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泰坦棋手/世界科幻大师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菲利普·迪克
出版社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菲利普·迪克编著的《泰坦棋手》讲的是未来世界,地球在与泰坦星人的战斗中失败。泰坦星人部分控制了人类和地球,他们企图通过控制地球人的生育率来达到消灭地球人的目的。他们在科技、军事等方面均占有优势。人类只有唯一一条反抗取胜途径:在泰坦星人设计的棋局中打败他们,借此把他们赶回泰坦星。问题在于,地球人棋队中最优秀的棋手皮特·戈登对自己和人类前景完全没有信心,在他得知自己妻子怀孕后才渐渐振作起来,全身心地投入棋艺比赛,最后赢了比赛,也赢得了胜利。

内容推荐

菲利普·迪克编著的《泰坦棋手》讲述了,人类惨败于外星人之手,种族命运取决于一张小小的棋盘。赢得比赛,人类这一种族便能获得继续生存的权力;输掉比赛,人类将渐渐枯萎,直至消亡。

外星人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他们具有洞察人心的超能力,人类棋手的任何思考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此外,他们的特工还乔装打扮,以人类的面目出现,占据了人类各个组织的核心位置,甚至能参与人类棋手的选拔过程。

他们选中的人类棋手是皮特·戈登,一个沉迷于麻醉药品的瘾君子,在与人类棋手的竞技中屡遭败绩,甚至输掉了自己的妻子。

无可救药、一心自杀的厌世者皮特·戈登,他将代表人类,参加这场博弈。

目录

正文

试读章节

这一晚上倒霉透顶。末了,他打算开车回家的时候,还跟他的车大吵了一架。 “戈登先生,您目前的状态不适合开车。请打开自动驾驶系统,靠在后排座椅上好好休息。”

皮特·戈登坐在方向杆前,控制舌头,尽力做到发音清晰,“我说,我能开车。其实,一杯酒,呃,几杯酒下肚,让人更警醒。别胡闹了。”他一拳打在启动钮上,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启动啊,该死的!”

自动飞行车说:“您没插钥匙。”

“哦。”他说,觉得挺丢脸。说不定车子是对的。他沮丧地插进钥匙,引擎启动,但控制杆仍旧卡得死死的。他知道,引擎盖底下,车子的拉什莫尔系统还在起作用。他注定是争不过它了。“好吧,你来开,”他用自己最有尊严的声音说,“看在你这么想开的份上。反正,就算我开,你也会捣鬼;每次我……不舒服的时候你总是这样。”

他爬进后座,一头栽倒。车子从人行道上升起,掠过夜空,指示灯闪闪烁烁。上帝啊,头疼死了。

和往常一样,他又想起了棋赛。

我怎么落到了这步田地?都怪西弗纳斯.安斯特。那个小丑。他的妻兄弟,不,前妻兄弟。这才对。我得记住,我和弗莱娅已经没有婚姻关系了。我们输了,婚姻关系也随之结束。我俩都得重新配对。弗莱娅嫁给克兰·盖恩斯;我成了单身。这一切都是因为我没能摇出个三点。

明天我一定会摇出个三点。那时候,他们就得从别的队伍里给我找个妻子,我自己队里的女人都被我消耗光了。

在引擎的嗡嗡声中,车子越过荒凉的加利福尼亚中部,荒芜的田地,废弃的城镇。

“你知道吗?”他对车子说,“我跟队里所有女人都结过婚了。可到现在,一次也没碰上运气。所以问题肯定出在我身上,对吧?,,

车子说:“对,出在你身上。”

“就算问题在我,也不是我的错。都怪那些亚洲人。我恨他们。”

他仰面躺下,透过车子透明的穹顶凝望星空。“可是我爱你。你跟了我这么多年,一直跟新的一样顶用。”他感到泪水涌上眼眶,“是不是?”

“全靠您一丝不苟地执行预防性保养。”

“我想知道他们会给我找个什么样的女人。”

“是啊。”车子随声附和。

他的队伍——漂亮蓝狐队——和哪支队伍关系最密切?大概要算稻草人特派队了。这支队伍在拉斯维加斯比赛,成员是内华达州、犹他州和爱达荷州的领主。他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稻草人特派队女性成员的模样。

等我回到伯克利的公寓,皮特想,我就——忽然,他想起了一件司怕的事。  他回不了伯克利。今晚的棋赛里,他已经把它输掉了。沃特·瑞明顿在三十六格处识破了他的虚张声势,赢走了那座城市。这就是他今晚过得如此糟糕的原因所在。

“转向。”他用嘶哑的声音命令自动驾驶仪。他还拥有马林郡的大部分土地,他可以住那儿。“我们去圣拉斐尔。”他说着,摇摇晃晃地坐起来,揉揉前额。

一个男人的声音响起,“盖恩斯太太?”

