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百代文宗”和“文章巨公”,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身处中唐社会变革时期,以一个文人特有的铮铮铁骨和匡世济民情怀,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一生虽大起大落但始终不改其志。韩愈也因此倍受后世传颂和尊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作者何志利)向读者提供详实的地方韩愈文化历史档案。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何志利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韩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百代文宗”和“文章巨公”,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身处中唐社会变革时期,以一个文人特有的铮铮铁骨和匡世济民情怀,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一生虽大起大落但始终不改其志。韩愈也因此倍受后世传颂和尊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作者何志利)向读者提供详实的地方韩愈文化历史档案。 内容推荐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以向读者提供详实的地方韩愈文化历史档案为目的,其中不乏从未公开过的存于民间的珍贵资料,以利将韩愈文化研究引向深入。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的作者是何志利。 目录 序言 一 传记篇 韩愈 韩会 韩湘 韩志 韩超 二 遗迹篇 墓茔 遗笔 韩文公祠 韩文公祠题诗 三 碑记篇 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 韩文公神道碑 潮州韩文公庙碑 大宋故处士韩公墓志并序 昌黎县重修文庙碑铭并序 祭昌黎文 重修文公祠堂碑记 新修韩昌黎祠记 昌黎五峰山修建韩文公祠并抚道两台生祠记 重修韩文公祠记 重修五峰祠堂殿厅院基碑记 五峰山韩文公祠碑文 唐昌黎伯韩文公嫡裔世袭锦衣千户俸列祖之墓碑文 四 家谱篇 清乾隆元年韩师罗修《盐山县韩氏家谱》(节选) 清嘉庆十八年韩启心修《昌黎县韩氏家谱》(节选) 清道光二十三年修武韩耿洲修《韩文公门谱》(节选) 清道光年间营口《韩文公昌黎宗派》(节选) 清光绪二十三年韩连仲修《昌黎县韩氏家谱》(部分残缺) 清宣统二年营口《韩氏族谱》(节选) 昌黎韩氏家谱(自昌黎迁博野)(节选) 河南孟州西武章小韩庄《韩文公家谱》(节选) 五 年谱篇 韩文公年谱 南溪韩公年谱 六 艺文篇 马说 答李翊书 送李愿归盘谷序 师说 祭十二郎文 毛颖传 张中丞传后叙 进学解 魏博节度观察使沂国公先庙碑铭 论佛骨表 原毁 伯夷颂 原道 送董邵南序 送孟东野序 祭鳄鱼文 雉带箭 题木居士二首(其一) 八月十五日夜赠张功曹 听颖师弹琴 晚春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湘中酬张十一功曹 山石 调张籍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附录 韩愈研究 后记 试读章节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日:“先生欺予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烧膏油以继晷,常石=乞石乞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柢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酿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估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迨《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为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竞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日:“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桌,细木为桷,楠栌侏儒,根阑启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余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唯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人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不由其统;言虽多,不要其中;文虽奇,不济于用;行虽修,不显于众。犹且月费俸钱,岁靡廪粟,子不知耕,妇不知织,乘马从徒,安坐而食,踵常涂之促促,窥陈编以盗窃。然而圣主不加诛,宰臣不见斥,此非其幸哉!动而得谤,名亦随之。投闲置散,乃分之宜。若夫商财贿之有无,计班资之崇庳,忘己量之所称,指前人之瑕疵,是所谓诘匠氏之不以布弋为楹,而訾医师以昌阳引年,欲进其稀苓也。” 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 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仍赐金紫。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人蔡州擒吴元济,李想功第一,想不平之。想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人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日: 伏以佛者,夷狄之一法耳。自后汉时始流人中国,上古未尝有也。昔黄帝在位百年,年百一十岁;少昊在位八十年,年百岁;颛顼在位七十九年,年九十八岁;帝喾在位七十年,年百五岁;帝尧在位九十八年,年百一十八岁;帝舜及禹年皆百岁。此时天下太平,百姓安乐寿考,然而中国未有佛也。