全世界儿童和成人们的尊敬,成为了人类阅读史上的一个奇迹。《安徒生童话》记录着安徒生的伟大童话和不朽生命的永恒节奏,温暖了儿童的纯真世界,更直抵着成人心灵深处。

内容推荐

安徒生的童话充满了一个历尽苦难的人对生活的感受,有无尽的忧伤,也有衷心的感激;充满了一个渴望得到承认的人对受人尊重的向往;充满了对真善美的赞扬和对假丑恶的鞭挞,处处洋溢着灰谐和幽默。

今天,安徒生的童话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和父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因为“安徒生的童话太好了”。

目录

译序

小意达的花儿

豌豆上的公主

拇指姑娘

海的女儿

皇帝的新装

打火匣

野天鹅

坚定的锡兵

雏菊

夜莺

安琪儿

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恋人

凤凰

世上最美丽的一朵玫瑰花

天鹅的窠

柳树下的梦

笨汉汉斯

光荣的荆棘路

一个贵族和他的女儿们

沙丘的故事

蝴蝶

甲虫

新世纪的女神

雪人

玫瑰花精

小鬼和小商人

树精

最难使人相信的事情

梦神

天国花园

园丁和主人

试读章节

“这倒很滑稽。”小意达说,同时大笑起来。

“居然把这类的事儿灌进一个孩子的脑子里去!”一位怪讨厌的枢密顾问官说。他这时恰好来拜访,坐在一个沙发上。他不太喜欢这个学生。当他一看到这个学生剪出一些滑稽好笑的图案时,他就要发牢骚。这些图案有时代表一个人吊在绞架上,手中捧着一颗心,表示他曾偷过许多人的心;有时代表一个老巫婆,把自己的丈夫放在鼻梁上,骑着一把扫帚飞行。这位枢密顾问官看不惯这类东西,所以常常喜欢说刚才那样的话:“居然把这样的怪想法灌进一个孩子的脑子里去,全是些没有道理的幻想!”

不过,学生所讲的关于她的花儿的事情,小意达感到非常有趣。她在这问题上想了很久。花儿垂下了头,因为它们跳了通宵的舞,很疲倦了。无疑地,它们是病倒了。所以她就把它们带到她的一些别的玩具那儿去。这些玩具是放在一个很好看的小桌子上的,抽屉里面装的全是她心爱的东西。她的玩具苏菲亚正睡在玩偶的床里,不过小意达对她说:“苏菲亚啦,你真应该起来了。今晚你应该设法在抽屉里睡才好。可怜的花儿全都病了,它们应该睡在你的床上。这样它们也许就可以好起来。”于是她就把这玩偶移开。可是苏菲亚显出很不高兴的样子,一句话也不说。她因为不能睡在自己的床上,就生起气来了。

小意达把花儿放在玩偶的床上,用小被子把它们盖好。她还告诉它们说,现在必须安安静静地睡觉,她自己得去为它们泡一壶茶来喝,使得它们的身体可以复原,明天可以起床。同时她把窗帘拉拢,严严地遮住它们的床,免得太阳射着它们的眼睛。

这一整夜她老是想着那个学生告诉她的事情。当她自己要上床去睡的时候,她不得不先在拉拢了的窗帘后面瞧瞧。沿着窗子陈列着她母亲的一些美丽的花儿——有风信子,也有番红花。她低声地对它们偷偷地说:“我知道,今晚你们要去参加一个舞会的。”不过这些花儿装作一句话也听不懂,连一片叶儿也不动一下。可是小意达自己心里有数。

她上了床以后,静静地躺了很久。她想,要是能够看到这些可爱的花儿在国王的宫殿里跳舞,那该是多么有趣啊!“我不知道我的花儿真的到那儿去过没有?”于是她就睡着了。夜里她又醒来;她梦见了那些花儿和那个学生——那位枢密顾问官常常责备他,说他把一些无聊的想法灌进她的脑子里去。小意达睡的房间是很静的。灯还在桌子上亮着;爸爸和妈妈已经睡着了。

“我不知道我的花儿现在是不是仍旧睡在苏菲亚的床上?”她对自己说。“我多么希望知道啊!”她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对那半掩着的房门看了一眼。她的花儿和她的一切玩具都放在门外,她静静地听着。她这时好像听到了外面房间里有个人在弹钢琴,弹得很美,很轻柔,她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琴声。

“现在花儿一定在那儿跳起舞来了!”她说,“哦,上帝,我是多么想瞧瞧它们啊!”可是她不敢起床,因为她怕惊醒了她的爸爸和妈妈。

“我只希望它们到这儿来!”她说。可是花儿并不走进来。音乐还是继续在演奏着,非常悦耳。她再也忍不住了,因为这一切是太美了。她爬出小床,静静地走到门那儿去,朝着外边那个房间偷偷地望。啊,她所瞧见的那幅景象是多么有趣啊!