弗莱娅正在镜子前梳理自己金黄色的短发,没什么反应。她专心梳头,心想,这声音听起来像是那个讨厌的比尔·卡吕曼。

“你想搭车回家吗?”这声音又问。弗莱娅这才意识到说话的是自己的新丈夫,克兰·盖恩斯。“你要回家的,是吧?”克兰·盖恩斯,一个饱食过度的大块头,正懒洋洋地穿过棋室向她走来。弗莱娅觉得他那双蓝眼睛就像粘在脸上的碎玻璃,还粘得歪歪斜斜。显然,他很高兴能跟她结婚。

这婚姻维持不了多久,弗莱娅想。除非,她转念想到,我们碰上运气。

她继续梳头,对他不理不睬。她挑剔地品评着镜中的自己。作为一百四十岁的女人,我的模样还过得去。可这并非我的本心……没人自愿变成这样。

他们所有人都被迫永葆青春。原因并非多了某种神奇的外力;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内部缺少了某样东西。一旦发育成熟,每个人体内的海因斯腺都被摘除。结果就是,他们的外貌永远不会衰老。

“我喜欢你,弗莱娅。”克兰说,“你与众不同,你很明白地表示不喜欢我。”他看起来一点也不着恼。克兰.盖恩斯这样的呆子从来不为任何事烦心。“我们去个什么地方吧,弗莱娅,马上看看你和我是不是有运气……”他停住了。有个瓦格走进了房间。

正在穿外套的简·布劳哀叹道:“瞧啊,它还想表示友好呢。它们都这样。”她从瓦格身边退开。

简的丈夫杰克·布劳的眼睛四处寻找队里的瓦格棍。“戳它几下,它就走了。”他说。

“别这样,”弗莱娅出声阻止,“它又没干坏事。”

“她说得对。”西弗纳斯·安斯特说。他在餐具柜那边,正给自己调最后一杯酒。“在它身上撒点儿盐就行。”他笑出声来。

这个瓦格好像盯上了克兰·盖恩斯。它喜欢你,弗莱娅想,说不定你可以跟它去个什么地方,别来烦我。

真要那样的话,对克兰当然不大公平。从来没有人和以前的敌人配对。即便泰坦人极力弥补战争造成的嫌隙,做不来的事就是做不来。泰坦人是硅基生命,不是碳基;它们的循环缓慢,新陈代谢的催化剂是甲烷而不是氧气。而且它们还是双性恋……实在是种迥异于人类的生物。  “戳它。”比尔·卡吕曼对杰克·布劳说。

杰克拿瓦格棍捅了捅瓦格像果冻一样的细胞质。“回去!”他厉声道,接着朝比尔·卡吕曼咧嘴笑笑,“没准我们能用它开开心。逗它聊天。嗨,小瓦格,你想聊聊天吗?”P1-4

序言

除了菲利普·迪克,没有几个科幻作家能像他一样对普罗大众的想象力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在过去三十年间,他的多部小说成为科幻大片的灵感源头,这些影片包括《银翼杀手》(1982)、《全面回忆》(1990,2012)、《异形终结》(1995)、《少数派报告》(2002)、《艾伯姆斯自由电台》(2010)和《命运规划局》(2012)。2007年,迪克成为首位作品被“美国文库”系列丛书收录的科幻作家,屈居第二的是库尔特·冯内古特。

遗憾的是,直到1982年去世后,迪克才获得人们的赞誉和经济上的成功。迪克一生中出版发表了44部长篇小说和超过120篇短篇小说,但他从未获得过“星云奖”(仅有过5次提名),而且也只获得过一次“雨果奖”(1963年《高堡奇人》)。迪克大半生都拮据落魄、籍籍无名;他不仅入不敷出,而且不为科幻迷之外的普罗大众知晓。要知道,直至今日,科幻迷这个群体在美国读者队伍中也仅占很小一部分,更遑论当时了。

