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芬、谭海芳主编的《名人小时候那些事儿:勤学乐思》让孩子了解名人小时候的成长故事,感受到名人小时候也是很普通的,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的。通过读这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能让孩子学会勤学乐思,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中不怕面对困难和挫折,有勇气和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勤学乐思/名人小时候那些事儿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外国儿童文学 |
作者 |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李树芬、谭海芳主编的《名人小时候那些事儿:勤学乐思》让孩子了解名人小时候的成长故事,感受到名人小时候也是很普通的,也是需要不断努力、经历挫折才能获得成功的。通过读这些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能让孩子学会勤学乐思,增强自信心,在学习中不怕面对困难和挫折,有勇气和能力解决各种问题。 内容推荐 古往今来的杰出人物仿佛耀眼的星辰,他们的非凡成就和人格魅力让人钦佩赞叹。不过,你知道吗,这些名人小时候同样也有苦恼烦闷,也经历过困境和挫折,甚至也有缺点和不足。那么,他们是怎样一步步克服困难,提升自我,实现理想,攀上人生巅峰的呢?这套书精选了200位中外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他们“小时候那些事儿”,希望你会从阅读中找到答案。 李树芬、谭海芳主编的《名人小时候那些事儿:勤学乐思》中,你将看到他们的故事: 求学若渴的“大耳朵”——老子 做生活的有心人——蔡伦 爱动脑筋的“笨蛋”——祖冲之 用黄泥浆习字——颜真卿 “数学王子”的成长之路——高斯 “偷”故事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 目录 求学若渴的“大耳朵”——老子 十分耕耘,十分收获——孔子 打工仔学医——扁鹊 以锥刺股的故事——苏秦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 为争气而勤奋好学——匡衡 做生活的有心人——蔡伦 少年学医——华佗 爱动脑筋的“笨蛋”——祖冲之 实践出真知——陶弘景 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 用黄泥浆习字——颜真卿 走南闯北的实干家——沈括 痴迷“小制作”的孩子——郭守敬 勤于实践的孩子——徐光启 “笨小孩儿”也能成才——曾国藩 专心学画蛋的画童——达·芬奇 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伽利略 喜欢磨镜片的学徒工——列文虎克 体弱好学的贵公子——瓦特 “数学王子”的成长之路——高斯 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达尔文 “偷"故事的人——列夫·托尔斯泰 勤奋好学终成才——罗丹 爱拆手表的机械迷——亨利·福特 试读章节 十分耕耘,十分收获——孔子 我叫孔丘,出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山东曲阜。现在大家熟知的“孔子”就是我。 我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的后代。不过,还没等我享受贵族的生活,父亲就去世了。那年我还不到3岁。母亲孤苦无依,在家族中失去了庇护,被逐出了家门。她只好带着我和哥哥来到曲阜阙里,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 母亲很开明,不因家贫就忽视对我们的教育。在我刚满3岁的时候,她就开始教我读书识字。到4岁的时候,我已经认识上百个字了。 有一天吃过晚饭,母亲突然对我和哥哥说:“昨天我教你们的字,你们都记住了吗?” “都记住了!”我和哥哥异口同声地答道。 母亲微笑着说:“那我明天早上就考考你们吧!” 听母亲这么一说,我心里又有些底气不足了。 晚上,我和哥哥睡在同一张床上。临睡前,我躺在被窝里问哥哥:“母亲教的字,你真的都记住了吗?” “都记住了!你呢?”哥哥望着我说道。 我犹豫起来,小声地说:“我已经练习很多遍了,应该都记住了。可是,我并没有十成的把握。要是明天答不出来,母亲该有多伤心啊!”说完,我又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边穿衣一边说,“不行,我得起来再多练习几遍。” 哥哥一把拉住我,劝道:“天气有些冷,你别起来了。你就在我的胸口上写吧!我还能感觉到你是写对了还是写错了,正好可以测试你一下。” 于是,我就趴在哥哥的胸口上写起字来。每写一个字,我就小声地读出来。有不对的地方,哥哥就提醒我;印象不太深刻的字,我就反复练习,加以巩固。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的眼皮变得沉重起来,声音也越来越小。后来,我迷迷糊糊地趴在哥哥身上睡着了。 第二天,母亲考我们时,我没有一丝的惊慌和犹豫,将学会的字全都写对了。 母亲摸着我的头,高兴地说:“我前天教了那么多字,你竟然只用一天就都记住了。将来你肯定大有出息!” “弟弟可努力了,连睡前都在练习呢!”哥哥站在一旁笑着补充道。 看到母亲和哥哥因为我这么高兴,我决定以后更要加倍地努力,不辜负他们对我的期望。 后来,我向鲁国著名的乐师师襄子学弹七弦琴。我学琴非常刻苦,有时从早坐到夕阳西下,重复弹奏着同一首曲子也不觉厌倦。对于每首曲子,我不仅要牢记它们的曲谱,达到熟练的弹奏程度,还要能完全摸透其中的技巧。 有一天,我把这个心得认真地告诉老师。老师听了十分惊讶,赞叹道:“那首曲子你足足弹了10天,已经非常熟练了,完全可以重新学一首新曲子。没想到你小小年纪,对乐谱的理解不但没有停留在表面,反而能追求更深的技巧。这真是让我感到欣慰啊!” 得到了老师的认可,我又继续钻研那首曲子。10天过去了,我的指法越来越娴熟,弹奏出来的音乐也更加和谐、流畅了。老师看到我的进步,对我说:“现在,你已经掌握了弹奏的技巧,可以学一首新曲子了。” 我摇了摇头,说道:“虽然我已经弹奏得很熟练,也摸索到了技巧,但是总感到还缺少了一点儿什么。”左思右想,我终于发现自己弹奏曲子时缺乏情感。于是我又和老师沟通,决定接下来就要领会到这首曲子所表达的情感,在演奏时和它产生共鸣。老师很支持我的想法,就让我继续练习。 一天,我在房间里弹琴,当弹完那首曲子后,发现老师正站在我身后。他激动地说道:“我远远地听到你那激情四溢的琴声,完全被吸引住了。现在,你已经弹出了这首曲子的情感,可以学新曲子了。” “可是,我还是没能体会出作曲者是一位什么样的人。我想还得再练习练习!”我诚恳地对老师说道。 老师笑着点了点头,走了。 于是,我又像刚拿到这首曲子一样,怀着一种新奇的心情去揣摩作曲者。 不知道过了多久,我觉得自己能够揣摩出作曲者了,于是兴奋地把老师请过来。我再次把那首曲子弹给老师听,他听完之后笑眯眯地说:“这下,你应该知道作曲者是谁了吧?” 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和喜悦,激动地说:“从乐曲中我感觉到他了,他有着黑黑的面孔,高高的身材,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看得很远,相貌威武庄严,很有王者的气度。莫非这就是周文王所作的曲子?不是他还有谁呢?” P6-9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