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用人智道
分类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作者 柯尊全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4.逐客与《谏逐客书》

秦国人才大量内流使秦受益不浅,但一些宗室大臣顽固守旧者看不到它的好处,反而视之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地排挤外来人才甚至迫害外来人才。早在商鞅入秦时,旧臣甘龙、杜挚就全力反对;范雎被秦使带入国境时,昭王的舅舅穰侯魏冉严加检查车辆,以防带入“山东之客”,幸范雎机智果敢,步行10余里才得以入咸阳见秦王。外来臣将称“羁旅之臣”,受到一班宗室大臣的猜忌、排挤。秦昭王听说孟尝君才干斐然,不惜以泾阳君(晤王之弟)为质于齐作为交换条件,几经曲折,孟尝君到秦为相。大臣中有人对昭王煽动说:“孟尝君贤,而又齐族也,今相秦,必先齐而后秦,秦其危矣。”秦昭王竟至“谋欲杀之”。孟尝君后得力于门下“鸡鸣狗盗”之客才得以全身逃出秦国。更具讽刺意味的是集法家之大成的韩非在秦国的遭遇。秦王(政)读了韩非的《孤愤》、《五蠹》,赞不绝口:“寡人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遂出兵攻韩,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秦王还没来得及重用韩非,写过著名的《谏逐客书》的李斯因嫉其贤妒其能,竟阿附宗室权贵的排挤论调,向秦王政进谗说:“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建议秦王要绝后患,“以过法诛之”。秦王感叹再三,囚韩非,可怜胸怀雄才大略的韩非满以为能在秦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没想到还没有看到机会就被害死狱中,秦王政追悔莫及。毫无疑问,在秦国人才内流及得到重用的过程中,宗室旧臣以及位高禄厚的既得利益者,对外来人才有一股排挤的浊流。这股浊流经过很长时间的潜隐状态,终因“郑国事件”而膨胀为显流,在秦掀起了“逐客”的汹涌波涛。

公元前246年,韩国有个名叫郑国的人奉韩王之命出使秦国。郑国擅长设计水利工程,自称考察过秦国关中一带水文地理,建议秦国修建西引泾水、东注洛河总长300余里的水利工程,以使秦国富民强。秦王委派郑国主持开渠引水工程。工程进展顺利,历经有年,当快要完工时,有人向秦王告发郑国的间谍行为,说他是以修建灌溉工程为名,来转移秦国对东方诸国的压力和视线,把秦的财力、人力、物力均集中在本国的修渠灌溉上,以此消耗秦国的力量。秦王大怒,遂下令逮捕郑国,罢置水利工程。宗室旧臣趁此大作文章,声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问于秦”,要求秦王“一切逐客”。秦王默许。终于在公元前237年,秦国爆发了一场“逐客”运动。当时客卿李斯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李斯在离秦途中,冒着危险给秦王写了一封《谏逐客书》,列举客卿在秦国历史中的作用,指出逐客的错误,李斯说: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求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楚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城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疆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居者,皆以客之功。由是观之,客何负于秦哉?何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李斯实际上为秦王讲了一部秦国重用贤才客卿的历史,和秦国由后进侯国得益于贤才客卿而转为先进列国的发迹史。《谏逐客书》总结了历史经验,指出了客卿的重要,维护了秦国正确的用人政策。秦王见谏书而悟,不但赦免郑国之罪,让他继续修建水利工程,而且废除了逐客令,追回李斯,让其晋升为丞相,号令原被逐的人回秦国,仍旧官复原职。轰动一时的“逐客”运动,以李斯的《谏逐客书》而平息,实践证明,秦王废除逐客令是正确的。

“逐客”运动的轻易平息,说明秦国重用客卿和任人唯贤的政策具有深厚的政治与社会基础,是不容易动摇的。客卿、西来人才在秦国发迹史和统一中国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种人才的易地智能发挥与政治远缘“杂交”、“嫁接”的结果,不仅使人才群体在常规与阻抑下难以释放的“核能”,在超常规的、加速的政治运转中,全部释放出来,而且彼此之间更有着互补互惠、相得益彰的多向的社会群体效应,其具体显现,则是在秦国社会急剧变化中所起的政治催化剂与政治活酶作用。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在秦国发展史上,既有人才繁盛的喜剧,也有压抑、残害人才的悲剧。无中生有的谗言对外来人才的排斥、打击、陷害是致命的。商鞅变法而强秦,最后被车裂致死;韩非入秦献计策和学说,终被逼迫而死,都是秦国政治史、人才史的不幸。而孟尝君、张仪、甘茂等干才不见容于秦,也相继出走,这是没有逐客令的逐客,无疑给秦的发展带来很大损失。这是秦在用人上的教训。

