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探核之秘(中国核科学科普作品史)/中国科普图书史丛书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刘培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回顾和梳理了核科学技术领域科普作品的发展历史,以核科普图书为主,兼顾报纸和期刊刊发的科普文章、科普展览、影视作品等,通过检索形成了作品清单,将截至2017年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核科普作品划分为多个发展阶段,对其数量、内容、创作群体、形式及影响等属性进行了描述和分析,并归纳了具有近百年出版历史的我国核科普作品的总体特征,最后以此为据,为今后核科普工作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本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是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科普创作者、科学史学者、科学家及出版工作者的重要参考资料,也可供对核工业发展历程感兴趣的大众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刘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特任副研究员,科学史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当代科技史、核工业史研究,已在《自然辩证法通讯》《南亚研究》《中国科技史杂志》《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等重要刊物发表论文16篇,主持中国科协项目、安徽省社科基金等课题5项,著有《没有勋章的功臣——杨承宗传》。
目录
第一章 1912~1948年:核科学的先声
第一节 核科普的发端
第二节 原子弹爆炸后的出版热潮
第三节 科普期刊中的核科普文章
一、《科学画报》
二、《科学世界》
第四节 1912~1948年核科普图书出版情况分析
一、图书来源分布
二、图书内容和出版社分布
三、创作群体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49~1959年:助力新中国核事业的开启
第一节 为中国的核决策创造条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核科普作品
第二节 国家决策创建核工业后的核科普高潮
一、反对使用原子武器签名运动
二、大力宣讲原子能科学
第三节 核科普高潮中的国际因素
一、原子能宣传运动中“苏联热”出现的时代背景
二、大规模引进核科普图书
三、两报刊载的介绍苏联原子能成就和政策的文章
四、和平利用原子能科学技术展览会的举办及其影响
第四节 20世纪50年代末期的核科普作品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60~1976年:在核武器研制攻坚中的蛰伏
第一节 核科普创作停滞的时代背景
第二节 1961~1966年的核科普图书分析
一、代表性作品举隅
二、作品特征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7~2006年:从打破沉寂到归于平淡
第一节 核电起步阶段核科普图书的复苏(1977~1991年)
第二节 《人民日报》刊载的核电文章
一、1978~1991年《人民日报》刊载核电文章的整体概况
二、对核电文章的分析
三、与核电发展进程的联动性举例
四、与同一时期《光明日报》的比较
第三节 中国核学会与反核浪潮的平息
第四节 核科技发展低潮期的核科普作品(1992~2006年)
一、传播核科学知识的“传统”核科普图书
二、核科普活动
三、核科学家传记
四、特征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2007~2017年:聚焦核电与核安全
第一节 核科普重获重视
一、《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出台
二、核科普图书出版的新局面
第二节 福岛核事故后核科普的因应
第三节 核科普形式的多样化
一、《中国核工业》和《中国核电》刊载的科普文章
二、核科普教育基地
三、其他形式的科普作品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一、我国核科普作品的总体特征分析
二、对未来核科普工作的建议
附录一 核科普图书书目(1923~2017年)
附录二 期刊中的核科普文章(1933~2017年)
附录三 《人民日报》刊载的核科普文章(1950~2017年)
附录四 《光明日报》刊载的核科普文章(1950~2017年)
附录五 2000~2015年中国核学会主办的科普活动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
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
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
等重要的位置”。作为一种
典型的科普作品形式和科普
媒介形式,科普图书对引导
公众理解科学、提升科学素
质,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
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
良好氛围,推动亿万人民创
新智慧的释放、创新力量的
涌流,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
要作用。即使在纸质化深度
阅读不断势弱,数字化、“
碎片化”阅读日益显著的新
媒体时代,科普图书仍然呈
现逆势而上的勃勃生机。
作为一种典型的科普作
品形式,科普图书的创作根
植于科学研究的厚土之中,
各学科领域的探究和发展为
科普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很多享誉国际、影响一代
代人的科普著作都是科学家
基于自身研究创作而成的,
如《寂静的春天》《宇宙》
《时间简史》等。近年来,
我国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
获奖科普图书大多也是科学
家结合自身科研领域的科普
原创,如《“天”生与“人”生
:生殖与克隆》《基因的故
事——解读生命的密码》《
湿地北京》等。科普图书畅
销榜上,我国本土原创科普
图书也从早期的踪迹难寻转
向头角崭露,且多为科技工
作者创作,如《上帝掷骰子
吗?量子物理史话》《海错
图笔记》《给孩子讲量子力
学》等。
作为一种典型的科普媒
介形式,科普图书的发展亦
处于广阔的历史长河之中,
历史的进程(包括时代环境
、社会需求等)深刻影响着
科普图书乃至科普事业的发
展变化。已有研究表明,在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
,各类科普作品都呈现蓬勃
发展之势,公众在生活富足
后对科学的追求从知识层面
不断上升至文化层面,这些
都在启示我们:在物质繁荣
、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当
下,科普创作及科普事业发
展需要更多地关注需求、提
升质量、营造氛围。
以史为鉴,察往知来。
我国科普事业发展已进入全
新的时代,为充分挖掘科研
领域的科普创作潜力,推动
当下科普图书的创作与出版
,深化科普的文化与价值引
导,中国科普研究所科普创
作研究室团队联合国内知名
专家和团队开展分学科的科
普图书历史研究,并将系列
成果结集成册,期待能为热
心科普创作的科技工作者提
供有益借鉴,为科普工作者
、出版工作者、科学史研究
者提供资料参考,同时,也
为大众读者了解中国科技和
社会发展历史提供新的视角
。这是一次实践探索,希望
为我国科普事业发展特别是
科普创作繁荣做出贡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04:54