那个房间里没有点灯,但是仍然很亮,因为月光射进窗子,正照在地板的中央。房间里亮得差不多像白天一样。所有的风信子和番红花排成两行在地板上站着。窗槛上现在一朵花儿也没有了,只有一些空空的花盆。各种花儿在地板上团团地舞起来,它们是那么娇美。它们形成一条整齐的、长长的舞链;它们把绿色的长叶子连结起来,扭动着腰肢;钢琴旁边坐着一朵高大的黄百合花。无疑地,小意达在夏天看到过它一次,因为她记得很清楚,那个学生曾经说过:“这朵花几多么像莉妮小姐啊!”那时大家都笑他。不过现在小意达的确觉得这朵高大的黄花像那位小姐。她弹钢琴的样子跟她一模一样——把她那鹅蛋形的黄脸庞一忽儿偏向这边,一忽儿又偏向那边,同时还不时点点头,合着这美妙音乐打拍子!

任何花都没有注意到小意达。她看到一朵很大的蓝色早春花跳到桌子的中央来。玩具就放在那上面。它一直走到那个玩偶的床旁边去,把窗帘向两边拉开。那些生病的花儿正躺在床上,但是它们马上站起来,向一些别的花儿点着头,表示它们也想参加跳舞。那个年老的扫烟囱的玩偶站了起来,它的下嘴唇有一个缺口,它对这些美丽的花儿打了一个恭。这些花儿一点也不像害病的样子。它们跳下床来,跟其他的花儿混在一起,非常快乐。

这时好像有一件什么东西从桌上落了下来。小意达朝那儿望去。那原来是别人送给她过狂欢节的一根桦木条。它从桌子上跳了下来!它也以为它是这些花儿中的一员。它的样子也是很可爱的。一个小小的蜡人骑在它的身上。他头上戴着一顶宽大的帽子,跟枢密顾问官所戴的那顶差不多。这桦木条用它的三条红腿子径直跳到花群中去,重重地在地板上跺着脚,因为它在跳波兰的玛祖卡舞啦。可是别的花儿没有办法跳这种舞,因为它们的身段很轻,不能够那样跺脚。

骑在桦木条上的那个蜡人忽然变得又高又大了。他像一阵旋风似的扑向纸花那儿去,说,“居然把这样的怪念头灌进一个孩子的脑子里去!全是些没有道理的幻想!”这蜡人跟那位戴宽帽子的枢密顾问官一模一样,而且他的那副面孔也是跟顾问官的一样发黄和生气。可是那些纸花在他的瘦腿子上打了一下;于是他缩作一团,又变成了一个渺小的蜡人。瞧他这副神气倒是蛮有趣的!小意达忍不住要大笑起来了。桦木条继续跳它的舞,弄得这位枢密顾问官也不得不跳了。现在不管他变得粗大也好,瘦长也好,或者仍然是一个戴大黑帽子的黄蜡人也好,完全没有关系。这时一些别的花儿,尤其是曾经在玩偶的床上睡过一阵子的那几朵花儿,就对他说了两句恭维话,于是那根桦木条也就停下让他休息了。

这时抽屉里忽然起了一阵很大的敲击声——小意达的玩偶苏菲亚跟其他许多玩具都睡在里面。那个扫烟囱的人赶快跑到桌子旁边去,直直地趴在地上,拱起腰把抽屉顶出了一点。这时苏菲亚坐起来,向四周望了一眼,非常惊奇。

“这儿一定有一个舞会,”她说,“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呢?”

“你愿意跟我跳舞么?”扫烟囱的人说。

“你倒是一个蛮漂亮的舞伴啦!”她回答说,把背掉向他。

于是她在抽屉上坐下来;她以为一定会有一朵花儿来请她跳舞的。可是什么花儿也没有来。因此她就故意咳嗽了一声:“哼!哼!哼!”然而还是没有花儿来请她。扫烟囱的人这时独自个儿在跳,而且跳得还不坏哩。

现在既然没有什么花儿来理苏菲亚,她就故意从抽屉上倒下来了。一直落到地板上,弄出一个很大的响声。所有的花儿现在都跑过来,围绕着她,问她是不是跌伤了。这些花儿——尤其是曾经在她床上睡过的花儿——对她都非常亲切。可是她一点也没有跌伤。小意达的花儿都因为那张很舒服的床而对她表示谢意。它们把她捧得很高,请她到月亮正照着的地板的中央来,和她一起跳舞。所有其余的花儿在她周围形成一个圆圈。现在苏菲亚可高兴了!她告诉它们可以随便用她的床,她自己睡在抽屉里也不碍事。