P37-39

目录

第一讲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得人者兴与失人者崩

 三国鼎立:分天下与分人才

 用人得失与国家荣衰

 盛世与得人

 良禽择木与四海归心

第二讲 选贤任入,贵辨识能

 波峰对峙,贤亲有别

 千金易得,贤将难求

 亲者乱臣,家贼不防

 进让须贤,妒贤反祸

 唯贤者兴,唯亲者亡

第三讲 求才奇招,知人技道

 人君选举,必求隐处

 招贤榜台,礼尊奇术

 不拘一格,广开才路

 求才谋用,养才共划

 生我父母,知我鲍叔

第四讲 科录考绩,量才以委

 荐举良才,科拔选士

 选试考绩,存优汰劣

 扬长避短,量才施用

 任养兼顾,投桃报李

 赏罚二柄,政之大纲

第五讲 道存国兴,道失国祸

 奇才自荐,辅弼弘道

 揽过树范,纲正道行

 敌破臣亡,兔死狗烹

 宦(官)炽(外)戚烈,国祸道失

结语

序言

中国有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文献典籍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度,国人以此为荣耀和骄傲。我们的先人怀着对中国历史发展无比崇敬的热忱,特别注重对历史过程的探索,注重历史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及借镜。他们以继承和发展、开拓与创新为重,以赴汤蹈火、前仆后继的大无畏民族精神,不顾身家安危,敢于向皇权和邪恶势力作斗争,直面千夫指,捍卫了历史的尊严与神圣,载述了历史发展的轨迹,极大地丰富了历史科学的内涵,进而使我们拥有了二十五史、地方志、实录、文集等林林总总、无与伦比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继往开来、建设更加繁荣强盛的国家提供了科学依据。

历史是不能假设的,否则就是荒谬;现实是需要面对的,否则就是逃避,而沟通历史、现实与未来的桥梁,恰恰就是文化与智慧。历史为我们提供了动力的源泉,使我们懂得伟大源自平凡,崇高源自执着,魅力源自孤独,成功源自独创,生存源自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将历史研究与认识国情、建设新中国紧密联系,赋予历史科学新的生命活力,使中国的史学研究和发展有过一段前所未有的辉煌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像范文澜、郭沫若、翦伯赞、白寿彝、蔡美彪等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们撰写的中国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以及普及教育的历史著作,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史学工作者和历史爱好者,使中国的传统史学研究有了传人和继承者,这是祖宗的恩赐,更是老一代革命家的冀盼和厚望。正是在先辈的感召和谆谆教诲下,20世纪90年代的初期,一批专门从事中国历史研究颇有造诣的年轻史学工作者,因应广西教育出版社江淳女士、李人凡先生的要求,将各自在史学研究领域,钻研积累的个人心得认识贡献出来,由涓涓细流汇集为《中国古代智道丛书》系列出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赢得了读者的赞赏。这说明历史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它是推动历史、现实,更是推动未来向前发展的动力。

回首往事,斗换星移,当年的年轻学者如今有的是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有的是科研部门的骨干力量;往昔出版社的独具慧眼,使我们能够捷足先登,得以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睿智,获得社会和世人的认同,的确幸莫大焉。而今中国社会出版社重新出版我们的研究成果,致力于服务大众和弘扬祖国的历史文化,他们确实具有远见卓识,令人为之振奋。这是我们著者的机缘,也是读者的幸运,更有可能“走出去”,让世界人民了解我们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智道丛书》是从我泱泱中华文明之树上采撷的一批智慧之果,经由最耐得住寂寞的专家、学者的阐释、总结、提炼与升华,形成了一套关于天地、节令、宫省、君臣、治国、人际、军事、用人、饮食、服饰的中国古代智道丛书。它们自成一体,各有侧重;互相映衬、珠联璧合。这套源自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丛书,是迄今仍具活力的灿烂奇葩。它香溢神州,芳播四海。它是古代炎黄子孙的伟大创造,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它为全人类所仰慕,理应为全人类所利用。

有感于此,是为序。

王熹

2012年5月于澳门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及特别计划中心

内容推荐

《用人智道》由柯尊全编著。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既有大江东去,由千古风流人物导演的用人喜剧,也有权奸弄臣导致的用人悲剧。《用人智道》通过详细阐述中国历史上用人问题上求才、辨能的技道形成、完善、丰富、弘扬的过程,说明了只有推行任人惟贤的用人智道,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

编辑推荐

《中国古代智道丛书》是从我泱泱中华文明之树上采撷的一批智慧之果,经由最耐得住寂寞的专家、学者的阐释、总结、提炼与升华,形成了一套关于天地、节令、宫省、君臣、治国、人际、军事、用人、饮食、服饰的中国古代智道丛书。它们自成一体,各有侧重;互相映衬、珠联璧合。这套源自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丛书,是迄今仍具活力的灿烂奇葩。它香溢神州,芳播四海。它是古代炎黄子孙的伟大创造,更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它为全人类所仰慕,理应为全人类所利用。

柯尊全编著的《用人智道》为丛书之一,通过详细阐述中国历史上用人问题上求才、辨能的技道形成、完善、丰富、弘扬的过程,说明了只有推行任人惟贤的用人智道,国家、民族才能兴旺发达的道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4: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