其后殷汤亦年百岁,汤孙太戊在位七十五年,武丁在位五十年,书史不言其寿,推其年数,盖亦俱不减百岁。周文王年九十七岁,武王年九十三岁,穆王在位百年。此时佛法亦未至中国,非因事佛而致此也。 汉明帝时始有佛法,明帝在位才十八年耳。其后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宋、齐、梁、陈、元魏已下,事佛渐谨,年代尤促。唯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前后三度舍身施佛,宗庙之祭,不用牲牢,昼日一食,止于菜果。其后竟为侯景所逼,饿死台城,国亦寻灭,事佛求福,乃更得祸。由此观之,佛不足信,亦可知矣。P4-5 序言 韩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百代文宗”和“文章巨公”,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身处中唐社会变革时期,以一个文人特有的铮铮铁骨和匡世济民情怀,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一生虽大起大落但始终不改其志。韩愈也因此倍受后世传颂和尊崇,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近几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韩愈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日益成为人们挖掘和研究的热点。 昌黎作为韩愈故里,韩愈文化始终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昌黎人民始终以韩愈为骄傲,以传承韩愈文化为使命。昌黎历史上曾多处建有韩愈祠堂,现今位于碣石山中的韩文公祠,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登高瞻拜。千百年来,昌黎这片土地承载了无数缘起韩愈的典故、文献和关注,汇集了每一个时代所赋予的内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昌黎人创新进取和奋发图强。特别是在当前建设富强美丽幸福新昌黎的征途上,韩愈文化正深深植入每一个昌黎人的血脉,成为追寻中国梦、昌黎梦的精神力量。 “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昌黎县档案局与韩愈文化研究会整合多方韩愈文化资料,出版了这部《昌黎韩愈文化史料》。该书更凝聚着昌黎人民对韩愈的敬仰和赞颂,寄托着对韩愈文化的美好向往。为每一位喜欢仰慕韩愈的读者走进韩愈、了解韩愈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也必将成为弘扬韩愈文化、追寻时代梦想的特殊飨礼。 中共昌黎县委书记 后记 唐宋八大家之首、百代文宗韩愈与昌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韩愈生前,他就每每自称“昌黎韩愈”;“民国”22年,昌黎知名人士张鹏翱在《昌黎县志》中写到:“今天下无名昌黎者,而此地独以昌黎名,则以昌黎属文公,谁谓不宜?”2002年12月18日,秦皇岛市昌黎韩愈研究会成立。为挖掘和弘扬韩愈文化做了大量工作。使昌黎营造了韩愈文化研究的良好氛围,成为全国韩愈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虽然关于韩愈的故里问题争议很大,众说不一,有昌黎说、河阳说、南阳说、义县说等。然而韩愈文化对河北昌黎的影响是勿容置疑的。历史上,永平府及其所辖的昌黎县将韩愈列为乡贤,载入府邑之乘,以“文公故里”自称。昌黎县还曾在多处建韩文公祠,一在昌黎县治北,城内古塔之南,为明洪武六年(1373)县丞李良因旧址重建。二在县治东北隅。明嘉靖五年(1526),知县秦延锐迁建,1958年拆毁。三在昌黎县西五峰山,明崇祯十四年(1641)山海关山石道范志完建,1948年拆除,1986年重建,现保存完好。说明昌黎县至少在明代之前就建有韩文公祠。一直以来,昌黎民众对韩文公顶礼膜拜,尊崇有加。昌黎地脉灵秀,韩文公德泽深厚,在韩愈文化的熏染之下,昌黎县很早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尚文之地,人物辈出。据史料记载,仅明清时期,昌黎县就有57人考中进士,378人考中举人,人数居周边县之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全国有名的文化先进县,昌黎更是人才辈出,如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王大中、曾任国家外经贸部长得石广生、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刘金国等。他们不仅是昌黎县的骄傲,也是全体中国人民的骄傲。当然,韩愈文化的浸染功不可没。 《昌黎韩愈文化史料》分传记、遗迹、碑记、家谱、年谱、艺文6篇。其中传记篇包括韩愈、韩会、韩湘、韩志、韩超;遗迹篇包括墓茔、遗笔、韩文公祠、韩文公祠题诗;碑记篇包括《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并序》、《韩愈神道碑》、《潮州韩文公庙碑》、《大宋故处士韩公墓志并序》、《五峰山韩文公祠碑文》、《唐昌黎伯韩文公嫡裔世袭锦衣千户俸列祖之墓碑文》等;家谱篇包括清乾隆元年《盐山县韩氏家谱》、清嘉庆十八年《昌黎县韩氏家谱》、清道光二十三年修武《韩文公门谱》、清道光年间营口《韩文公昌黎宗派》、清光绪二十三年《昌黎县韩氏家谱》、清宣统二年营口《韩氏族谱》、博野《韩氏家谱》、河南孟州西武章小韩庄《韩文公家谱》(节选);年谱篇包括《韩文公年谱》、《南溪韩公年谱》;艺文篇包括《马说》等篇韩愈文学作品。 本书力求诸说兼收,体现地方特色,向读者提供详实的地方韩愈文化历史档案,其中不乏从未公开过的存于民间的珍贵资料,以利将韩愈文化研究引向深入。研究韩愈文化,探讨韩愈思想,秉承韩愈文化精粹,对于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本书得以顺利编辑出版,承蒙中共昌黎县委、昌黎县人民政府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承蒙各位专家学者的鼎力帮助,在此一并鸣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错讹在所难免,还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0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