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启智/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
分类
作者 陆宏亮
出版社 广西教育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于漪新世纪教育论丛》着眼于于漪老师新世纪以来的理论阐述,并辅之以一定的编者评述。它进一步完成了于漪老师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2001年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六卷本《于漪文集》形成一种衔接,同时也为更多的于漪研究者提供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从内容编排看,本套丛书打破了原先常见的模式,采用主题词的呈现方式分别编成六册,依次为《呐喊》《坚守》《超越》《凝望》《启智》《反思》。每册按照内容分为三或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前有于漪老师重要观点的摘要,每个单元后设有“编者手记”,重在编者编辑此单元时的阅读感受。每册还附有编者撰写的综论,重在从该册主题词切入的对于漪老师教育思想和人生理想的理性思考。

本书为丛书之《启智》。本书收集的是于漪老师在长期的阅读与教学实践中对文本的解读,对阅读技能的分析、概括,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演练与对阅读所需的底蕴的总结,是于漪老师阅读经验和阅读教学的智慧结晶。

内容推荐

本书收集的是于漪老师在长期的阅读与教学实践中对文本的解读,对阅读技能的分析、概括,对具体文本的分析、演练与对阅读所需的底蕴的总结,是于漪老师阅读经验和阅读教学的智慧结晶。从中我们既可以看到于老师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挚爱之情及对文本的深厚解读功力,还可以了解于老师是怎样靠着她的智慧魅力紧紧地引领着学生走进课堂,领略到于漪老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阅读世界的智慧和魅力。

目录

小引

慧眼篇

 1.学会照镜子

 2.要抓准文章的“主心骨”

 3.鞭辟人里明真谛

 4.要读出文章的个性

 5.深情铸文文意浓

 6.缠绵悱侧抒胸臆

 7.横看成岭侧成峰

 8.看似平常实高妙

 9.于细微处见精神

 10.语句深意细推敲

编者手记之一

技能篇

 11.构思奇峭 讽刺辛辣

 12.从活处看 体验独特

 13.体物为妙 功在密附

 14.娓娓道来 渐入佳境

 15.悲愤交织 破石惊天

 16.寓情于景 倾诉心怀

 17.一以当十 左右逢源

 18.精微朗畅 意辞兼美

 19.思想、文字双锤炼

 20.练就写作真本领

 21.练就慧眼与灵心

 22.走近青春的享受

编者手记之二

实战篇

 23.《一道测试题》读写双效提升

 24.《父亲的斧头》读写双效提升

 25.《生命的表情》读写双效提升

 26.《肖邦的小屋》读写双效提升

 27.《海边荒石》读写双效提升

 28.《夏天的水芙蓉》读写双效提升

 29.《对理想的思索》读写双效提升

 30.《阳光,是一种语言》读写双效提升

编者手记之三

基石篇

 31.阅读教学要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32.汉语,魅力无穷

 33.语言的痛苦与欢乐

 34.识字辨词第一关

 35.话说“咬文嚼字”

 36.咬嚼“无赖”

 37.变化中的成语

 38.古诗词阅读指要

 39.随笔与命题作文

 40.走进语文

编者手记之四

综论

 阅读是一种智慧

编后记

试读章节

阅读,在每名中学生成长中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尤其是历经时间长期检验的经典作品,那种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剖析之深邃,见解之精辟,思维之奥妙,语言之魅力,不仅供读者醒耳目,开智慧,而且使读者如饮琼浆,灌醍醐,心灵得以滋养,精神得以提升。

是不是凡阅读必有益,必能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长的喜悦?我看未必。关键在读什么和怎么读。读什么?当然要读优秀读物。读劣质的、粗鄙的、有害的,无疑是污染思想,损伤情感,受负面影响而不自知。因而,阅读就要选择好读物,要头脑清醒,拿出眼光,挑选佳品、精品,从中吮吸有益的养料。

怎么读,同样十分重要。如果随手翻翻,一目十行,大而化之,难以获得其中要义;如果只专注于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关键的抒情、议论一跃而过,文中真谛就难以把握;满足了寻章摘句,摘抄一点佳词美句,作品的整体面貌就难以把握。凡此种种的阅读,不是在浅层次上徘徊,就是挂一漏万,不易体会文章精髓。

读,要深入作品之中,与作者交朋友,倾听他的心声,将心比心,具体对照,收获就大不一样。俄罗斯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自己思想的答案,不由自主地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自己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这里就开始了书的影响。所有这些,按照托尔斯泰的说法,这就是‘感情的传染’。一个不醉心于读书的人,就抛弃了第二现实和第二经验,因而最终就缩短了自己生命的时日。”这段话很精彩,既说明了醉心于阅读的重要,又说明了该怎么阅读,发挥书对自己的影响。