可是花儿说:“我们从心里感谢你,不过我们活不了多久。明天我们就要死了。但是请你告诉小意达,叫她把我们埋葬在花园里——那个金丝雀也是躺在那儿的。到明年的夏天,我们就又可以醒转来,长得更美丽了。”

“不成,你们决不能死去!”苏菲亚说。她把这些花吻了一下。

这时客厅的门忽然开了。一大群美丽的花儿跳着舞走进来。小意达想像不到它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它们一定是国王宫殿里的那些花儿。最先进来的是两朵鲜艳的玫瑰花。它们每朵都戴着一顶金皇冠——原来它们就是花王和花后啦。随后就跟进来了一群美丽的紫罗兰花和荷兰石竹花。它们向各方面致敬。它们还带来了一个乐队。大朵的罂粟花和牡丹花使劲地吹着豆荚,把脸都吹红了。蓝色的风信子和小小的白色雪形花发出丁当丁当的响声,好像它们身上挂着铃铛似的。这音乐真有些滑稽!不一会儿,许多别的花儿也来了,它们一起跳着舞;蓝色的堇菜花、粉红的樱草花、雏菊花、铃兰花都来了。这些花儿互相接着吻。它们看起来真是美极了!

最后这些花儿互相道着晚安。于是小意达也钻到床上去了;她所见到过的这一切情景,又在她的梦里出现了。

当她第二天起来的时候,她急忙跑到小桌子那儿去,看看花儿是不是仍然还在。她把遮着小床的幔帐向两边拉开。是的,花儿全在,可是比起昨天来,它们显得更憔悴了。苏菲亚仍然躺在抽屉里——是小意达把她送上床的。她的样子好像还没有睡醒似的。

“你还记得你要和我说的话么?”小意达问。不过苏菲亚的样子显得很傻。她一句话也不说。

“你太不好了!”小意达说,“但是他们还是跟你一起跳了舞啦。”

于是她取出一个小小的纸盒子,上面绘了一些美丽的鸟儿。她把这盒子打开,把死了的花儿都装了进去。

“这就是你们漂亮的棺材!”她说,“当我那两位住在挪威的表兄弟来看我的时候,他们就会帮助我把你们葬在花园里的,好叫你们在来年夏天再长出来,成为更美丽的花朵。”P4-7

序言

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入口处的海面上,有一座铜像冒出水面。它告诉人们这就是丹麦,因为它是丹麦的一个象征。但它既不代表丹麦的开国元勋,也不代表丹麦某一个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坐在一块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着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谁也猜不出来。也没有人能叫出她的名字。她没有腿,只有一条鱼尾。原来她是人鱼——“海的女儿”,丹麦作家安徒生所写的一篇童话中的主人公。

“海的女儿”生活在海里。她可以在那深蓝色的海底世界自由自在地度过三百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无忧无虑的一生。她的寿命比人类长好几倍,但她却是一个低级生物,没有人类所特有的那种“不灭的灵魂”。为了获得这个灵魂、进入生命较高级的境界,她放弃了无忧无虑的生活,忍受着把自己的鱼尾换成一双美丽的人腿后所带来的巨大痛苦,而热恋一个人间的王子,希望通过和他的爱情能分得一份人类的灵魂。但这个王子最后同一个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她的希望破灭了。如果她仍然想成为“海的女儿”,继续度过她那无忧无虑的三百年的岁月,就得在那王子结婚的早上,用尖刀刺进他的胸膛,让他的热血流到她的腿上,这时她的双腿就可以恢复成鱼尾,她就能再度回到海底世界,回到她的家人中去。但是她没有这样做,却自己投进海里,化为泡沫。

“海的女儿”对高级生命的追求,她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丹麦人为了使她永垂不朽,特为她在他们首都的入口处立了一座铜像。这同时也是对他们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及其童话作品的一个评价。安徒生的童话也是诗,安徒生本人是个诗人、哲学家、思想家和民主主义者。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他的童话成了不朽的名篇。

安徒生在他开始写童话的时候,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写过这样的话:“我用我的一切感情和思想来写童话,但是同时我也没有忘记成年人。当我写一个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的时候,我永远记住他们的父亲和母亲也会在旁边听,因此我也得给他们写一点东西,让他们想想。”这段话也说明了安徒生的童话的特点;他的童话是“讲给孩子们听的”——不只是写给他们读,同时还要让在他们旁边听的父母也“想想”。这也就是说,他写童话不仅是为了要教育孩子,而且为了要教育他们的父母——成年人。在给另一个朋友的信中,他说:“我现在爱艺术,是因为艺术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写童话也是一种艺术,它“负有一个崇高的使命”——那就是教育人民。

