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亚洲的叛逆(你闻所未闻的日本特色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作者 徐烨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日本历史中让中国人不好理解的事其实非常多,根本原因是两国在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上有巨大差别。还有一点也很有趣,邪马台女王不光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日本神灵在人间的代表。对这种特殊的身份,大家不觉得眼熟吗?在如今能看到的日本神话中,天皇的祖先就是女神——天照大神,而且她也有一个能干的弟弟(参见第一章)。君王是古老宗教信仰的象征(日本神道教的一把手就是天皇),这也是日本文化的古老传统。这些刻在脑袋里的观念将对日本历史产生非常奇妙的影响。

从公元420年开始,中国进入了南北朝的大乱世(直到公元589年,隋朝才暂时结束了这种局面)。100多年后,又有一个倭人国家开始向中国派出使者(他们没有提自己的国号)。公元425年,使团到达南京,拜见了南朝的中国皇帝。当时统治中国北方的是鲜卑人建立的北魏王朝(来自蒙古草原)。看来,日本人从那时起就很讲究“正统性”了(当时流行的看法是,由晋朝演变来的南朝是中国的“正统”)。这个使团的团长叫曹达。他可能是史书上提到的第一位“汉奸”,一个为躲避战乱而移民日本的汉人(另一种说法认为他其实是一个日本人,只不过取了个中国名字)。在那个视人命为草芥的混账时代,不少汉人为了保命而逃往朝鲜和日本。他们中的很多人有一技之长(那时的中国是亚洲第一发达国家),连种地的技术都比当时的日本人强很多,更别说其他方面了。日本人对这批“汉奸”很重视,给了房子、土地和工作机会,还把文化水平高的那些汉人提拔到政府里做官,对朝鲜半岛来的“朝奸”也是如此。古代日本的经济和文化事业从此开始飞速发展。不知道曹达先生踏人南京皇宫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但他真的没必要感到惭愧,一个保护不了臣民的朝廷没资格要求老百姓的绝对忠诚。那时,很多中国人都有这样的看法。

公元430年,这个倭人国家的最高领导通过使者,向南朝递了一张“名片”,上面写着“使持节,都督倭、百济、新罗、任那、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用现代汉语来翻译,这一连串头衔大致就是:中国皇帝派出的钦差, “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军区总司令,东方战区的最高军事统帅,全体日本人的国王。之后,他又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请中国的皇帝陛下按这张名片上的职务来委任我”。这是公开来跑官。中国皇帝不太高兴,觉得这家伙的胃口太大。经过几十年的讨价还价,到公元478年,南京的朝廷几乎全部接受了那些请求,只是把“日本和朝鲜半岛南部”改为“日本和朝鲜半岛东南部”。

经过历史学家们的反复研究,这个跑官的家伙就是大和国的天皇(当时的日本人叫他“大王”),也就是天照大神她孙子的后代(参见第一章)。那时的大和国已经控制了日本中、西部的大部分地区,并向东部扩张。天皇想找一个厉害的靠山,“挟洋自重”,抬高身价。因为中国是当时东亚的第一强国,所以才到南京来跑官。他所讨要的那些职务是手下“汉奸”们费了很大心思才考虑出来的。只要中国的皇帝一加封,天皇在名义上就成了全体倭人的君主和朝鲜南部的大帅,而大和国从此就可以借中国这张老虎皮来树立威信,降服日本列岛上那些还没有服软的倭人小国,还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朝鲜半岛上争地盘。公元391年,大和国的军队渡海偷袭了朝鲜南部,开始了对这个邻居的侵略。不过,直到1500多年后,日本才彻底征服了朝鲜。

大和国的最高老大叫作“大王”(天皇的原名,意思是“诸王中最大的王”)。和邪马台国一样,“大王”不但是最高统治者,还是最高宗教领袖,代表着神。大和国的贵族和小民对远古的各种神灵都非常崇拜,经常搞宗教活动,而所有关于神灵的宗教仪式都要由“大王”来主持。“大王”的直系家族就是皇室,只有这个家族的男人才能继承大和国的王位(但后来也出过女天皇)。皇室对自己高贵的血统看得特别重,他们找老公或老婆的讲究有一大堆,多得可以写一本指南类的专著。由明媒正娶的女人生出来,并写入皇室家谱的子孙才能算是正宗的皇室成员(这一点对后来的故事很重要)。P10-11