读书,犹似照镜子,不仅要在镜子深处找到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性格特点和主角或作品中的某个人某些人对照比较,产生感情的涟漪乃至波澜,心灵有所震撼,认识有所深化。此时此刻,书就产生滋养心灵的良好作用。例如《初中生阅读世界》2007年第6期中刊载了《一生有个对不起的人》。初读,你可能会被较为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如果眼睛扫描一下就算读过,那就是浅尝辄止,不过知道个故事梗概而已。再读,发现“婶婶”这个人描写得个性鲜明,大黄牙,大嗓门,骂声不绝,打呼噜地动山摇,十分勤劳。贫穷,但真心实意对侄子好,供他求学,一直读到大学。“我”对“婶婶”有种种看法,种种误解,但离开这个亲人,就觉得无依无靠了。你经过细细品读,对作品中两个人物形象的特征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有所理解,对作者的写作意图——褒扬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善良的品德有所体会时,阅读就深了一层,有了些收获。

要真正收到比较大的效果,就得比较、对照。先把“镜子”读懂,弄清楚。“婶婶”从乡下来接“我”是“我”家里出事,别人像避瘟神一样躲着“我”的时候,她供养“我”求学,宁可自家受艰难,熬贫穷,没有缺过一点“我”的吃穿;粗声大气的鼓励,农田的锻炼,挨家挨户卖冰棍挣钱,为供“我”读大学外出筹钱,给“我”攒成家的钱,她看病不用一分……一件件一桩桩平凡的事中,心灵的善良、性格的坚韧,对小辈的挚爱、无私的奉献,在字里行间流淌,撞击你的思维的门扉。这个人高马大的乡下女人显现的人间美德犹如星星一般闪烁光芒。她一辈子憧憬的是三间红墙大瓦房,让屯子里的人眼红,但为了“我”这个她并不需要负多少责任的侄子的前途,竟毫无怨言地舍弃,只能用嘴上说说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和理想。亏待自己,善待他人,这是真正的高尚,这是人间的真情。这是一面多么晶莹敞亮的镜子,用这面镜子来照自己,如果我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想,怎样做,和“婶婶”的差距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怎样才能把差距缩短?归根到底她帮助我明白了哪些道理?今后的生活道路怎么走?优秀读物总是把人间高尚的思想、美好的情操熔铸在语言文字之中,奉献给读者去咀嚼、品尝,启发读者净化感情,提升思想,打下做人的良好基础。拿这面镜子照自己,会照出上进的动力,拿这面镜子照社会上金钱至上、私利第一的思想言行,你会觉得心灵受到严重污染的人是那么渺小,那么卑劣。在不知不觉中,你的识别能力提高,爱憎感情受到锻炼,随之,对污浊东西的抵抗能力增强。你在阅读中长大了。

读“我”,同样可比较、对照,从中发现不少可资学习与可资借鉴的思想和做法。

书,就是一面镜子,常常照镜子,可以整衣冠,除灰尘,提升人的品位与形象。读书,学会照镜子,不是简单地做检讨,批评一下自己的毛病,而是要明是非,辨正误,见贤思齐学做人,增长见识学本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本本读,一本本思,逐步攀登,一丝不苟,就会读出真善美的精神境界,沉浸在成长的喜悦之中。

P3-6

后记

于漪是教师的楷模,她身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年轮,是中国教育不可多得的财富和可贵的研究资源。作为当代中国教师的表率与旗帜,她能够并且已经提供给了我们很多东西,但我们对她的研究还远不够。有鉴于此,在上海市科教党委、上海市教委和于漪老师本人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上海市教委德育处、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联合发起成立了“从于漪典型案例研究当代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课题组,课题在聚焦于漪老师的基础上,将视野扩大到整个在于漪老师引领与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优秀中青年教师群体,希望在相对完整的意义上看到影响中国特别是上海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各种因素,发现个性中的共性,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尽可能多的有价值的东西。

本套丛书就是该课题研究的首期成果。本丛书六册的六位编者,都对于漪老师有着相当的了解和研究,本丛书的编辑工作是在于漪老师亲自指导下进行的。

本套丛书着眼于于漪老师新世纪以来的理论阐述,并辅之以一定的编者评述。它进一步完成了于漪老师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2001年山东教育出版社的六卷本《于漪文集》形成一种衔接,同时也为更多的于漪研究者提供丰富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新世纪以来,随着全国课程改革和上海“二期课改”的推进,于漪老师对整个教育和教师发展有了更加宏观、科学和系统的思考,丛书的编撰有助于展示一个更加丰富更为完整的于漪老师和她的求索历程。此外,本丛书不仅仅是对于漪老师文稿的整理,而且体现出编者个人的理解与思考,这也可以为于漪研究者和广大教师提供借鉴与参考。

从内容编排看,本套丛书打破了原先常见的模式,采用主题词的呈现方式分别编成六册,依次为《呐喊》《坚守》《超越》《凝望》《启智》《反思》。每册按照内容分为三或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前有于漪老师重要观点的摘要,每个单元后设有“编者手记”,重在编者编辑此单元时的阅读感受。每册还附有编者撰写的综论,重在从该册主题词切入的对于漪老师教育思想和人生理想的理性思考。

感谢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和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在本套丛书的编辑过程中给予了很多支持与帮助,感谢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为本书的资料收集工作所提供的方便,感谢广西教育出版社为使本套丛书精益求精所付出的心血。感谢一切关心、支持本套丛书编辑工作的所有人士,正是大家的支持和鼓励,本套丛书才得以顺利问世。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1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