安徒生的童话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和过去的童话作家不同,他的童话不是一般民间故事和传说的转述,以“有趣”和“惊险动人”的题材为主,偶尔也夹杂一些劝善惩恶和类似因果报应一类的宗教教义。他的童话是立足于现实的生活,而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又充满了他对于人类美好未来所作的想像和愿望。他热爱“人”,当然也热爱“人”的生活。在上述的《海的女儿》那篇童话中,他把“人”描写得那么庄严,那么高贵,那么美丽,“海的女儿”把获得一个“人”的灵魂当作她最高的志愿和理想。

因为他热爱“人”,他就热情地歌颂“人”应具有的优良品质:勤劳、勇敢、坚强的毅力、牺牲的精神、克服困难的决心,等等。《野天鹅》中的艾丽莎,《拇指姑娘》中的拇指姑娘,包括“海的女儿”,就是他在这方面所创造的典型。这些都是他理想中的“人”的缩影。具有这些品质的“人”,一定能走向光明,创造出美好的生活。正因为他热爱“人”和相信人类美好的未来,他才憎恨人间的黑暗和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比如贪婪、愚蠢、虚荣、骄傲……对于这些现象他总是毫无保留地予以批评。但对于统治阶级,那他就不只是批评了。对他们的愚蠢和挥霍,他总是无情地加以揭露和抨击。《皇帝的新装》和《豌豆上的公主》就是这样的作品。他把他们的丑态和荒唐暴露在读者面前,而他所用的语言又是那么生动、辛辣和风趣!

安徒生所用的语言是别具一格的。它来源于生活,但是经过他的提炼,又比生活更高,更集中地表现出人民的智慧、生活气息和幽默感。如在他最早所写的第一篇童话《打火匣》里,他用这样的句子概括一个王后的形象:“她不仅只会坐四轮马车,而且还能做一些别的事情。”所谓“别的事情”就是耍点小心眼儿,好不至于是一个完全愚蠢的废物。

但他究竟是在写“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这种充满了浓厚的人民生活气息的语言还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结合在一起。在《恋人》这篇童话里,当一个陀螺吹嘘他的出身“高贵”,说什么他“是桃花心未做的”和“由市长亲手车出来的”时候,他的恋人——一个球儿——表示怀疑,于是他就这样发誓:“如果我撒谎,那么愿上帝不叫人来抽我!”被人来抽,对他说来就是最大的光荣。我们可以想像,小读者读到这样的句子时,会感到多么生动和逼真!他们会觉得,这才是属于他们——儿童们——自己的文学作品。当然,成年人也不会认为这只是专为儿童们写的作品,他们对这样的作品也会高度地欣赏。

这一切都说明,安徒生对生活的体验是多么深和对生活的观察又是多么敏锐。这和他一生的经历是分不开的。他一八。五年出生于丹麦中部一个叫做富恩岛上的奥登塞镇。他的父亲是一个鞋匠,从他的童年时代起,就饱尝了生活的苦难。那时正是拿破仑在欧洲掀起一系列战争的年代。丹麦站在拿破仑的一边,成了交战国。战争的负担很重,这负担被转嫁在广大的劳动人民身上,他们一天一天地变得穷困。安徒生的父亲生活无着,不得不到拿破仑的军队中去当一名雇佣兵。两年后,他因为身体不支而退伍,很快就死去了。母亲只得替人洗衣度日,祖母则靠乞讨为生。安徒生儿时和少年时代就一直在饥饿中打滚。他实际上未曾有过幸福的童年——这也是他后来决心为孩子们写童话的一个原因。