后记

明治维新结束了,日本加人西方世界。1894年7月,为了决定朝鲜这个小伙伴跟谁走(当时的朝鲜是清朝的附属国),第一次中日大战爆发(甲午战争)。开战前,从慈禧太后到卖早点的小贩,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打不过西洋人的大清肯定能把东洋人打个稀里哗啦,因为日本也是一个黄种人国家,会有多难对付呢?在当时的朝廷里,只有李鸿章等极少数明白人才知道日本发生了多大的变化,坚决反对开战。但是,大家不会听这类灭自己志气的汉奸言论,巴不得赶紧打一场漂亮干脆的大仗,在日本身上出出气。当然,各位读者都知道结局:那支腐败透顶的中国军队被建立不久的皇军打得找不到北,最后北京城里那个同样腐败无能的朝廷不得不低下了头。1895年4月,在马关(也叫下关。710年前,源家在这里消灭平家,开创了幕府的时代,参见第九章;30#:前,高杉晋作率领倒幕派在这里起义,控制了长州藩,参见第二十四章),清朝议和代表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地赔款一大堆。事后,大清上下不敢骂朝廷无能,只好把老李当成替罪羊和出气筒,骂遍了他的十八代祖宗和子孙后代。当时,没有多少中国人真正反思过失败的原因,而朝廷和民间还在高喊着各种“不能西化”的口号。1898年的“戊戌变法”打算学明治维新的模样来改造中国,可才100多天就完蛋了(失败的重要原因是变法的领导人大多是蠢货)。随后,很多中国人把希望寄托在了历史悠久的武术、 “神功”和法术上,参加了刀枪不人的义和团,到处杀洋人和信基督教的中国人,最后搞成了全国性的政治运动(背后有朝廷的一帮大人物撑腰),弄得血流成河。结果引来了八国联军,又是一场血雨腥风(在当时的北京城里,美国和日本军队的纪律最好,而俄国和德国的最浑蛋)。此时,大清才真正意识到:只有彻底改革才会有出路。于是,朝廷开始搞“新政”:废掉科举,建立西洋学校,支持工商业,编练新式军队,学习西方的法律制度。1905年甚至派5位高官到欧美去考察政治制度。没过多久,大清政府宣布:将在1916年实行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制定和公布宪法,召开全国选举产生的议会。1910年,北京甚至有了“预备”的议会——资政院。这个机构的议员由各省的选民来投票选出(选民有财产限制,女人不能参加)。20世纪初的中国好像也要走明治维新的路。然而,华夏大地没有日本那样的“历史特色”和雄厚基础(千余年的准备工作),大清已经错过了太多机会,浪费了太多时问。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给清朝送终了。中国陷入了一片混乱,而新政改革被丢在了一边。 .

与此同时,日本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还在继续增长,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的地位不断提高。1904年2月,在英国的支持下,日本大军突然袭击了俄国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军队。一年半后,被打得无力招架的俄国沙皇不得不低头。这场日俄战争直接引发了俄国的革命运动(十几年后,列宁和他的同志们终于取得成功)。日本的胜利震惊了全世界:进入近代以后,黄种人的国家第一次战胜了一个西方强国,虽然当时的俄国是最弱的大国。1914年,日本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英国一起出兵攻占了德国控制的青岛(这座中国名城主要是由德国人建设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英、法等大国已经承认日本是一个可以和它们平起平坐的世界强国。

然而,日本的民主政治却没有顺利地向前发展。1909年10月,伊傣博文在哈尔滨火车站被朝鲜人安重根开枪打死,使日本军部夺权的最大障碍消失了(日军的所有统率机构合成为“军部”)。此后,以山县后,我会向他们赠送特别签名本和原稿的打印版(盖有私人印章),来作为纪念。何学雷先生和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各位朋友为本书的出版做了许多工作,提出不少修改意见。谢谢他们!

最后,我还要感谢父母。作为一个还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我对这本书投入了太多的精力。在身边一些人看来,这也许是不务正业,但是,他们并没有埋怨我,反而给了我很多鼓励与支持。我爱他们!

2015年5月

目录

第一章 天神她孙子下凡了

第二章 宅女巫

第三章 太子的“宪法”

第四章 向皇帝取经的天皇

第五章 “ 传销组织”的崛起

第六章 拿刀的黑社会

第七章 源赖朝的决断

第八章 驸马爷的议会(西欧特别篇之一)

第九章 鲜血与阴谋交织的亲情

第十章 神风掀起的动乱

第十一章 日本国王的大名

第十二章 桔梗店老板的革命活动

第十三章 土财主们的战国时代

第十四章 岛国的绅士们(西欧特别篇之二)

第十五章 魔王与洋人的情缘

第十六章 猴子建立的新秩序

第十七章 等着听鸟叫的大将军

第十八章 一个布料商的奋斗史

第十九章 耶稣与将军

第二十章 日本A片的前世

第二十一章 SM与大革命(西欧特别篇之三)