1928年12月16日,菲利普·迪克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芝加哥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的同胞妹妹出生仅六周便不幸夭折,这个悲剧对迪克后来的人生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父母离婚后,迪克跟随母亲生活。他先是进入加州伯克利市的一所高中学习(厄休拉·勒古恩与他同届,但二人当时并不认识),接着又在加州大学学习了半年历史与哲学课程,最后于1950年辍学。之后,他在一家唱片店打了几年工,直到在《行星故事》(Planet Stories)杂志上发表第一篇科幻小说《遥远地方的巫伯》后,才转为全职写作。

1950年代前期,是迪克短篇小说最高产的时期:1953年,他在《神奇故事》(Amazing Stories)、《银河科幻》(Galaxy Science Fiction)、《惊奇故事》(Astounding Stories)、《想象》(Imagination)、《奇妙》(Fantastic)和《彼端世界》(Worlds Beyond)等科幻主阵地上发表了29个短篇;1954年,他发表了28个短篇;1955年,他发表了十多篇。之后,他的短篇小说产量下降到平均每年一两篇,甚至有的年份一篇小说都没发表。和很多作家一样,他开始意识到发表短篇小说无法为自己带来足以维生的收入。于是,他开始集中精力创作长篇小说。从此,他得到的稿酬确实比以前要多些了,但境况并没有很大改善。

1955年,迪克出版了长篇处女作——《太阳彩票》,此书是以“二合一”形式出版。之后,《开玩笑的人》(1956)、《宇宙傀儡》(1957)、《天空之眼》(1957)和《脱节的时间》(1959)相继问世。尽管对于任何一位作家来说,五年出版五部长篇小说都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但迪克的长篇创作巅峰其实是在1960年代,那十年中他竟然推出了18部长篇小说,其中包括《高堡奇人》(1962)、《泰坦棋手》(1964)、《倒数第二个真相》(1964)、《血钱博士》(1965)、《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1965)和《机器人会梦见电子羊吗?》(1968)等多部优秀之作。

此外,到:1960年代,迪克也开始受到一些好评和认可:《高堡奇人》获得了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血钱博士》和《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则双双获得了星云奖提名。

《血钱博士》是迪克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之一。小说讲述了被核武器意外摧毁的世界分裂成了成百上千个小社区,核辐射导致世界上产生了新型智慧生物和有特异功能的变异人;在地球的上方,还有一个宇航员永无休止地绕地球飞行,向地球上的幸存者传达希望的信息。在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海豹儿”霍皮·哈灵顿则摆好架势,准备与这场毁灭性灾难的罪魁祸首——血钱博士一较高低……1970年代初,人们都担心核战会爆发。此书因描写的核弹爆炸后人们的生活状态过于真实,让人深感忧惧。笔者认为,这部小说和约翰·温德哈姆1995年问世的科幻小说《蛹》(在美国出版时书名为《重生》)一样优秀,甚至比后者更精彩。

而对于《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评论家奥吉斯·巴崔斯曾如此评价:“这是一部意义重大、情节流畅、节奏控制堪称美妙的小说,只要读上一读,就能拥有无与伦比的烧脑体验。”这部长篇小说也被诸多读者视为迪克最棒的作品之一。小说中描写了一个凋敝的未来世界,彼时,气候的不断恶化已经拖垮了地球环境。人类占领的其他星球也同样糟糕,甚至更恶劣。大部分人类都在使用一种名叫“糖麻”的非法药物,因为此药能将他们带到另一个理想的幻想世界,从而避开现实世界的苦闷忧愁。身兼金融家与探险家双重身份的帕莫·艾德里奇从比邻星返回地球时,带回来了另一种外星致幻剂“嚼麻”,效果更好,成瘾性更强——只要尝上一口,可能就再也不愿回到现实世界了。

但是,即便出版了如此多的作品,迪克的生活仍不宽裕。他的书信选集多达六卷,其中写得满满的都是他对自己经济状况的忧虑。1965年,在写给代理人的关于《帕莫·艾德里奇的三处圣痕》的信件中,迪克抱怨道:

我今年一直没法注册我的车,所以高速公路巡警给我开了两张罚单。如果不交罚款,也没按规矩注册并修好排气消音器的话,4月7号我就得进牢房……抵消掉我欠你的,现在你该给我的预付款只剩下了750美元了,除去这些,我真不知该从哪里再筹借些。

1970年代早期,迪克眼前开始出现一些神秘画面,或者说他出现了精神病的症状。为了缓解阻生智齿(未能完全从牙龈中长出的智齿,常会引起发炎与疼痛)带来的痛楚,他服用硫喷妥钠长达两月之久,为此,他饱受强烈而逼真的幻觉折磨。他声称自己看到了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曾与一道粉色激光有过交流。此外,他还坚信自己过着一种双重生活:一边是生活在20世纪的菲利普·迪克;一边是生活在耶稣死去不久的罗马帝国的一名基督徒。