可以想像,安徒生对生活的体会是多么深,他想登上舞台,表演人生。具体地说,他很早就想当一个艺术家,一个演员。为了追求这个理想,他十四岁时就只身奔赴京城哥本哈根。他最初是想找机会学习,当一个芭蕾舞演员,但是饥饿和贫困已经毁坏了他的健康,他的体形不够条件。他剩下的只有一个好的声音,因此他又想当一个歌剧演员,但由于一场严重的感冒,他的声音忽然变粗了,他的这种追求又失败了。不过他在这追求中所表现的毅力和决心却打动了一些艺术家的心。他们集资帮助他上学,因为不管要成为什么艺术家,没有文化总是不行的。尽管学校的课程及教学的方式并不使他感兴趣,但他在学校中毕竟可以接触到书本。他利用学校的图书馆阅读了大量丹麦和世界的文学名著,这为他后来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安徒生到了十七岁的时候,决定通过文学作品来表现人生。于是也就真的开始写作了。他写剧本,写散文,写诗,写游记,写长篇小说。他的一部名叫《即兴诗人》的长篇小说,甚至还成了一部畅销书。这是一八三五年以前的事。就在这年元旦,他在给一个朋友的信中说:“我现在要开始写给孩子们看的童话,你要知道,我要争取未来的一代!”不久他在另一封信中谈到他的童话创作时说:“这才是我的不朽的工作呢!”那时他刚刚满三十岁。从这时开始他把全部精力和生命都贡献给这“未来的一代”。他过去在生活中所受的折磨,在文学和艺术的领域里各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包括他的失败,看来全都是为他这“不朽的工作”作准备。他对这工作非常勤奋。从此,每年圣诞节他总要出一本童话集,献给他的小读者。圣诞节在欧洲是盛大的节日,孩子们尤其喜欢过这个节日。他选择这个节日出版他的童话创作,也说明他对孩子们的感情。他是严肃认真地要争取这“未来的一代”。一直到他去世的前两年——一八七三年为止,他没有停止过童话创作。他一共发表了一百六十八篇童话和故事。

他的童话创作可以分做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的童话,也就是“讲给孩子们听的故事”,是在一八三五年到一八四五年这十年间写成的,也就是他在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写成的。一般小读者所爱读的故事,如《小意达的花儿》、《豌豆上的公主》、《皇帝的新装》、《拇指姑娘》、《夜莺》和《丑小鸭》等,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想像丰富、故事生动、语言活泼、诗意浓厚,最能代表他的童话创作的艺术,也是他在童话创作中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一八四五年以后他开始写一种“新的童话”。所谓“新”,其实倒似乎有些“旧”。他减少了故事中的浪漫主义成分,而用比较直截了当的手法描写现实的生活,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和《母亲的故事》等,就是这类的作品。到了一八五二年,他干脆把他新的创作名为“故事”。《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和《园丁和主人》等,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它们更是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述,但它们又与一般的小说不同,因为它们仍然保持有某些童话的特色和幻想。总的说来,他这个时期的作品的调子是低沉的,忧郁的。

他的这种发展说明,他越深入地描写生活,他就越感到苦闷。重重的矛盾纷纷出现在他的笔下,他无法解决。他早期作品中所表现的那种乐观情绪,那种对于生活的美好愿望,对于真、善、美的追求,这时他自己也感觉到不过是一种“幻想”。当然,这种感觉也有它的社会根源,并不是他一时的感情波动。

在拿破仑倒台以后,丹麦由于曾经与法国结盟,也成了一个战败国。它失去了广大的领土,耗尽了所有的钱财。它曾经一度在战争初期利用“中立”的地位而发展起来的农业和小型工业,也全部破产,国内的两极分化在急速加剧。虽然在安徒生开始写“新的童话”的时候起,丹麦的纸币已经开始能兑现,国内经济也有逐步恢复的希望,但人民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相反,他们贫困的程度更是有增无减。这是因为新兴的资产阶级已经开始在上升的路上迈步。这个阶级,在他们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比起封建统治阶级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它既然是在上升,当然也就显不出它灭亡的征兆。安徒生看不出人民将会从贫困和苦难中生活得到改善的远景。

可是他又热情地盼望人民能过幸福的生活,一个光明正义的社会能在人间出现。他在现实的生活中既然找不出满足这个愿望的线索,那就只有求助于“上帝”了。所以“上帝”就在他的作品中成了一个经常出现的人物,一把解决问题的钥匙。当然,他的上帝不是教会中的上帝——这一点从他刻画的那些在人世间宣传“上帝”和“福音”的牧师的形象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上帝是“爱”和“正义”的化身。人间的矛盾、困难和不平,只要提到上帝那里他认为就可以得到解决。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那个小女孩,当有钱人在欢度除夕时,她却在大雪纷飞的街头冻得要死。这时安徒生让她亲爱的祖母到来,把她迎接到上帝那儿去,也欢度一个快乐的除夕。但事实证明,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到底还是在街头的墙脚边冻死了。安徒生本人也不能否认这个事实。

这是安徒生的苦恼。这种苦恼给他后半期的童话作品带来一种忧郁和消极的气氛。这是他的时代给他造成的局限性。排除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从他的童话创造中吸取许多营养。他的作品中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和民主主义精神,他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以及他生动活泼的语言和文风,在今天对我们说来,仍能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