第二十二章 一封来自欧洲的信

第二十三章 一封来自美国的信

第二十四章 警视厅门前的杀人事件

第二十五章 复古的维新

第二十六章 铁血宰相的黄皮肤学生

第二十七章 鬼子来了

第二十八章 黄种人的议会

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叛逆

后记 未完的结局

序言

2015年的樱花盛开时节,我去了一趟奈良。

奈良是日本古都中的古都,先有奈良后有京都,且奈良当年的城市布局设计,完全照搬唐朝时的长安,因此,要寻觅中国的大唐文化,奈良是一个最鲜活的芳草地,当年称为“平安京”。

日本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去中国,是从奈良出发的。官船最大的也才20几米长,况且使用风帆动力,即使方向正确的话,横渡苍茫东海也需要半个多月。据悉,在去中国的途中,由于气候恶劣及供给不足,人员死亡率为35%,活着到达的不足七成,在他们回日本时,同样又有三成多死在半路上,因此真正能够顺利抵达中国并完成学业返回日本的人,可谓是凤毛麟角,且属天助幸运儿。

日本当年为何要拼命向中国学习?因为当时的日本与中国,就如当今的非洲与美国,相差了好几个世纪。冒死去过中国的僧人回来告诉天皇,隋唐是如何的繁荣与昌盛。那些诱人的描述,促使日本天皇从隋朝开始,就不断地派遣使者和留学生去中国朝圣与学习,并因此获得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和文化,在东洋岛国,克隆了一个“小唐”。

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这种学习的精神,这种精神最后变成了大和民族的一种遗传基因。在明治时期,在二战之后,它向欧洲学习、向美国学习,凡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东西,不管属于朋友,还是属于敌人,它都努力而又谦虚地去学习、去模仿,并最终进行自我创造,形成了日本独特的融合文化与国家气质。如果说,日本是一个可怕的国家的话,那么最可怕的并不是它的侵略历史,而就是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

在奈良期间,我拜访了唐招提寺。这座古寺是中国大和尚鉴真第六次东渡日本成功后,以几乎失明的眼睛,亲手绘制设计的建筑,那时是公元。759年,唐乾元二年,距今已近1300年。80多岁的石田智圆是唐招提寺第87代长老,他抚摸着寺院主殿——金堂的大柱子问我: “你看看这一根柱子有什么不一样?”我抬头看,发现这根柱子是分三段拼接修补在一起的。石田长老告诉我,最上面的一段是鉴真大师当年建造这座金堂时留下的原物,后来柱子的下段被虫蛀了,锯掉一部分后补了一段,那已是500年前了,最下面的一段是最新的。抚摸着这根柱子,我知道了什么叫“传承”。在中国,恐怕已经找不到一栋完整的唐朝建筑了,但在奈良,我有幸看到了鉴真大师当年亲手建造的唐朝的原物。中国大地上许多失传的建筑与文化,过去千年后,我们依然可以在日本这一岛国中寻觅到,这一份感慨,可以说五味杂陈。

徐烨先生写了一本书,叫《亚洲的叛逆》,介绍日本向海外学习的历史,其中大量的篇幅,讲述了日本当年如何学习中国。正是因为日本人这种近乎偏执的学习精神,促使日本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促成了“明治维新”,率先在亚洲这片以中国的大一统模式下专制几千年的遥远东方实现了工业化,进而推行资本主义,从这一点来讲,日本的确是亚洲的“叛逆”。一位年轻的学者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写出如此深刻的异国历史,很是用心,并充分彰显了他的才华。

中国目前也正处于第二次大改革和大开放的时代,日本向海外谦虚学习的那一种精神,与“取其精华”的淘汰式创新模式,很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我们需要强调中华文化如何传播到日本,并因此奠定了日本国粹文化的基础,但是,我们如今也需要从日本找回我们已经丢失的精神。从这一个层面上来说,《亚洲的叛逆》这本书带给我们不少思考的元素,并因此催生我们反思自己的勇气。

日本新闻网总裁

《中国经济新闻》编集长 徐静波

新浪、凤凰网“十大博客”博主

2015年5月于东京

内容推荐

从遥远的神话时代起,日本就是亚洲的“另类”。与中国、朝鲜等其他亚洲国家相比,它的古代历史真的太有“特色”了。徐烨编写的《亚洲的叛逆(你闻所未闻的日本特色史)》将会说到很多你可能从来没听过的故事。等读完后,各位读者就能明白:明治维新这场惊天巨变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日本能走到中国的前面,靠的不是什么运气,而是它的那些“历史特色”——这是一个不按我们的规矩来生存的“叛逆”。

编辑推荐

徐烨编写的《亚洲的叛逆(你闻所未闻的日本特色史)》介绍日本向海外学习的历史,其中大量的篇幅,讲述了日本当年如何学习中国。正是因为日本人这种近乎偏执的学习精神,促使日本在国家发展道路上不断探索,最终促成了“明治维新”,率先在亚洲这片以中国的大一统模式下专制几千年的遥远东方实现了工业化,进而推行资本主义,从这一点来讲,日本的确是亚洲的“叛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5:5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