这样的体验对迪克影响巨大。在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始终在努力搞清楚自己出了什么状况。他将多年来对此的思考以私人日记的形式记载下来,洋洋洒洒竟然写了百万字。经过编辑和精简,他的日记最终结成共计千页的上下两卷,并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出版,书名为《菲利普.迪克注疏》(The Exegesis of Philip K.Dick)。

迪克还将他出现幻觉的这一经历融入了后期创作中,如《死亡迷局》(1970)、《梦幻战士》(1981)、《艾伯姆斯自由电台》(1985)等。

其中,《死亡迷局》最为出色。此书堪称惊悚版的《爱丽丝漫游奇境》。德尔马克·欧星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该星球上住着一种名叫“鲤鱼”的神秘胶状生物,来自地球的殖民者则被莫名其妙地陆续夺去了性命。随着殖民者一个接一个死于意外或谋杀,幸存者们逐渐发现,他们所在的这颗奇异星球似乎就是地球本身,他们自己可能并非是清醒的,而是在做梦。现在想到这部作品和迪克的其他小说,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认为他是《黑客帝国》电影故事创作的先驱了。

很大程度上讲,迪克目前在文学界的地位就是这些具有浓郁的超现实气息的作品所奠定的,他在书中对作为人类的真义的思考,吸引了许多后现代评论家和哲学家。

不过,其实早在写作生涯之初,迪克就开始探索现实与人性的本质,二者均是他的长短篇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也许将其视为迪克作品主体的典型主题也未尝不可。

比如,1964年出版的《泰坦棋手》和《倒数第二个真相》

《泰坦棋手》的故事发生在土星最大的卫星——泰坦星上。与瓦格的战争使地球人口锐减,残存的人类被瓦格统治,仅拥有有限的自主权。一伙泰坦星极端分子决定灭绝人类,永除后患,遂以超能力伪装成人类,从内部粉碎所有抵抗。但他们没想到,皮特·戈登能够看穿他们的伪装——问题是,戈登只有在致幻剂的作用下才能看到他们的真面目。他看到的到底是真相,还是药物作用下的幻象?地球人中混杂的泰坦星人已经无所不在了吗?他们就在人类眼皮底下,我们却对他们视而不见吗?

《倒数第二个真相》的前身,是迪克早期发表的两个短篇故事《守护者》(1953)和《扬斯的模型》(1955)。故事背景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机器人战争重创了地球表面,人类被迫转移到地下生活,地下因为生活空间十分狭小而被称为“蚁箱”。“蚁箱”的领袖尼可拉斯‘圣‘詹姆斯去地上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在此过程中,他发现真相远非自己一直以来听闻的那样,他所知道的那套历史不过是一个假象,一个谎言。在1960年代末的读者看来,这个故事或许有点过于天马行空,可短短几年后的“水门事件”证明,迪克的这些“妄想”并非杞人忧天,也是有现实基础的。

1982年3月2日,菲利普·迪克因中风逝世;仅四个月后,根据他的长篇小说改编的电影《银翼杀手》就在影院公映。正是这部电影让他名声鹊起,也奠定了他20世纪最重要科幻作家之一的地位。

读罢菲利普·迪克的作品,读者往往会对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产生疑惑,不由得会问自己:“我是否真的是人类呢?我有没有可能是外星人工厂中生产出来的人类仿制品?或者是在智能计算机思维运算中呈现的所谓‘人类’化身呢?”

诚如《波士顿环球报》上的一则书评所言:“阅读迪克那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小说时,读者不得不自行判断到底什么是真实,什么是梦幻。”

(万洁译)

书评(媒体评论)

菲利普·迪克是科幻小说界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洞悉充满假象的社会,是对虚妄世界最强有力的描写。—— 美国著名批评理论家,詹明信

重重幻觉相互嵌套,赋予了这部奥德赛般的史诗奇异的迷幻色彩,没有一个读者能逃离诱惑。——《华盛顿邮报》

菲利普·迪克的最佳作品中所描述的未来往往是诡异离奇的,但细读之后又感觉真实可信。——《纽约时报书评》

迪克是二十世纪最优秀的十位美洲作家之一。他是陷在迷幻药和情绪旋涡中的卡夫卡。—— 智利著名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